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的藥理作用及保健功能產(chǎn)地主要產(chǎn)地于四川
、陜西
、甘肅、云南等地
。二
、原性狀為傘形科當歸屬植物當歸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入藥用其根
。當歸多年生芳香草本
,高可達一米多。莖干直立
,皮稍帶紫色
,具有明顯縱溝紋。三
、化學成分當歸的化學成分主要為揮發(fā)油和水溶性兩部分
,含有揮發(fā)油(其中主要是藁本內(nèi)酯,占47%
,次為丁烯基酜內(nèi)酯
,占11.3%)、水溶性生物堿
、蔗糖
、有機酸(阿魏酸等)、維生素B12、聚乙炔類化合物等
。四
、性味歸經(jīng)性甘、辛
、溫
。歸心、肝
、脾經(jīng)
。五、藥理作用1.古代藥理研究當歸可補血活血
,調(diào)經(jīng)止痛
,潤燥,滑腸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a href="/ddjy_99/221.html">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謂:「主咳逆上氣...諸惡瘡瘍金瘡」?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度杖A子本草》謂:「治一切風
、一切血,補一切勞
,破惡血
,養(yǎng)新血及主癥癖」等。當歸甘溫而潤
,辛香善于行走,因此可與理氣藥配合
,用于治療氣滯血瘀的癥狀
。與袪風濕藥配伍,用于治風濕痹痛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夺t(yī)宗金鑒》的消風散亦有當歸,該方用于濕疹
、風疹
。這些可能與本品的養(yǎng)血活血作用有關(guān),因為「血行則風自滅」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侗静菥V目》謂本品能「潤...皮膚」,《日華子本草》也用“治一切風
,一切血”
。當歸用于皮膚病,主要是用于血虛或血燥生風之證?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睹t(yī)別錄》謂當歸「除客血內(nèi)塞」
,《醫(yī)學啟源》謂「血壅而不流則痛,當歸身辛溫以散之
,使血氣各有所歸」
。2.近代藥理研究一般藥理:當歸極能補血,又能活血
,故有和血的功效
,為治血病的重要之藥。因它長于調(diào)經(jīng)
,尤為婦科所重視
,舉凡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血處經(jīng)閉
,胎產(chǎn)諸癥
,故為常用之藥品。(2)對血液及心血管系統(tǒng):大鼠口服當歸水煎液后
,血漿凝血時間延長
,可使血栓減少,血栓增長速度減慢
,有明顯的抗血栓作用
。(3)對消化系統(tǒng):對小鼠急性四氯化碳中毒引起的肝損傷具有保護作用;對慢性肝損害有一定減輕纖維化和促進肝細胞功能恢復作用
。呼吸系統(tǒng):當歸浸膏對慢性氣管炎并發(fā)的肺氣腫和早期或緩解期肺心病有相當療效
,用藥后顯著改善肺通氣功能,體力有相當恢復
。(4)免疫作用:當歸及其萃取物阿魏酸鈉和當歸多醣對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有明顯的刺激作用
,對免疫功能低下的機體也有免疫調(diào)解和恢復作用。當歸對健康人的淋巴細胞轉(zhuǎn)化也有促進作用
。(5)抗炎作用:當歸成分正丁烯內(nèi)酯及苯內(nèi)酯可松弛氣管平滑肌
,對抗組織胺-乙醯膽堿引起的支氣管氣喘。(6)抗癌作用:當歸可廣泛用于各種腫瘤
,尤其是婦科腫瘤
,以氣血停滯、瘀血凝聚者最宜
。對血虛羸瘦的中晚期癌癥或手術(shù)
、放療、化療后正氣虛弱之患者
,亦可選用當歸
,以扶正抗癌
。(7)抗菌作用:當歸煎劑在試管內(nèi)對大腸桿菌、傷寒及副傷寒桿菌
、痢疾桿菌
、變形桿菌、白喉桿菌等有輕度抑制作用
。(8)除自由基:當歸中阿魏酸具有抗脂質(zhì)過氧化作用
,能直接消除自由基,抑制氧化反應(yīng)和自由基反應(yīng)
,并能與生物膜磷脂結(jié)合
,保護膜脂質(zhì)拮抗自由基對組織的損害。(9)抗老防老:當歸煎劑對小鼠學習記憶具有明顯的影響
,用ㄚ迷宮法測定
,當歸能改善三氯化鋁所致的癡呆,降低癡呆小鼠腦的過氧化酯質(zhì)水準
,和B型單胺氧化的活性
,能治療老年癡呆癥。(10)促進造血:當歸水浸液中阿魏酸鈉和當歸多醣
,均能顯著促進血紅蛋白及紅血球細胞的生成
