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是不能盲目用藥的,以免引起流產(chǎn)或胎兒畸形的發(fā)生。建議您到正規(guī)醫(yī)院進行檢查,明確病因后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B3
……
(5)治大便下血:
①荊芥,炒,為末。每米飲服二錢,婦人用酒下。亦可拌面作餛飩食之。(《經(jīng)驗方》)
②荊芥二兩,槐花一兩。炒紫為末。每服三錢,清茶送下。(《簡便單方》)
(6)治產(chǎn)后血暈,筑心,眼倒,風縮欲死者:干荊芥穗,搗篩。每用末二錢匕,童子小便一酒盞,調(diào)熱服,口噤者挑齒,閉者灌鼻中。(《本草圖經(jīng)》)
(7)治小便尿血:荊芥、縮砂,等分。為末。糯米飲下三錢日三服。(《瀕湖集簡方》)
(8)治痔漏腫痛:荊芥煮湯,日日洗之。(《簡便單方》)
(9)治癃閉不通,小腹急痛,肛門腫疼,無問新久:大黃(小便不通減半)、荊芥穗(大便不通減半),等分。各別為末。每服一、二錢,溫水調(diào)下,臨時加減服。(《宜明論方》倒換散)
(10)治一切瘡疥:荊芥、金銀花、土茯苓,等分。為末,熟地黃熬膏為丸,梧子大。每旦、晚各服百丸,茶酒任下。(《本草匯言》)
(11)治風毒寡疬、赤腫痛硬:鼠粘子一升(微炒),荊芥穗四兩。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攪勻服之,日三服。(《圣惠方》)
(12)治腳椏濕爛:荊芥葉搗敷之。(《簡便單方》)
(13)治寒邪伏于肺肝,頭目眩疼,鼻流清涕,目珠脹疼,羞明怕日 荊芥穗一錢,白菊花一錢五分,川芎一錢,梔(梔子)仁二錢(炒)。引用燈芯草(燈心草)煎服。(《滇南本草》)
(14)治風痰上攻,頭目昏眩,咽喉疼痛,涎涕稠粘 荊芥穗二兩,牛蒡子(炒)一兩,薄荷一兩。為末,食后,茶下三錢。(《扁鵲心書》)
(15)治風熱齒痛 荊芥、薄荷、細辛等分。為末。每服二錢。以沸湯點,漱口含咽,并用搽牙。
(16)治隱疹 赤小豆、荊芥穗。曬為末。雞子清調(diào),薄傅。(4~5方出自《直指方》)
(17)治疔腫 荊芥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冷分二服。(《藥性論》)
(18)治陰囊腫大
①荊芥穗,新瓦上炒干,為細末。每服二錢,熱酒調(diào)下即散。(《百一選方》)
②荊芥穗一兩,樸硝二兩。上為祖末。蘿卜、蔥白同煎湯淋洗。(《潔古家珍》失笑散)
(19)治子宮不收 荊芥穗、藿香葉、臭椿樹皮(椿根皮)。煎湯熏,即入。(《世醫(yī)得效方》
(20)治口鼻俱出血 荊芥一握,燒灰,置地上出火毒,細研。每服三錢,陳米湯下。(《急救仙方》)
(21)治損傷吐唾出血 荊芥穗、淡竹茹、當歸(切、焙)各八兩。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臨熟入地黃汁少許攪勻,去滓溫服,不計時候。(《圣濟總錄)荊芥湯)
(22)治小便尿血 荊芥(銼碎)一合,大麥一合(生),黑豆一合(生),甘草二錢(生)。上件拌勻,用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作兩次溫服,食后、臨臥。(《楊氏家藏方》歸血散)
(23)治婦人血崩及白痢、血痢 荊芥、楮樹皮(椿根皮)等分。銼散。治血崩,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放溫服;如血痢,則為末,冷酷調(diào),徐徐呷服;白痢,熱醋調(diào)下。(《世醫(yī)得效方》)
