梔子泡水只要不過量沒有副作用,脾胃虛寒的飲用梔子水容易引起腹瀉等癥狀,梔子苦寒傷胃,脾虛便溏者不宜用。梔子苦,寒。歸心、肝、肺、胃、三焦經(jīng)。
中醫(yī)上以果實入藥,稱之為山梔子,或稱為梔子、焦山梔、生梔子、支子、木丹、越桃、桃,性寒、味苦,功能清熱瀉火。
擴展資料:
梔子花枝葉繁茂,葉色四季常綠,為重要的庭院觀賞植物。除觀賞外,其(花、果實、葉和根可入藥)應該是用小葉梔子,具有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之功效。
喜濕潤、溫暖、光照充足且通風良好的環(huán)境,但忌強光暴曬。宜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種植??捎们げ濉簵l、分株或播種繁殖?;勺霾柚懔希麑嵖上嘴顭?。是優(yōu)良的芳香花卉。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梔子泡水只要不過量沒有副作用,脾胃虛寒的飲用梔子水容易引起腹瀉等癥狀,梔子苦寒傷胃,脾虛便溏者不宜用。梔子苦,寒。歸心、肝、肺、胃、三焦經(jīng)。
中醫(yī)上以果實入藥,稱之為山梔子,或稱為梔子、焦山梔、生梔子、支子、木丹、越桃、桃,性寒、味苦,功能清熱瀉火。
梔子花枝葉繁茂,葉色四季常綠,為重要的庭院觀賞植物。除觀賞外,其(花、果實、葉和根可入藥)應該是用小葉梔子,具有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之功效。
喜濕潤、溫暖、光照充足且通風良好的環(huán)境,但忌強光暴曬。宜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種植??捎们げ?、壓條、分株或播種繁殖?;勺霾柚懔?,果實可消炎祛熱。是優(yōu)良的芳香花卉。
功用:清熱、瀉火、涼血。
治療:熱病虛燥不眠、黃疸、淋病、消渴、目赤等等。
宜忌:脾虛便溏者忌服。
梔子泡水喝只要不過量不會產(chǎn)生副作用,梔子苦寒傷胃,脾虛便溏者不宜用。對治白癜風沒有作用。
梔子,味苦,性寒;歸心、肝、肺、胃、三焦經(jīng)。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主熱病心煩;肝火目赤;頭痛;濕熱黃疳;淋證;葉血衄血;血痢尿血;口舌生瘡;瘡瘍腫毒;扭傷腫痛。
梔子功效:
1、瀉火除煩
用于熱病發(fā)熱,心煩不寧等癥,梔子善能瀉火泄熱而除煩。在外感熱病的氣分癥初期,見有發(fā)熱、胸悶、心煩等癥,可用梔子配合豆豉,以透邪泄熱、除煩解郁。如屬一切實熱火癥而見高熱煩躁、神昏譫語等癥,可用本品配黃連等瀉火而清邪熱。
2、涼血止血
用于熱毒、實火引起的吐血、鼻衄、尿血、目赤腫痛和瘡瘍腫毒等癥。山梔又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的作用。
3、泄熱利濕
泄熱利濕,可用于濕熱郁頡所致的黃疸、面目皮膚發(fā)黃、疲倦、飲食減少等癥,常與黃柏、茵陳蒿等同用。
梔子是清熱藥,可瀉三焦之火。
三焦?jié)駸嵊脳d子泡水喝很有效果,但是脾胃虛寒的飲用梔子水容易引起腹瀉等癥狀。
白癜風中醫(yī)認為發(fā)病原因主要是由于人體血熱或體熱,外受風、受潮濕,風濕侵入肌膚,或者外傷,導致局部氣血失調,經(jīng)絡不通,血不榮膚,從而形成白癜風。并非單純的清熱就有效果的。
枸杞溫熱身體的效果教強,正在感冒發(fā)燒、脾虛、腹瀉、身體有炎癥的朋友最好不要吃。過量食用的話會造成上火、流鼻血、甚至造成眼睛紅腫不舒服。因此,吃枸杞子要適量,特別是生吃的時候,更應該減少用量。
梔子:別名黃梔子、山梔、白蟾,是茜草科植物梔子的果實。目前,梔子的果實是傳統(tǒng)中藥,屬衛(wèi)生部頒布的第l批藥食兩用資源,具有護肝、利膽、降壓、鎮(zhèn)靜、止血、消腫等作用,在中醫(yī)臨床常用于治療黃疸型肝炎、扭挫傷、高血壓、糖尿病等癥。
【性味歸經(jīng)】苦,寒。歸心、肺、三焦經(jīng)。
【功能主治】
