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播前用25℃~30℃的溫水浸泡3~5天
二
1、苗床準備
2
①營養(yǎng)土配制
②營養(yǎng)缽(8×12厘米)育苗
,每個缽體內(nèi)播一粒種子,播深2厘米,覆土2厘米,澆透水。③溫濕度管理,蘆筍發(fā)芽適宜的溫度25℃~28℃,出苗后25℃,最高不超過30℃,最低溫度不低于8℃,土壤保持濕潤狀態(tài)為宜三、蘆筍定植
1
2
、整地與施肥。深翻20~25厘米起壟,每畝施腐熟農(nóng)家肥3000公斤,加三元復合肥25公斤做底肥。壟寬1。2~1。4米。3、定植方法。株距30~40厘米,用鐵鍬挖定植溝,深30厘米,寬30~40厘米,溝內(nèi)畝施三元復合肥25公斤加有機肥1500公斤,施入溝內(nèi)混合均勻,再撒入10厘米厚的表土,溝中心微高,把分級的筍苗放入溝內(nèi),大壯苗每穴一株,弱小苗每穴兩株。將根系伸向四周,芽眼順溝朝同一方向,排成直線,便于管理培土和采收。一手扶住苗身四
、蘆筍定植后的管理定植后15天進行一次中耕除草,疏松土壤
,通氣保墑,土壤水分保持60%~70%,過旱應適量澆水,雨季應挖排澇溝,防止存水爛根。五
、蘆筍定植第二年及以后采筍年1、為了提早上市可在4月初
,按壟扣小棚,拱高30厘米,寬40~50厘米,覆蓋地膜,出筍后棚溫25℃為宜,超過30℃及時通風降溫。外界氣溫達20℃時,可撤掉棚膜,一般筍高20~25厘米開始采收。2
、采收時間,一般在5月中旬開始采收,以后各年相同3、采收方法
4
、施肥,催芽肥,春季結合耕翻,可距植株30~50厘米處開溝,每畝施三元復合肥20公斤六、病蟲害防治
1
2
1、充足的光照
2
3、為生長的根留一定的空間
生長習性:
1
2
3、蘆筍每年萌生新莖2~3次或更多
。一般以春季萌生的嫩莖供食用,其生長依靠根中前一年貯藏的養(yǎng)分供應。嫩莖的生長與產(chǎn)量的形成,與前一年成莖數(shù)和枝葉的繁茂程度成正相關。隨植株年齡增長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0908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