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胃有虛火或陰虛內(nèi)熱的口渴咽干惡心咳嗽氣短舌紅少苔
藥名:沙參
別名:南沙參、泡參、泡沙參、白參
性味:甘、涼
歸經(jīng):歸肺、胃經(jīng)
功效:清肺化痰、養(yǎng)陰潤燥、益胃生津
主治:燥熱傷津、咽干口渴、慢性喉炎、百日咳、支氣管炎、肺熱咳嗽、小兒夏季熱、乳汁不足、白帶等癥、肺痿癆嗽、痰中帶血、喉痹咽痛、津傷口渴。
南沙參:補肺脾之氣,適用于脾肺氣虛,倦怠乏力,食少,自汗,舌淡,脈弱者;
北沙參:善養(yǎng)肺胃之陰,適用于熱病后期或久病陰虛內(nèi)熱,干咳,痰少,低熱,口干,舌紅,苔少,脈細弱者。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至15克(鮮品15至30克);或入丸、散。
藥材基源:沙參為桔??粕硡僦参锼娜~沙參、杏葉沙參或其同屬植物,以根入藥。
功效作用:
1、沙參治肺熱較盛者,沙參可加清肺之桑白皮、地骨皮。
2、沙參治小兒口瘡:南沙參6克,王竹6克,天花粉6克,扁豆6克,大青葉6克。水煎服,每日1劑。一般服藥2--5劑,潰瘍面愈合,療效顯著。
3、南沙參潤肺止咳:用于肺陰虛之久咳干咳常配貝母麥冬。
4、沙參治胃陰不足,胃部隱痛:南沙參10克,玉竹10克,麥冬10克,白芍10克,佛手5克,延胡索5克。水煎服,每日1劑?,F(xiàn)代可用于慢性胃炎和胃神經(jīng)癥。
5、沙參治產(chǎn)后無乳:南沙參(杏葉沙參)12克與豬肉適量同煎。飲湯吃肉。
6、北沙參養(yǎng)胃生津:用于胃陰虛津液不足之咽干口渴常配麥冬石斛、花粉。
7、沙參治食道炎、胸骨刺痛、吞咽困難:可用南沙參、麥冬、甘草、桔梗、金銀花、連翹各100克,胖大海50克,共為蜜丸。每次1--2丸,日服3--5次,于兩餐之間或空腹含化,緩咽。有明顯療效,而且復(fù)發(fā)率低。
8、沙參治久咳聲啞者,沙參配伍養(yǎng)陰斂肺之玄參、訶子。
9、沙參治肺熱咳嗽者,沙參可單味水煎服。
10、沙參治虛火牙痛:大量南沙參(杏葉沙參)與雞蛋同煮。食蛋。
11、沙參治百日咳:南沙參9克,百部9克,麥冬10克。每日l劑,水煎服。有緩解痙攣性咳嗽作用。
12、沙參治熱病傷陰:用于胃陰不足的舌紅少津,咽干口燥,食少納呆者,北沙參可與石斛、天花粉、準山藥、生谷芽等同用。
13、沙參治慢性支氣管炎,干咳無痰或痰少而黏:南沙參9克,麥冬10克,杏仁9克,川貝母9克,批把葉9克。每日1劑,水煎服。
14、沙參治肺結(jié)核,干咳無痰:南沙參9克,麥冬6克,甘草3克。開水沖泡,代茶飲服。有強壯止咳作用。
15、沙參治津傷較重,舌絳少津者,是可用鮮沙參與鮮生地、鮮石斛等配伍,以增養(yǎng)陰生津之效。
16、沙參治肺熱陰虛:用于燥熱咳嗽,干咳少痰或咯血者,南沙參可與桑葉、知母、麥冬等相伍。
17、沙參治久嗽不已者,沙參可配止咳化痰之款冬花、炙百部。
食用方法
沙參茶
材料:沙參10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杉颖恰?/p>
功效:養(yǎng)陰清肺,祛痰止咳;強心,抗真菌,降血壓。
主治:肺熱燥咳;虛勞久咳;陰傷咽干喉痛。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沙參心肺湯
材料:豬心肺1具、沙參15克、玉竹15克、鹽3克、味精1克、蔥25克。