果實: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用于熱病心煩,黃疸尿赤,血淋澀痛,血熱吐衄,目赤腫痛,火毒瘡瘍;外治扭挫傷痛。
根:瀉火解毒,清熱利濕,涼血散瘀。用于傳染性肝炎,跌打損傷,風火牙痛。
【用法用量】6~9g。外用生品適量,研末調敷。根1~2兩。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
【備注】
(1)用于熱病發(fā)熱,心煩不寧等癥。梔子善能瀉火泄熱而除煩。在外感熱病的氣分癥初期,見有發(fā)熱、胸悶、心煩等癥,可用梔子配合豆豉,以透邪泄熱、除煩解郁。如屬一切實熱火癥而見高熱煩躁、神昏譫語等癥,可用本品配黃連等瀉火而清邪熱。
(2)用于熱毒、實火引起的吐血、鼻衄、尿血、目赤腫痛和瘡瘍腫毒等癥。山梔又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的作用,用治血熱妄行,常與生地、側柏葉、丹皮等配伍;治目赤腫痛,可與菊花、石決明等配伍;治瘡瘍腫毒,可與黃連、銀花、連翹等同用。
(3)本品又能泄熱利濕,可用于濕熱郁頡所致的黃疸、面目皮膚發(fā)黃、疲倦、飲食減少等癥,常與黃柏、茵陳蒿等同用。又用生梔子研末,與面粉、黃酒調服,有消腫活絡的作用,可用于跌仆損傷、扭挫傷、皮膚青腫疼痛等癥,為民間常用的“吊筋藥”,尤其適用于四肢關節(jié)附近的肌肉、肌腱損傷。
(4)梔子,一名山梔,輕清上行,能瀉肺火,去肌表熱,在外感熱病、表里有熱之際,能起雙解的作用;本品苦寒泄降,又能泄三焦火,涼血清心熱,可用于熱病心煩;血熱妄行及熱淋尿血等癥。故山梔既能清氣分熱,又能清血分熱。至于泄熱利濕,可用治黃疸,也是它的特長。本品配黃芩,能瀉肺火;再加淡豆豉,能雙解表里之熱,配以黃芩,能瀉三焦火、清心熱;配以生地、丹皮,能涼血止血,治血熱妄行、吐衄尿血;配以黃柏、茵陳,能清熱利濕,治濕熱黃疸。過去在臨床應用方面有山梔皮去肌表熱、山梔仁清心熱的用法,現(xiàn)在上海地區(qū)已予簡化,均用整個梔子,不再分梔皮、梔仁。
宜忌:脾虛便溏者忌服.
毒副作用:梔子提取物給小鼠急性腹腔注射的半數(shù)致死量為27.45g/kg,皮下注射為31.79g/kg,與鎮(zhèn)靜有效量比較,安全指數(shù)較小.
尚有實驗表明:梔子醇提取物給小鼠腹腔注射和灌胃的半數(shù)致死量分別為17.1g/kg和107.4g/kg.熊果酸給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數(shù)致死量為680mg/kg.
京尼平甙及梔子水提取物對小鼠及大鼠的急性毒性很弱,前者3g/kg靜脈注射、腹腔注射或灌胃,后者5g/kg,未觀察到動物死亡.給京尼平后72小時,小鼠的半數(shù)致死量分別為:靜脈注射為153mg/kg,腹腔給藥為190(150.2~240.0)mg/kg,口服給藥為237(195.1~288.0)mg/kg.京尼平以致死量呈鎮(zhèn)靜作用,給藥后24小時未出現(xiàn)死亡.出現(xiàn)死亡數(shù)最多的是在給藥后24~72小時,爾后未見太多的死亡數(shù).
大劑量山梔及其有效成分對肝臟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梔子瀉火除煩,適于熱擾心神。外感熱病,心胸煩悶不眠。涼血解毒的作用,用于血分熱毒癥。治療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用于熱病心煩。梔子的作用有利膽退黃。對人膽囊有明顯的收縮作用,可促進血液中膽紅素的排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2133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新疆南疆地區(qū)的盆栽梔子花用什么土施什···
下一篇: 梔子能長期喝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