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藥是一種中藥材,有消炎抑菌和溫腎散寒以及行氣止痛的功效。主要治療腎陽不足、腹部疼痛、痛經(jīng)、反胃吐食、寒疝疼痛等疾病,可以緩解身體出現(xiàn)的腹痛和嘔吐癥狀,治療期間患者要避免吃油膩性的食物,容易影響到藥性發(fā)揮,要避免使用一些滋補性的中藥,使用其它藥品時需要咨詢醫(yī)生,以免食藥物產(chǎn)生相互的作用,不利于身體病情的恢復(fù)。
【植物形態(tài)】烏藥,又名:旁其(《本草拾遺》),鳑魮、矮樟(《綱目》),香葉子樹、白葉柴、吹風(fēng)散、青竹香、錢蜞柴、錢柴頭、鹽魚子柴。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達4~5米。根木質(zhì),膨大粗壯,略成念珠狀。樹皮灰綠色。小枝幼時密被銹色短柔毛,老時平滑無毛;莖枝堅韌,不易斷。葉互生,革質(zhì),橢圓形至廣倒卵形,長3~8厘米,寬1.5~5厘米,先端漸尖或尾狀漸尖,基部圓形或廣楔形,全緣,上面綠色,有光澤,除中脈外,均光滑無毛,下面灰白色,被淡褐色長柔毛,后變光滑,葉脈3條,基出,極明顯;葉柄短,有短柔毛。傘形花序腋生,幾無總梗;小花梗長1.5~3毫米,被毛,簇生多數(shù)小花;花單性,雌雄異株,黃綠色;花被6片,大小幾相等,廣橢圓形,雄花有雄蕊9枚,排成3輪,最內(nèi)一輪的基部有腺體,花藥2室;雌花有退化雄蕊多枚,子房上位,球形,1室,胚珠1枚。核果近球形,初綠色,成熟后變黑色。花期3~4月。果期10~11月。
生于荒山灌木林中或高草叢中陽光充足、土壤肥沃處。分布安徽、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江西、湖北、湖南、陜西等地。
本植物的葉(烏藥葉)、果實(烏藥子)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廣西地區(qū)另有一種烏藥,植物為白膠木,形態(tài)與本種相似,主要區(qū)別:其老葉下面密生金黃色或銹色貼伏柔毛,有光澤。參見"千打錘"條。
【采集】冬、春二季采挖;以初夏采者粉性大,質(zhì)量好。挖取后,除去須根,洗凈曬干,商品稱為"烏藥個"。如刮去栓皮,切片,烘干者,稱為"烏藥片"。
烏藥(Linderaaggregata(Sims)Kosterm.)為樟科·山胡椒屬植物,英文名:RootofCombinedSpicebush。別名:鳑魮樹(本草綱目),銅錢樹(浙江、江西),天臺烏藥、斑皮柴(浙江),白背樹、鯽魚姜、細葉樟、土木香(江西),白葉子樹(廣東),香葉子(浙江)。為樟科植物烏藥Linderaaggregata(Sims)Kosterm.的塊根。主產(chǎn)于浙江、安徽、江蘇、陜西等地。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細根,洗凈,趁鮮切片,曬干。生用或麩炒用?!舅幮浴啃?,溫。歸肺、脾、腎、膀胱經(jīng)?!竟πА啃袣庵雇?,溫腎散寒。【應(yīng)用】1.寒凝氣滯之胸腹諸痛證。本品味辛行散,性溫祛寒,入肺而宣通,入脾而寬中,故能行氣散寒止痛。治胸腹脅肋悶痛,常配香附、甘草等同用,如小烏沉湯(《和劑局方》),也可與薤白、瓜蔞皮、延胡索等同用;若治脘腹脹痛,可配伍木香、青皮、莪術(shù)等,如烏藥散(《圣惠方》),也可與香附、木香、陳皮等同用;治寒疝腹痛,多與小茴香、青皮、高良姜等同用,如天臺烏藥散(《醫(yī)學(xué)發(fā)明》);若寒凝氣滯痛經(jīng),可與當歸、香附、木香等同用,如烏藥湯(《濟陰綱目》)。2.尿頻,遺尿。本品辛散溫通,入腎與膀胱而溫腎散寒,縮尿止遺。常與益智仁、山藥等同用,治腎陽不足、膀胱虛冷之小便頻數(shù)、小兒遺尿,如縮泉丸(《校注婦人大全良方》)?!居梅ㄓ昧俊考宸?,3~9g?!竟偶?.《本草衍義》:“烏藥和來氣少,走泄多,但不甚剛猛,與沉香同磨作湯,治胸腹冷氣,甚穩(wěn)當?!?.《藥品化義》:“烏藥,氣雄性溫,故快氣宣通,疏散凝滯,甚于香附。外解表而理肌,內(nèi)寬中而順氣。以之散寒氣,則客寒冷氣自除;驅(qū)邪氣則天行疫瘴即卻;開郁氣,中惡腹痛,胸膈脹痛,頓然可減;疏經(jīng)氣,中風(fēng)四肢不遂,初產(chǎn)血氣凝滯,漸次能通,皆藉其氣雄之功也?!?.《本草求真》:“凡一切病之屬于氣逆,而見胸腹不快者,皆宜用此。功與木香、香附同為一類。但木香苦溫,入脾爽滯,每于食積則宜;香附辛苦入肝膽二經(jīng),開郁散結(jié),每于憂郁則妙。此則逆邪橫胸,無處不達,故用以為胸腹逆邪要藥耳。”
【植物形態(tài)】烏藥,又名:旁其(《本草拾遺》),鳑魮、矮樟(《綱目》),香葉子樹、白葉柴、吹風(fēng)散、青竹香、錢蜞柴、錢柴頭、鹽魚子柴。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達4~5米。根木質(zhì),膨大粗壯,略成念珠狀。樹皮灰綠色。小枝幼時密被銹色短柔毛,老時平滑無毛;莖枝堅韌,不易斷。葉互生,革質(zhì),橢圓形至廣倒卵形,長3~8厘米,寬1.5~5厘米,先端漸尖或尾狀漸尖,基部圓形或廣楔形,全緣,上面綠色,有光澤,除中脈外,均光滑無毛,下面灰白色,被淡褐色長柔毛,后變光滑,葉脈3條,基出,極明顯;葉柄短,有短柔毛。傘形花序腋生,幾無總梗;小花梗長1.5~3毫米,被毛,簇生多數(shù)小花;花單性,雌雄異株,黃綠色;花被6片,大小幾相等,廣橢圓形,雄花有雄蕊9枚,排成3輪,最內(nèi)一輪的基部有腺體,花藥2室;雌花有退化雄蕊多枚,子房上位,球形,1室,胚珠1枚。核果近球形,初綠色,成熟后變黑色。花期3~4月。果期10~11月。生于荒山灌木林中或高草叢中陽光充足、土壤肥沃處。分布安徽、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江西、湖北、湖南、陜西等地。本植物的葉(烏藥葉)、果實(烏藥子)亦供藥用,各詳專條。廣西地區(qū)另有一種烏藥,植物為白膠木,形態(tài)與本種相似,主要區(qū)別:其老葉下面密生金黃色或銹色貼伏柔毛,有光澤。參見"千打錘"條?!静杉慷⒋憾静赏?;以初夏采者粉性大,質(zhì)量好。挖取后,除去須根,洗凈曬干,商品稱為"烏藥個"。如刮去栓皮,切片,烘干者,稱為"烏藥片"。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091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凍過的烏藥敢吃凍過的烏藥敢吃吃嗎?
下一篇: 何首烏藥用價值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