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裕書李隆云李代永羅登庸)
郁金(藥名
一、形態(tài)特征
1.姜黃
株高80—120cm
2.溫郁金
株高80—160cm
。塊根紡錘狀,斷面白色,主根莖陀螺狀,側(cè)根莖指狀,肉質(zhì),斷面檸檬黃色,或皮層有時白色,葉片4—7,二列;葉柄長不及葉片之半;葉片寬橢圓形,無毛3.莪術(shù)
形態(tài)與上述兩種植物也很相似
,地下莖為藥用文術(shù),斷面綠色。葉片中部紫色,背面無毛。穗狀花序自根莖生出(圖14—107)。圖14—107郁金形態(tài)圖
1花序及塊根2葉3.花二
、生物學特性郁金開花很少
,種子多不充實,栽培上用根莖繁殖,稱為“種姜”。種姜栽種下去后就成為“母姜”,當年生出的新根莖稱為“子姜”或“芽姜”。子姜長成后的母姜,稱為“二母姜”,再作種稱“老母姜”。子姜及老母姜的生長勢差,二母姜繁殖力強,植株生長健壯,萌芽早。在4月底至5月中旬就會出苗姜黃的生長期約為220—240天
,出苗期4月中、下旬,花期8—11月,枯苗期11月下旬至12月中、下旬。郁金
、姜黃為亞熱帶植物,原產(chǎn)于亞洲南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喜溫暖的氣候,怕嚴寒霜凍。氣溫在-3℃以下,姜黃根就易凍死四川主產(chǎn)區(qū)崇慶年平均氣溫為14℃左右
宜濕潤的土壤與氣候。應(yīng)選擇雨量充沛而且分布較均勻的地區(qū)栽培
郁金對土壤的要求因品種不同而異
三
(一)品種
一般黃白絲郁金植株高大
(二)繁殖方法
以根莖繁殖
(三)整地
郁金的前作有小麥
(四)栽種期
郁金以夏至前后幾天(即6月15—25日)為適宜
,可適當提早到5月1下旬。不能過遲,否則生長期短,生長不好,產(chǎn)量低姜黃的收獲物為根莖,其栽種期比郁金早
(五)栽種方法
郁金采用穴栽
,穴深6—7cm,須口大而底平。行距33—400cm,穴距27—33cm,行與行間的栽穴交錯排列。每穴栽根莖3—5小塊,放勻,芽朝上,栽三個的放成“品”字形,四個成方形,五個成梅花形。將種姜按一下,使其與土壤密接,覆蓋細土厚3—4cm,每畝用種量150—200kg。黃絲郁金可少一些。溫郁金每穴傾斜種1根狀莖。姜黃行距33cm
,穴深13cm,口大底平,穴內(nèi)土塊要細,每穴栽已萌芽的種姜1個,其余同郁金。每畝施肥1000—清糞尿,用種量一般為200—300kg。(六)間套作
四川郁金主產(chǎn)區(qū)常在玉米地內(nèi)套作
。玉米播期在4月初,株行距為123×100cm。6月下旬再于行間套作郁金,使每兩行玉米間郁金有4行,每兩穴玉米間有郁金3穴,交錯排列。姜黃與郁金均可與豆、芋、蔬菜混種。姜黃與玉米間作
。在姜黃栽植后就播種玉米或兩種作物同時播種。玉米行株距1×1m,縱橫每隔3穴姜黃,就在行間播1穴玉米。與小麥套作,小麥行株距為33cm,條播小麥行距為36—40cm,姜黃穴距為33cm。廣州系與旱稻逐年輪作。(七)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
通常中耕除草3次
,與施肥結(jié)合進行。第一次在8月上旬,郁金苗高10—15cm。如土壤疏松,可以只拔草而不松土;如表土板結(jié),則應(yīng)淺鋤。此后在8月下旬與9月上旬再各中耕除草一次姜黃一般也進行三次
2.追肥
一般都在每次中耕除草后施追肥,宜施速效肥料
,滿足郁金發(fā)育需要。第一、二次姜黃結(jié)合每次中耕進行追肥
3.灌溉
7—8月氣溫很高
(八)病蟲害及其防治
1.根結(jié)線蟲
()
發(fā)生于7—11月,引起生長發(fā)育不良
2.葉斑病
(.)
發(fā)生于葉片
3.二化螟
()
鉆入株心為害,可用90%敵百蟲500倍液灌心防治
4.臺灣大蓑蛾
()
于9—10月咬食葉片。人工捕殺
5.地老虎與蠐螬
幼苗期咬食須根,使塊根不能形成
6.姜弄蝶
(er)
又名苞葉蟲
7.玉米螟
(ée)
第三
四
(一)采收
郁金在栽種當年12月下旬,莖葉逐漸枯萎
(二)加工
郁金塊根按大小分級加工
,以便蒸煮干燥。先洗去泥土,然后蒸煮。四川多用鐵鍋煮,浙江用蒸籠蒸,大約蒸15分鐘或煮15分鐘,以指甲試切不出水,無響聲時為止,取出在篾席上曬干(一般需曬40天左右)或炕干,放入撞籠竹簍中撞去須根即成。每畝可收干郁金75—100kg,黃絲郁金還可收姜黃干貨約200—250kg。蒸煮時,不能過生過熟,一般只煮8—9成。過熟起泡易壞,不易曬干。不能采用火炕,否則會起泡,影響品質(zhì)。溫莪術(shù)加工方法:將郁金塊根或根狀莖
,洗去泥土,除去須根及糙皮,放在蒸籠中蒸熟后曬至干燥為止,即成莪術(shù)。姜黃加工方法:水洗干凈
,放入開水中焯熟,撈起略晾干水分片姜黃加工方法:將溫郁金的塊根和根狀莖,洗去泥土
,除去須根,用刀縱切成0.7cm厚的薄片,直接曬干即成片姜黃。(周裕書李隆云李代永羅登庸)
郁金(藥名,非植物名
,下同)原植物主要有姜黃(CurcumalongaL.)別名黃絲郁金,主產(chǎn)于四川;溫郁金(C.wenyujinY.H.ChenetC.Ling),別名黑郁金,主產(chǎn)于浙江;莪術(shù)〔C.aeruginosaRoxb.-C.zedoaria(Berg)Rose.〕,別名綠絲郁金,主產(chǎn)于四川一
1.姜黃
株高80—120cm
2.溫郁金
株高80—160cm。塊根紡錘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