(24)治產(chǎn)后血暈,眼前生花,甚則令人悶絕不知,口噤,神昏氣冷 荊芥一兩,川芎半兩,澤蘭葉、人參各一分。上為末,用溫酒、熱湯各半盞,調(diào)一錢急灌之。下咽即開眼,氣定即醒。(《婦人良方》清魂散)
(25)治破傷風 荊芥(炒黃)五錢,魚鰾五錢,黃蠟五錢,艾葉三斤。入無灰酒一碗,重湯煮熟飲之。汗出愈,百日內(nèi)忌雞。(《魚孚溪單方選》)
(26)治小兒驚癇 荊芥穗二兩,白礬一兩(半生半枯)。上藥為末,面糊為丸.黍米大,朱砂為衣。每服二十丸,姜湯送下。(《丹溪心法》三癇丸)
(27)五神茶 荊芥、蘇葉(紫蘇葉)、生姜各10克,紅糖30克,茶葉6克。先以文火煎煮荊芥、蘇葉(紫蘇葉)、生姜、茶葉,約15~20分鐘后,加入紅糖待溶化成。服法:每日2次,可隨量服用。功效:發(fā)散風寒,法風止痛。適用于風寒感胃,畏寒,身痛,無汗等癥。
荊芥的治病驗方及保健食療
(一)治病驗方
風寒感冒:荊芥,白芷,防風,蘇葉,杏仁各6g,赤苓9g,陳皮6g,神曲9g,生姜兩片,蔥白2段。水煎,每天服一劑。
咳嗽:荊芥5g,桔梗6g,紫菀10g,白前10g,陳皮10g,百部10g,杏仁10g,貝母10g,甘草5g。用水煎后服用。每天一劑。,每回服用100至200ml,少兒酌減。
蕁麻疹,丘疹性蕁麻疹,皮膚瘙癢當歸10g,黃芪15g,艾葉5g,大棗5枚,香附8g,細辛3g,荊芥10g,麻黃5g,黃芩10g,陳皮10g,沙棘果13g,黨參13g。用水煎后服用。每天服三回,每回服用約200ml。兒童酌減。
解表散風:荊芥,柴胡,人參,羌活,獨活,防風,前胡,桔梗,枳殼,茯苓,川芎,甘草各3g。水煎。餐后60分鐘服。比較適用于瘡瘍時毒,腫疼發(fā)熱,左手詠浮數(shù)者。
(二) 保健食療方法
涼拌荊芥——理血、止痛
鮮荊芥100g,姜絲5g,蒜粒3g,蔥末3g,香油,吃醋,醬油,雞精各適量的。把荊芥切段;荊芥入盤,放進姜絲,蒜粒,香油,吃醋,醬油,雞精,攪拌均勻即可。
荊芥餛飩——發(fā)表、祛風
荊芥6g,瘦豬肉150g,面粉200g,姜、蔥,精鹽,植物油,雞湯,胡椒粉各適量的。把荊芥炒研成粉末,和面粉加水揉成面團;將豬肉剁為茸,加入姜、蔥,鹽,味精,植物油調(diào)陷;將面團搟成餛飩皮,加餡包成餛飩;入雞湯煮熟;另用碗放進胡椒粉,味精,沖入原湯,餛飩。
荊芥生姜粥——辛溫解表
干荊芥5g,淡豆豉6g,粳米70g,生姜10g,薄荷3g,適量的白糖。把薄荷,豆豉,荊芥,生姜,大火煎煮6分鐘左右,去渣取汁;在砂鍋里放適量的水,接下來將粳米洗好放進鍋里,拌勻;待粥煮到八成熟以后,改用小火繼續(xù)煮;將藥汁倒進粥里,用小火再煮9分鐘;依據(jù)口味調(diào)入適量的白糖。
荊芥桔梗粥——清熱宣肺、利咽止咳
荊芥9g,甘草6g,粳米60g,桔梗12g。把荊芥,桔梗,甘草用紗布包好,水煎去渣,加粳米煮粥吃。供早飯食用。
荊芥副作用
(一)傳統(tǒng)文獻
《本草綱目》:無毒?!侗静萁?jīng)疏》:“陰虛火炎面赤因而頭痛者,慎勿誤人?!?/p>
(二)臨床觀察
無毒。在常規(guī)劑量內(nèi)水煎服沒有不適反應。長期水煎服也沒有明顯副作用。荊芥藥力比較平和,即使是陰虛血熱的過敏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與清熱涼血同用,也是可以的。
(三)荊芥的副作用
主要成分為土荊芥油,油中主要成分為驅(qū)蛔素、對聚傘花素及其他萜類物質(zhì)。驅(qū)蛔素為萜烯的過氧化物,在常壓下加熱或與酸處理易致爆炸,與水共煮,則逐漸分解。超量內(nèi)服中毒后,可刺激消化道粘膜,對呼吸系統(tǒng)先興奮后麻痹,嚴重時對腎臟有損害,并毒害視神經(jīng)和聽神經(jīng),同時抑制血管運動中樞及心肌。
