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利咽生津,澀腸止瀉,除痰開噤,消瘡,止血。主咽喉腫痛,煩渴嘔惡,久瀉久痢,便血,崩漏,中風驚癇,痰劂口噤,梅核氣,癰疽腫毒,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噙咽津液或入丸劑。外用:擦牙、搗敷或煅存性研末調(diào)敷。
注意
《本草從新》:多食損齒傷筋。
各家論述
1.陶弘景:白梅亦應(與烏梅)相似,今人多用白梅和藥,以點痣蝕惡肉。
2.《本草拾遺》:刺在肉中,嚼白梅封之,刺即出。
3.《日華子本草》:治刀箭(傷),止血,研敷之。
4.《本草圖經(jīng)》:除痰。
5.《本草蒙筌》:搗爛成膏,敷攻惡毒,治婦人乳癰,拔肉中箭簇;中風緊閉牙關,急宜將肉摩擦。
6.《綱目》:治中風驚癇,喉痹,痰厥僵仆。又治瀉痢煩渴,霍亂吐下,下血血崩,功同烏梅。
摘錄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0072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成藥知柏地黃丸的功效與作用
下一篇: 波羅蜜樹液的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