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溫暖、陰濕的環(huán)境,如野生山谷林下處。稍耐寒,長江中下游地區(qū)能露地栽培。耐陰性強,忌強光直射,夏季高溫干旱時葉片容易枯黃。宜排水良好含腐殖質(zhì)多的沙壤土。常生長于較濕潤的石壁、苔蘚層中,常與灌木相結(jié)合,或者生長于林緣、草叢、有山泉的地方,亦生于海拔100-3200米的常綠闊葉林下,棟樹林或針葉林下,在北京和天津有栽培。白芨生長的石頭均是砂巖類,這樣白芨才能吸收到毛管水、從而牢牢地吸在上面。如果安徽省阜陽市具有相同的條件的話,是可以種植白芨的。
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
地栽前翻耕土壤,施足基肥。頭年的冬季到次年的3月初種植,栽植深度3-5㎝。生長期需保持土壤濕潤,注意除草松土,每2周施肥1次。一般栽后2個月開花?;ê笾?月中旬施1次磷肥,可使塊根生長充實。
常用分株繁殖。春季新葉萌發(fā)前或秋冬地上部枯萎后,掘起老株,分割假鱗莖進行分植,每株可分3-5株,須帶頂芽,傳統(tǒng)栽培主要靠分株繁殖.但分株繁殖周期長,繁殖效率低,而且耗種量大,很難滿足大量栽培的需要。
亦可采用播種繁殖,但白芨的種子非常細小且無胚乳,因此在自然狀況下很難萌發(fā)和生長,實生苗的栽培較為困難,但隨著部分科研單位對瀕危保護植物投入研究力度,蘭科植物育種工作得到很大發(fā)展,通過無菌播種和試管成苗能獲得大量種苗用于種質(zhì)資源的保護和商品的生產(chǎn)。組織培養(yǎng)技術可以快速繁殖大量種苗,在不同培養(yǎng)基上進行無菌播種,種子萌發(fā)后用組織培養(yǎng)方法進行無性系繁殖,實現(xiàn)白芨種苗的規(guī)?;a(chǎn)而探索有效的快速擴繁技術。
病害防治
常發(fā)生黑斑病,用70%甲基托布津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096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三七與白及搭配各多少克治胃炎?
下一篇: 白及怎么種植有哪些常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