不良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頭暈、腹痛、視力障礙、感覺異常、幻覺、黃疸、腰痛、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嚴重時譫妄、驚厥、癱瘓、血壓下降、昏迷、呼吸中樞麻痹而死。如能恢復,可能遺留永久性的聽力、視力障礙以及輕度癱瘓、多發(fā)性神經(jīng)炎。
(四)荊芥用法建議
表虛自汗、陰虛頭痛忌服。
《藥性論》:荊芥久服動渴疾。
《葦航紀談》:凡服荊芥風藥,忌食魚。
《綱目》反驢肉、無鱗魚。
《本草經(jīng)疏》:病人表虛有汗者忌之;血虛寒熱而不因于風濕風寒者勿用;陰虛火炎面赤,因而頭痛者,慎匆誤入。
荊芥宜忌配伍
(一)和合宜忌
反驢肉、無鱗魚。
凡表虛有汗,陰虛火炎面赤,因而頭痛者,皆當忌服。
(二)配伍應用
配防風,祛風解表,《本草求真》日“宣散風邪,用以防風之必兼荊芥者,以其能入肌膚宜散故耳?!北酒贩枷銡饬?,疏風邪,又能宣血中之風,防風性善升浮走表,為祛濕之要藥,本品發(fā)汗之力較強,防風其性較溫,故二藥相配,擅長祛風解表。荊芥偏入血分,防風偏入氣分,相須為用,加強祛風療效,可用治風寒濕痹證,及蕁麻疹等。
配薄荷,祛風散熱,解表發(fā)汗。本品辛溫,祛風力勝,偏入血分;薄荷辛涼,疏散風熱,清利咽喉,透疹,偏入氣分。荊芥雖屬辛溫之晶,但溫而不燥,性質(zhì)平和,與薄荷配伍,一氣一血,可增強解表發(fā)汗之效。
配僵蠶,祛風解表。僵蠶疏散風熱,化痰散結(jié),配本品辛香解散,更可上升,能祛風通絡治感冒風熱諸證,又因其有消風清熱之功,能治風疹搔癢。二藥皆為風藥,風能勝濕,故能治濕勝帶下等證,用之亦效。
配自礬,增強祛風化痰功效,用治風痰壅盛,小兒驚風,癲癇等證。
配石膏,善治風熱頭痛?!侗静菟急驿洝啡铡爸物L頭痛,與石膏辛涼之味等分為末,茶調(diào)下,制劑亦妙矣?!?/p>
配槐花炭,能祛風止血。治腸風便血。
配升麻炭,有升清陽,止出血之妙,用治前陰或后陰出血皆可。
配大黃,清熱通便,常用于風熱內(nèi)蘊,腹脹便秘,肛門腫痛。疼痛,鼻塞流涕,自汗或無汗,咳嗽,舌苔薄,脈細,或浮芤。有養(yǎng)血解表之功。
上一頁 全文完(共 15725 字) 展開全部內(nèi)容
荊芥是一種經(jīng)濟效益高的無公害、保健型辛香蔬菜。但很多人卻不知道荊芥怎么吃?荊芥主要以鮮嫩的莖葉供作蔬菜食用,生食熟食均可,但以涼拌為多。今天小編就來教你花樣食用荊芥,一起來看看吧!
一、荊芥怎么吃
1、荊芥紫蘇茶
材料:荊芥10克,紫蘇葉9克,姜9克,茶葉6克,赤砂糖30克;
做法:先把紅糖加少量清水煮沸,待用。將荊芥、蘇葉、生姜洗凈;生姜切片與荊芥、蘇葉、茶葉同放入瓦鍋內(nèi),加水適量,煮沸后加入紅糖水,即可取汁飲用。此茶具有散寒解表,幫助消化的作用。
2、荊芥粥
材料:粳米100克,荊芥穗100克,鹽2克;
做法:粳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干水分。將荊芥苗摘洗干凈,細切。取鍋放入冷水、粳米,先用旺火煮開,然后改小火熬煮,至粥將成時,加入荊芥苗、鹽,待兩三沸,即可盛起食用。
3、荊芥洋蔥(俗稱老虎菜)
原料:荊芥嫩葉、青椒、洋蔥、鹽、醋、香油;
做法:荊芥洗凈備用,洋蔥、青椒切絲,放入鹽、醋、香油,放入荊芥調(diào)拌。此菜為安徽潁州一代家常菜式,潁州一帶人民家家種此蔬菜,夏天常食用;荊芥不可煮制太熟,腌制太久,否則發(fā)黑變軟,引起腹瀉。
荊芥怎么吃
4、荊芥拌黃瓜
原料:荊芥嫩葉一把,黃瓜兩根切絲,調(diào)味料若干;
做法:荊芥嫩葉洗凈和黃瓜絲一同放入盆中,加入少許鹽、味精、雞精、醋、生抽拌勻。裝盤,再淋上芝麻醬和香油,一盤清涼利口的荊芥拌黃瓜就做好了!也可不加黃瓜直接涼拌荊芥葉,也是一道好吃的佳肴!