制作:將沙參、玉竹擇凈后用清水漂洗,再用紗布包好備用。心肺用清水沖洗干凈,擠盡血水,同沙參、玉竹一起下入砂鍋,蔥洗凈入鍋,加清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移炆火燉1個半小時。待心肺熟透,加味精、鹽調(diào)味即成。
功效:具有潤肺止咳,養(yǎng)胃生津之功效。
1、沙參、玉竹皆有養(yǎng)胃陰、潤肺燥之功,與豬心肺燉湯,更富有潤養(yǎng)作用。
2、對肺胃陰虛的燥咳、咽干少津、大便燥結(jié)等癥,都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沙參銀耳粥
材料:沙參50克、銀耳50克、粟米50克、冰糖10克。
做法:沙參洗凈,放入陶器罐內(nèi),放入清井水,先煮30--40分鐘,去沙參,放入銀耳,栗米(均洗凈),再煮1小時放入冰糖,再熬10--15分鐘,即可食用。
功效:沙參具有滋陰生津、清熱涼血之功,主治陰虛發(fā)熱,肺燥干咳,肺痿癆嗽,痰中帶血,喉痹咽痛,津傷口渴。
沙參淮山湯
材料:北沙參15克、淮山藥15克、炒扁豆12克、蓮子10克、白糖。
制法:將沙參、山藥、扁豆、蓮子同放砂鍋內(nèi),加適量水,水煮沸1小時后濾湯入碗內(nèi),加入白糖攪勻即成。
功效:北沙參滋陰養(yǎng)胃,淮山藥、炒扁豆、蓮子健補脾胃,四物組成此湯具有補氣陰。養(yǎng)脾胃的功效,用于治療脾胃氣陰虛、食欲減退,消化不良、乏力等病癥。沙參、山藥、扁豆都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常人食之,樹身體正氣,增強抗病防病能力,延年益壽。
沙參養(yǎng)胃湯
組成:遼沙參20克、麥冬15克、石觶15克、白芍20克、山楂15克、知母12克、雞內(nèi)金10克、花粉12克、丹皮10克、烏梅肉10克、陳皮10克、生甘草3克。
功效:養(yǎng)陰和胃,理氣清熱。
主治:適用于各種慢性胃炎病。
沙參麥冬湯
組成:沙參9克、玉竹6克、生甘草3克、冬桑葉4、5克、麥冬9克、生扁豆4.5克、花粉4.5克。
用法: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日服二次。
功效:清養(yǎng)肺胃,生津潤燥。
主治:燥傷肺胃陰分,津液虧損,咽干口渴,干咳痰少而粘,或發(fā)熱,脈細數(shù),舌紅少苔者。
來源:《溫病條辨》卷一。
沙參玉竹燉鱈魚
材料:鱈魚200克、沙參、玉竹各15克、生姜2片。
做法:
1、鱈魚洗凈,斬件;沙參、玉竹、生姜洗凈。
2、把全部用料放入燉盅內(nèi),加開水適量,燉盅加蓋,隔開水文火燉2-3小時,調(diào)味供用。
功效:滋養(yǎng)肺胃腎,降糖療消渴
主治:糖尿病、高血壓病屬陰虛者。癥見咽于口渴,多食多飲,干咳痰少,或有低熱,面色潮紅,或大便于結(jié),舌紅少苔脈細
按語:本湯滋養(yǎng)陰液為主。湯中水魚又叫甲魚、團魚、鱉。功能滋陰補腎,其背甲稱之為鱉甲,常用于治陰虛癥,有滋陰潛陽,軟堅散結(jié)的作用,水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氨基酸、不飽和脂肪及亞油酸等成分??删徍突驕p少膽固醇的沉積,有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沙參性味甘微寒,功能養(yǎng)陰潤肺、益胃生津。玉竹性味甘平,功能養(yǎng)陰潤燥,健脾止渴,藥理研究證明,本品有降血糖、降血壓、強心等作用。本品與沙參同用滋養(yǎng)肺胃,是消渴病(糖尿病)患者生津止渴之佳品。生姜和胃除腥。合而為湯,滋陰養(yǎng)液力大,降脂降糖降壓。
