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薊
oris
(英)
別名野紅花、小刺蓋、刺菜。
來源為菊科植物刺兒菜etum(Bunge)Kitam.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25~50cm,具匍匐根莖。莖直立,有縱槽,幼莖被白色蛛絲狀毛。葉互生,橢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長7~10cm,寬1.5~2.5cm,先端鈍,邊緣齒裂,有不等長的針刺,兩面均被蛛絲狀綿毛。頭狀花序頂生,雌雄異株;總苞鐘狀,總苞片5~6層,雄花序總苞長1.8cm,雌花序總苞長約2.3cm;花管狀,淡紫色,雄花花冠長1.7~2cm,雌花冠長約2.6cm。瘦果橢圓形或長卵形,具縱棱,冠毛羽狀?;ㄆ?~6月,果期5~7月。
生于荒地、路旁或田間。產(chǎn)于全國各地。
采制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或鮮用。
化學(xué)成分含刺槐甙()、蕓香甙、原兒茶酸、咖啡酸、氯原酸、生物堿、抑甙。
性味性涼,味甘、苦。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祛瘀消腫。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傷出血、癰腫瘡毒。
鮮小薊小是指沒有曬干就是鮮用的小薊.不過劑量要加大一倍.
鮮小薊
藥物名稱:小薊
藥物別名:野紅花、小刺蓋、刺菜。
英文名稱:
說明:甘,涼。歸心、肝經(jīng)。
功用作用:1.涼血止血:用于血熱妄行之出血證,如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崩漏等,尤長于治療尿血、血淋。常配蒲黃、木通、滑石、生地等。
2.解毒消癰:用于熱毒癰腫,內(nèi)服或鮮品搗爛外敷。
小薊別名:野紅花、小刺蓋、刺菜。貓薊、青刺薊、千針草等。性味與歸經(jīng):甘、苦,涼。歸心、肝經(jīng)。
功能與主治
涼血止血,祛瘀消腫。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傷出血,癰腫瘡毒。
用法與用量
4.5~9g。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鮮小薊小是指沒有曬干就是鮮用的小薊.不過劑量要加大一倍.
導(dǎo)讀:刺兒菜,學(xué)名小薊,大刺兒菜又稱大薊,別看它們叫法相似,但其實是兩種不同的中藥材。
涼血止血藥既是止血藥,又是清熱涼血藥。在止血藥中,它的種類最多。
止血為主,兼有涼血之功 ,一般還兼有解毒消癰,清熱利尿,利膽退黃等作用。可用于熱毒癰腫,淋證,水腫,濕熱黃疸等。
涼血止血藥藥性一般為苦寒或甘寒, 凡是藥性苦寒的用量一般要少一些 ,如果過用或重用,不但滋味很苦,服用起來比較困難,而且還可能出現(xiàn)苦寒傷胃。
所以有的時候采用 炒炭或者配伍 的方式來降低它的苦寒之性。
也有的藥性是 甘寒 ,那么這一類的涼血止血藥一般滋味都比較純正,沒有明顯的苦味, 用量都比較大,不容易傷胃 ,所以藥性屬甘,其實就是真實滋味。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 小薊,大薊 這兩味菊科植物。
小薊來源于菊科植物 刺兒菜 的地上部分。
大薊來源于菊科植物 薊 的地上部分。
大薊和小薊的藥性都是甘,苦,涼,歸心經(jīng),肝經(jīng)。 功效也一樣,都是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 。
兩個藥都是涼血止血藥,治療血熱導(dǎo)致的出血證,吐血,咯血,衄血,尿血,血淋,崩漏都可以。
用法既可以單用,搗爛外涂,也可以與側(cè)柏葉,白茅根,茜草等同用,組成 十灰散 。
古方"十灰散",由十味中藥燒灰存性而成,
具有涼血止血之功效
現(xiàn)代研究也證實,大薊小薊能 收縮血管 ,升高血小板數(shù)目,促進血小板聚集,抑制纖溶,從而加速止血。
大薊和小薊在涼血止血的同時都略有一點 活血化瘀 的傾向。
打個比方,就好像在涼血止血的復(fù)方中加了少量的活血化瘀藥,這樣在涼血止血時就有優(yōu)勢了,不容易留瘀。
但需要注意, 活血化瘀只能說一個傾向 ,并不是獨立功效,如果單獨使用,治療作用并不明顯。
用法用量方面, 可以煎湯內(nèi)服,也可以外用 。一般搗爛敷患處或者煎湯外洗,藥性苦寒,需要注意 脾胃虛寒以及便溏腹瀉者忌用 。
炒炭可以 緩解寒涼之性,增加收斂的作用 ,進而發(fā)揮收斂止血的作用。