二、荊芥的功效與作用
荊芥是一種微溫性的辛味的解表,在很多人看來,還不知道荊芥的功效與作用,甚至不知道荊芥長什么樣子,下面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荊芥的功效與作用。
1、治病
荊芥的功效與作用
流行性腮腺炎:荊芥9克,加清水1000毫升,煎至300毫升后濾出渣,液裝入保溫瓶內(nèi),為1日量,多次飲之。外用醋浸紗布敷患處,每日換3~4次。治療3日可愈。
足癬所致的腳丫濕爛:取新鮮的荊芥葉適量,洗凈后搗爛,局部敷,每日2-3次,一般用3-7日見效。
2、天然養(yǎng)生
解表散風:荊芥、防風、人參、羌活、獨活、前胡、柴胡、桔梗、枳殼、茯苓、川芎、甘草各3克。水煎。飯后1小時服。
3、理血止痛
涼拌荊芥:荊芥100克,姜絲、蔥末、蒜末、香油、食醋、醬油、雞精、鹽各適量。將荊芥洗凈切段。荊芥入盤,放入姜絲、蒜末、香油、醋、醬油、雞精、鹽,拌勻即成。發(fā)表、祛風。
荊芥餛飩:荊芥6克,面粉200克,瘦豬肉150克,蔥花、姜末、鹽、植物油、雞精、雞湯、胡椒粉各適量。將荊芥炒研為末,和面粉加水揉成面團;豬肉剁為蓉,加入蔥花、姜末、鹽、雞精、植物油調(diào)餡;將面團搟成餛飩皮,加餡包成餛飩;入雞湯煮熟。另用碗放入胡椒粉、雞精,沖入原湯,并放入餛飩。
4、辛溫解表
荊芥生姜粥:干荊芥5克,淡豆豉6克,薄荷3克,粳米70克,姜片、白糖適量。將薄荷、豆豉、荊芥、姜片,大火煎煮6分鐘左右,去渣取汁。將粳米洗好放入鍋里,加適量清水煮粥,待到八成熟時,改用小火,并汁倒入粥里,用小火再煮至粥熟。根據(jù)口味調(diào)入適量白糖。
荊芥功效與作用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荊芥怎么吃及荊芥功效與作用的相關(guān)介紹,希望大家喜歡。更多荊芥的功效與作用,請繼續(xù)關(guān)注。
在懷孕期間不能吃阿奇霉素。阿奇霉素的副作用比較大,會容易影響胎兒的健康生長和發(fā)育,在懷孕期間如果有咳嗽的現(xiàn)象,如果咳嗽不嚴重的時候一般是不建議用藥物治療的??梢园颈抢嫠劝颈抢嫠臅r候加點貝母,能夠起到潤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懷孕10周咳嗽怎么辦:咳嗽初期
懷孕10周的孕婦咳嗽最好在初期就重視,并開始治療,以免咳嗽加重,影響胎兒。
1、當喉頭又癢又痛時,立即用濃鹽水每隔10分鐘漱口及咽喉1次,10次左右即可見效。
2、孕婦咳嗽時,可以將一只雞蛋打勻,加入少量白砂糖及生姜汁,用半杯開水沖服,2-3次即可止咳。
3、當孕婦輕微咳嗽時,應該多喝溫開水,將溫開水含在口中,讓咽喉保持濕潤,有很好的止咳效果。
?
懷孕10周咳嗽怎么辦:食療方法
孕婦咳嗽時,先不要吃藥,可以試試下面的食療方法改善癥狀。
1、冰糖蜂蜜燉梨
將新鮮的梨去皮,剖開去核,加入適量冰糖,放入鍋中隔水蒸軟,待沒那么熱了即可加入適量蜂蜜直接食用。
2、烘烤橘子
在橘子底部中心用筷子打一個洞,塞一些鹽,用鋁鉑紙包好之后放入烤箱中烤15-20分鐘,取出后將橘子皮剝掉趁熱吃?;虬验倨窀沙申惼?,加水煎茶,大口大口喝下,頗具奇效。
3、白蘿卜飴
將白蘿卜切成一厘米大的小丁,放入干燥、干凈容器中,加滿蜂蜜、蓋緊,浸漬3天左右會滲出水分與蜂蜜混合,放入冰箱保存;每次舀出少許加溫開水飲用,止咳效果非常好。若要臨時喝,沒時間浸漬,可將白蘿卜磨碎,加1/3量的蜂蜜拌勻,再加溫水飲用。
4、糖煮金橘
將金橘洗凈,用牙簽戳兩三個洞,加水淹沒煮沸,加入冰糖,用小火熬爛,趁熱食用。沒喝完的放涼,存入冰箱保存,每次舀出一些,溫熱食用。
?
