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小菜譜
1、紫蘇粥紫蘇葉6克,粳米50克,紅糖適量。粳米用清水淘洗干凈。沙鍋內(nèi)加入適量水,放入紫蘇葉,煮沸一分鐘,去渣取汁備用。鍋內(nèi)加水,燒開,加入粳米煮粥,待粥熟時,再加入紫蘇葉汁和紅糖,攪勻即成。紫蘇葉辛溫,有散寒解表、行氣寬中的功效。紫蘇葉能擴(kuò)張毛細(xì)血管,刺激汗液分泌而發(fā)汗,其浸液對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紫蘇葉與粳米同煮,有和胃散寒作用。此粥用于體弱嬰兒,對偶感風(fēng)寒易患感冒者有效。
2、紫蘇麻仁粥紫蘇子10-15克,麻子仁10-15克,粳米100克。先將紫蘇子、麻子仁搗爛如泥,然后加水慢研,濾汁去渣,再同粳米煮為稀粥食用。具有潤腸通便。適用于老人、產(chǎn)婦、病后、體質(zhì)虛弱等大便不通、燥結(jié)難解的患者。
3、涼拌紫蘇葉紫蘇嫩葉300克。精油、味精、醬油、麻油。將紫蘇葉洗凈,入沸水鍋內(nèi)爐透,撈出洗凈,擠干水分。切段放盤內(nèi),加入精鹽、味精、醬油、麻油,拌勻即成。此菜適用于感冒風(fēng)寒、惡寒發(fā)熱、咳嗽、氣喘、胸腹脹滿等病癥。健康人食用能強(qiáng)身健體、澤膚、潤膚、明目而健美。氣表虛弱者忌食。
4、紫蘇飲紫蘇鮮葉3—5片。白糖。將紫蘇葉洗凈瀝水,放入杯內(nèi)用開水沖泡,放入白糖成清涼飲料。此飲具有健胃解暑的功效。健康人在炎熱天氣飲用,可增強(qiáng)食欲,助消化,防暑降溫,還可預(yù)防感冒,胸腹脹滿等病癥。
5、紫蘇子湯團(tuán)主料:紫蘇子300克,糯米粉1000克。調(diào)料:白糖、豬油。將紫蘇子淘洗干凈,瀝干水,放入鍋內(nèi)炒熟,出鍋晾涼研碎,放入豬油、白糖拌勻成餡。將糯米粉用沸水和勻,做成一個個粉團(tuán),包入餡即成生湯團(tuán),入沸水鍋煮熟,出鍋即成。此湯團(tuán)由紫蘇子與健脾胃的糯米組成,具有寬中開胃、理氣利肺的功效。適用于咳喘痰多、胸隔滿悶、食欲不佳、消化不良、便秘等病癥。脾胃虛弱泄瀉者忌食用。
江浙滬一代至今仍流行元宵節(jié)、中秋節(jié)或平時食用紫蘇湯圓。細(xì)心的老人一般初夏時會在莊前屋后種植一些紫蘇子,郁郁蔥蔥的,秋后搜集蘇子曬干用可樂瓶收藏起來備用。但大部分還是送給晚輩或其他親友,自己只留下很少一部分,這還是做成湯圓給小輩們吃得多。
6、紫蘇葉茶《海上仙方》紫蘇20克,搗碎,置保溫瓶中,沖入沸水適量,泡悶15分鐘后,頻頻溫飲。每日1劑。同時用藥渣(鮮品搗爛用)作局部熱敷。紫蘇性味辛溫,功能發(fā)表散寒、理氣和營。臨床常用于感冒風(fēng)寒、惡寒發(fā)熱、咳嗽、氣喘和胸腹脹滿、胎動不安,并能解魚蟹毒。藥理研究:紫蘇有解熱和抑制葡萄球菌生長作用。本方用于乳癰初起,能消腫止痛,退寒熱。如同時配以“六神丸”內(nèi)服,每次20粒,1日2次,效果更佳。高熱有汗者忌用。
7、紫蘇蘑菇炒雞片雞胸肉(切薄片用少許鹽、胡椒粉、料酒腌三十分鐘),鮮蘑菇適量切片,嫩紫蘇葉一把,甜椒、洋蔥切片,干辣椒、姜、蒜片少許,油條炸脆切小段。蠔油、生抽各一大匙,高湯兩大匙,味精少許。鍋里放油燒熱,放入紫蘇葉炸酥,撈起擺盤周。此時油已呈淺綠,且?guī)в凶咸K香味,放入雞片八分熟,撈起濾干。鍋里留一大匙油燒熱,放入干辣椒、姜、蒜、甜椒爆香,加蘑菇片,所有調(diào)味料,放回雞片快速拌炒均勻,起鍋前加油條翻炒數(shù)下即可。
