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木箱規(guī)格 通常采用長60厘米,寬40厘米,高30厘米的木箱為容器,箱的兩端裝上手把,便于搬運。
2、裝料及下種 在木箱內(nèi)先鋪一塊大于木箱表面積的塑料薄膜,再在薄膜上撒一層濕度為45%的河砂、腐殖質(zhì)土和木屑的混合料,然后每隔5厘米左右,以一根鮮材和一根菌材相隔排放在箱內(nèi),空隙處用混合料填充,使鮮材與菌床呈半埋狀態(tài)。在菌材與鮮材之間,每隔8~10厘米安放種麻一粒,下種后,鋪一層4~6厘米的混合料,蓋上薄膜。若按兩層天麻種,第二層的鮮材與菌材與第一層的鮮材、菌床相對應排放。
3、管理 溫度保持在22℃左右。為防止箱栽因水分蒸發(fā)快,經(jīng)常澆水導致混合料板結不透氣,可在每個箱內(nèi)插一根長32厘米。直徑1.5厘米的管子,從料面直插至箱底,每次澆水時,由管口進水300~500毫升,水滲入底部的混合料,然戶由底部向上蒸發(fā),遮蔭可使混合料始終保持潮濕、松散和透氣狀態(tài)。
天麻是現(xiàn)在很多地區(qū)種植的中藥,具有不錯的功效作用,對于很多疾病有輔助治療的效果,很受人們歡迎,價格也居高不下,那么種植天麻要怎么做?
1、選地整地
天麻栽培,要選擇黑色腐殖土,沒有腐殖土的地方選用粒徑1mm以上的中粗砂,天麻種植從土壤條件來說,有機質(zhì)豐富、疏松肥沃、排水良好、通透性好的腐殖土或者沙質(zhì)土壤較為適宜天麻生長,并要求土壤pH值在5.5-6.5之間,最佳的土壤類型為黃沙壤。
2、栽種時間
天麻可以秋栽、也可以春栽,以秋栽為佳。栽植時間應該選擇在低溫休眠期。因為天麻種植層土壤溫度低于14℃,天麻會進入冬眠。具體秋栽時間一般在11月底前,春栽一般在2月中下旬效果比較好。
3、菌材選擇
天麻種植,選擇和制造培養(yǎng)菌材的段木,以青杠、麻櫟、栓皮櫟、小板栗、錐櫟等亮斗科樹種為好,直徑在12-15cm左右,如果直徑大于10cm,那么就要劈開,可用刀斧每5寸砍一小口。種植天麻時,可采用堆培、坑培和半坑培的方法,接種量要多一些,可在培養(yǎng)期間,經(jīng)常檢查澆水和注意通氣,培養(yǎng)溫度保持在15-18度,菌材含水量在80%左右,保持3個月便可充分成熟。
4、栽種方法
天麻種植與有性繁殖方法基本相同,整地、鋪撒樹葉、樹枝,辛硫磷防蟲,然后按照間距5-7cm擺放菌棒以利于麻籽膨大且麻型不扭曲。然后棒間卡剁好的樹枝,棒兩端各防止一個麻籽,25cm的棒中間擺放1-2個大麻籽,并將米麻(單個長度2cm以內(nèi)的麻籽)均勻撒入行間。覆土蓋住棒后,依法栽第二層。第二層栽完后蓋土10cm,其上加蓋干樹葉即可。
5、田間養(yǎng)護
天麻栽完后,主要就是溫濕度的管控。露天栽培無遮蔽的天麻,主要做好三個方面的管理:一是注意經(jīng)常檢查土壤濕度,一般15天之內(nèi)無20mm有效降雨的,需要人工補水,建議在下午6點后用噴淋的方式補水;二是光照的管理,進入伏天以后到國慶節(jié)之前,應全地覆膜減少水分蒸發(fā),遮蔽度70%以上;三是加強雨季的排水管理,防止積水爛麻。冬季露地越冬的天麻,需要在國慶節(jié)后覆蓋30mm厚的樹葉,然后在其上覆膜,以利于保墑、防凍和增加有效積溫。覆膜應到第二年清明節(jié)揭去。
6、病蟲害
天麻病蟲害還是較少的,在栽種時,主要發(fā)生霉菌、天麻黑斑病、天麻銹病、蠐螬、介殼蟲、食蠅蛆等,其中霉菌預防可以在栽種天麻時,注意培養(yǎng)料填空,不留有空隙。天麻黑斑病預防要注意遮陽,保持溫度在20-23度,并注意田間排水。天麻銹病預防,要選擇通氣性良好的黃沙壤土或油沙土,覆土時候不要帶有雜菌,并選用無病的白麻或米麻作種。而對于蟲害蠐螬,可以用狼毒和百部草各等份,磨成細粉,在栽麻的時候,灑在種栽周圍。食蠅蛆可以在栽麻時,撒入1∶1的狼毒和百部草粉末進行預防。
