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涎香又名龍涎、龍泄、龍腹香、鯨涎香。載《本草綱目》。系抹香鯨科動物抹香鯨的腸內(nèi)異物如烏賊口器和其他食物殘渣等刺激腸道而成的分泌物。捕獲殺死后,即收集其腸中分泌物(龍涎香),經(jīng)干燥后即成蠟狀的硬塊,其腸內(nèi)分泌物也能排出體外,飄浮于海面,故有時也可以從海面上撈取。
【炮制方法】1.龍涎香:取原藥材,去除雜質(zhì),洗凈干燥。用時研末。
2.制龍涎香《綱目拾遺》:“(龍涎香)入藥用,隔湯,頓化如膠糖狀。”現(xiàn)行,取凈龍涎香,置適宜容器內(nèi),隔水蒸至膠糖狀時,取出,放涼。
【飲片性狀】龍涎香呈不規(guī)則塊狀,大小不一。表面灰褐色、棕褐色或黑棕色,常附著白色點狀或片狀斑。體輕,不透明,似蠟,手觸之有油膩感,易破碎。斷面有顏色深淺相間的不規(guī)則的弧形層紋和白色點狀或片狀斑。少數(shù)呈灰褐色的,可見墨魚嘴樣角質(zhì)物質(zhì)嵌于其中。嚼之如蠟,能粘齒,氣微腥,味帶甘酸。燃燒時發(fā)藍(lán)焰,香氣四溢,酷似麝香而幽雅,被熏過之物,能保持持久的香味。制龍涎香呈黑色黏性油青狀,微具特殊的香氣,微腥,味帶甘酸。
【炮制作用】龍涎香性味甘、酸、澀,溫。具有化痰平喘、行氣活血、散結(jié)止痛、利水通淋的功能。用于喘咳氣逆,胸悶氣結(jié),癥瘕積素,心腹疼痛,神昏,淋證。炮制后使藥物潔凈,便于調(diào)劑和制劑,蒸制后降低腥臭氣味,緩和藥性利于服用。
【炮制研究】龍涎香蒸制始載(《綱目拾遺》)?,F(xiàn)行,多以凈龍涎香直接研末或隔水蒸制。炮制后降低腥臭氣味,緩和藥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0199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水獺肝的炮制方法
下一篇: 田螺的炮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