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生草本,高15-20厘米,鱗莖球形或圓錐形。莖直立,無毛,綠色或深紫色。葉除最下部對生外,均為互生或近于對生,無柄;葉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紊谇o頂;深紫色,略有黃褐色小方格,有葉狀苞片1,花被片6,外輪3片近長圓形,內(nèi)輪3片倒卵狀長圓形,蜜腺窩不明顯;蒴果長圓形,6棱,棱上有寬約1毫米的窄翅。暗紫貝母野生于海拔3200~4500米,陽光充足、腐殖質(zhì)豐富、土壤疏松之草原上。分布于四川西部、青海南部及甘肅南部。主產(chǎn)于四川阿壩地區(qū),為商品“川貝”的主要來源。主銷華東、華南地區(qū)并出口。
一、整地:選擇向陽或晚陽平坦山坡地,以土層深厚的黑泡土、油砂土為好。在夏末秋初雜草種子未成熟前整地。每畝施火灰肥3000-4000kg,磷肥25kg,混合施入,深翻15cm,耙耕開溝作畦,畦面寬1m,間溝深10m。
二、種子繁殖:川貝種子因生長的自然環(huán)境不一,成熟進間不一致,故據(jù)果實成熟程度來采收,當(dāng)貝母果實飽滿實全變枇杷黃而不存綠色,或呈草白半透時采收為佳。采種當(dāng)天最好以癬類植物分層覆蓋,裝竹筐,保持通氣,不干,以促進母種胚的分化,提早成胚時間。
1、播種:采果后應(yīng)立即播種,8-9月中旬入土。有條播與撒播2種。a、條播法:按行距10cm開溝,溝寬10cm,深2cm。從果實中搓出種子,用適量砂土拌勻,撒入溝內(nèi),每畝地需種子20000枚左右。b、撒播法:將種子與砂土拌勻,直接撒于畦面,每畝地需種子20000枚左右。播種手覆以篩過的腐殖土2cm,然后蓋上小樹枝、竹稍等,以遮蔭保潤保溫。播種時若土地較干,可在播種完后灑適量的水
保持土壤水分至凍土為止。翌年土壤解凍后,還要注意土壤是否缺水,適時灑水,防止春早。
2、種子繁殖田間管理:翌年春解凍后,取去覆枝,搭地蔭棚,棚高約20cm,或適當(dāng)除去部分枝條,保持蔽蔭度在50%-70%左右,并注意苗床土壤不能干燥和積水。夏季倒苗后取掉蔭蔽物,并以腐殖土、農(nóng)家肥的混合腐熟肥覆蓋3cm,然后蓋上樹枝、竹稍以準(zhǔn)備越冬,翌年春天減少一半蔽蔭物,并保持苗床不旱及無雜草。第2、3年的田間管理與第1年相同,唯第3年蔽蔭度為30%,第4年不蔽蔭。
暗紫貝母
三、鱗莖繁殖:7-9月間收獲時,選擇無創(chuàng)傷病斑的鱗莖作種,用條栽法,按行距20cm開條溝,株距3-4cm,栽后覆土5-6cm?;蛟谠詴r分瓣,使大小均勻,分瓣宜直分,不能橫分,不能損傷內(nèi)外表皮,隨分隨栽,斜栽于穴內(nèi),覆蓋細(xì)土灰肥約3-5cm厚,壓緊鎮(zhèn)平。
四、田間管理:隨時除草,不須中耕。一般施肥3次,第1次在栽種前,施以腐熟農(nóng)家肥;其它管理方法同種子繁殖。
五、病蟲害防治:1年生苗易遭螞蟻傷害時,可用0.5%敵百蟲液加入少許紅糖,浸紙片或玉米蕊片,放在苗地四周誘食毒殺。老鼠、野禽危害時,可用常法誘捕或毒殺。病害常為銹病,可用石硫合劑、代森鋅、退菌特、敵誘納等防治。
六、采收加工:一般在播種后4年收獲。7-8月,土壤水分不高的晴天挖取鱗莖,清除泥土,果或炕至表面呈粉白色后,裝在麻袋里,輕輕撞擊外表粘附泥土,再果至全干,篩凈灰土即成。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013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郁李的人工種植
下一篇: 海金沙種植栽培技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