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與歸經(jīng)】:甘,溫。歸肺、脾經(jīng)。
【功能主治】: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nèi)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蜜制黃芪益氣補中。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
藥性論述
1、黃芪性微溫,味甘,有補氣固表、止汗脫毒、生肌、利尿、退腫之功效。用于治療氣虛乏力,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萎黃,內(nèi)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黃芪益氣補中,生用固表托瘡。
黃芪和人參均屬補氣良藥,但人參偏重于大補元氣,回陽救逆,常用于虛脫、休克等急癥,效果較好。而黃芪則以補虛為主,常用于體衰日久、言語低弱、脈細無力者。黃芪具而補而不膩的特點,若與人參,黨參等補藥配伍則效果更好。黃芪可單味使用,也可與其它藥物配伍應用,與芍藥、甘草、桂枝、良姜、飴糖等藥配伍可以治療脾胃虛寒、慢性腸炎、胃炎、腹瀉等癥;與升麻、甘草、當歸、人參、柴胡等藥物配伍可治療內(nèi)臟下垂、脫肛、子宮下垂等癥;與茯苓、菟絲子、白術、當歸等配伍是治療婦科良藥;與防風、麻黃根、浮小麥配伍是治療年老體弱者所患表虛感冒的良藥。由于黃芪而補氣利尿、消腫等功效,與茯苓、薏苡仁、防己等藥配伍時又是治療急慢性胃炎的良藥。又因黃芪具而托毒、生肌的功能,在治療疔瘡及慢性闌尾炎等疾病時也常常選用黃芪治療?,F(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黃芪內(nèi)含而多種抗菌有效成分,而且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因此還能用于預防某些傳染病的發(fā)生。無論從中醫(yī)治療,還是現(xiàn)代醫(yī)學觀察,黃芪均是一味好藥。所以,民間自古就有“冬令取黃芪配成滋補強身之食品”的習慣。
2、黃芪是豆科植物,它是一味常用的中藥。它的主要藥理作用是“益氣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什么是“益氣”呢?凡是中醫(yī)認為是“氣虛”、“氣血不足”、“中氣下陷”的情況,都可以用黃芪。平時體質(zhì)虛弱,容易疲勞,常感乏力,往往是“氣虛”的一種表現(xiàn)。貧血,則常屬“氣血不足”。而脫肛、子宮下墜這些病狀也常被認為是“中氣下陷”。有上述癥狀的人,冬令吃些黃芪有益處。當然最好是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
有些人一遇天氣變化就容易感冒,中醫(yī)學稱為“表不固”,可用黃芪來固表。常服黃芪可以避免經(jīng)常性的感冒。中醫(yī)有一個有名的方子,叫“玉屏風散”,有三味藥,主藥就是黃芪,是可以用來治療經(jīng)常性感冒的。
因為身體虛弱,或者年紀大了的人,往往下肢有些水腫。如果屬于“氣虛”,也可以常服黃芪。有慢性腎病的人,也可能常有浮腫,中醫(yī)治療時,黃芪有時也是常用的中藥。
所謂“托毒生肌”,意為手術后傷口容易恢復,或使久不愈合的膿腫化膿生肌。
3、黃芪用于多汗而浮腫?!督饏T要略》中黃芪芍藥桂枝苦酒湯的黃芪量最大,用5兩,主治“身體腫,發(fā)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柏汁”。風水,是全身性浮腫;汗出可沾衣,說明出汗的量比較多?!督饏T要略》中配伍最簡單的黃芪方為防己黃芪湯,藥味共6味,主治“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外臺秘要》則主治風水,“其人或頭汗出,……腰以下當腫及陰,難以屈伸”,可見也有出汗與浮腫。簡單地說,黃芪主治汗出而腫。
所謂汗出,以自汗為多見,即在未服用發(fā)汗藥,也未劇烈運動,氣溫室溫均屬正常的情況下,出汗量較多,并可伴有氣短乏力、惡風、頭暈、容易感冒等癥狀,這個癥狀群,中醫(yī)概括為“氣虛自汗”。出汗的程度比較嚴重,常常衣被盡濕,有的可以見到汗?jié)n發(fā)黃,出汗以上半身為顯著。臨床上有的患者不以汗出為主訴,但通過問診,可以了解到患者平時汗出比較多,稍有體力活動,就容易出汗,或者皮膚比較濕潤。
4、用于氣虛衰弱,倦怠乏力,或中氣下陷、脫肛、子宮脫垂。補氣健脾,常與黨參、白術等配伍;用于益氣升陽而舉陷,常與黨參、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用于表虛不固的自汗。表虛自汗,常與麻黃根、浮小麥、牡蠣等配伍;如表虛易感風寒者,可與防風、白術同用。用于氣血不足、瘡瘍內(nèi)陷、膿成不潰或久潰不斂者。如用于瘡瘍內(nèi)陷、或久潰不斂,可與黨參、肉桂、當歸等配伍;用于膿成不潰,可與當歸、金銀花、白芷、穿山甲、皂角刺等同用。用于水腫、腳氣、面目浮腫。配白術、茯苓等。
有,黃芪會加來重上火的癥狀,源又能止汗,故凡外感初起、無汗、食積內(nèi)停、zhi陰虛陽亢、熱毒dao熾盛者均不宜用。病人在服用黃芪時不可擅自加大劑量,否則高血壓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的幾率會明顯增加。
所以黃芪泡茶喝也要有個度。最好咨詢一下中醫(yī),如身體適合長服,就沒有問題。
長期喝黃芪泡茶有副作用嗎?您知道多少
中藥材黃芪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黃芪、膜莢黃芪的根,具有補氣固表、利水退腫、托毒排膿內(nèi)、生肌等功效。黃芪容的藥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現(xiàn)代研究,黃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種氨基酸、葉酸及硒、鋅、銅等多種微量元素。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實邪盛,氣滯濕阻,食積停滯,癰疽初起或潰后熱毒尚盛等實證,以及陰虛陽亢者,均須禁服。
黃芪是補氣的最好不要多吃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2213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如何辨別黃芪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