懷孕10周咳嗽怎么辦:中藥治療
懷孕10周的孕婦咳嗽幾天還不見好,反而越來越劇烈,此時不應該再拖,應該吃藥治療。許多孕婦擔心西醫(yī)有一些毒副反應,不妨試試中醫(yī)治療。不過孕婦吃中藥,要根據(jù)病情、孕婦身體狀況等多方面考慮,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中醫(yī)把咳嗽分幾個方面:
1、外感咳嗽
癥狀:孕婦咳嗽不已,聲重吐濁,鼻塞流涕,咳嗽清晰,舌苔薄白,脈浮滑。
中藥:荊芥15g,葛根15g,杏仁15g,蘇葉10g,桔梗15g,桂枝10g,生姜3片,甘草5g,前胡15g;若為風熱感冒,咳痰黃稠、咽痛,鼻咽干燥,則用桑菊飲加減。
2、陰虛肺燥
癥狀:干咳無痰,或痰中帶血,口干咽燥,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細滑數(shù)。
中藥:百合15g,百部15g,白芍15g,生地15g,貝母10g,桑葉10g,炙枇杷葉15g,麥冬10g,桔梗10g,知母10g,甘草5g。
3、脾肺氣虛
癥狀:孕婦咳嗽痰多,色白粘稠,精神疲倦,惡心嘔吐,口淡無味,舌淡,脈滑。
中藥:太子參15g,黃芪20g,白術(shù)15g,陳皮10g,半夏10g,蘇梗15g,紫菀10g,茯苓15g,白芥子15g,豆蔻5g,甘草5g。
4、胎火犯肺
癥狀:孕婦咳嗽,咳痰不爽,痰黃質(zhì)稠,或干咳無痰,面紅,口干,尿黃,便秘,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
中藥:炒黃芪夏10g,桑白皮15g,白芍15g,百合15g,瓜蔞仁10g,川貝10g,蘆根15g,魚腥草15g,續(xù)斷15g,前胡15g,陳皮15g,甘草 5g。
懷孕10周咳嗽不能吃什么藥
懷孕期間孕婦最好是不要用藥,尤其懷孕前3個月,但有時候孕婦咳嗽很嚴重,就必須要用藥物來治療。但也要注意,不能自行服藥,要先咨詢醫(yī)生的意見在服藥。
孕婦咳嗽不能吃這些藥:
1、抗感冒藥。這些大多是復合制劑,含有多種成分,常見的有速效傷風膠囊、感冒通、康泰克、白加黑、康必得、克感康、快克等等,這些藥大都含組胺藥,孕期不宜服用,特別是孕4周前,感冒藥主要是對癥藥物,治標不治本。
2、抗病毒藥。均對胎兒有不良影響,孕婦不易使用,若必須使用,則應在醫(yī)生指導下。
3、退熱藥。感冒伴有高熱,多預示病情較重應及時看醫(yī)生。消炎痛是孕婦禁忌退熱藥,阿斯匹林孕32周后也不宜使用。
4、抗菌素。孕婦感冒如沒明確的細菌感染證據(jù),如扁桃體炎、血壓高、咳黃痰、流濃涕等,可不用抗菌素。因為抗菌素可通過胎盤作用于胎兒體內(nèi),有20%-40%的可能性對胎兒構(gòu)成危害,要在醫(yī)生指導下,選擇安全的抗菌素。
5、祛痰、止咳藥。一般比較安全,但含碘制劑的止咳藥,孕婦不宜使用。
懷孕10周咳嗽的影響
1、影響睡眠
懷孕10周的孕婦一般咳嗽對胎兒不會有影響,只會讓孕婦更加不舒服,影響睡眠,加重早孕反應。
2、流產(chǎn)
懷孕10周的孕婦如果反復咳嗽,則要注意了,這會讓腹腔壓力增大,加重盆底肌的負擔,導致漏尿或者加重痔瘡,嚴重的可能會導致流產(chǎn)。
健康小貼士
懷孕期間孕婦咳嗽要注意,剛咳嗽時可以不用吃藥,用物理或者食物方法來治療,如果幾天后咳嗽加重,則應該去接受醫(yī)生的治療,千萬不要忍耐不吃藥,這樣才不會顧此失彼,禍及胎兒。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061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川荀跟川芎是一種東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