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良)
巴豆(.)別名江子
、巴米、剛子、猛子仁。為大戟科木本。主產(chǎn)四川、廣東、廣西、福建、云南、貴州、臺灣等省區(qū)。以種子入藥。種子含巴豆油,油中含巴豆油酸、巴豆酸、油酸、亞油酸等9種酸的甘油酯;另外含有巴豆醇二酯、巴豆醇三酯等。其中巴豆醇二酯有致癌作用。藥理試驗證明巴豆油是最劇烈的瀉藥,外用對皮膚有刺激作用一、形態(tài)特征
常綠喬木或灌木
,樹高2—7m,幼枝疏被星狀毛。葉片卵形、矩圓狀卵形,先端漸尖,長5—13cm,寬2.5—6cm,掌狀三出脈,兩面疏被星狀毛,基部有2腺體?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圖15—12巴豆形態(tài)圖
1.花枝2.果枝3.雄花
二
巴豆是常綠植物,休眠期很短
對土壤的要求不嚴,各類土壤都能生長
。地勢宜背風向陽,當風處栽培的易產(chǎn)生大量:落花落果;蔭蔽處栽培的生長緩慢,結實很少。三、栽培技術
(一)繁殖方法
1.種子直播
零星栽培多采用種子直播
2.種子育苗移栽
苗床土地應深耕細耙
(二)田間管理
直播的當年中耕除草
(三)蟲害及其防治
尺蠖(eh.)咬食葉片
(四)留種
留種宜采收8—9月成熟的果實
四
樹齡5—6年開始結果
(張士良)
巴豆(CrofontigliumnL.)別名江子
一
、形態(tài)特征常綠喬木或灌木
,樹高2—7m,幼枝疏被星狀毛。葉片卵形、矩圓狀卵形,先端漸尖,長5—13cm,寬2.5—6cm,掌狀三出脈,兩面疏被星狀毛,基部有2腺體?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圖15—12巴豆形態(tài)圖
1.花枝2.果枝3.雄花
二
、生物學特性巴豆是常綠植物
,休眠期很短,4—5月老葉逐漸枯萎脫落,同時萌發(fā)新葉。用種子繁殖,一般樹齡5—6年就會開始開花結果,花期3—6月,果期6—10月。為熱帶亞熱帶植物,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環(huán)境,不耐寒,怕霜凍。在冬季備較長時間氣溫低于3℃的地方,葉片就會受凍枯萎,嫩梢也被凍死。一般栽培于年平均氣溫17℃以上,年降雨量1000mm0左右,全年日照1000小時以上,無霜期300天以上的地區(qū)為宜。對土壤的要求不嚴
,各類土壤都能生長。地勢宜背風向陽,當風處栽培的易產(chǎn)生大量:落花落果;蔭蔽處栽培的生長緩慢,結實很少。三
、栽培技術(一)繁殖方法
1.種子直播
零星栽培多采用種子直播。不必普遍翻地
,按株行距2.7—3×3m挖穴深約30cm,穴中施腐熟堆肥或熏土與土混勻。于2月下旬播種。播種前取出留種果實,剝去果殼。每穴播種子4—5粒,覆細土厚3—4cm。2.種子育苗移栽
苗床土地應深耕細耙,作高畦寬133cm
(二)田間管理
直播的當年中耕除草
、追肥2—3次;次年春間苗,每穴留壯苗1株。移栽的和直播苗2—3齡的,春、夏各中耕除草、追肥1次,并培土,追肥以有機肥料為主。以后每年只冬季中耕、追肥1次。直播的或移栽的,幼苗期要注意澆水防旱,保持土壤濕潤。(三)蟲害及其防治
尺蠖(BoarmiaeosariaLeeh.)咬食葉片
(四)留種
留種宜采收8—9月成熟的果實,稱為伏子
四
樹齡5—6年開始結果。于8—10月果實成熟尚未開裂時用竹竿擊落果實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2231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上一篇:
?" rel="prev">
為什么吃巴豆會拉肚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