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方藥亦應結合人體之動態(tài)和藥物作用之特點,選擇最適宜時間
人體臟腑氣血陰陽的生理活動與病理變化隨時處于動態(tài)之中,所以服用方藥也應當結合人體動態(tài)和藥物作用的特點
以肝病為例,認為治療肝病的藥物最好在睡前服
,或藥后即臥,宜靜不宜動。這是因為"人臥血歸于肝",藥物有效成分吸入血中,流入肝中,肝血流量愈大,藥物在肝內(nèi)有效濃度相應增高,療效也就越好。另外
,對于排石方藥,結合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其作用主要在于松弛、擴張結石所在的管道平滑肌,使管腔增大,利于結石下移外排的機理,白天服藥,藥后宜動少靜。這是因為,白天活動較多,有助于藥力推動結石,并且白天還可給予大量飲水配合排石。除此之外
1.病在上焦的(心
2.病在下焦的(膀胱
、腸),欲使藥力迅速下達,宜飯前服。3.清熱解毒藥
、潤腸瀉下藥、滋補藥宜空腹服(早飯前1小時或晚飯后1小時),此時胃中空虛容易吸收。4.特殊藥物應特殊服用
,如助消化藥在服藥前應少量進食以助藥效;驅蟲藥應在早晨空腹服,服藥前應喝點糖水,這樣可以提高殺蟲的效果;攻下藥在大便后應立即停服;安神藥、滋補藥、延緩衰老的藥物宜睡前服用;安眠藥應在睡前2小時服用。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024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
上一篇:
正確服藥應注意溫度
下一篇:
中藥內(nèi)服更有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