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針草一名始見于《本草拾遺》
中文學名:鬼針草
拉丁學名:.
別稱:三葉鬼針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目:桔梗目
科:菊科
亞科:管狀花亞科
族:向日葵族
屬:鬼針草屬
種:鬼針草
分布區(qū)域:華東、華中
為中國民間常用草藥,有清熱解毒
全草(刺針草):苦
,平。清熱解毒,活血祛風。用于咽喉腫痛,吐瀉,消化不良①治瘧疾:鮮鬼針草250~350克。煎湯
②治痢疾:鬼針草柔芽一把。水煎湯
③治黃疸:鬼針草
④治肝炎:鬼針草、黃芪棉各45~60克
⑤治急性腎炎:鬼針草葉15克(切細)。煎湯
,和雞蛋1個,加適量麻油或茶油煮熟食之,日服1次(《福建中醫(yī)藥》1961年)。⑥治偏頭痛:鬼針草30克
,大棗3枚。水煎溫服(《江西草藥》)。⑦治胃氣痛:鮮鬼針草45克,和豬肉120克同燉
,調酒少許,飯前服(《泉州本草》)。⑧治大小便出血:鮮鬼針草葉15~30克
。煎湯服(泉州本草》)。⑨治四肢無力:脫力草一把。煎湯服(《江蘇藥材志》)
。⑩治氣性壞疽:鮮鬼針草全草
,用冷開水洗凈,水煎湯熏洗(《福建民間草藥》)。臨床應用
治療闌尾炎:鬼針草干品15~30克煎服
,或加冰糖、蜂蜜、牛乳同服,每日1劑。治療小兒腹瀉:鮮鬼針草6~10棵(干的3~5棵)加水浸泡后煎成濃汁,連渣倒入盆內,用于熏洗患兒兩腳。腹瀉輕者每天熏洗3~4次。較重者熏洗6次。全草含生物堿、鞣質、皂甙、黃酮甙鬼針草(學名:.)草本,地生
。莖直立,鈍四棱形,無毛或上部被極稀疏的柔毛。莖下部葉較小,中部葉具無翅的柄,邊緣有鋸齒、頂生小葉較大,長橢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頭狀花序,總苞基部被短柔毛,條狀匙形,上部稍寬分布于亞洲和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
鬼針草
鬼針草為一年生草本植物
鬼針草為一年生草本植物
鬼針草性溫,味苦
鬼針草嫩草
鬼針草為一年生草本植物
鬼針草性溫
鬼針草嫩草、干品均可藥用
鬼針草
鬼計草俗稱婆婆針
形態(tài)特征
鬼針草答幼苗下胚軸與上胚軸均發(fā)達,紫紅色
,子葉長技針形。長3厘米,光滑無毛。成株莖四棱,多分枝,高20~80厘米。中下部葉對生,二回羽狀深裂,裂片邊緣有鈍齒,基部狹長成柄。頭狀花序頂生,舌狀花,花冠黃色。瘦果條形,有3~4棱.有短毛發(fā)生規(guī)律
鬼針草屬一年生雜草
綜合防除
結合防治其他雜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229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喝鬼針草必須的戒煙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