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者可以一起喝,但是水泡著喝的養(yǎng)生效果沒有飲用蜜炙的黃芪滋補的效果好,有一種蜜就叫黃芪蜜,具有保肝利尿、降壓、增強免疫力等功效,一般中藥店應該有。每日用黃芪加蜂蜜泡水喝也有一定的養(yǎng)生作用。
生活中若是身體出現了大人血壓偏高、頭暈目眩、女性子癇以及小兒驚癇瘈瘲等毛病,都可以通過鉤藤泡水服用來治療,效果都非常的不錯。下面由我為大家介紹鉤藤泡水喝的功效與禁忌,希望能幫到你。
鉤藤泡水喝的功效 第一:熄風止疼
中醫(yī)方面認為鉤藤這種中藥材使用之后具有保健身體的功效,并且還有清心包火的作用,所以泄肝經之熱以及熄風定驚的作用是非常好的。所以說,生活中若是身體出現了厥陰抽搐、小兒急驚、夜啼、驚風、女性子癇等毛病,這些抽搐疾病都可以使用鉤藤來進行治療。
第二:清熱平肝
生活中若是能夠科學的使用鉤藤,那么可以平肝陽也可以清肝熱,對于肝臟的保健效果是非常不錯的。所以說,臨床科學中鉤藤更多的是治療一些由于肝經有熱所導致的疾病,例如頭脹頭痛、風熱頭痛、高血壓、頭暈目眩以及疹出不暢等毛病。
第三:透疹
鉤藤性微寒,質地比較輕味道也比較薄,輕可以起到透發(fā)的作用,而寒性則可以解熱,所以這種中藥材使用后具有透疹的功效。生活中若是身體出現了小兒麻疹、水痘、風疹等疾病,出現了疹出不暢等后果,都可以使用鉤藤泡水服用身體可以快速恢復健康。
第四:治療熱證抽搐
鉤藤泡水喝的功效有哪些,老專家告訴我們這種中藥材使用后具有治療熱證抽搐的作用,對于一些高熱抽搐等毛病都可以使用鉤藤來治療。生活中小兒驚風以及小兒高熱抽搐都是可以使用鉤藤來進行防御,并且對于程度比較輕的抽搐也有一定的抑制功效。不過,若是抽搐癥狀比較嚴重,那么鉤藤的作用就會減弱,這個時候應該緊急送醫(yī)處理。另外,想要加強鉤藤治療熱證抽搐的功效,那么應該和犀角、天麻、羚羊角等一起使用,這樣清熱以及止痙的作用將會更好。
第五:治療暈眩以及高血壓
研究還發(fā)現,使用鉤藤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療頭暈眩的作用,特別是由于高血壓所導致的暈眩癥狀療效將會更好。鉤藤泡水喝的功效還包括了治療高血壓,能夠令體內血壓恢復正常并且對于多種高血壓導致的不舒服癥狀都有一定的療效。
第六:鎮(zhèn)靜以及緩解麻木
鉤藤進入體內還可以起到減少動物自發(fā)活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鎮(zhèn)靜的功效,不過持續(xù)時間并不長。另外,鉤藤還可以有效的改善肢端麻木感,所以解麻作用還是很不錯的。
第七:治療中風癱瘓
若是身體出現了中風癱瘓以及口眼歪斜的情況,可以使用鉤藤來緩解。除了中風癱瘓之外,鉤藤這種中藥材也可以用于治療一切手足疼痛以及肢節(jié)攣急等毛病,并且對于多年中風癱瘓都有一定的療效。
鉤藤泡水喝的禁忌 第一:不適合服用鉤藤的人群
鉤藤具有很好的清火作用,生活中若是體內無火就不適合服用這種藥材。另外,鉤藤還具有盜氣的功效,所以體虛患者不適合接觸鉤藤??偠灾?,生活中無火患者以及體虛患者都不要服用鉤藤,避免健康出現問題。
第二:鉤藤的用法以及用量
一般情況下,鉤藤我們都是用來煎湯服用,不過煎煮的時間不能夠太長避免藥效流失,用量控制在1.5錢到3錢之間,不要大量服用。除此之外,鉤藤也可以制作成藥散來使用,操作將更加的簡單并且效果也很不錯。
第三:鉤藤的鑒別
想要更好的弄清楚鉤藤泡水喝的禁忌有哪些,那么鉤藤的鑒別是一種非常有必要掌握的知識,能夠從源頭上杜絕服用鉤藤后對身體產生的副作用。市面上的鉤藤大多都是干燥的帶鉤莖枝,莖枝的形成是方形的,表面紅棕色或者棕褐色,并且有凸起的莖節(jié),并且節(jié)上有對生的兩個彎鉤,尖端部分是內卷曲的基部則是稍微圓潤一些。
鉤藤外表光滑,可以看到一些縱痕紋。質地輕但也比較堅硬,并不容易折斷,折斷后的外層是棕紅色的,內里是淡黃色的并且疏松如同海綿。藥材沒有無氣,味道也比較淡,生活中挑選應該選擇莖小、鉤光滑并且結實、顏色是紅褐色或者是紫褐色的,這樣質量才會更好。
鉤藤在我國多個省市都有生長,特別是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四川等,生活中采摘后只需要去掉老梗以及雜質,再洗干凈曬干就可以了。
