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賊麻黃(通用名)木麻黃(通稱),山麻黃(河北、山西)圖版110:5-7
.Acad.Sci.St..ser.6(Sci.Nat.)7:501.1851;.Math.-Nat.Kl.Abad.Wiss.(2):81.T.3.t.21.f.1-4.1889;.Linn.Soc.Bot.26:538.1902;Rehd..Arn.Arb.4:128.1923,Man.Cult..1927,ed.2.70.1940,.65.1949;胡先骕、陳煥鏞,中國植物圖譜2:5.t.55.1929;.Fl.URSS1:203.1934;郝景盛,中國裸子植物志130.1945,再版108.1951;鄭萬鈞等,中國樹木學1:293.1961;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中國高等植物圖鑒1:336.圖672.1972.——er.Pharm.Assoc.17:339.f.1-2.1928;郝景盛,同上。
直立小灌木,高達1米,木質(zhì)莖粗長,直立,稀部分匍匐狀,基部徑達1-1.5厘米,中部莖枝一般徑3-4毫米;小枝細,徑約1毫米,節(jié)間短,長1-3.5厘米,多為1:5-2.5厘米,縱槽紋細淺不明顯,常被白粉呈藍綠色或灰綠色。葉2裂,長1.5-2毫米,褐色,大部合生,上部約1/4分離,裂片短三角形,先端鈍。雄球花單生或3-4個集生于節(jié)上,無?;蜷_花時有短梗,卵圓形或窄卵圓形,長3-4毫米,寬2-3毫米,苞片3-4對,基部約1/3合生,假花被近圓形,雄蕊6-8,花絲全部合生,微外露,花藥2室,稀3室;雌球花常2個對生于節(jié)上,窄卵圓形或窄菱形,苞片3對,菱形或卵狀菱形,最上一對苞片約2/3合生,雌花1-2,珠被管長達2毫米,稍彎曲。雌球花成熟時肉質(zhì)紅色,長卵圓形或卵圓形,長8-10毫米,徑4-5毫米,具短梗;種子通常1粒,窄長卵圓形,長約7毫米,徑2.5-3毫米,頂端窄縮成頸柱狀,基部漸窄圓,具明顯的點狀種臍與種阜?;ㄆ?-7月,種子8-9月成熟。
產(chǎn)于河北、山西、內(nèi)蒙古、陜西西部、甘肅及新疆等省區(qū)。生于干旱地區(qū)的山脊、山頂及巖壁等處。蒙古、蘇聯(lián)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蘇聯(lián)。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234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木賊通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