一、天麻的種植方法
(一)樹種的選擇
適合做菌材的樹種應木質(zhì)堅實,并且容易接菌。能長蜜環(huán)菌的樹種很多,一般闊葉樹均可。如青杠、槲樹,栓皮櫟、水冬瓜、樺樹、槐樹、榆樹等都可以。做菌材時要挑選1-3寸如茶缸粗細的樹棒,并鋸成1-1.5尺長的節(jié)段,每隔2-3寸砍一個魚鱗口,如果樹棒較粗可以砍3-4排,深度以砍透皮到木質(zhì)部即可。下面接著介紹菌材的培養(yǎng)場地、培養(yǎng)床的大小。
(二)培養(yǎng)場地的選擇
場地要選擇透氣利水的砂壤土,坡度小于45度。高山區(qū)選背風的陽坡培養(yǎng),地勢低,氣候溫熱的地方選陰山培養(yǎng),中山區(qū)選半陰半陽的荒地或林間培養(yǎng)。
(三)培養(yǎng)坑的大小
培養(yǎng)坑的大小沒有統(tǒng)一規(guī)定,可根據(jù)地形和培養(yǎng)樹棒的多少而定。為了減低污染菌造成損失,一般一坑不超過200根。菌材的培養(yǎng)方法有:坑培、半坑培、堆培和箱培四種方法。先說:坑培。
(四)培養(yǎng)方法
1、坑培:坑深1.5尺左右,坑底先鋪一薄層樹葉,樹葉上平擺樹棒一層,蓋一層砂土并用砂土填好棒間空隙,每兩根樹棒之間加入菌枝3-4段,如果培養(yǎng)的量少,也可以直接加入人工培養(yǎng)的三級固體菌種。如此法擺放4-5層,木棒上再蓋土2-3寸厚與地面一樣平。
2、半坑培:坑深1尺,培育方法同坑培。有1-2層棒高出地面,蓋土3寸厚,高出地面部分成墳堡形。
3、堆培,不挖坑。在地面上將樹棒堆起來直接培養(yǎng)。培育方法同坑培。
4、箱培:主要在室內(nèi)進行,四季均可培育。冬季可在有加溫設備的室內(nèi)培養(yǎng),使土溫達18-20℃。培育方法同前。除用木箱外,也可以用磚砌成磚池,另外,填充和覆蓋物是用鋸木屑與砂子,其比例按體積是1:1。
天麻的有性繁殖
天麻用種子繁殖叫有性繁殖。在天麻產(chǎn)區(qū)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一面坡原先并沒有長過天麻,燒山墾荒種了莊稼,不幾年就有天麻生長。這些天麻是從哪里來的呢?無非是種子從其它有天麻的地方飛過來的。天麻種子象面粉一樣細小,肉眼看不清楚,它們的大小隨地區(qū),種類不同而有差異,一般只有0.69-0.97×0.08-0.14毫米,只有用放大鏡放大50倍以上才能看清它的形態(tài)(圖1),它的種子像椿樹種子。中間深色的是胚,周圍透明部分是單層細胞的種皮,種皮如同兩個翅膀。成熟的種子隨風飄落到適合它生長的環(huán)境中,遇共生萌發(fā)菌建立了共生關系就能發(fā)芽,發(fā)芽后的原球莖分化生長出營養(yǎng)繁殖莖,營養(yǎng)繁殖莖再接蜜環(huán)菌就能繼續(xù)繁殖長大。再說一遍:成熟的種子隨風飄落到適合它生長的環(huán)境中,先后與共生萌發(fā)菌、蜜生菌建立共生關系就能發(fā)芽生長成一窩天麻。
繁殖方法:主要用塊莖繁殖,也可用種子繁殖。
二、天麻什么時候種植最好
天麻是一種非常常見的中草藥,這種中藥材的適應性強,而且使用的方面比較廣,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所以,在我國很多地區(qū),天麻都有非常廣泛的種植。和大多數(shù)的藥材一樣,天麻的栽培和種植需要注意很多方面的問題,尤其是天麻種植時間的問題,更是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天麻栽培的質(zhì)量。
天麻的種植和眾多農(nóng)作物一樣,也有其生長規(guī)律時令。一般的天麻種植時間是在十一月開始到第二年的五月為最佳種植時間。但是天麻的生長是在陽歷四月到十月之間,生長的時間在六個月左右。那么天麻種植早種和晚種有區(qū)別沒有呢?