相信對于紫蘇大家都不會陌生,因為紫蘇是一種非常特殊而且非常受歡迎的食材,紫蘇具有很多種保健的吃法,不同的吃法,起到的保健功效是不一樣的,下面將為大家介紹有關(guān)紫蘇的三種保健吃法,希望可以為大家提供一些幫助和參考。
紫蘇粥
原料:一百克粳米,十五克紫蘇葉,適量的紅糖。
做法:以粳米煮稀粥,粥成入紫蘇葉稍煮,加入紅糖攪勻即成。
功效:服用紫蘇葉可以開宣肺氣、發(fā)表散寒、行氣寬中,與健脾胃的粳米相配成粥。可以用來治療感冒風(fēng)寒、咳嗽、胸悶不舒等病癥。此外紫蘇粥也是非常不錯的健胃解暑食品。
紫蘇飲
原料:紫蘇鮮葉3—5 片,適量的白糖。
做法:將紫蘇葉洗凈瀝水,放入杯內(nèi)用開水沖泡,放入白糖成清涼飲料。
功效:服用紫蘇飲可以健胃解暑。非常適合夏季飲用,能夠增強(qiáng)食欲,幫助消化,防暑降溫,還可預(yù)防感冒,胸腹脹滿等病癥。
蘇子粥
原料:準(zhǔn)備二十五克紫蘇子,一百克粳米,適量的紅糖。
做法:
1、先把紫蘇子研細(xì)以水提取汁。粳米淘洗干凈。
2、在鋁鍋內(nèi)加水適量,放入粳米煮成粥,加入蘇子汁煮沸一會,加入紅糖攪勻即成。
功效:紫蘇葉中含有豐富的脂肪、蛋白質(zhì)等營養(yǎng)成分,脂肪多為亞麻酸、亞油酸、油酸組成,對心血管病患者大有裨益,可以下氣、消痰、潤肺、寬腸。對于老人因肺氣較虛,易受寒邪而引起的胸隔滿悶、咳喘痰多、食少、以及心血管病患者來說有一定治療作用。
上述介紹的這些紫蘇的吃法大家可以試一試,不僅味道上面非常的不錯,營養(yǎng)價值也是相對比較高的,而且對于緩解一些病癥也是非常有效果的,大家可以參照上文講解的方法,自己在家動手制作這些紫蘇的食譜,相信大家一定會喜歡上這些紫蘇食譜的。
紫蘇最佳吃法你知道嗎
紫蘇最佳吃法你知道嗎,新鮮的紫蘇葉可用來制作沙拉。紫蘇子用作肉類食品的調(diào)料,也用來制作紫蘇芝麻鹽,因為紫蘇葉富含鈣質(zhì),最佳吃法你知道嗎,下面分享更多紫蘇的吃法。
紫蘇最佳吃法你知道嗎1紫蘇(學(xué)名: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別名:桂荏、白蘇、赤蘇等;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異的芳香,葉片多皺縮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圓形,長4至11厘米,寬2.5至9厘米,先端長尖或急尖,基部圓形或?qū)捫ㄐ?,邊緣具圓鋸齒,兩面紫色或上面綠色,下表面有多數(shù)凹點狀腺鱗,葉柄長2至5厘米,紫色或紫綠色,質(zhì)脆。嫩枝紫綠色,斷面中部有髓,氣清香,味微辛。
紫蘇葉能散表寒,發(fā)汗力較強(qiáng),用于風(fēng)寒表癥,見惡寒、發(fā)熱、無汗等癥,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癥兼有氣滯,有可與香附、陳皮等同用。行氣寬中紫蘇葉用于脾胃氣滯、胸悶、嘔惡。原產(chǎn)中國,主要分布于印度、緬甸、日本、朝鮮、韓國、印度尼西亞和俄羅斯等國家。中國華北、華中、華南、西南及臺灣省均有野生種和栽培種。
營養(yǎng)
紫蘇在中國常用中藥,而日本人多用于料理,尤其在吃生魚片時是必不可少的陪伴物,在中國少數(shù)地區(qū)也有用它作蔬菜或入茶。紫蘇葉也叫蘇葉,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的功能,主治風(fēng)寒感冒、咳嗽、胸腹脹滿,惡心嘔吐等癥。種子也稱蘇子,有鎮(zhèn)咳平喘、祛痰的功能。紫蘇全草可蒸餾紫蘇油,種子出的油也稱蘇子油,長期食用蘇子油對治療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顯療效。
