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甘松有理氣止痛的效果;2
、甘松外用可以祛濕消腫;3
擴展資料:
甘松介紹:
1
2、甘松略呈圓錐形
3
【性味】
味辛
《開寶本草》:甘
《湯液本草》:氣平
《本草從新》:辛甘,溫
江西《中草藥學》:甘
【歸經(jīng)】
入脾
、胃經(jīng)。《本草匯言》:入足太陰
、陽明經(jīng)。《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經(jīng)
。【功效主治】
理氣止痛
;醒脾健胃。主脘腹脹痛;不國民飲食;牙痛;腳氣。用于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嘔吐;外治牙痛,腳腫。《本草拾遺》:主熏皮黚黯
,風疳齒匿,野雞痔。《日華子本草》:治心腹脹
,下氣。《開寶本草》:主惡氣,卒心腹痛滿
。王好古:理元氣
,去氣郁。《綱目》:治腳氣膝浮
,煎湯淋洗。《現(xiàn)代實用中藥》:適用于頭痛、腹痛及精神憂郁等證
具有行氣散寒
醒脾健胃,甘松溫而不熱
,香而不燥,甘而不滯,入脾胃經(jīng)則善開脾郁、善行胃氣,為醒脾開胃要藥。凡思慮傷脾或脾胃虛寒之食欲不振、飲食無味、食多腹脹、倦怠氣短、舌淡苔白、脈沉緩弱等癥。每多可用,用之則驗。正如《本草匯言》所講:“甘松,醒脾暢胃之藥也?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收濕拔毒
鑒別應(yīng)用
,甘松與山柰,均為芳香辛溫之品,皆能暖中而善治心腹冷痛,且常二藥伍用使藥力倍增。然山柰主入胃經(jīng),功專暖胃辟惡;甘松主入脾經(jīng),長于醒脾開郁。如《本草求真》講:“甘松、雖有類山柰,但山柰氣多辛竄,此則甘多于辛1
2、甘松外用可以祛濕消腫
3
擴展資料:
甘松介紹:
1
2
3
參考資料:-甘松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132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下一篇:
?" rel="prev">
甘松是什么化學成分有外用消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