經(jīng)過本基地的長期觀察,天麻的種植早種和晚種還是有一定的區(qū)別的。這個區(qū)別也是體現(xiàn)在幾個方面,一個是接菌方面,另一個就是體現(xiàn)在種子的成活方面。年內(nèi)種植的,種子的成活有點偏低.因為要經(jīng)過一個漫長的冬季,種子處于生命活動低潮的時期,很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和病毒的侵害而出現(xiàn)腐爛。但是年內(nèi)種植的時候,在十一月左右,剛好處于一個蜜環(huán)菌生長旺盛的時期。這個時期天麻和蜜環(huán)菌很容易就形成共生關系,也是就我們講的接菌。只要種子接好了菌,就等于扦插的枝條長了根。到第二年的環(huán)境適宜的時候,天麻種子就一鼓作氣的生長,往往能獲得高產(chǎn)。
春季種植的,天麻種子和蜜環(huán)菌都處于活躍的時期,種子因為在土壤里沒有人為的影響而自然過冬,損傷小,種子的成活高。另外,蜜環(huán)菌也處于生長旺盛的時期,容易和天麻種子形成接菌,所以往往也容易獲得高產(chǎn)。但是唯一的不足,是接菌的時期較晚,生長的天麻因為接菌晚生長期短,往往個頭偏小。所以不同時令種植的天麻各有各的好處。但是有一點,天麻種植最好是在最佳時間段完成,種植成功的機會就會大一些。
三、天麻種植注意事項
1、天麻種植場地的選擇:
栽培場地可選擇房前屋后、荒野坡地、果園林地等任何土地田塊,尤以透氣滲水性強的沙質(zhì)壤土為最佳。土壤pH值為5-6。
2、天麻種植建畦的要求:
平地可就地按寬80厘米、深10厘米、長不限作畦;荒野坡地視坡勢地形建成梯式橫畦,畦與畦間距1米左右,畦邊樹木、雜草盡量保留,便于遮蔭、防畦坎或畦埂潰崩。果園林地依地形建畦,四周開挖排水溝。
3、天麻播種栽培方法:
將直徑5-8厘米、長30厘米的菌材段筒按“田”字方框形組排于畦底,每平方米定位排放菌材15筒。再將直徑約2厘米、長10厘米的菌枝撒放于菌材方框的空地內(nèi),每格方框空地撒放菌枝約2公斤與菌材平。
然后將天麻種點播于每筒菌材的兩端和兩側(cè),每平方米定點播種66粒約500克。最后用PH值5-6的濕潤沙壤土或腐質(zhì)土填充菌材和菌枝空隙至覆蓋菌材2厘米深,全畦土表加蓋10-20厘米厚的干燥枝葉、雜草、疏通好排水溝。
4、天麻的日常管理要點:
1、種植溫度的管理:天麻生產(chǎn)的適宜溫度為13-25度(土表以下10厘米),在此溫度段內(nèi),越高越好。控溫是天麻仿野生栽培管理的重要工作。
冬季要防凍,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區(qū),栽種后覆蓋10-20厘米厚的枝葉、雜草即可;高于1000米以上的地區(qū)可將覆蓋物加厚至30厘米。夏秋要防高溫和干旱,除了利用遮蔭物防高溫外,還可利用補水未降低土壤溫度。補水以日落、土溫下降后進行。
2、種植水分的管理:冬季至翌春(清明前)土壤溫度控制在10%-20%。4-6月提高土壤濕度達60%左右。6—8月天麻進入旺季生長期,營養(yǎng)積累達到高峰,此時宜保水降溫、保墑排漬,進行綜合管理。到了9月,天麻營養(yǎng)積累進入后期,達到生理成熟階段,此時畦床土壤濕度應控制在40%以下,10月下旬土壤溫度已降至10℃,天麻進入休眠期,即可揭土采挖。每平方米可采挖鮮天麻7公斤左右。
五、天麻病蟲害防治方法:
危害天麻生長的主要害蟲有螻蛤、蠐螬、白螞蟻等。防治方法:一是栽培天麻時,在畦床周圍撒施5%的氯丹粉和“白蟻殺王”藥劑;二是選用專利產(chǎn)品—白螞蟻控制誘捕器對白螞蟻進行誘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0127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肉桂炭疽病的發(fā)病及其防治
下一篇: 合歡枯萎病防控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