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薊為少常用中藥。原名薊,始載于《名醫(yī)別錄》。具有涼血止血、祛瘀消腫的功能。小薊為菊科植物刺兒菜Cephalanoplossegetum(Bge.)Kitam及刻葉刺兒菜Cephalanoplossetosum(Bieb.)kitam的干燥全草或根。刺兒菜系多年生草本,高20~50cm,根狀莖長。莖無毛或被蛛絲狀毛。基生葉花時凋落。下部葉和中部葉橢圓形或橢圓狀被針形,頂端尖或鈍,基部窄狹或鈍圓,近全緣或有疏鋸齒,邊緣有小刺,兩面有疏密不等的白蛛絲狀毛。頭狀花序單生于莖端,夏季開紫紅色花。瘦果橢圓形或長卵形,略扁平。產(chǎn)地與分布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有產(chǎn)。鑒別要點小薊為帶根的全草或地上部分,莖中空,莖有柔毛,葉有蛛絲狀白毛,葉生黃色針刺,頭狀花如髻,氣微,微苦。而大薊則為簇生根,紡錘形稍彎,質(zhì)堅,斷面粉質(zhì),氣特殊味甘。兩者迥然不同,極易區(qū)別。名典鑒別①梁?《名醫(yī)別錄》:“大小薊根,五月采?!雹谔蘸刖霸唬骸按笏E是虎薊,小薊是貓薊,葉并多刺,相似。田野甚多,方藥少用。”③唐?蘇恭曰:“大小薊雖相似,功力有殊。大薊生山谷,根療消腫,小薊生平澤,不能消腫,而俱能破血?!雹荜惒仄髟唬骸八E門以多薊得名,當(dāng)以北方者為牲也。”⑤宋?蘇頌曰:“小薊處處有之,俗名青刺薊,二月生苗,二三寸時,并根作菜,茹食甚美。四月高尺余,多刺,心中出花,頭如紅藍(lán)花而青紫色,北名呼為千針草。四月采苗,九月采根,并陰干用。大薊苗根與此相似,但肥大爾?!雹蘅茏趭]曰:“大小薊皆相似,花如髻。但大薊高三四尺,葉皺,小薊高一尺許,葉不皺,以此為異。”⑦明?《本草蒙筌》:“大小薊,雖系兩種,氣味不殊。隨處田野俱生,北平出者力勝,蓋薊門以薊取名,則可徵矣。凡資治療,用須采根。大薊高三四尺余,葉多青刺而皺?;ㄩ_如髻,赤若紅藍(lán),北人因之,呼為千針草也。破血捷,消腫奇?!雹嗬顣r珍曰:“薊猶髻也,其花如髻也。曰虎、曰貓,因其苗狀猙獰也。”⑨清?《本草從新》:“大小薊皆能破血退熱,吐衄腸癰。小薊力微,能破瘀生新。不能如大薊之消癰毒。兩薊相似,花如髻。大薊莖高而葉皺,小薊莖低而葉不皺。皆用根?!雹狻侗静萸笳妗罚骸按笮∷E……兩薊相似,花如髻。大薊莖粗如葉皺,小薊莖低而葉不皺。皆用莖?!笨焖勹b別小薊長約50cm,帶有根莖。莖呈圓柱形,常折斷;表面綠色或微帶紫棕色,有縱棱和柔毛。質(zhì)脆,斷面纖維狀中空。葉多破碎皺縮卷曲,黃綠色,兩面均有白色蛛絲狀毛,全緣或微波狀,有金黃色針刺。頭狀花序頂生,總苞鐘狀,苞黃綠色,五六層,狹長成被針形,花冠多脫落,冠毛羽狀常外露。氣微,味微苦。以色綠葉多者為佳。
野外鑒別植物
你要是問野外吃的我有答: 圖片不好找,樓主自己用百度圖片搜吧,輸入野菜名字就OK
口蘑
口蘑,是生長于張家口市以北草原上的各種野生蘑菇,經(jīng)張家口加工精制后,專稱為“口蘑”,已有300多年的加工歷史。口蘑味道馨香,營養(yǎng)豐富,有“食用菌之王”的美稱,是迎賓、饋友的佳品,為聞名世界的著名特產(chǎn)。口蘑屬于真菌,擔(dān)子菌綱,傘菌目。它生長在地面上,象傘狀的部分叫實體,屬于繁殖器官。蘑菇下面的土壤,一般須有草和樹根等基物,內(nèi)含有大量無色纖細(xì)的絲狀物,叫做菌絲體,是由實體上的菌褶散落的孢子萌發(fā)形成,能夠多年生活在土壤或物中。當(dāng)溫度適宜時,上菌絲大量繁殖而鉆出地面,形成了蘑菇。蘑菇生長有季節(jié)性,一般入伏后,小暑、大暑開始產(chǎn)蘑。尤其連陰雨過后,溫度和濕度一適應(yīng),碧綠的草灘上就長出一片片密密匝匝、白花花的蘑菇。質(zhì)量最好的蘑菇是頭茬蘑菇。