大薊,小薊還可以 解毒消癰 ,治療熱毒瘡癰,不管內(nèi)服或者外敷都行。
可以單獨用于熱毒病證,也可以配伍前面我們學(xué)過的解毒消癰的中藥,比如說金銀花,連翹等等。
大薊和小薊化瘀這一點在治療瘡癰的早期也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
瘡癰腫痛一般局部出現(xiàn)紅腫疼痛,根據(jù)《內(nèi)經(jīng)》的說法就是“熱毒瘀滯,往往逆于肉里,乃生癰膿。”那也就是說 局部有一定的瘀血,所以才會出現(xiàn)紅腫疼痛 。
所以大薊和小薊涼血解毒消癰的同時,活血化瘀,有利于熱毒瘡癰在初期的消散。
除此之外,大薊小薊 清肝解毒,降壓 ,也可以治療濕熱黃疸,高血壓。
大薊與小薊均始載于陶弘景的《名醫(yī)別錄》,并被列入中品。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將其載于草部濕草類。
大薊小薊不同的地方也是細微的區(qū)別, 大薊散瘀的作用優(yōu)于小薊,小薊利尿通淋的作用優(yōu)于大薊 ,所以小薊更擅長治療尿血血淋。
高血壓患者平時可以用3-15克大、小薊鮮草煎水代茶飲。切記, 脾胃虛寒而無瘀滯者 忌服大、小薊, 血虛極者 也不宜使用哦!
xiǎo jì
2 英文參考herba cepbalanoplosis segeti [朗道漢英字典]
cephalanopli,herba [湘雅醫(yī)學(xué)專業(yè)詞典]
cirsii,herba [湘雅醫(yī)學(xué)專業(yè)詞典]
field thistle herb [湘雅醫(yī)學(xué)專業(yè)詞典]
Herba Cirsii(拉) [中醫(yī)藥學(xué)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yī)藥學(xué)名詞(2004)]
field thistle herb [中醫(yī)藥學(xué)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yī)藥學(xué)名詞(2004)]
3 概述
小薊
小薊為中藥名,出自《本草經(jīng)集注》[1]。小薊為菊科植物刺兒菜Cirsium setosum (Willd.) MB.的干燥地上部分[2][3]。小薊莖呈圓柱形,有的上部分枝,長5~30cm,直徑0.2~0.5cm;表面灰綠色或帶紫色,具縱棱及白色柔毛;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中空。葉互生,無柄或有短柄;葉片皺縮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長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12cm,寬0.5~3cm;全緣或微齒裂至羽狀深裂,齒尖具針刺;土表面綠褐色,下表面灰綠色,兩面均具白色柔毛。頭狀花序單個或數(shù)個頂生;總苞鐘狀,苞片5~8層,黃綠色;花紫紅色。氣微,味微苦。小薊炭形如小薊段,外表黑褐色,內(nèi)黃褐色[2]。質(zhì)松脆[2]。具焦香氣,味苦[2]。
小薊味甘、苦,性涼[2][3]。歸心、肝經(jīng)[2][3]。具有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的功效[3]。用于衄血,吐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外傷出血,癰腫瘡毒[3]。小薊生品和小薊炭各自的擅長、用法與大薊情況相似,二者常配伍應(yīng)用[2]。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biāo)準(zhǔn)。
4 拉丁名Herba Cirsii(拉)(《中醫(yī)藥學(xué)名詞(2004)》)
5 英文名field thistle herb(《中醫(yī)藥學(xué)名詞(2004)》)
6 小薊的別名野紅花、小刺蓋、刺菜。
貓薊、刺薊菜、刺兒菜[1]。
7 小薊的處方用名小薊、小薊炭[2]。
8 小薊的來源小薊為菊科植物刺兒菜Cirsium setosum (Willd.) MB.的干燥地上部分[2][3]。
小薊為菊科植物小薊Cirsium setosum (Willd.)MB.的全草[1]。
9 小薊的產(chǎn)地全國各地均產(chǎn)[1]。
