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師學(xué)風(fēng)水:察砂
察砂:
“砂”是指位于穴場四周的山峰、岡巒、墩阜及建筑等高起之物。古時候的風(fēng)水先生,由于交通不便,常用砂堆成各種山形,以砂盤模式演教徒弟,故“砂”由此而得名?!吧啊迸c人丁的旺衰、健康、貴賤、壽夭、賢愚等關(guān)系密切!
一、分類
1.按位置分
(1)在穴前面近的稱為“案”,遠(yuǎn)的稱為“朝”;
(2)在后面的稱為“樂山”、“鬼星”;
(3)在左邊的稱為“龍”,右邊的稱為“虎”;如龍虎上又生砂,明顯的稱為“官星”(多在穴前),不見的稱為“曜星”;
(4)在穴后行龍身上的稱為“護”、“從”;穴旁外纏山或穴后左右的稱為“太乙”、“天乙”等;
(5)在水口兩邊關(guān)鎖水口的稱為“禽星”:低小的稱為“魚袋”、“玉印”;高大突起的稱為“華表”;連綿橫亙的稱為“羅城”;均衡相峙的稱為“捍門”(有的如“獅象、日月、龜蛇、牛虎”等形狀)。
2.按性情分
砂因形狀及性情的不同,名稱十分繁雜,但歸納起來不外是:
吉砂——指形體秀麗、豐厚肥美、圓凈潤澤、親切嫵媚、逆水擋風(fēng)、距離適當(dāng)?shù)?。性情如遇到來賓在門內(nèi),有情拱揖;又像淑女于羅幃,手足收斂,面喜顏開,情向章趨等。
兇砂——指形狀反背、歪斜、薄弱、瘦削、低遠(yuǎn)、空凹、破面壞體等。
3.按四象分
穴場如太極,太極判,兩儀生四象。古時明師又將砂分成四象,上應(yīng)天體四方星宿之形,以坐北向南為典型:
穴前(南方)的山,稱為“朱雀”;(也有指穴前來去之水)
穴后(北方)的山,稱為“玄武”;
穴左(東方)的山,稱為“青龍”;
穴右(西方)的山,稱為“白虎”。
朱雀應(yīng)“翔舞”(有精神、光彩奕奕);玄武宜“低頭”(有脈緩緩降下,對穴有情,如慈母視子);蟠龍虎踞(如“侍衛(wèi)”保護穴場,使風(fēng)不易吹人)。
從性情論砂:
“察砂”主要是審其性情:
龍真則砂隨,穴真則砂衛(wèi);
水真則砂環(huán),朝真則砂起;
砂反則龍假,砂背則穴虛;
砂飛則水走,砂遠(yuǎn)則風(fēng)居。
如果砂真,則龍、穴、砂、水皆真,否則為假。特別是“飛、遠(yuǎn)”兩字,“飛”是指有砂而不環(huán)抱,無團聚之象;“遠(yuǎn)”是指有砂而不貼近,有曠蕩之嫌。這樣水走風(fēng)居,勢所必然,也就無從談風(fēng)水了。先賢還歸納了八種性情兇劣之砂,要注意避免:
射一指當(dāng)面尖銳射穴,主犯法受刑;
沖一指橫來插穴前,主是非橫禍;
探一指形勢斜而略露頭,如盜賊窺主人,主出盜賊;
破一指浪痕直透頂,主放蕩淫亂;
壓一指在穴前崛起而壓逼穴場,主被反背欺辱;
反一指曲身而去,情向他方,主分離及被背叛;
斷一指腦下生橫浪或被開路斷頭,主斬首或惡死;
走一指身斜順?biāo)?,主游蕩不歸等。
常見之砂論法要點:
1.水口砂:是指關(guān)鎖或鎮(zhèn)塞出水口之山或巖石等。穴場以出水口為至關(guān)重要,如有砂關(guān)攔,地戶緊鎖,則真氣不易走泄。若再有“日月捍門”、“獅象排列”、“華表羅星”、“旗鼓屯兵”等形狀之砂鎮(zhèn)鎖水口,那么可推斷局內(nèi)藏有真龍大地。
2.龍虎砂:最宜在水去的一邊逆上收水。如青龍砂收水,則龍宜勝虎;如白虎砂收水,則虎宜勝龍。龍虎砂抱穴時,宜緊又要好看,如緊得似死相、不開面目的,則主出人頑昧、器量狹窄;也不可逼迫穴場,否則主奴嫉主等。
3.案山:在前面主要起到關(guān)蓄內(nèi)氣的作用。宜伸手可摸,近身可憑,高應(yīng)齊眉,低不過心。形體宜似眠弓彎抱,如玉幾端平,不要破碎、飽面、歪斜、高大壓穴等。順?biāo)忠四姘?;逆水局,如來水浩蕩雄長,有案關(guān)收則無沖動內(nèi)氣之弊端;局外如遇兇山惡水,有案還可遮擋百煞等。古人論案山的很多,如:“兒點穴,有案,臺案分明值萬貫?!薄巴夤扒е兀蝗缑吖话??!薄吧焓挚擅?,稅錢千萬貫?!钡鹊取?o:p>
4.朝山:指當(dāng)面特來之山。辭樓下殿,遠(yuǎn)遠(yuǎn)迢迢,走到穴前,納頭開顏,如諸侯朝觀圣主。古書曾說:“朝山也自有真假,如是真時特來也?!薄凹馍叫愠?,只消一峰兩峰?!贝笠馐侵福撼揭星?,也不宜亂雜。
5.靠山:指穴后靠背之山。楊公在《都天寶照經(jīng)》中說:“天下軍州總住空,何曾撐著后頭龍?龍若空時氣不空,龍不空時非活龍;帝宮帝殿后當(dāng)空,后若空時必有功?!币馑际侵福荷烬堉挂搧砻},平洋要注意氣結(jié),而不在乎是否有靠山。這是值得重視的!但在現(xiàn)實中,不少人在遇到缺少靠山的“側(cè)腦、閃乳、凹腦坐穴”等時,以后面無靠為嫌而錯失真穴,是很可惜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yangfs/4781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看龍脈,主要是以結(jié)穴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