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節(jié)參煎湯的話,大概應該放上十克左右就完全可以了,這個萬萬不可以多多了容易上火
這種參煎湯需要放多少克,并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定。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去添加劑量就可以了。
朋友,個人認為。在煎湯的時候竹節(jié)參放多少克?
那是根據您在熬湯的過程中隨時掌握放多少竹節(jié)參是更加合適。
熬出來的湯味道也是更加有營養(yǎng),味道也是非常鮮美的,。
他這個放多少個我也不清楚啊,那應該有詳細的信息
朋友,這個字需要看您多少人使用的,這是一個涼茶,人多的您可以多放一點。
三七的品種有田七、藤三七、蘭花三七 、菊三七、景天三七。
【其一】:田七,屬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種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長三個葉柄, 每個葉柄生七個葉片,故名三七。其莖、葉、花均可入藥。
植物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達60cm。根莖短,莖直立,光滑無毛。掌狀復葉,具長柄,3~4片輪生于莖頂;小葉3~7,橢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邊緣有細鋸齒。傘形花序頂生,花序梗從莖頂中央抽出,長20~30cm。花小,黃綠色;花萼5裂;花瓣、雄蕊皆為5。核果漿果狀,近腎形,熟時紅色。種子1~3,扁球形。花期6~8月,果期8~10月。入藥以身干,個大,體重,質堅,表皮光滑,斷面灰綠色或灰黑色者為佳。
生于山坡叢林下?,F多栽培于海拔800~1000m的山腳斜坡或土丘緩坡上。 采制:種后第3年冬季及夏末初秋采挖。去須根,曝曬至半干,用于搓揉,再曝曬,重復數次,置麻袋中加蠟打光。
性狀:根圓錐形、紡錘形或不規(guī)則塊狀,長1.5~5cm,直徑1.2~2cm。表面灰黃色或棕黑色,具蠟樣光澤,有不規(guī)則細紋及少數橫長皮孔;上部有數瘤狀隆起的支根斷痕,頂端殘留根莖基。質堅實,擊碎后皮部與木部常分離;橫切面灰白色或黃棕色,皮部有棕色小點(樹脂道),味苦、微甜。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用于各種內、外出血,胸腹刺痛,跌撲腫痛。(化瘀止血 活血定痛)
【其二】:藤三七,三七的一種,為多年生宿根稍帶木質的纏繞藤本,光滑無毛。一年的新梢可長達4~5m以上,莖圓形,嫩莖綠色,老熟莖變成棕褐色,葉互生,肉質肥厚,葉片心臟形,光滑無毛,有短柄。原產于巴西,在中國很多地區(qū)均有種植,尤其在南方地區(qū)種植較多。其栽培容易,病蟲害發(fā)生少且營養(yǎng)高、口味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C,具有滋補、壯腰膝、消散痰、活血、健胃保肝等作用。
性狀:珠芽呈瘤狀,少數圓柱形,直徑0.5-3cm,表面灰棕色.具突起。質堅實而脆,易碎裂。斷面灰黃色或灰白色,略呈粉性。氣微,味微苦。
藤三七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胡蘿卜素等,尤以胡蘿卜素含量較高,每100克成長葉片含蛋白質1.85克、脂肪0.17克、總酸0.10克、粗纖維0.41克、干物質5.2克、還原糖0.44克、維生素C6.9毫克、氨基酸總量1.64克、鐵1.05毫克、鈣158.87毫克、鋅0.56毫克。藤三七具有滋補、壯腰健膝、消腫散瘀及活血等功效,是一種新型保健蔬菜。
【其三】:蘭花三七 ,其形似蘭花根像三七,且味也像三七并可入藥故名蘭花三七。蘭花三七是近幾年培育的優(yōu)秀新地被,耐寒耐蔭耐澇是其特點,且四季常青佳,春季開出一串串翠藍的花,景觀效果甚佳。
科屬:百合科、山麥冬屬
形態(tài)特征:常綠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葉線性,叢生,長10—40cm,總狀花序,花淡紫色,偶有白色。
生長習性:耐寒、耐熱性均好,可生長于微堿性土壤,對光照適應性強,適宜作地被植物或盆栽觀賞。
【其四】:菊三七,別名 土三七,紫三七,血當歸,血三七,血七,血格答,水三七,紫蓉三七,艾葉三七,鐵羅漢,烏七,菊葉三七,狗頭三七
