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耳又名石木耳、巖菇、地耳。載《日用本草》。系石耳科植物石耳Umbilicaria esculenta(Miyoshi)Minks的地衣體。四季可采,曬干備用。
【炮制方法】《太平圣惠方》:“微炒?!爆F(xiàn)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殘留泥沙及苔蘚,洗凈,曬干,篩去灰屑。
【飲片性狀】呈片狀體,多于裂皺縮,平展后完整者呈不規(guī)則圓形,直徑12cm左右,邊緣有時碎裂,臍背突起。上表面灰棕色較光滑,下表面棕黑色至灰黑色,較粗糙,由多數(shù)珊瑚狀黑色假根組成的羝氈層。干時質(zhì)脆,易碎。折斷面可見明顯的黑白二層。氣微,味淡。
【炮制作用】石耳性味甘,涼。歸肺、心、胃經(jīng)。具有養(yǎng)陰潤肺,涼血止血,清熱解毒功能。本品多生用,用于肺虛勞咳,吐血,衄血,崩漏,腸風下血,痔漏,脫肛,淋濁,帶下,毒蛇咬傷,燙傷和刀傷。如石耳與豬瘦肉隔水蒸服,可治慢性氣管炎(《江西省防治慢性氣管炎資料匯編》)及脾胃虛弱;與沙參同用,可冶急腸炎(江西《草藥手冊》);石耳研粉,用龍膽草煎濃汁做成丸子,用時冷開水化開敷傷口,可治蛇咬傷;與煅白礬、密陀僧同用,可治脫肛瀉血不止(《太平圣惠方》)。炮制可提高藥物的潔凈度。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0201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木耳的炮制方法
下一篇: 冬蟲夏草的炮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