清明時節(jié),很多時令性的食物都紛紛出現(xiàn)在大眾面前,如艾草清明果、暖菇包、艾粄等。清明果就是一種很好的節(jié)日食品,那么艾草清明果怎么做呢?簡單介紹幾種艾草青團的做法。
1、艾草清明果
食材:瘦肉、豆腐干、艾草、糯米粉等
做法:所有食材切碎、攪拌均勻,用艾草、糯米粉揉成的小面團包裹蒸熟。
功效:具有化痰止咳、增強機體抵抗力、益氣安胎的作用,對女性經(jīng)期紊亂、經(jīng)量過少、痛經(jīng)等有很好的緩解效果。
2、咸蛋黃艾草青團
食材:咸蛋黃、肉松、紅豆沙、糯米粉、艾草等
做法:用艾草、糯米粉揉成的小面團,將所有食材分層次,包裹蒸熟。
功效:具有清熱解毒、補血補虛、健脾暖胃的作用,但咸蛋黃艾草青團的熱量較高,三高人群和減脂期的人群要盡量少食或不食。
3、紅豆芋泥青團
食材:紅豆沙、芋頭、紫薯、糯米粉、艾草等
做法:用艾草、糯米粉揉成的小面團,將所有食材包裹蒸熟。
功效:具有健脾開胃、促進食欲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食欲不振等跡象,也可用來解饞,但也要控制攝入量,以免加重胃腸道負擔。
清明果是清明節(jié)的一種傳統(tǒng)美食,其原料也是特選清明時節(jié)的食材,清明果的制作需要一種綠色的草,那么,清明果是用艾草做的嗎?艾草可以做清明果嗎?
清明果是用艾草做的嗎
清明果多用艾草或鼠曲草做成。艾草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艾草特殊的氣味同時也具有一定的作用。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jīng)、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針灸;而鼠曲草性平和,有化痰、止咳、降壓、去風功效。
艾草清明果的做法
原料:米粉、糯米粉、艾、食用堿、咸餡料。
做法
1、米粉、糯米粉、艾、食用堿。
2、咸餡料、炒熟后的咸餡料、甜餡料(白糖芝麻)。
注意
把咸餡料切成丁調(diào)好味用油炒熟。
做清明果皮
1、艾葉用熱水焯,壓出苦汁,放涼水沖洗。
以上過程重復兩遍
2、加一點堿,沸水煮爛艾,連同汁倒入米粉里拌,拌勻。
3、加入糯米粉,再次揉勻,揉成碧綠的面團(用濕巾覆蓋)。
4、搓成條,分成小團,捏成形。
注意事項
1、糯米粉與早米粉的比例最好是5:6。
2、揉好的面團要注意保濕保溫。我的辦法是把裝面團的盆端在熱水上。
3、要注意區(qū)別艾葉。
4、純糯米粉不可以捏花型。
5、必須等餡料冷卻才能拿來包。
6、上鍋的時候必須是滾水上鍋。
艾草的做法
一.艾糍(艾草青團)的做法
1.首先把新鮮的艾葉留葉去柄清洗干凈放到鍋里用沸水焯一下,然后撈出來加適量清水用料理機打成糊或者用刀剁成艾葉糊備用。
2.接下來就是做餡,將冬筍、五花肉、蔥、香菇、等餡料剁碎,要求餡不能剁太粗或太細,太粗了則不好包皮,也不利于各種味道的散發(fā)和相融,太細了口感不好。餡料剁碎完成后加少量味精、胡椒粉和鹽攪拌均勻備用。
3.將準備好的糯米粉置入大盆中,同時加入艾草糊和適量的白糖,把糯米粉、艾草糊、白砂糖混合在一起,一斤的糯米粉大約加半斤白砂糖,如果不希望味太甜,白砂糖可適當減量。然后加上花生油,一邊攪拌一邊加水(主要加水的時候切莫心急加太多水了,水太多了就沒辦法搓成團了),揉成糯米團,再把糯米團均勻地分成許多小團,在手心把糯米小團均勻的攤成薄厚均勻的片,這就是青團的皮。
4.接下來開始往皮里放入做好的餡,然后將皮收口捏圓做成生胚。(注意:餡不要太多或太少,太多的話在蒸的過程中容易爆裂,餡會散落,太少香味不夠濃郁)將這一個個捏好的青團放在芒果葉上,因為芒果葉有一股香味,青團可以吸收它的香味,吃起來有一股淡淡的清香。當然如果沒有芒果葉子的話也可以把青團放在荷葉片上。
最后將青團整齊擺放在蒸籠里,面上蘸水同時點上炒香的黑芝麻,完了之后就可以把大鍋里的水燒開,然后把蒸籠放到鐵鍋上面去蒸了,中火蒸上15分鐘到20分鐘即可。
二.艾葉老母雞湯
取新鮮艾葉15g,宰殺干凈老母雞去內(nèi)臟一只。把老母雞洗凈切塊放入蠱中,加入少許姜絲、適量米酒和清水,用大火燒開后加入艾葉,見艾葉煮熟即可。取用新鮮艾葉煲湯沒有老艾那么苦,食之有一股濃香。此湯可分2~3次食用,適合婦女月經(jīng)期服用,此湯有具有溫陽散寒,活血化瘀、溫經(jīng)補血的功效。
三.艾葉紅棗煮雞蛋
將艾葉、大棗、雞蛋洗凈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煮沸直到雞蛋煮熟然后剝?nèi)ルu蛋殼放入湯汁中再文火 5~10 分鐘,放入適量紅糖,待紅糖溶解后過濾去艾葉,食用紅棗湯汁和雞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744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龍葵圖片
下一篇: 韭菜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