作為一種名產(chǎn),口蘑的種類頗多,主要有白大蘑、普大蘑、杵中蘑、珍珠蘑、鏡子面蘑、青腿片蘑、杵片蘑、茸子蘑等十多種。其中最為名貴的是白蘑,其菌蓋(俗稱傘)潔白,菌褶黃白,褶細(xì)、蓋大、肉厚、柄短,氣味極為清香。經(jīng)過加工的成品口蘑,色澤分明,形如傘狀,個大肉肥,色、香、味俱佳,可清燉、紅燒、吊湯食用,尤其是燉好的“肉絲口蘑湯”能使?jié)M屋清香,撲鼻入腑,食欲倍增。
口蘑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yǎng)價值也十分豐富。據(jù)化驗,“口蘑”中含有蛋白質(zhì)、糖類、脂肪、纖維,還含有鉀、磷、鈣、鐵等礦物質(zhì)、氨基酸及大量維生素B、C,素有“高級蔬菜”之稱。如果長期食用,能降低人體的血壓和膽固醇,增強人體對肝炎、軟骨病的防治能力,并有一定的防癌癥抗癌作用。在國際上,口蘑和其它食用菌一樣,被譽為“健康食品”。
蕨菜
蕨菜:亦稱"烏糯",又名龍頭菜,蕨菜吃起來,不僅鮮嫩滑爽,而且營養(yǎng)價值很高,每100克鮮品中含蛋白質(zhì)0.43克,脂肪0.36克,糖類3.6克,有機酸0.45克,并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是一般栽培蔬菜的幾倍至十幾倍,享有"山菜之王"的美譽。蕨菜味甘性寒入藥有解毒、清熱、潤腸、降氣、化痰等功效,經(jīng)常食用可治療高血壓,頭暈失眠,子宮出血,慢性關(guān)節(jié)炎等癥,對流感也有預(yù)防作用。
土人參
土人參又名玉蘭菜、飛來菜等,屬馬齒莧科土人參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土人參為直根系,主根近圓柱形,株高50厘米左右。葉片橢圓形,稍肉質(zhì),長8厘米左右,寬4厘米左右,葉上表面光滑油亮?;ㄐ?、桃紅色,每株可同時開花數(shù)十朵,具有較好的觀賞價值。土人參營養(yǎng)豐富,且具有清熱解毒、補中益氣、生津解渴、暢通乳汁等功效,是一種天然的藥、食兼用蔬菜,市場上稱之為高檔“賓館蔬菜”。
苦菜
苦菜又叫白花敗醬、黃花敗醬,多年生草本,高達(dá)1米??嗖说叵虏糠值那o細(xì)長;地上部分莖直立,莖上生葉,葉對生,卵形或長卵形,邊緣有粗齒,兩面有粗毛??嗖嘶ǔ蓚惴繝畹膱A錐聚傘花序,花冠白色或黃色,直徑4—6毫米。苦菜根及根狀莖有氣味,嫩苗可以食用,也可曬成干品貯藏待用。目前,苦菜湯是最為常見的野菜品種之一。
馬齒莧
馬齒莧又名長命菜、瓜子菜、五行草,是馬齒莧科一年生肉質(zhì)草本植物,植株匍匐,分枝比較多,莖和葉都是肉質(zhì)、多汁,而且葉比較小,呈倒卵形狀,厚而且柔軟。因為其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都較高,馬齒莧是近幾年受到人們喜愛的野生蔬菜之一,愛長痤瘡的人適宜多吃。
薺菜