科目:雙子葉植物藥菊科植物
性狀:甘苦,溫,有小毒。入脾、肝經。根呈拳形肥厚的圓塊狀,長3~6厘米,直徑約3厘米,表面灰棕色或棕黃色,全體多有瘤狀突起及斷續(xù)的弧狀溝紋,在突起物項端常有莖基或芽痕,下部有須根或已析斷。質堅實,不易析斷,斷面不平,新鮮時白色,干燥者呈淡黃色,有菊花心。氣無,味甘淡后微苦。以干燥、整齊、質堅、無雜質、斷面明亮者為佳。
功效主治:散瘀止痛、補氣攝血。治跌打損傷、骨折、創(chuàng)傷出血、吐血、產后腹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3錢;研未,0.5~1錢。外用:搗敷。
資源分布:產四川、云南、廣東、廣西、江蘇、江西、湖南、貴州等地。
【其五】:景天三七,學名費菜,又名土三七、救心菜、旱三七、血山草、六月淋、蝎子草、草三七、三七草。
植物形態(tài):景天科(菊科),多年生肉質草本,無毛,高30~80厘米。根狀莖粗厚,近木質化,地上莖直立,不分枝,單生或數莖叢生。葉互生,或近乎對生;葉片質厚,廣卵形至倒披針形,長5~7.5厘米,寬1~2厘米,先端鈍或稍尖,邊緣具細齒,或近全緣,基部漸狹,光滑或略帶乳頭狀粗糙。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無柄或近乎無柄;萼片5,長短不一,長約為花瓣的1/2,線形至披針形,先端鈍;花瓣5,黃色,橢圓狀披針形,先端具短尖;雄蕊10,較花瓣短;心皮5,略開展,基部稍稍相連。蓇葖果5枚成星芒狀排列。種子平滑,邊緣具窄翼,頂端較寬。 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于山坡巖石上,草叢中,主產我國北部和長江流域各省。
分布與習性:分布于中國東北、華北、西北及長江流域各省區(qū);朝鮮、日本、蒙古、俄羅斯、越南亦有分布。生于山地林緣、林下、灌從中或草地及石礫地。喜陽,稍耐蔭,耐旱,耐鹽堿,生命力很強?!?/p>
【出處】1.竹節(jié)參 載于《科學的民間藥草》,但早在清代《綱目拾遺》中即載有昭參,謂:浙產臺溫山中。出一種竹節(jié)三七,色白如僵蠶,每條上有凹痕如臼,云此種血癥良藥。2.并引《宦游筆記》云:人參三七以形圓而味甘如人參者為真,其長形者乃昭參水三七之屬,尚欠分晰也。3.又引沈學士云:竹節(jié)三七,即昭參,解酲第一,有中酒者,嚼少許,立時即解。可見‘昭參’條下所載的竹節(jié)三七即為本種。
【來源】本品為五加科植物竹節(jié)參Panax japonicus C. A. Mey.的干燥根莖。秋季采挖,除去主根及外皮,干燥。其根狀莖稱“竹節(jié)參”,塊根稱“明七”或“白三七”。葉稱“七葉子”。
【制法】除去雜質。用時搗碎。
【別名】土參、土精、血參、竹節(jié)三七、甜七、竹根七、、竹節(jié)人參、竹鞭三七、羅漢三七、竹節(jié)七、竹七、蘿卜七、白三七、水三七、明七、野三七、雞頭七、野田七、、蜈蚣七、七葉子、大竹根七
【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竹節(jié)參的根莖。
【采收和儲藏】9-10月挖取根莖,除去須根,洗凈泥土,曬干或烘干。
【炮制】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成厚片,干燥,篩去灰屑。
飲片性狀:本品為扁圓形的厚片,切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可見黃色點狀維管束排列成環(huán)。周邊灰棕色或黃棕色,粗糙,有致密的皺紋及明顯的結節(jié)。質硬而脆,易折斷。氣微,味苦、微甜。貯干燥容器內,置通風干燥處,防蛀。
【性味】味甘;微苦;性微溫
【歸經】歸肺;脾;肝經
【功能主治】補虛強壯;止咳祛痰;散瘀止血;消腫止痛。主病后體弱;食欲不振;虛勞咳嗽;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倒經;崩漏;外傷出血;癥瘕;瘀血經閉;產后瘀陰腹痛;跌打損傷;風濕關節(jié)痛;癰腫;痔瘡;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或泡酒;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干摻或調敷。
【注意】1.《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孕婦忌服。2.《中藥志》:無虛無瘀者不宜。