10 小薊的原植物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25~50cm,具匍匐根莖。莖直立,有縱槽,幼莖被白色蛛絲狀毛。葉互生,橢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長7~10cm,寬1.5~2.5cm,先端鈍,邊緣齒裂,有不等長的針刺,兩面均被蛛絲狀綿毛。頭狀花序頂生,雌雄異株;總苞鐘狀,總苞片5~6層,雄花序總苞長1.8cm,雌花序總苞長約2.3cm;花管狀,淡紫色,雄花花冠長1.7~2cm,雌花冠長約2.6cm。瘦果橢圓形或長卵形,具縱棱,冠毛羽狀。花期5~6月,果期5~7月。
11 小薊的生境生于荒地、路旁或田間。
12 小薊的采收與初加工夏秋二季花開時采割,除去雜質(zhì),曬干[2]。
13 小薊的生藥性狀小薊莖呈圓柱形,有的上部分枝,長5~30cm,直徑0.2~0.5cm;表面灰綠色或帶紫色,具縱棱及白色柔毛;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中空。葉互生,無柄或有短柄;葉片皺縮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長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12cm,寬0.5~3cm;全緣或微齒裂至羽狀深裂,齒尖具針刺;土表面綠褐色,下表面灰綠色,兩面均具白色柔毛。頭狀花序單個或數(shù)個頂生;總苞鐘狀,苞片5~8層,黃綠色;花紫紅色。氣微,味微苦。(《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4 小薊的炮制唐代有搗汁(《備急千金藥方》)、酒漬(《外臺秘要》)、細切(《千金翼方》)[2]。
宋代有“切研”(《全生指迷方》)[2]。
元代有“燒存性,為灰”(《十藥神書》)的方法[2]。
清代則有童便拌微焙(《握靈本草》)和童便拌微炒、酒洗(《本草匯》)等炮制方法,并有“消腫搗汁用,止血燒灰存性用”(《本草述鉤元》)的論述[2]。
現(xiàn)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炭等[2]。
14.1 小薊的炮制方法 14.1.1 小薊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稍潤,切段,干燥,篩去碎屑[2]。
14.1.2 小薊炭取小薊段,置炒制容器內(nèi),用武火加熱,炒至表面黑褐色,內(nèi)部黃褐色,噴淋少許清水,熄滅火星,取出晾干[2]。
14.2 成品性狀小薊為不規(guī)則小段,葉、莖、花混合[2]。莖圓柱形,表面綠褐色或帶紫色[2]。葉多皺縮或破碎,具針刺[2]。花球形或橢圓形,總苞鐘狀,黃綠色,花紫色[2]。氣微,味微苦[2]。
小薊炭形如小薊段,外表黑褐色,內(nèi)黃褐色[2]。質(zhì)松脆[2]。具焦香氣,味苦[2]。
14.3 炮制作用小薊具有涼血、止血、祛瘀消癰的功能[2]。
小薊生品和炒炭品各自的擅長、用法與大薊情況相似,二者常配伍應(yīng)用[2]。
生大薊以涼血消腫力勝,常用于熱淋,癰腫瘡毒及熱邪偏盛的出血證[4]。如用鮮大薊根洗凈搗汁,加熱水燉1小時,飯前服,治熱結(jié)血淋(《福建民間草藥》);治心熱吐血及衄血、崩中下血,均可用本品搗后絞取汁內(nèi)服(《太平圣惠方》)[4]。
大薊炒炭后涼性減弱,收斂止血作用增強[4]。用于吐血、嘔血、咯血、嗽血等出血較急劇者[4]。如十灰散(《十藥神書》)[4]。
14.4 炮制研究小薊主含生物堿、皂苷等成分[2]。
動物實驗證明,小薊炭確能縮短出血時間和凝血時間[2]。以止血作用為指標(biāo),采用正交試驗法對小薊炭的炮制工藝進行了優(yōu)選[2]。結(jié)果表明,小薊炭炮制的最佳工藝是溫度210℃,炒制5分鐘,在此條件下炮制的小薊炭具有顯著縮短小鼠凝血時間的作用[2]。同時發(fā)現(xiàn)鞣質(zhì)含量隨著炮制溫度的升高和加熱時間的延長而降低,這一結(jié)果表明,小薊止血作用與鞣質(zhì)含量似無直接關(guān)系[2]。小薊炭炮制過程中應(yīng)注意勞動保護,防止在炒制過程中小薊花絮因質(zhì)地輕松而飄散污染環(huán)境[2]。
14.5 貯存方法置干燥容器內(nèi)[2]。小薊炭密閉,置通風(fēng)干燥處[2]。
15 小薊的性味歸經(jīng)小薊味甘、苦,性涼[2][3]。歸心、肝經(jīng)[2][3]。
甘、微苦,涼,入肝、脾經(jīng)[1]。
16 小薊的功能主治小薊具有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的功效[3]。用于衄血,吐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外傷出血,癰腫瘡毒[3]。
小薊具有涼血,祛瘀,止血的功效[1]。