俗話說,“到了三月三,薺菜當(dāng)靈丹”。清明過后,農(nóng)村很多婦女和孩子們常常擁到田邊地頭,細(xì)細(xì)地尋覓野生薺草,帶回家和著做餃子、春卷的餡心。薺菜又名護生草、菱角菜,屬十字花科。薺菜葉成羽狀分裂,葉不整齊,頂片特大,葉片有毛,葉柄有翼。薺菜屬耐寒性植物,喜冷涼的氣候,其嫩莖葉供食,味清香鮮美,可作為菜餡或作豆腐羹、炒肉 絲、燒湯、也可曬成干,但味較差。長期食用薺菜有明目,清熱、止血、利尿、治痢等功效。
紅番莧
紅番莧又名紅鳳菜、觀音莧、木耳菜、紅背菜、當(dāng)歸菜,為菊科多年生草本。紅番莧的葉呈橢圓狀披針形,厚而柔軟,邊緣有不整齊鋸齒,葉上面綠色,背面紫紅色,光滑無毛,花橙黃或猩紅色。紅番莧可放湯作菜,例如滾魚片湯、滾瘦肉湯,或用蒜茸炒鮮葉等,味道可口,對腸炎、痢疾亦有一定防治作用。
益母菜
益母草為唇形科直立草本植物,大多生長在山坡草地、曠野荒郊或路邊,向陽處更多。益母草株高30厘米至100厘米,莖為方柱形,葉型變化比較大,基生葉和下部莖生葉在花期脫落,多為卵形至近圓形,葉上分有3裂。益母草花冠粉紅色至淡紫紅色,花后結(jié)實為淡褐色三菱形堅果,莖葉可以食用,也可制成干品貯藏,味道清香爽口,涼拌或煲湯皆宜,是較為常見的野生保健蔬菜。
竹筍
“雨后春筍”,描寫的是一番春雨,催出竹林下千百個春筍競相破土而出,其景象充滿生機和活力。竹筍按出土?xí)r令,可分為春筍、夏筍、冬筍等,我市可食用的竹筍有毛竹、麻竹、綠竹、黃甜竹、福建酸竹等20種左右。竹筍肉厚、色白、質(zhì)嫩、氣香、味鮮,有“寒士山珍”、“素菜中第一品”等美譽。筍肉營養(yǎng)豐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等,肥胖者和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常吃竹筍特別有食養(yǎng)、食療功益。竹筍可葷可素,烹、炒、燜、燉,或制成筍脯、筍菹、筍干、罐頭等,操作方便,鮮美可口。
采摘野菜有學(xué)問:
除了常見的幾種野菜外,當(dāng)然不能忘掉在山區(qū)還有野生的香菇、黑木耳等菌類野菜。劉女士經(jīng)常利用星期天爬山。去年夏季,她在山上看到了足足三四斤重的蘑菇?!斑@些野蘑菇像小傘一樣露出肥肥厚厚的頭菇,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面積足足有一平方米?!碑?dāng)時,劉女士擔(dān)心,這些野蘑菇能不能采摘,如果全部采摘回家勢必要保存好幾天,到時候是不是會變質(zhì)等。
提醒:菌類野菜的旺盛時節(jié)應(yīng)當(dāng)在夏季,而且有毒的野生蘑菇種類較多,不好辨認(rèn),如果沒有十足把握,千萬不要亂吃。
野菜食用的原則:
1.熟悉的野菜可放心食用。比如薺菜、馬齒莧等,不要誤摘誤食。
2.不食用有環(huán)境污染的野菜。不少野菜本身無毒素,但不同的生長環(huán)境卻決定了它日后是否受污染,能否食用。如果在土壤和大氣中重金屬含量較高的環(huán)境(如工礦區(qū))中生長,它能富集自然界的鎘、鉛、鍶、鉻等重金屬元素;而生長在空氣污染嚴(yán)重地區(qū)(如公路邊、工業(yè)污水渠邊)的野菜,不但能吸附空氣中的灰塵,而且對空氣和土壤的有害氣體和化學(xué)成分具有過濾作用,生長在醫(yī)院、疫區(qū)內(nèi)的野菜,還會依附著危害人類的細(xì)菌、病毒等,因此,切忌到公路邊、工礦區(qū)、污水渠旁、醫(yī)院附近采摘野菜食用!