,故有抗貧血作用。(11)外科亦用此藥
,對于腫瘍期的散瘀消腫
,潰瘍期的養(yǎng)血生肌,都有著良好的療效
。(12)當歸有保護肝臟功能
,這項科技研究成果已經(jīng)專家鑒定。專家認為這是中藥當歸具抗肝病藥物之研究有新突破
,亦是傳統(tǒng)中藥現(xiàn)代化研究的范例
。這為深入認識當歸的作用,進一步挖掘當歸的臨床價值
,提供了實驗依據(jù)。1991年起
,彭教授等主持《當歸活性成份護肝作用
、特征及機制》的研究,探索當歸在肝臟損傷病變中的有效作用
。他發(fā)現(xiàn)當歸對受毒物影響的損傷肝細胞表現(xiàn)為抗損傷效應(yīng)
,廣泛地保護肝臟,可顯著降低反映肝臟受損指標的ALT(GPT)達40%至60%
,降低肝細胞膜受損程度20%
,有時甚至可使肝細胞膜恢復正常
,同時還可以恢復肝糖原有的含量。另依據(jù)中藥免疫學中所述:1.增強單核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當歸及其有效成分阿魏酸納既能顯著促進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對剛果紅的廓清率
,亦能增強腹腔巨噬細胞吞噬雞紅血球細胞的能力
。此可能與治「諸惡瘡瘍金瘡」、「治癰疽」(《本草綱目》)等作用有關(guān)
。2.對細胞免疫的影響:對人的淋巴球母細胞轉(zhuǎn)化有促進作用
,其強度約為大腸菌脂多糖的二倍。3.對體液免疫的影響:當歸對小白鼠脾臟抗原結(jié)合細胞的增生有促進作用
。又有謂
,對綿羊紅血球細胞免疫后的小白鼠脾臟溶血空斑數(shù)有輕度抑制作用。以豬蛔蛋白質(zhì)結(jié)合二硝基酚為抗原與百日咳菌苗一起免疫大白鼠
,用當歸水提物腹腔注射
,對其反應(yīng)性抗體的產(chǎn)生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強度為生藥100毫克/公斤/每天
,相當于依米蘭(Imuran)5~10毫克/公斤/天的作用強度
。以益母草、當歸
、赤芍
、桃仁、紅花
、大黃
、甘草等組成的“Ⅱ號方”,給小白鼠灌服
,并用綿羊紅血球細胞靜脈注射進行免疫
,結(jié)果對小白鼠血清鹽水凝集抗體有很顯著的抑制作用,脾臟溶血空斑數(shù)亦明顯減少
。4.抗排異反應(yīng):用僵蠶
、當歸組成的“抗排異Ⅰ號”對小白鼠異體皮瓣移植后的排異反應(yīng)有顯著抑制作用,對照組4只鼠的移植皮瓣分別于3~9天液化
、脫落
;用藥組4只鼠的移植皮瓣均成活,生長良好
,血液供應(yīng)正常
,并有毛發(fā)生長。5.抗過敏介質(zhì)作用與抗炎作用:(1)在離體豚鼠回腸上
,用0.05%濃度的當歸液
,能拮抗組織胺。當歸水浸膏和揮發(fā)油皆能抑制乙醯膽臉對子宮及腸道平滑肌的痙攣作用
,其中蒿苯內(nèi)酯
、丁烯基酜內(nèi)酯是抗膽臉的有效成分
。(2)當歸能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濃度越高
,作用越強
。(3)當歸對大、小白鼠的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炎
,有較好的保護肝細胞及防止肝糖原下降的作用
,并抑制炎癥反應(yīng)。(4)當歸有較強的鎮(zhèn)痛
、抗炎作用
,其常用劑量的作用強度與水楊酸鈉常用量的作用強度相等或稍好。此外
,當歸尚有擴張血管
、降壓、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抑制血小板中5-羥色胺釋放
、改善血液循環(huán)等作用
,并有廣譜的抗菌作用。黨參的藥理作用及其臨床應(yīng)用湖南省湘鄉(xiāng)市肖平黨參其味甘
,性平
,入脾,肺二經(jīng)
,具有補中益氣
,生津和胃之功。本品臨床應(yīng)用最早見于清代張璐《本草逢劃》
,當時僅作為清肺之藥應(yīng)用于臨床
。作為補益藥則首見于清朝吳儀洛的《本草從新》,書中認為黨參具"補中益氣"
、"的脾胃"
、"除煩渴";《本草正義》對黨參的應(yīng)用很有發(fā)展
,認為"黨參力能補脾養(yǎng)胃
,潤肺生津,特別指出:黨參"健脾而不燥
,滋胃陰而不濕
,潤肺而不犯寒涼,養(yǎng)血而不偏滋膩"
,《本草鋼目拾遺》也有黨參能"治肺虛益肺氣"之說。因而
,使黨參在臨床上的作用更趨完善
,一直延伸至今
。在黨參的品種方面,《本草正義》認為"凡古今成方所用人參
,無不可以潞黨參當之
,即凡百證應(yīng)用人參者,亦無不以潞黨投之"
,肯定了潞學的臨床地位
。故人參,黨參在古進不分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侗静菥V目》只有人參的記較,而無黨參品種的論述