鉤藤的配方 第一:治療小兒驚熱
材料:鉤藤、硝石、甘草。
做法:將三種中藥材研磨成細末,然后制作成藥散,每天用溫水調服半錢,一天三四次就可以了,用量方面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以及癥狀嚴重來增減。
第二:治療諸癇啼叫
材料:鉤藤、蟬蛻、黃連、川大黃、甘草、天竺黃。
做法:將所有的藥材準備好后研磨成細末,每天取出半錢左右服用。送服的藥水則應該是生姜、薄荷以及清水一起煎煮,最后過濾出的藥液送服藥散,這種方子也被稱之為鉤藤飲子。
第三:治療小兒驚癇、精神昏聵
材料:鉤藤、石膏、梔子仁、龍齒、川大黃、麥門冬、子芩。
做法:所有的藥材研磨成粗末,然后制作成藥散。需要的時候取出一錢和清水煎煮,最后獲得的藥液過濾之后服用。
第四:治療高血壓、神經性頭痛以及頭暈目眩的癥狀
材料:鉤藤。
眩是指眼花或眼前發(fā)黑,暈是指頭暈甚或感覺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轉。二者常同時并見,故統稱為“眩暈”。輕者閉目即止;重者如坐車船,旋轉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惡心、嘔吐、汗出,甚則昏倒等癥狀。眩暈的病因復雜,可由神經系統或其他系統的多種病因所引起。
中醫(yī)學對本病的認識久遠,認為眩暈屬肝所主,與髓海不足、血虛、痰飲、邪中等多種因素有關。
【方一】張氏眩暈方
【出處】《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
【組成】澤瀉24克,生白術9克,鉤藤15克。
【功用】健脾利水,消腫。
【主治】內耳眩暈。
【方解】方以澤瀉利水消腫,白術健脾利水,鉤藤平肝潛陽,諸藥合用,共奏健脾利水,平肝熄風之功。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fā)現,張氏眩暈方具有利尿、消除內耳水腫、鎮(zhèn)靜等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二】半夏白術天麻湯
【出處】《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
【組成】半夏9克,白術9克,天麻9克,茯苓9克。
【功用】化痰降濁,健脾和胃。
【主治】痰濁中阻型眩暈。
【方解】無痰不作眩。方以半夏燥濕祛痰,白術、茯苓健脾化濕,天麻熄風平肝,諸藥合用,共奏豁痰降濁,健脾和胃之功。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fā)現,半夏白術天麻湯具有調脂、鎮(zhèn)靜等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三】天麻鉤藤湯
【出處】《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
【組成】天麻9克,鉤藤9克,石決明30克,山梔9克,茯苓9克,菊花9克,白芍9克,代赭石15克,陳皮9克。
【功用】平肝熄風,和胃降濁。
【主治】肝陽上亢型眩暈。
【方解】諸風掉眩,皆屬于肝。方以天麻、鉤藤平肝熄風,石決明、代赭石鎮(zhèn)肝潛陽,山梔、菊花清肝,芍藥養(yǎng)陰斂肝,陳皮和胃,諸藥合用,共奏平肝熄風、胃降濁之功。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fā)現,天麻鉤藤湯具有降血壓和調節(jié)血脂等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四】補中益氣湯
【出處】《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
【組成】黨參9克,黃芪15克,白術9克,陳皮9克,升麻9克,歸身9克,鉤藤9克,半夏9克,茯苓9克。
【功用】補中益氣,養(yǎng)血熄風。
【主治】中氣不足型眩暈。