提示:沙參有南沙參、北沙參之分,做湯品宜用北沙參。
沙參玉竹鷓鴣湯
材料:鷓鴣1只、瘦豬肉50克、玉竹8克、沙參6克、百合6克、生姜2片、紹酒2茶匙。
做法:
1、鷓鴣宰殺干凈,去其頭、爪、內(nèi)臟,斬成4件;瘦豬肉洗凈,切成中塊。
2、玉竹、沙參用溫水浸透,沙參斜向切成厚片。將所用用料置于燉盅,加人1碗半沸水,燉盅加蓋,隔水燉之。先用大火燉30分鐘,再用中火燉50分鐘,后用小火燉90分鐘即可。
3、燉好后,隔除藥渣,用油、鹽、味精調(diào)味,喝湯吃肉。
功效:玉竹為養(yǎng)陰類的中藥材,性平味甘,入肺、胃經(jīng),功能補陰潤燥、生津止渴,善治肺胃陰虛燥熱之癥;沙參亦為養(yǎng)陰類的中藥材。鷓鴣則有補虛健胃之功。合而為湯能養(yǎng)陰、益胃、除煩,還有輔助降低血糖之用,同時亦為夏末秋初時養(yǎng)生之品。胃陰虛的患者胃內(nèi)嘈雜,食用玉竹沙參鷓鴣湯可有效減輕胃有虛熱的癥狀。
麥冬和什么一起泡最好
麥冬泡水喝的禁忌
麥冬屬于一種植物的干燥莖塊,性微寒,具有很好的潤肺生津以及清心養(yǎng)陰的作用,對于一些肺熱咳嗽、陰虛咳嗽、咽喉腫痛、口鼻干燥以及內(nèi)熱心煩或者是便秘的情況治療效果很好。麥冬泡水是我們平時經(jīng)常選擇的一種服用方法,不僅制作方法非常的簡單,同時還能夠很好的治療肺結(jié)核或者是咳嗽等情況?,F(xiàn)在冬季氣候干燥,我們經(jīng)常感覺到口干舌燥以及皮膚干燥、便秘等情況,將麥冬進行泡水服用能夠很好的緩解這種情況。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用任何一種方法服用都能夠促進身體健康,如果說過量服用以及不適合的人群服用,那么很容易對身體造成損害。麥冬水如果過涼服用,那么很容易導(dǎo)致脾胃虛寒的情況。
麥冬服用過涼會導(dǎo)致脾胃虛汗,所以千萬不能夠過量服用。每次服用的時候最好不要超過30克,這樣才是最健康的選擇。
小孩不適合服用麥冬水,因為孩子的身體消化系統(tǒng)還沒有完全發(fā)育成熟,所以建議小孩最好不要服用麥冬水。如果想要治療小寶貝的消化系統(tǒng)問題,那么可以將白蘿卜煮水服用,這樣不僅效果好,同時也更加健康。
除了服用麥冬泡水的量之外,日常想要令身體更加的健康,那么還有一些小禁忌需要特別注意。具體如下:
1.在服用麥冬水的時候,千萬不要和木耳一起服用,這樣不僅不能夠滋補、調(diào)養(yǎng)身體,反而會損害身體健康。
2.氣弱胃寒的患者不適合服用麥冬,影響身體健康。
3.在將麥冬泡水喝的時候,最好不要一起服用鯽魚,否則容易影響藥效。
4.麥冬能治療咳嗽還有咽喉腫痛的情況,但是如果是屬于胃寒導(dǎo)致的溼痰患者,那么最好別用。
5.如果在患有麻疹的時候出現(xiàn)了咳嗽的情況,那么這種癥狀也不適合服用麥冬泡水。
老中醫(yī)告訴我們,麥冬水對于一些虛陽而上火的患者非常不適合。因為這一類型的患者內(nèi)寒外火,主要的癥狀也是表現(xiàn)為臉色、唇色等等都變暗。如果身體出現(xiàn)了這些情況,那么最好不要選擇麥冬,想要令身體恢復(fù)還是應(yīng)該服用一些溫陽性的中藥。如果一定要使用,那么最好咨詢專業(yè)的醫(yī)生,在醫(yī)生的指導(dǎo)下服用。
