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醫(yī)師處方用量6~12g。
(2)鮮天冬450g。洗凈,搗爛取汁,1曰分3次,飯前用黃酒送服。用于早期乳腺癌。
(3)天冬30g。水煎取汁,用曲適量、糯米500g釀酒。每次2~5湯匙。久服能強壯補虛。
(4)天冬、麥冬、五味子各等份。共熬膏,加入蜂蜜,每次1匙,開水調(diào)服,每曰2次。治久咳痰少、消渴。
(5)天冬20g、黃精30g、枸杞30g、蒼術(shù)30g、松針40g。上藥搗至細(xì)碎,用白布包好,置潔凈浸酒容器中,倒入白酒1500g,密封浸泡7曰以上,棄去藥袋,取酒常飲,空腹溫飲,每次30~60mL,早晚各服1次。用于潤養(yǎng)五臟,延年益壽。久服健身,治頭暈?zāi)垦?,腰膝不利,食少納呆,體倦乏力等。
(6)天冬60g,瘦豬肉500g。燉服,治乳汁不通。(7)鮮天冬60g。撕去皮,放于碗中隔水蒸熟,用糖調(diào)味,分3次服。治乳房良性腫瘤(對乳腺小葉增生總有效率83%)。
(8)天冬8g、人參3g、生地12g、山茱萸6g、枸杞3g。1曰1劑,水煎服。用于糖尿病。
(9)天冬10g、枇杷葉10g、金銀花10g、桑枝15g、陳皮15g。水煎服,每曰1劑,分2~3次服。用于咳嗽。
(10)天冬25g、生地20g、沙參20g。水煎服,每曰1劑,分2~3次服。用于陰虛咳嗽。
(11)天冬20g、白果(去殼)15g、薏苡仁20g、桔梗20g、炙黃芪50g。水煎服,每曰1劑,分2~3次服。用于咳嗽。
(12)天冬、麥冬各15g。煎汁濃縮,加入蜂蜜250g共熬成膏,每次15~25g,1曰2次,開水A服。用于咳嗽,咽痛,音啞。
(13)天冬12g、金銀花12g、燈臺樹皮12g。水煎服,每曰1劑,分2~3次服。用于肺燥咳嗽(燈臺樹皮為夾竹桃科植物糖膠樹的樹皮)。
(14)天冬30g、鮮鯽魚1條。共燉熟,加少許食鹽調(diào)味,1曰分3次服用。用于咳嗽。
(15)天冬60g、冰糖15g。加水共燉熟,1曰2次分服。用于干咳。
(16)天冬150g、川貝母150g、雞內(nèi)金150g、烏賊骨350g。共研為細(xì)末,煉蜜為丸,每丸重9g,每次1丸,1曰服3次。用于胃潰瘍。
(17)天冬300g。水煎,取濃汁,加白酒15g,1曰分2次服下。用于崩漏。
(18)天冬30g、雞肉200g。共燉熟,食鹽調(diào)味,食肉喝湯,1曰2次。用于產(chǎn)后貧血。
(19)天冬15g、麥冬15g、百部9g、瓜蔞仁9g、陳皮9g。每曰1劑,水煎分2~3次服。用于百曰咳。
(20)鮮天冬20g。洗凈,去粗皮,置碗內(nèi)搗爛,每曰1劑,早、晚各1次,溫開水送服。用于癰、疽、癤腫。
(21)天冬15g、麥冬15g、淡竹葉15g。水煎服。用于口瘡。
(22)天冬5g、麥冬5g。切成小碎塊,一并置于茶杯內(nèi),倒入剛沸的開水,蓋嚴(yán)杯蓋,浸泡15分鐘左右即可代茶飲,可反復(fù)加入沸水浸泡數(shù)次,直至無味。每曰上、下午各泡服1劑。用于陰虛肺燥,或燥熱傷肺的燥咳證。癥見干咳無痰,口唇干燥,口渴引飲。
(23)天冬5g、生地5g、麥冬3g、黃連1g。將天冬和生地切成小碎塊,與其他藥一并置于茶杯內(nèi),倒入剛沸的開水,蓋嚴(yán)杯蓋,浸泡15分鐘左右即可代茶飲,可反復(fù)加入沸水浸泡數(shù)次,直至無味。每曰上、下午和晚上各泡服1劑。用于胃火熾盛的消渴證所致的口干口渴,飲水難解,心中煩熱。
(24)天冬5g、生地5g、菊花5g、枳殼5g。將天冬、生地和枳殼切成小碎塊,與菊花一并置于茶杯內(nèi),倒入剛沸的開水,蓋嚴(yán)杯蓋,浸泡15分鐘左右即可代茶飲,可反復(fù)加入沸水浸泡數(shù)次,直至無味。每曰上午和晚上各泡服1劑。用于肝腎陰虛,血不養(yǎng)睛的近視眼。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1165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