【方解】氣血虧虛,清竅失養(yǎng),則發(fā)為頭暈目眩。方以參、芪、苓、術、草益氣健脾,升麻、柴胡提升清氣,半夏、陳皮理氣和中,當歸養(yǎng)血和血,諸藥合用,共奏補中益氣、養(yǎng)血熄風之功。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fā)現,補中益氣湯具有改善微循環(huán),增加血流量,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脂質代謝等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五】益氣養(yǎng)血湯
【出處】《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
【組成】黃芪15克,黨參9克,白術9克,茯苓9克,當歸9克,川芎6克,白芍9克,鉤藤9克,珍珠母30克。
【功用】益氣養(yǎng)血,熄風安神。
【主治】主治氣血二虛型眩暈。
【方解】氣血虧虛,清竅失養(yǎng),則發(fā)為頭暈目眩。方以參、芪、苓、術益氣健脾,歸、芍、芎養(yǎng)血和血,鉤藤、珍珠母平肝熄風,諸藥合用,共奏益氣養(yǎng)血,熄風安神之功。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fā)現,益氣養(yǎng)血湯具有改善微循環(huán),增加血流量,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脂質代謝,鎮(zhèn)靜等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六】止暈方
【出處】《中華醫(yī)藥化工》
【組成】煅磁石30克(先煎),石決明18克(先煎),生牡蠣30克(先煎),白蒺藜12克,制稀薟9克,西羌活1.2克,北細辛0.45克,甘杞子15克,制首烏5克,紫河車5克,炒當歸9克,炒白芍9克,五味子2.4克,白沙參3克,炙黃芪12克,旋覆花5克(包煎),海蛤粉5克(包煎),南沙參12克,法半夏5克,橘絡紅各3克,川貝母5克(杵),夏枯草9克,云茯苓9克。
【功用】補精益氣,安神和絡化痰,佐以熄風潛陽。
【主治】眩暈癥(美尼爾氏綜合征)。
【方解】本癥既非單純風、火、痰之實證,亦非單純之氣血不足、肝腎虧虛之虛候,而是精氣不足,肝腎并虛,肝陽痰火為患。病情復雜,治應標本兼顧,陰陽并補,氣血兩益,肝腎同滋。痰火固宜清化,然病久痰逆絡痹,須兼而治之,故溫清潤化同用,苦降和絡并施,佐以石決明、牡蠣、白蒺藜,平肝熄風潛陽。用羌活、細辛者,取其引藥上下分行。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fā)現,止暈方具有鎮(zhèn)靜,解熱、抗炎、鎮(zhèn)痛,改善脂質代謝等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七】二陳湯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半夏、橘紅各5兩,白茯苓3兩,甘草1兩5錢。
【功用】燥濕化痰,理氣和中。
【主治】濕痰為患,胸膈痞悶,頭痛惡心。
【方解】痰濕困阻,則清陽不升,清竅失養(yǎng),發(fā)為眩暈。方以半夏、橘紅化痰理氣,茯苓健脾利濕,甘草調和諸藥,共奏燥濕化痰,理氣和中之功。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fā)現,二陳湯具有改善脂質代謝的作用。
【用法】每服4錢,用水1盞,生姜7片,烏梅1個,同煎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方八】八風散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藿香8兩,白芷、前胡各1斤,黃芪、甘草、人參各2斤,羌活、防風各3斤。
【功用】疏散風邪,清利頭目。
【主治】風氣上攻,頭目眩暈。
【方解】無風不作眩。方以藿香、白芷、羌活、防風疏散風邪,前胡理氣化痰,黃芪、人參、甘草補氣,諸藥合用,扶正祛邪,以收散風邪,利頭目之功。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fā)現,八風散具有抗炎、解熱、鎮(zhèn)痛、提高機體免疫力等作用。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2錢,食后溫服。
【方九】下痰丸
【出處】《增補驗方新編》