【摘錄】《中華本草》性味歸經】甘、微苦,溫。歸肝、脾、肺經。
【功能主治】滋補強壯,散瘀止痛,止血祛痰。用于病后虛弱,勞嗽咯血,咳嗽痰多,跌撲損傷。
【用法用量】 6 ~9g。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防蛀。
【摘錄】《中國藥典》
【藥材鑒別】
1.性狀鑒別:根莖呈竹鞭狀,扁圓柱形,稍彎曲,長5-22cm,直徑0.8-2.5cm,節(jié)密集,節(jié)間長0.8-2cm,每節(jié)上方有一圓形深陷的莖痕,表面灰棕色或黃褐色,粗糙,有致密的縱皺紋和根痕。質硬脆,易折斷,斷面較平坦,黃白色至淡黃色,有多個淡黃色維管束點痕,排列成圈。氣微香,味苦、微甜。以條粗、質硬、斷面色黃白者為佳。
2.顯微鑒別:根莖橫切面:木栓層細胞數列。皮層稍寬;有少數分泌道;徑向44-97μm,切向約至200μm。維管束外韌型,環(huán)狀排列,形成層成環(huán)。有的韌皮部中有少數分泌道。木質部束略作2-4股性放射狀排列,有時單行排列,導管多角形或類方形,直徑約至70μm;木纖維常1-4束,有的纖維束旁有較大的木化厚壁細胞。中央有髓。本品薄壁細胞中有眾多草酸鈣簇晶,直徑17-70μm,并含淀粉粒。
(1) 本品橫切面:木栓層為 2~10列細胞。皮層稍寬,有少數分泌道。維管束外韌型,環(huán)狀排列,形成層成環(huán)。韌皮部偶見分泌道。木質部束略作2~4股性放射狀排列,也有呈單行排列;木纖維常1~4束,有的纖維束旁有較大的木化厚壁細胞。中央有髓。薄壁細胞中含眾多草酸鈣簇晶,直徑17~70μm,并含淀粉粒。粉末黃白色至黃棕色。木纖維成束,直徑約25μm,壁稍厚,紋孔斜裂縫狀,有的交叉呈人字形。草酸鈣簇晶多見,直徑15~70μm。梯紋、網紋或具緣紋孔導管直徑20~70μm。樹脂道碎片偶見,內含黃色塊狀物。木栓組織碎片細胞呈多角形、長方形或不規(guī)則形,壁厚。淀粉粒眾多,多單粒,呈類圓形,直徑約10μm,或已糊化。
(2) 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5ml,振搖 5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滴加三氧化銻飽和的氯仿溶液,再蒸干,即顯紫紅色。
(3) 取本品粉末1g,加水5 ~10滴,攪勻,再加水飽和的正丁醇溶液10ml,密塞,振搖約10分鐘,放置過液,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硫酸與30%乙醇的混合溶液(1→20)10ml,加熱回流2 小時;用氯仿20ml振搖提取,分取氯仿層,用水10ml洗滌,棄去洗液,氯仿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 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齊墩果酸、人參二醇、人參三醇對照品,分別加甲醇制成每1ml含齊墩果酸2mg、人參二醇、人參三醇各0.5mg 的三種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供試品溶液5μl、對照品溶液各1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苯-醋酸乙酯(1:1) 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 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理化鑒別 (1)取本品粉末0.2g,加醋酐2ml,置水浴加熱2min,濾過。取濾液2ml,沿管壁緩緩滴加硫酸2-4滴,在兩液接界處顯紅紫色。(檢查皂甙)(2)取竹節(jié)參粉末2g,按:珠兒參條所述方法進行薄層色譜試驗。在365nm紫外光下檢視,重型節(jié)參根和根莖的色譜可見7個色斑,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熒光色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087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竹節(jié)參可以直接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