總而言之,日常服用麥冬的時候一定要適量,千萬不能夠為了獲得更大的效果而一次性的服用大量的麥冬水,這樣很容易導(dǎo)致出現(xiàn)脾胃虛寒的情況。健康人群每天可以適量的的服用適量的麥冬泡水,這樣不僅能夠很好的增強體質(zhì),還具有延年益壽以及美容養(yǎng)顏的作用,心情也會越來越好哦!主編推薦》》麥冬泡水喝的功效
麥冬泡水喝的方法
麥冬出來單獨用來泡水喝之外,也可以在其中加入一些其他的中藥,這樣藥用價值更好哦!具體的操作方法如下:
1.將麥冬和五味子一起服用,能夠很好的起到滋陰守陰的作用,具體的功效則是養(yǎng)陰斂陽,對于一些虛汗、心悸、就可以及少痰等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2.將麥冬和元參一起浸泡服用,這兩種藥材一種具有滋補的作用,一種則是清,兩種混合在一起之后能夠很好的養(yǎng)陰潤燥,對于一些小孩咳嗽、食欲不振等癥狀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3.將麥冬和粳米一起熬粥服用,非常的適合在熱病之后吃,如果是一些患有慢性疾病也是和服用,對于胃部具有很好的清補功效。
4.麥冬可以和烏梅一起泡水服用,具有很好的生津止渴的作用,特別是夏季非常干渴的時候效果非常的好。除此之外,烏梅還具有潤腸道的作用,所以說,兩種中藥材混合一起服用能夠很好的治療久泄情況,對于脫肛效果也不錯。
5.將麥冬和半夏一起浸泡服用,止咳的效果非常的不錯,同時還具有生津益胃的效果,特別是對于一些氣火旺盛還有咽喉少等情況功效不錯。
6.將麥冬和沙參一起泡茶服用或者是煎煮,能夠起到很好的清肺涼胃的作用,特別是對于一些由于陰虛肺燥所引起的干......
麥冬和什么一起泡最好,麥冬與什么搭配好,麥冬和什么
一般麥冬是滋陰去火的,長與天門冬,生地,熟地同用
麥冬和哪些藥一起泡水喝對身體健康有保健作用
1 麥冬有滋陰潤肺的功效。經(jīng)常食用麥冬,可以調(diào)理你的脾胃,解決便秘,改善失眠等作用。如果你經(jīng)常虛癆咳嗽,也可以試一試麥冬。
2 用生地、麥冬、玄參各15克,再加上水,煎服,每天喝一次,就可以解決你便秘的煩惱。這就是麥冬的功效與作用之一。
3 用麥冬45克,加入水30到40毫升,煎服。連續(xù)3到18個月,對于治療冠心病、心絞痛都有很好的調(diào)理效果。
4 用黃芪、麥冬各9克,黨參、黃精、玉竹各10克,用水煎服,每天喝一次。這就可以起到治療慢性胃炎的效果,這也是麥冬的功效與作用之一。
5 用麥冬、天母、川貝母、百部、天冬、知母各9克,再加入12克的沙參,用水煎服,每天喝一次,這樣就可以治療急性支氣管炎和慢性支氣管炎。
6 用人參、麥冬各10克,五味子6克,用水煎服。每天喝2劑。這對治療暑天出汗、心慌心悸,都有不錯的功效。
麥冬和什么一起泡最好
可以和枸杞一起泡水喝,枸杞子味甘、性平,具有滋陰補血,益精明目等作用。常用于治療因肝腎陰虛或精血不足而引起的頭昏、目眩腰膝酸軟、陽痿早泄、遺精、白帶過多及糖尿病等癥。麥冬甘寒清潤,善清心肺之熱而養(yǎng)陰除煩,兼可清潤胃腸而止渴潤燥。常用于陰虛內(nèi)熱或熱病病傷津、心煩口渴,燥熱傷肺所致的咳嗽、痰稠、氣逆
用麥冬泡水喝的同時可以吃些溫補類的食物嗎?
