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學名敗醬草拉丁學名ThlaspiarvenseLinn.別稱蘇敗醬、遏藍菜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綱單子葉植物綱科蕓香科種敗醬草分布區(qū)域主產(chǎn)江蘇、浙江、湖北、安徽
含白花敗醬甙(villoside)、莫羅忍冬甙(morroniside)、番木鱉甙(loganin)等。
性味:性涼,味辛、苦。敗醬草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瘀排膿。用于闌尾炎、痢疾、腸炎、肝炎、眼結膜炎、產(chǎn)后瘀血腹痛、癰腫疔瘡。
小薊:刺兒菜(學名:Cirsiumsetosum),民間俗稱刺角芽,為菊科薊屬的植物。分布于中國大部分地區(qū),中歐、東歐、俄羅斯東部、日本、朝鮮等地區(qū)亦有分布。生長于海拔140米至2650米的地區(qū),一般生于荒地、草地、山坡林中、路旁、灌叢中、田間、林緣及溪旁。有人工栽培作藥用。
【性味與歸經(jīng)】甘、苦,涼。歸心、肝經(jīng)。
【功能與主治】涼血止血,祛瘀消腫。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傷出血,癰腫瘡毒。
【用法與用量】4.5~9克。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
科屬分類:菊科
拉丁文名:HerbaCirsiiSetosi
藥(毒)理學:大鼠每天給煎劑80g/kg灌胃,連續(xù)2周,并無明顯毒性,肝、腎組織檢查無特殊病理變化。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河旁或荒地、田間。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
為菊科植物刺兒菜Cephalanoplossegetum(Bunge)Kitam.的地上部分。
【采制】夏、秋二季花開時采割,除去雜質(zhì),曬干。
作為醫(yī)生的角度給您的回答,望能幫到您。
不是一種藥,外形不同、效果也不同,中醫(yī)方劑里面一般用途為,敗醬草:消炎、排膿;小薊:祛瘀、止血。
另外,大薊與小薊功效類似,一般兩者同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193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敗醬草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