1.治吐血、咯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血崩、肝炎,煎服:9~15g(鮮品30~60g)[1]。
2.治創(chuàng)傷出血,癰癤腫毒,搗敷[1]。
小薊生品和小薊炭各自的擅長、用法與大薊情況相似,二者常配伍應(yīng)用[2]:
生大薊以涼血消腫力勝,常用于熱淋,癰腫瘡毒及熱邪偏盛的出血證[4]。如用鮮大薊根洗凈搗汁,加熱水燉1小時,飯前服,治熱結(jié)血淋(《福建民間草藥》);治心熱吐血及衄血、崩中下血,均可用本品搗后絞取汁內(nèi)服(《太平圣惠方》)[4]。
大薊炭涼性減弱,收斂止血作用增強[4]。用于吐血、嘔血、咯血、嗽血等出血較急劇者[4]。如十灰散(《十藥神書》)[4]。
17 小薊的化學(xué)成分小薊含蕓香苷、刺槐素、原兒茶酸、刺槐苷、綠原酸、咖啡酸。還含生物堿、皂苷[1]。
小薊主含生物堿、皂苷等成分[2]。
18 小薊的藥理作用藥理實驗小薊對小鼠有止血作用[1]。
動物實驗證明,小薊炭確能縮短出血時間和凝血時間[2]。
在體外煎劑對溶血性鏈球菌、白喉、大腸、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醇浸劑能抑制結(jié)核桿菌[1]。
小薊所含兒茶酚胺類物質(zhì),注射時能升高血壓,口服則無[1]。
小薊有某些消炎、鎮(zhèn)靜作用[1]。
19 小薊的藥典標(biāo)準(zhǔn) 19.1 品名小薊
Xiaoji
CIRSII HERBA
19.2 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刺兒菜Cirsium setosum (Willd.)MB.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開時采割,除去雜質(zhì),曬干。
19.3 性狀本品莖呈圓柱形,有的上部分枝,長5~30cm,直徑0.2~0.5cm;表面灰綠色或帶紫色,具縱棱及白色柔毛;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中空。葉互生,無柄或有短柄;葉片皺縮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長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12cm,寬0.5~3cm;全緣或微齒裂至羽狀深裂,齒尖具針刺;土表面綠褐色,下表面灰綠色,兩面均具白色柔毛。頭狀花序單個或數(shù)個頂生;總苞鐘狀,苞片5~8層,黃綠色;花紫紅色。氣微,味微苦。
19.4 鑒別(1)本品葉表面觀:上表皮細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表面角質(zhì)紋理明顯;下表皮垂周壁波狀彎曲,上下表皮均有氣孔及非腺毛。氣孔不定式或不等式。非腺毛3~10余細胞,頂端細胞細長呈鞭狀,皺縮扭曲。葉肉細胞中含草酸鈣結(jié)晶,多呈針簇狀。
(2)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5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小薊對照藥材0.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蒙花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lμl,分別點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乙酰丙酮一丁酮一乙醇一水(1:3:3:13)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三氯化鋁試液,晾于,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19.5 檢查 19.5.1 雜質(zhì)不得過2%(附錄ⅨA)。
19.5.2 水分不得過12.0%(附錄ⅨH第一法)。
19.5.3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過5.0%(附錄ⅨK),
19.6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附錄X 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用稀乙醇作溶劑,不得少于19.0%。
19.7 含量測定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D)測定。