麥冬又有麥門冬的別名,它味甘、微苦,屬于微寒性食物。麥冬泡水喝的功效比較多,在寒冷的冬季氣候比較干燥,懂養(yǎng)生之道的人們就經(jīng)常會在水杯中泡一些麥冬飲用,每次只要三到五克左右,就能夠起到特別好的清熱除煩、養(yǎng)肺潤燥的功效。麥冬它還有促進人體胰島細胞功能的恢復(fù)、增加肝臟的糖原、降低血脂、血糖等作用。
麥冬也有一些小禁忌需要特別注意:1)在服用麥冬水的時候,千萬不要和木耳一起服用,這樣不僅不能夠滋補、調(diào)養(yǎng)身體,反而會損害身體健康。2)氣弱胃寒的患者不適合服用麥冬,影響身體健康。3)在將麥冬泡水喝的時候,最好不要一起服用鯽魚,否則容易影響藥效。4)麥冬能治療咳嗽還有咽喉腫痛的情況,但是如果是屬于胃寒導(dǎo)致的溼痰患者,那么最好別用。5)如果在患有麻疹的時候出現(xiàn)了咳嗽的情況,那么這種癥狀也不適合服用麥冬泡水。
麥冬泡水喝可以同食的溫補性食物包括牛羊肉、枸杞等。
麥冬能泡水喝嗎?
可以的。麥冬性寒,服用之后具有滋陰潤燥的作用,不過脾胃虛寒的人最好不要服用
麥冬和菊花可以一起泡水喝嗎
麥冬又名沿階草、書帶草、麥冬門,為百合科沿階草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須根較粗壯,根的頂端或中部常膨大成為紡錘狀肉質(zhì)小塊。麥冬養(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nèi)熱消渴,腸燥便秘,咽白喉。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風(fēng)清熱、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對口干、火旺、目澀,或由風(fēng)、寒、溼引起的肢體疼痛、麻木的疾病均有一定的療效。主治感冒風(fēng)熱,頭痛病等。 對眩暈、頭痛、耳鳴有防治作用。麥冬和菊花泡水是兩錢或三錢 菊花清熱去火,養(yǎng)肝明目。
意見建議:建議;服用麥冬者,凡脾胃虛寒泄瀉,胃有痰飲溼濁及暴感風(fēng)寒咳嗽者均忌服麥冬。菊花對于脾胃虛寒的人最好少喝。 陽虛體質(zhì)的人,如果一味地喝具有清熱瀉火功效的菊花茶,容易損傷正氣,越喝越虛,尤其是脾胃虛寒的人,多喝性涼的菊花茶還容易引起胃部不適,導(dǎo)致反酸
沙參和麥冬泡水的好處有哪些
據(jù)古代文獻記載,前人所用沙參,系南沙參。至清代載有沙參分南、北兩種。一般認 為兩藥功效相似,均屬養(yǎng)陰藥,具有養(yǎng)陰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然南沙參又稱大沙參、空沙參,其形粗大,質(zhì)較疏松,功效較差,專長于入“肺”,偏于清肺祛痰止咳;北沙參,又 稱北條參、細條參,其形細長,質(zhì)堅疏密,功效較佳,專長于入“胃”,偏于養(yǎng)陰生津止渴,說法各異。 麥冬:為百合科植物麥冬的塊根,臨床常用品有去心與不去心之分,去心之說最早見于陶弘景《名醫(yī)別錄》,謂麥冬如不去心可令人心煩。然后世醫(yī)家反對者眾多,如吳鞠通每用麥冬則注明不去心,謂麥冬有心可以心入心,直清心經(jīng)之熱。筆者認為似無爭論之必要,由于中國各地用藥習(xí)慣不同,可入鄉(xiāng)隨俗,不必苛求。如欲用其入心清熱,可用朱砂拌之,稱為辰麥冬。 對沙參和麥冬的介紹就到此為止,那么沙參和麥冬泡水喝有什么好處呢? 沙參和麥冬泡水喝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食用方法,具體做法很簡單,只要把沙參切成片狀,然后放到杯子里泡水就成。功效主治:陰虛肝郁癥。胸脘脅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紅少津,脈細弱或虛弦。亦治疝氣瘕聚?,F(xiàn)代運用:現(xiàn)用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肋間神經(jīng)痛、高血壓、神經(jīng)官能癥等屬肝腎陰虛者,還可用于肺結(jié)核,糖尿病,慢性睪丸炎等屬陰虛氣滯者。 通過以上介紹,大家對沙參都有了一定了解了吧,如有需要,康愛多藥店致力于幫助老百姓提高用藥水平、降低用藥費用,為病患朋友提供廠家直供、低價,絕對正品的優(yōu)質(zhì)藥品。
