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柴胡又稱銀胡、山馬踏菜根,為石竹科植物銀柴胡的根,始載于《本草綱目》柴胡項下,主產(chǎn)于寧夏、甘肅、陜西、內(nèi)蒙古等省區(qū),以銀州者為勝。每年秋后莖葉枯萎時采挖,除去地上莖、葉及須根,洗凈曬干即可入藥。其性涼,味甘苦,入肝、胃經(jīng),具有清熱涼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療虛勞骨蒸、陰虛久瘧、小兒疳熱羸瘦等癥。在商品中,有以同科植物燈心蚤綴干燥的根冒充銀柴胡入藥,使用時要注意鑒別。
真品銀柴胡
外觀呈圓柱形,根頭頂端有多數(shù)細小疣狀突起,為地上莖痕,密集而發(fā)白,習稱“珍珠盤”。下端略細,少數(shù)有分歧,表面淡黃色或黃白色,有扭曲的縱紋及支根痕,并可見多數(shù)圓形小孔,習稱“沙眼”,近根頭處尤多;質(zhì)輕泡而脆,易折斷,折斷時有粉塵飛出,斷面粗糙,有裂隙,木部有大形黃白色相間的放射狀花紋;聞之氣微,口嘗味甘甜;斷面熒光測試,呈亮藍色,微帶點紫色,物理測試無泡沫反應。
偽品燈心蚤綴
多呈圓錐形,表面有密集細環(huán)紋或縱皺紋,無“珍珠盤”和“沙眼”,呈灰褐色或灰棕色;質(zhì)地堅實,折斷后,斷面裂隙不明顯,有黃白相間的紋理或異型維管束,3~4環(huán);聞之亦氣微,但口嘗之味苦而辣;熒光測試呈淺藍色或藍綠色,有泡沫反應。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銀柴胡所含的三萜皂苷可降低血清膽甾醇的濃度,使主動脈類脂質(zhì)含量降低,而偽品燈心蚤綴雖與銀柴胡為同科植物,但不具有真品的功效,不可混淆代替使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016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黃藥子真假識別
下一篇: 鑒別真?zhèn)戊`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