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地、整地
育苗地宜選避風(fēng)的林間平緩坡地,土壤以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zhì)的砂壤土為好。種植地:宜選避風(fēng)的林間坡地、河旁沖積地、村前村后的五邊地等種植。以免強風(fēng)、臺風(fēng)吹折質(zhì)地脆弱的枝條。土壤以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zhì)的砂壤土為好。廣東栽培廣藿香常與水稻輪作,在晚稻收割后,即翻耕曬田,使土壤充分風(fēng)化,增加肥力和地溫,施以士雜肥、花生麩作基肥,至翌年栽植前再耕翻細耙,然后作成寬60厘米、高30 -40厘米的畦。畦溝寬30厘米,畦長視地形而定。
二、繁殖方法
主要采用扦插繁殖
1、插條選擇和截取 選取當(dāng)年生5個月以上粗壯、節(jié)密、葉小而厚、無病蟲害的枝條作插穗。據(jù)藥農(nóng)經(jīng)驗,髓部白色、折之有響聲、斷面有汁液流出的枝條為好,取嫩枝的頂梢,截成長10 -15厘米的小段,每段具3-4個節(jié),剪去下部的葉片,僅留頂端兩片葉和小的心葉。
2、扦插季節(jié) 一般在2 4月,當(dāng)氣溫回升、雨季開始、植物體內(nèi)液體流動旺盛時進行。有的產(chǎn)區(qū)則在7-8育苗,供秋季9-11月種植。
3、扦插方法 在整好的苗圃地上采用開溝條插,先在畦上按行距10厘米開橫溝,溝深6-8厘米,每隔6厘米插1根。如8月扦插、9月定植的,株行距還可密些,入土深約為插條的1/2至2/3,僅讓頂梢大葉片露出土面為度,覆土,淋水,使插條與泥土緊密結(jié)合,蓋上稻草或其它細草,厚度僅讓插條露出頂芽為度,讓它能起蔭蔽作用。插后一般10天左右開始生根,25 - 30天便可移栽。定植時株行距30厘米×30厘米,每畝共栽苗3 000株左右。
三、田間管理
1、遮蔭 苗期要有適當(dāng)?shù)氖a蔽,幼苗長大后,在酷暑天也要適當(dāng)蔭蔽,郁閉度以40% - 50%為宜。
2、淋水 當(dāng)畦面發(fā)白,可將水引入畦淘,水深達畦高1/2 - 2/3,讓水慢慢滲透濕潤畦面為止。不能引水的地方,要每天淋水1次以上。同時要防止雨水過多而積聚,注意排水。
3、間種 為了充分利用土地、光能,藥農(nóng)喜歡在廣藿香行間間種蔬菜(生姜、白菜等)、瓜類(絲瓜、苦瓜等),利用瓜棚為幼苗遮蔭。
4、補苗 種植后要及時補苗,特別是直接扦插的,要補種同齡生根苗。
5、中耕除草 春季定植時,正是雨季,土壤容易板結(jié),雜草生長快,要勤除草,松上和培土。
6、施肥 移栽成活后便可施肥,每隔1-2月施肥1次,肥料以人畜糞尿為主,每畝用量250 - 350千克加清水7倍以上施用,或施硫酸銨5-6千克,每千克加水100千克稀釋。施肥不要淋在莖基部,并掌握先稀后濃,薄施勤施的原則。廣州郊區(qū)多用腐熟的垃圾肥,每畝施1 000千克,將畦溝的爛泥翻起蓋住垃圾等有機肥,以加速垃圾腐爛分解,盡快供植株利用。
7、防霜凍 需要過冬的植株,特別是秋季定植的幼小植株,抗寒能力差,故有霜凍地區(qū)栽培的廣藿香,冬季應(yīng)蓋稻草或搭棚防霜,在北面加蓋塑料薄膜,以保暖防凍害。最好在秋末施入豬牛欄糞肥,加火燒土壅蔸保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014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肉桂的栽培技術(shù)
下一篇: 茴香種植和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