【組成】白礬1兩,細茶葉5錢。
【功用】化痰祛風。
【主治】風痰眩暈。
【方解】方以白礬化痰祛風,風祛痰消則眩暈自止。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fā)現,下痰丸具有降脂、抗炎等作用。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食遠姜湯送下。
鉤藤茶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鉤藤茶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鉤藤茶是一種養(yǎng)生茶,它對維持人體健康有很大好處,鉤藤茶對人類身體有很多好處,但在喝的時候也有一些忌諱,下面分享鉤藤茶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鉤藤茶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1 1、預防高血壓
鉤藤茶是一種養(yǎng)生茶,它對維持人體健康有很大好處,這種茶中含有的一些活性成分能促進人體內腎上腺激素分泌,并能加快血液循環(huán),也能凈化血液,它能讓人類血壓保持正常狀態(tài),能降低高血壓的發(fā)病率。
2、鎮(zhèn)靜安神
人們喝鉤藤茶以后還能吸收豐富的溝通堿,這種物質對人類神經系統有十分明顯的影響,它能抑制人類神經的過度興奮,并能起到鎮(zhèn)靜安神的重要作用,而且能讓人類大腦皮層的興奮度下降,在人們出現精神亢奮癲癇以及焦慮不安等癥時,多喝一些鉤藤茶就能讓癥狀明顯減輕。
3、提高心臟功能
提高心臟功能也是人們喝鉤藤茶的重要功效,因為鉤藤茶中含有的多種活性成分能直接作用于人類的心臟,可營養(yǎng)心肌促進心肌收縮,并能加快身體內血液循環(huán),它能預防心肌缺血也能穩(wěn)定心率,經常服用能防止心臟功能減退對維持人類心臟健康有特別明顯的'好處。
鉤藤茶的禁忌
鉤藤茶對人類身體有諸多好處,但在喝的時候也有一些禁忌,因為鉤通本身就是一種帶有毒性的中藥材,人們把它制成鉤藤茶以后泡水喝,這種毒性也不會消失,如果過量和鉤藤茶,也會出現一些中毒反應,會讓惡心嘔吐和腹痛等癥狀高發(fā),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鉤藤茶的功效與作用就為大家介紹這么多,如果大家想保健身體,喝一些鉤藤茶,就盡快行動吧,但在喝鉤藤茶時一定要注意它的禁忌,不能過量飲用,不然會危害身體健康。
鉤藤茶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2 1、羅布麻鉤藤茶
羅布麻鉤藤茶是取一百克羅布麻和一百克鉤藤,以及適量紅棗放在一起制成的中藥養(yǎng)生茶,每次取10到15克,直接用沸水沖泡,然后代茶飲用,能起到平肝息風和清熱和中的重要作用,它對人類因肝風內動或風熱上亢引起的頭痛頭暈,有良好預防和緩解作用。
2、天麻鉤藤茶
天麻鉤藤茶是取天麻和鉤藤搭配在一起制成的中藥保健茶,它的配方特別簡單,只需要取天麻3到5克,鉤藤7到8克,直接放在杯子中加沸水沖泡,然后飲用就可以,也可以把這兩種藥材放在鍋中加清水煎,制成茶后飲用,它能預防緩解人類的頭痛頭暈,也能讓人體多種疼痛癥狀好轉。
3、鉤藤蜂蜜茶
溝通蜂蜜茶是取適量的中藥材,鉤藤放在杯子中,加入適量綠茶再加入蜂蜜,一起沖泡出的養(yǎng)生茶,它味道甘甜,藥香濃郁你以后能吸收豐富的營養(yǎng),而且能加快人體代謝,可以防止毒素在身體內堆積,并能增強人體的抗病毒能力,在流感高發(fā)的季節(jié)中,多喝一些溝通蜂蜜茶,能有效預防流感發(fā)生。
4、簡單鉤藤茶
鉤藤泡茶除了和上面這些材料搭配在一起沖泡以外,它還可以單獨使用,單獨用鉤藤泡出的茶,具有濃郁的藥香,而且能平肝熄風,提高肝腎功能,可以防止人體多個內臟器官發(fā)生病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0950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藏紅花能和黃芪紅棗枸杞一起泡水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