紫蘇在中國種植約有2000年歷史,明代李時珍曾記載:“紫蘇嫩時有葉,和蔬茹之,或鹽及梅鹵作菹食甚香,夏月作熟湯飲之”,可見紫蘇在中國人的飲食中很常見。中國人用紫蘇烹制各種菜肴,常佐魚蟹食用,烹制的菜肴包括紫蘇干燒魚、紫蘇鴨、紫蘇炒田螺、蘇鹽貼餅、紫蘇百合炒羊肉、銅盆紫蘇蒸乳羊等。
韓國的紫蘇變種的葉片比日本青紫蘇要更大、更圓、更為平坦,而且鋸齒較為細(xì)密,一面是紫紅色,一面是綠色。韓國人用紫蘇制作泡菜,基本上在全世界的韓國貨商店中都有紫蘇泡菜罐頭銷售,在這種罐頭中,每兩片紫蘇葉包裹著一個紅辣椒。新鮮的紫蘇葉可用來制作沙拉。紫蘇子用作肉類食品的調(diào)料,也用來制作紫蘇芝麻鹽。韓國人在吃烤肉習(xí)慣用新鮮的紫蘇葉或辣椒葉搭配,而韓國人掀起了用紫蘇葉補(bǔ)鈣的`熱潮,因為紫蘇葉富含鈣質(zhì)。
越南人用在燉菜和煮菜中加入紫蘇葉,或者將紫蘇葉擺放在越南米粉上作為裝飾。他們使用的紫蘇品種的葉子一面紅中帶綠,一面是紫色,與日本紫蘇品種相比香氣更濃。
醫(yī)用
紫蘇既能發(fā)汗散寒以解表邪,又能行氣寬中、解郁止嘔,故對風(fēng)寒表癥而兼見胸悶嘔吐癥狀的,使用本品,很是適宜;或無表癥而有氣滯不暢癥狀的,也可用于宣通。如配藿香、陳皮則解表和中,配半夏、厚樸則解郁寬胸。
用于感冒風(fēng)寒: 紫蘇能散表寒,發(fā)汗力較強(qiáng),用于風(fēng)寒表癥,見惡寒、發(fā)熱、無汗等癥,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癥兼有氣滯,有可與香附、陳皮等同用。
用于胸悶、嘔惡等癥: 紫蘇用于脾胃氣滯、胸悶、嘔惡,不論有無表癥,均可應(yīng)用,都是取其行氣寬中的作用,臨床常與藿香配伍應(yīng)用。
紫蘇最佳吃法你知道嗎21、紫蘇怎樣種植
紫蘇在中國種植約有2000年歷史,明代李時珍曾記載:“紫蘇嫩時有葉,和蔬茹之,或鹽及梅鹵作菹食甚香,夏月作熟湯飲之”。那么紫蘇怎樣種植?一起來看看吧。
1、栽培方式
紫蘇可在3月末至4月初時進(jìn)行露地播種,也可采用育苗移栽,6~9月可陸續(xù)采收,保護(hù)地9月至翌年2月均可播種或育苗栽種,11月至次年6月可收獲。
2、整地定植
紫蘇土壤在定植前10~15天需進(jìn)行深耕曬垡,并施以基肥,整地,要求壟面平整。定植前噴灑除草劑,噴藥后除定植穴外,盡量不破壞土表除草劑液膜。2天后定植,這樣可使整個生長季節(jié)沒有草害發(fā)生。定植一般在4月中旬,秧苗有2~3對齊葉時進(jìn)行,每壟定植6行,株行距皆為0.15米。
3、田間管理
3-1、紫蘇在生產(chǎn)期間需結(jié)合長勢及時追施尿素7~8次,每次大約10千克。在整個生長期,紫蘇所需水分較多,要求土壤保持濕潤。紫蘇定植初期生長緩慢,難以與雜草競爭,所以要及時中耕除草,以利于植株快速生長。
3-2、紫蘇在定植后的20~25天需要摘除初茬葉,第四節(jié)以下的老葉要完全摘除,第五節(jié)以上達(dá)到12cm寬的葉片摘下進(jìn)行腌制。
3-3、在紫蘇的管理上,要注意及時打杈。由于紫蘇的分枝力極強(qiáng),如果不及時摘除分杈枝,既會消耗大量養(yǎng)分,又影響紫蘇正品葉的生長,減少了葉片總量而導(dǎo)致減產(chǎn)。
4、病蟲防治
危害紫蘇的害蟲主要是蚱蜢和小青蟲,它們會影響到紫色葉片的商品價值,可噴施敵敵畏等強(qiáng)力殺蟲劑殺滅,但噴藥宜在采摘葉片后進(jìn)行,以免葉片殘留過多農(nóng)藥,影響使用效果。