3.久放的野菜不能吃。野菜最好是現(xiàn)采現(xiàn)吃,久放的野菜營養(yǎng)成分大大減少,味道差。
4.野菜不宜多吃。部分野菜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zhì):包括單寧、生物堿、皂苷、硝酸鹽、重金屬等。如野蒜含丙烯基硫化物,常食會令人陰虛火旺、咽喉干燥、眼目亦腫;小薊(剌目菜、青春菜)含生物堿等物質(zhì),常食可致人體脾胃虛寒、血瘀,過量可發(fā)生中毒。此外,大部分野菜都具味苦性涼、解毒敗火等功能,但過量食用可損傷脾胃,每次只能適量食用。
5.野菜做法各不同。苣荬菜、蒲公英等野菜最佳吃法是洗凈蘸醬生吃。還有一些苦味的野菜,生吃苦中有甜,爽口醒腦,若熟吃則無法下咽。
野菜的吃法很多,但它不像那些名吃大菜,非要按照什么菜譜或章典來制作。大多數(shù)的野菜洗凈后,用熱水焯一下,或拌或炒或蒸,就可以像蔬菜一樣食用。干燥上火時可以用小火煨一鍋野菜粥,濃濃的菜汁裹著黏稠的米糊,清淡而滋味綿長,還可增加維生素和纖維素的攝取,有滋陰補腎,調(diào)節(jié)腸胃之功效。不過,市民應(yīng)避免食用那些不知道名稱的野菜。林先生強調(diào)稱,苦味野菜味苦性涼,有解毒敗火作用,但過量食用會損傷脾胃,“野菜每次不宜多吃”。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同樣的野菜,為什么自己做的往往不如酒店、飯館做的好吃呢?記者綜合一些酒店、飯館菜譜,向大家推薦幾款常見菜的做法。
◎翅果菊炒肉絲
做法:將豬肉洗凈切絲后用適量鹽、醬油、雞精、白糖、淀粉拌勻,腌漬一會待用。翅果菊清洗干凈后用沸水約焯半分鐘撈出,用清水洗一遍,瀝去水,切段?;驘徨伔庞?,投入肉絲和姜末并快速翻炒至肉絲散開,放入翅果菊,再撒上適量鹽,炒均勻即可盛盤。
◎馬齒菜金針肝蛋湯
做法:將馬齒菜洗凈切碎,金針菜水洗后切斷,豬肝切薄片。再把馬齒菜、金針菜放鍋中,加適量水煮15分鐘,加人豬肝稍燉,散打雞蛋1只,待沸后調(diào)入食鹽、味精即成。
◎涼拌蕨菜
做法:涼拌蕨菜做法簡單,開水輕焯后,配以精鹽、味精、醬油、醋、白糖、麻油拌勻,蕨菜的嫩莖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風(fēng)味獨特,鮮嫩爽滑中帶點微苦,絕對是山野菜中的上品。需要提醒您的是,蕨菜性寒不宜多食。
◎巧拌野苦菊
做法:將苦菊擇好洗凈,過水輕焯控干晾涼,姜蒜切末,加入鹽、雞精、香油、白糖、米醋、辣椒油少許,攪拌均勻后裝盤即可??诟刑鹣炭嗨崂蔽逦峨s陳,清新爽口,開胃健脾。
◎馬齒莧蒸肉
做法:將新鮮的馬齒莧洗凈、除水后曬3-5天,直至
完全曬干,有利于長時間貯存,隨吃隨取。吃時可用水泡開,洗凈后同肉蒸或燒,味道可口。
文章引用自: www.8264.com 中國戶外資料網(wǎng)
如何辨認(rèn)蒲公英
辨別蒲公英主要看它的葉片以及花色,真正的蒲公英葉片無刺,開形如小菊花的黃色花朵。
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華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頭狀花序,種子上有白色冠毛結(jié)成的絨球,花開后隨風(fēng)飄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蒲公英、大薊、小薊極為相似,所以很多人容易將它們混淆。但是,由于三者的功效和作用都有很多區(qū)別,誤食誤用對健康有害無益,因此我們必須清楚的區(qū)分它們。
其實,真正的蒲公英葉片無刺,開形如小菊花的黃色花朵。如果不符合這些特征,它就不是蒲公英,可能是大薊、小薊或其它東西。
蒲公英的葉片上面沒有刺,而且開出的花是黃花,形如菊花。
大薊的葉片上生有很多尖刺,開紅紫色的花。小薊的葉片上也有刺,也是開紅紫色的花,但其花朵形狀與葉片形狀與大薊還是有點區(qū)別的。
拓展資料
蒲公英,菊科,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圓錐狀,表面棕褐色,皺縮,葉邊緣有時具波狀齒或羽狀深裂,基部漸狹成葉柄,葉柄及主脈常帶紅紫色,花葶上部紫紅色,密被蛛絲狀白色長柔毛;頭狀花序,總苞鐘狀,瘦果暗褐色,長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190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乙肝大三陽患者服用小薊是否起作用?
下一篇:
生地和白茅根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