麥冬泡水喝好處是什么?麥冬泡水喝的功效與作用
麥冬泡水喝的功效與作用麥冬煎劑有鎮(zhèn)靜作用。麥冬亦能加強氯丙嗪的鎮(zhèn)靜作用,增強戊巴比妥鈉的催眠作用,拮抗咖啡因的興奮作用,能推遲回蘇靈引起的抽搐,強直性驚厥及死亡發(fā)生的時間,但不能使動物免于死亡。此外,麥冬泡水喝對心肌有收縮振幅的作用。豚鼠離體心臟灌流法表明,麥冬總皁甙及總氨基酸小劑量均可使心肌收縮力增強,冠脈流量增加,大劑量則抑制心肌,減少冠脈流量,但兩者對心率無影響。麥冬水喝多了,會造成脾胃虛寒。麥冬可以延長果蠅壽命,提示有延緩衰老趨勢,但是不要因為這樣而認為麥冬產(chǎn)品,食用越多越好,其實,產(chǎn)品都是具有兩面性的。游泳試驗表明麥冬所含皁甙、多糖、氨基酸等有明顯抗疲勞作用,麥冬性寒,如因脾胃虛寒,而見有腹瀉便搪,舌苔白膩,消化不良者,均不宜應(yīng)用。而兒童正屬于消化系統(tǒng)不完全的群體,所以我不建議喝,個人建議小兒便秘可以煮白蘿卜水喝,有比較好的效果。以上介紹了麥冬泡水喝的好處,并詳細介紹了麥冬泡水喝的功效與作用~
常用 10~15克。亦可人丸、散,或熬膏,或泡茶飲服。傳統(tǒng)認為養(yǎng)陰潤肺、益胃生津多用去心麥冬,清心除煩多用連心麥冬。
麥冬含多種甾體皂苷、β―谷甾醇、豆甾醇等。麥冬煎劑能顯著提高實驗動物耐缺氧能力,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對心肌缺血有明顯保護作用,并能抗心律失常及改善心肌收縮力;還能協(xié)調(diào)胰島素功能,降低血糖,促使胰島細胞恢復(fù)正常。
對白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和傷寒桿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有一定的鎮(zhèn)靜作用。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
【進補應(yīng)用】1.素體陰虛 麥冬(鮮品,去心)2500克,搗爛,煮熟,絞取汁,加人蜂蜜500克,放鍋內(nèi)(不用鋁鍋、鐵鍋)以重湯煮,不斷攪拌,待液稠如飴,盛于瓷器中備用。每次用溫酒調(diào)服1匙,每日2次。長服有滋補強壯、延年益壽之功。
2.慢性萎縮性胃炎 麥冬、黨參、沙參、玉竹、天花粉各9克,烏梅、知母、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劑。
3.慢性胃炎 麥冬9克,黃芪9克,黨參10克,王竹10克,黃精10克,天花粉12克。水煎服,每日1劑。對胃陰不足者有良效。
4.糖尿病,口渴多飲 麥冬12克,生地12克,天花粉10克,知母12克,黃連5克。水煎服,每日1劑。有緩解燥渴的作用。
5.腸燥便秘,大便于結(jié) 麥冬15克,生地15克,玄參15克。水煎服,每日1劑。有潤腸通便的作用。
6.暑天汗多口渴,體倦乏力 麥冬10克,人參10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每日二劑。本法對汗出虛脫,心慌心悸,血壓過低之癥,用之也有良效。
7.急、慢性支氣管炎,表現(xiàn)為陰虛燥咳者 麥冬、天冬、知母、川貝母、百部各9克,沙參12克。水煎服,每日1劑。
8.冠心病心絞痛 麥冬45克,加水煎成30~40毫升,分次服用,連服3~18個月。對緩解心絞痛、胸悶及改善心電圖均有一定作用。
9.慢性遷延性肝炎 黨參、白術(shù)各10克,當歸9克,白芍20克,五味子9克,枸杞子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本法除改善癥狀外,對改善肝功能亦有益處。
10.鼻出血,血色鮮紅 麥冬15克,生地15克。水煎服,每天1劑。
【注意事項】麥冬性寒,如因脾胃虛寒,而見有腹瀉便搪,舌苔白膩,消化不良者,均不宜應(yīng)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0677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