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來源】水紅花子為蓼科植物紅蓼leL.的干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割取果穗,干燥,打下果實,除去雜質(zhì)。
【古代炮制方法】唐代有“熬令香”的炮制方法(《千金》)。宋代微炒入藥(《圣惠方》)。明、清兩代仍沿用炒法(《入門》、《得配》)。
【現(xiàn)代炮制方法】
1、水紅花子: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及灰屑。
2、炒水紅花子:取凈水紅花子,置炒制容器內(nèi),用中火加熱,炒至爆花,取出放涼。
【飲片性狀】水紅花子呈扁圓球形,直徑2~3.5mm,厚1~1.5mm;表面棕黑色或紅棕色、黃棕色,有光澤,兩面微凹,中部略有縱向隆起;頂端有短突尖,基部有果梗痕;質(zhì)堅硬;種仁白色;粉質(zhì);氣微,味淡。炒水紅花子形如水紅花子而大,鼓起爆裂,裂面呈白花狀;質(zhì)松脆,有香氣。
【質(zhì)量標準】水紅花子總灰分不得過5.0%。含花旗松素不得少于0.15%。
【炮制目的】水紅花子味咸,性微寒。歸肝經(jīng)、胃經(jīng)。具有散瘀消癮,消積止痛,健脾利濕,化痰散結(jié)的功能。
生品力較猛,長于消瘀破癥,化痰散結(jié)。用于瘕瘕痞塊、癭瘤、瘰疬。炒水紅花子藥性較緩和,并利于煎出有效成分,消食止痛和健脾利濕作用較佳。用于食積脘腹脹痛,小兒疳疾。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159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水紅花子有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