5、采收與加工
采收期因用途不同而異,一般花穗抽出1.5-3厘米時,植株含揮發(fā)油最多。因此,8-9月花序初現(xiàn)時收割全草作全蘇用。枝葉繁殖時采葉陰子即得蘇葉。果實成熟時全株割下,曬干,打出果實即為蘇子;莖下半部除去側(cè)枝即為蘇梗。
6、留種技術(shù)
留種株宜稀植,以株行距50厘米×80厘米為宜,種株宜選健壯、產(chǎn)量高、葉片兩面都是紫色的植株,待種子充分成熟呈灰棕色時收割脫粒,曬干,去雜,置陰涼干燥處保存。
2、紫蘇葉的功效與作用
味辛,性溫。歸肺、脾經(jīng)。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用于風(fēng)寒感冒,咳嗽嘔惡,妊娠嘔吐,魚蟹中毒。紫蘇葉的功效與作用,一起來看看。
1、散表寒
紫蘇葉能散表寒,發(fā)汗力較強(qiáng),用于風(fēng)寒表癥,見惡寒、發(fā)熱、無汗等癥,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癥兼有氣滯,有可與香附、陳皮等同用。
2、行氣寬中
紫蘇葉用于脾胃氣滯、胸悶、嘔惡,不論有無表癥,均可應(yīng)用,都是取其行氣寬中的作用,臨床常與藿香配伍應(yīng)用。
3、行氣安胎
紫蘇葉能行氣安胎,常配砂仁、陳皮同用,治療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4、解魚蟹毒
紫蘇辛溫,能解魚蟹毒,中魚蟹毒后可用單味紫蘇煎服,或配合生姜同用。
3、紫蘇葉的吃法
紫蘇葉的吃法有很多種,我們可以選擇適合自己口味的紫蘇葉的吃法。紫蘇葉的吃法,下面一起來看看。
1、鮮葉生拌,用溫鹽水加味精在容器中漂沾后放入盤中,加少量熟油即食,味道鮮美,回味無窮,且利于各種維生素的吸收。
2、炸:蛋清加少量面粉、少量鹽、味精,調(diào)粥狀,將葉正面朝上,背面朝下沾面,放入溫油中煎至適中即可沾椒鹽食用。
3、紫蘇葉包生魚片,沾佐料生食,或和蝦、蟹混食適當(dāng)量的生紫蘇葉,有解毒和暖胃功能。
4、火鍋涮食:和海鮮、肉等一起放入火鍋內(nèi),稍熱即可食用不要時間過長,然后喝其湯,味道極美。
5、鮮葉沾辣根或甜面醬生食,味道極鮮、自然,營養(yǎng)豐富。
紫蘇最受日本人的歡迎,是日本料理中的代表性風(fēng)味調(diào)料之一。青紫蘇的葉和花作為蔬菜食用,可用于制作刺身和天婦羅。
4、紫蘇的常用配方
1、用於感冒:紫蘇葉10克,蔥白5根,生姜3片,水煎溫服。
2、用於外感風(fēng)寒頭痛:紫蘇葉10克,桂皮6克,蔥白5根,水煎服。
3、用於急性胃腸炎:紫蘇葉10克,藿香10克,陳皮6克,生姜3片,水煎服。
4、用於胸膈痞悶、呃逆:紫蘇梗15克,陳皮6克,生姜3片,水煎服。
5、用於孕婦胎動不安。麻根30克,紫蘇梗10克,水煎服。
6、用於妊振嘔吐:紫蘇莖葉15克,黃連3克,水煎服。
7、用於水腫:紫蘇梗20克,蒜頭連皮1個,老姜皮15克,冬瓜皮15克,水煎服。
8、用於食蟹中毒:紫蘇葉30克,生姜3片,煎湯頻飲。
9、用於陰囊濕疹:紫蘇莖葉適量,水煎泡洗患處。
10、用于體內(nèi)寄生蟲,紫蘇莖葉適量,和面一起蒸饅頭,食之可以滅殺蛔蟲等體內(nèi)寄生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161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紫蘇子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