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一起燉。如海椰皇銀耳湯,具體做法如下,首先準備材料:海椰皇:15個、豬肉:350克、銀耳:1個、無花果干:8個、麥冬:15克、鹽:適量。
1、海椰皇用錘子敲碎去殼,取出果肉,然后切碎備用。
2、豬肉洗凈,放入鍋中焯一下水,然后撈出來切片備用。
3、銀耳洗凈,然后泡發(fā)備用。
4、另起一鍋倒入足量的清水,放入焯過水的豬肉。
5、再放入切碎的海椰皇。
6、無花果和麥冬洗凈放入鍋中。
7、銀耳切小塊,放入鍋里煮沸。
8、把所有材料倒入電燉鍋中,燉1.5小時,出鍋前加入適量的鹽調味即可。
麥冬有滋陰潤肺的功效,可以和銀耳一起煮,一起食用對于陰虛火旺,肺熱咳嗽,口干舌燥等癥狀
可以,沒問題。銀耳潤肺,麥冬滋陰。
銀耳蓮子百合花枸杞子紅棗能和薏仁米一起煲,這幾類食材一起煲是對身體很有優(yōu)勢的,銀耳可以和活血化瘀,并且還能夠美容護膚,隨后蓮子可以健脾,還能健康養(yǎng)生,薏仁的話可以除濕熱,紅棗可以滋潤補血補氣,這幾類一起熬湯不容易形成哪些反映,可是對身體是很有優(yōu)勢的。因此這幾類食材可以一起煲。
(1)銀耳具備養(yǎng)血、潤肺止咳、健腦、益身、散血、dao止血、澀腸內、活血化瘀、強志、養(yǎng)容等功容效。
(2)蓮籽具備健脾治腹瀉,止帶,益腎澀精,養(yǎng)心安神之功效。
(3)紅棗具備滋補腸胃、滋潤陰血、養(yǎng)心安神之功效。
(4)薏仁具備健脾胃利濕除痹、清熱解毒放膿,除濕熱之功效。
銀耳蓮子紅棗薏仁一起煮具備滋補腸胃、滋潤陰血、養(yǎng)心安神,治腹瀉,止帶,益腎澀精,養(yǎng)血潤肺止咳、健腦、益身、散血、止血、澀腸、活血化瘀、強志、養(yǎng)容,健脾胃利濕,除痹、清熱解毒放膿,除濕熱的功效。
銀耳蓮子紅棗薏仁一起煮的作法:提前準備食物:
薏仁米300g、蓮籽50g、紅棗30g、銀耳20g、枸杞子適當、老冰糖適當
操作步驟:第一步,紅棗,枸杞子清洗備用。
第二步,薏仁米、銀耳清洗,用溫開水泡浸2個鐘頭以上。銀耳用溫小水泡軟。
第三步,將薏仁米,蓮籽,銀耳,紅棗添加適量涼水,大火燒開改小火煮半小時。
第四步,添加枸杞子,老冰糖(可以用純蜂蜜替代)煮約5分鐘就可以。
保健中用大棗補脾和胃,益氣調營,益血止血,養(yǎng)心安神,緩和猛藥之峻烈,如與葶藶同用可瀉肺而不傷肺,與甘遂、大戟、芫花同用可瀉水而不傷正。
【導讀】:麥冬是一味中藥材,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很多人拿麥冬來泡水喝,其實除此以外,麥冬還可以用力煲湯。麥冬和鴿子、茯苓、鵪鶉等食材都可以一起煲湯的,下面就來看看。
麥冬可以煲湯嗎可以,麥冬的藥用價值很高,可以用來制作養(yǎng)生湯。而在冬天煲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養(yǎng)生湯,既能滿足人的口腹之欲,還對身體健康十分有好處。
麥冬具有養(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腸燥便秘,咽白喉;配沙參、川貝可治肺陰虛干咳。
現(xiàn)代藥理研究也表明,麥冬主要含沿階草苷、甾體皁苷、 生物堿、 谷甾醇、 葡萄糖、 氨基酸、 維生素等,具有抗疲勞、清除自由基、提高細胞免疫功能以及降血糖的作用。另外,麥冬有 鎮(zhèn)靜、 催眠、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腫瘤等作用,尤其對增進老年人健康具有多方面功效。
但是麥冬性寒,如因脾胃虛寒,而見有腹瀉便搪,舌苔白膩,消化不良者,均不宜應用。而兒童正屬于消化系統(tǒng)不完全的羣體,所以也不建議喝。
麥冬可以和什么一起煲湯
麥冬豬骨湯
1、麥冬、淮山、玉竹、陳皮、蜜棗等用涼水先泡洗干凈;豬骨頭開水焯后備用;
2、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水開后放入以上全部材料,用慢火煲2小時,最后加入精鹽調味即可。
麥冬茯苓燉瘦肉
1、備好麥冬,茯苓,山藥片,陳皮,蜜棗等,用清水稍為洗一下瀝干即可。
2、瘦肉切適量大小塊,切姜一片,銀耳泡發(fā)后撕成小塊,瘦肉和姜片一同焯水,焯好好瀝干入燉盅。
3、加入銀耳,麥冬,茯苓,山藥片,陳皮,蜜棗等,注入約8分滿的開水。
4、蓋上蓋子,入電子燉盅,在外圍也加入開水至最高水位線,蓋好外圍蓋子,燉約2.5-3個小時即可,食用前可加鹽。
麥冬阿膠羊肺湯
1、將麥冬,川貝母,蜜棗清洗干凈,羊肺反復沖洗干凈,切塊,阿膠搗碎;
2、所有食材放入燉盅,加水適量,封蓋,隔水用中火燉1小時,轉小火燉2小時,去渣放食鹽調味即可。
黨參麥冬瘦肉湯
1、參、生地黃、麥冬、紅棗(去核)洗凈。
2、瘦肉洗凈,切塊。
3、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水煮沸后,文火煲1小時,調味供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145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