19.7.1 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甲醇0. 5%醋酸溶液(55:45)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326nm。理論板數(shù)按蒙花苷峰計算應(yīng)不低于1500。
19.7.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蒙花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
19.7.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粉末(過四號篩)約0.l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l0ml,稱定重量,超聲處理(功率100W,頻率40kHz)15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
19.7.4 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蒙花苷(C28H32014)不得少于0.70%。
19.8 小薊飲片 19.8.1 炮制 19.8.1.1 小薊除去雜質(zhì),洗凈,稍潤,切段,干燥。
本品呈不規(guī)則的段。莖呈圓柱形,表面灰綠色或帶紫色,具縱棱和白色柔毛。切面中空。葉片多皺縮或破碎,葉齒尖具針刺;兩面均具白色柔毛。頭狀花序,總苞鐘狀;花紫紅色。氣微,味苦。
19.8.1.1.1 浸出物同藥材,不得少于14.0%。
19.8.1.1.2 含量測定同藥材。
19.8.1.2 小薊炭取凈小薊段,照炒炭法(附錄ⅡD)炒至黑褐色。
本品形如小薊段。表面黑褐色,內(nèi)部焦褐色。
19.8.2 性味與歸經(jīng)甘、苦,涼。歸心、肝經(jīng)。
19.8.3 功能與主治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用于衄血,吐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外傷出血,癰腫瘡毒。
19.8.4 用法與用量5~12g。
19.8.5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19.9 出處隨著現(xiàn)代醫(yī)藥學(xué)研究的不斷深入,不少中藥材已被證實確實與我們祖先在古籍中所描述的功效一致。因此,中醫(yī)未病先防的思想也被廣大中國人所接納。而腫瘤作為常見的致死絕癥,不少人都希望通過日常飲食的調(diào)整來預(yù)防此類疾病。這里推薦四種抗腫瘤的家用茶飲藥材??鮮小薊、鮮公英、鮮茅根以及黃芪。
一、鮮公英鮮公英即新鮮的蒲公英,內(nèi)含菊糖等多種有益成分,能夠緩解腫痛,消炎抗菌,預(yù)防腫瘤。據(jù)有關(guān)專家所言,蒲公英對于宮頸癌、乳腺癌、肺癌等疾病有著很好的治療效果。癌癥患者長期堅持飲用蒲公英茶,可以有效減少體內(nèi)的癌細胞;而普通人日常多飲用蒲公英茶則能起到很好的預(yù)防作用。
二、鮮茅根鮮茅根又被稱為鮮蘭根,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抗癌防癌的功效。它的抗腫瘤成分主要用于抑制肺癌、鼻咽癌、直腸癌、膀胱癌、食管癌等多種癌癥。它可直接煮水飲用,也可以與金銀花搭配煮成茅根金銀花茶飲用。如此飲用不僅可以抗腫瘤,還可以清熱解毒,實在是一大健康茶飲。
三、鮮小薊鮮小薊性寒涼,味甘苦,有涼血止血、抗菌消炎、延緩衰老、抗腫瘤等多種功效。據(jù)有關(guān)科學(xué)研究表明,其內(nèi)含的某種化學(xué)物質(zhì)對于肝癌、宮頸癌、胃癌等癌癥細胞有著很好的抑制作用。長期泡水飲用,能夠有效抑制腫瘤細胞,起到很好的抗腫瘤功效。
總而言之,鮮公英、鮮茅根和鮮小薊都是抑制腫瘤細胞的最佳家用茶飲藥材。除此以外,還有黃芪也能起到較好的抗腫瘤的作用,推薦日常煲湯放入這種藥材。最后,希望腫瘤患者通過這些藥材泡茶,能夠無痛治愈癌癥;而普通人通過這些藥材泡茶,能夠不患上癌癥。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190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三七、紫珠草、小薊可以一起使用嗎?
下一篇: 小薊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