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薤白,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或薤的干燥鱗莖。夏、秋二季采挖,洗凈,除去須根,蒸透或置沸水中燙透,曬干。
中文學名
薤白
拉丁學名
nBge.
別稱
野薤、野蔥、薤白頭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生理特性
1、小根蒜:呈不規(guī)則卵圓形,高0.5~1.5cm,直徑0.5~1.8c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皺縮,半透明,有類白色膜質(zhì)鱗片包被,底部有突起的鱗莖盤。質(zhì)硬,角質(zhì)樣。有蒜臭,味微辣。
2、薤:呈略扁的長卵形,高1~3cm,直徑0.3~1.2cm。表面淡黃棕色或棕褐色,具淺縱皺紋。質(zhì)較軟,斷面可見鱗葉2~3層,嚼之粘牙。
產(chǎn)地
主產(chǎn)于東北、河北、江蘇、湖北。
入藥部位
植物的干燥鱗莖。
炮制方法
除去須根,蒸透或置沸水中燙透,曬干。
性味
辛、苦,溫。
歸經(jīng)
歸心、肺、胃、大腸經(jīng)。
功效
通陽散結(jié),行氣導滯。
主治
用于胸痹心痛,脘腹痞滿脹痛,瀉痢后重。
相關(guān)配伍
1、《金貴要略》半夏湯:可與瓜蔞、半夏、枳實等配伍治療痰阻滯、胸陽不振所到胸痹證。
2、《千金方》:治咽喉腫痛,薤根,醋搗,敷腫處,冷即易之。
用法用量
5~10g。
禁忌
氣虛胃弱者慎用。
相關(guān)論述
1、《本草圖經(jīng)》:凡用蔥、薤,皆去青留白,云白冷而青熱也,故斷赤下方取薤白同黃柏煮服之,言其性冷而解毒也。
2、《木草衍義》:《千金》治肺氣喘急用薤白,亦取其滑泄也。
3、《湯液本草》:下重者,氣滯也,四逆散加此(薤白),以泄氣滯。
4、《本經(jīng)逢原》:薤白,《本經(jīng)》治金瘡瘡敗,亦取辛以泄氣,溫以長肉也。
5、《長沙藥解》:肺病則逆,濁氣不降,故胸膈痹塞;腸病則陷,清氣不升,故肛門重墜。薤白,辛溫通暢,善散壅滯,故痹者下達而變沖和,重者上達而化輕清。其諸主治:斷泄痢,除帶下,安眙妊,散瘡瘍,療金瘡,下骨鯁,止氣痛,消咽腫,緣其條達凝郁故也。
6、《本草求真》:薤,味辛則散,散則能使在上寒滯立消;味苦則降,降則能使在下寒滯立下;氣溫則散,散則能使在中寒滯立除;體滑則通,通則能使久痼寒滯立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1283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薤白什么時候開花結(jié)果?
下一篇: 吃了薤白不斷放臭屁還能繼續(xù)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