,在人參條下有"上黨來者
,形長而黃,狀如防風"的記述
,更證實上述觀點
。參澡在臨床應(yīng)用上具有多種作用,這與黨參含有多糖和構(gòu)成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多種氨基酸
,多種無機元素有關(guān)
,這些是黨參作為補益藥的物質(zhì)基礎(chǔ),其中菊糖不僅是營養(yǎng)素而且是佐齊
;鐵
,銅,鈷等微量元素
,對血液的形成有重要影響
;鋅還有促進生長發(fā)育和提高性功能;鉀
、鈉
;鈣,鎂等元素對調(diào)節(jié)神經(jīng)
,肌肉的功能和酶代謝
,以及維持水電解質(zhì)平衡,保持人體環(huán)境有重要作用
,雖然黨參以人參作用弱
,但基本具人參的功能,故黨參代替人參應(yīng)用于一般性虛證是有科學根據(jù)的
。一
、藥理作用:黨參的藥理作用較為復雜,其主要藥理作用如下:1增強網(wǎng)狀內(nèi)皮系統(tǒng)功能2補血作用3對腎上腺皮質(zhì)的功能作用與影響4抗疲勞作用5對環(huán)磷酸腺甘的作用與影響6抗高溫作用7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影響8對腸胃道的調(diào)節(jié)作用9促進凝血作用10升高血糖作用11促進液及細胞免疫作用12其它作用:有人試驗證明
,黨參對腦膜炎球菌
,白喉桿菌
,卡他球菌,副大腸桿菌及大腸桿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但又有人認為
,黨參可對嗜鹽菌,大腸桿菌等反而加速共生長作用
。二
、臨床應(yīng)用1代替部分方劑的人參,用于補中益氣
,生津養(yǎng)血
,因其甘平而不燥不膩,故有補脾肺之氣和養(yǎng)血生津之效果
,但其藥效力量遠較人參薄弱
,且不能持久,故需在臨床上加大其應(yīng)用劑量
,但對于氣虛欲脫等亡陽急救方劑中的人參
,則不宜用黨參代替。臨床上常用于治療脾肺虛弱
,氣血兩虧
,體倦無力;久瀉或脫肛患者
,以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此外,亦常用于治療缺鐵性
、營養(yǎng)性貧血等
。臨床上治療方劑常用的有四君子湯,八珍湯
,十全大補丸等
。2用于治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常與黃芪甘草等配用
,并對白血病及血小板減少癥有一定療效
。3治療肺燥聲啞,脾肺兩虧本品與消參
,桂圓肉水煎
,空腹服,有補元氣
,開聲音
,助力之功效,尤其對毒性癥狀較勸的肺結(jié)核患者療效較好。4用于瀉痢
,脫肛
,氣虛致內(nèi)臟下垂等征5治療小兒口瘡6,用于脾胃虛弱所致之消化不良或嘔吐腹瀉
,四肢無力等;7
,用于腎炎
,腎病綜合癥引起的蛋白尿;8
,用于治療銀屑?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河腥藞蟾妫脜⑿g(shù)苓湯治療銀屑病15例
,服藥兩周
,10例有效;9
,用于治療白細胞減少癥
;10,用于慢性萎縮性胃炎11
,用于熱傷氣津
,氣短,口渴12
,用于神經(jīng)官能癥
;13.胃手術(shù)后用藥;14.用于胃潰瘍15.用于妊娠嘔吐
;16.用于治療原發(fā)性獲得性單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及地中海貧血
;17.治療斑禿;18.治療嬰鉚脾胃泄瀉
;19.治療麻風?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恍≤钕銥閭阈慰浦参镘钕鉌oeniculumvulgareMill.的果實
。亦名茴香(《本草圖經(jīng)》)
。味辛,性溫
。入腎
、膀胱、胃經(jīng)
。功能:溫腎散寒
、和胃理氣。主治:寒疝,少腹冷痛
,腎虛腰痛
,胃痛,嘔吐
,干
、濕腳氣。內(nèi)服:煎湯
,3~9g
;或入丸、散
。外用
;研末調(diào)敷或炒熱溫熨?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粳F(xiàn)代研究】主要成分:果實含揮發(fā)油3%~6%
,主要成分是茴香醚(Anethole)、小茴香酮(Fenchone)
。尚含α-蒎烯(α-Pinene)
、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莰烯(Camph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