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福國)
地瓜兒苗(LycopuslucidusTurcz.)別名地筍、虎蘭、甘露秧、地溜秧、方梗澤蘭。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廣泛分布于全國各地,并有栽培;亞洲東部其它國家亦有分布。以全草入藥者稱為澤蘭。含揮發(fā)油、黃酮甙類、酚類、氨基酸類、澤蘭糖、鞣質(zhì)和樹脂等。藥理實驗證明有強心作用。味苦、辛、性微溫。有活血化瘀,通經(jīng)利水功能。主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閉經(jīng)痛經(jīng)、產(chǎn)后瘀血腹痛、跌打損傷等癥。以根狀莖入藥者稱為地筍。含澤蘭糖、葡萄糖、半乳糖、蔗糖、棉子糖、水蘇糖等。功能活血、益氣、消水。主治吐血、衂血、產(chǎn)后心腹痛、帶下等癥。
少數(shù)地區(qū)尚有用下列同屬植物作澤蘭入藥。如山東省有用毛葉地瓜兒苗(LycopuslucidusTurcz.var.hirtusReg.)、臺灣地瓜兒苗(L.lucidusTurcz.var.taiwanensisHayata.);吉林省用小花地瓜兒苗(L.parviflorusMaxim.)、狹葉地瓜兒苗〔L.maackianus(Maxim)Mak.〕和朝鮮地瓜兒苗(L.coreanusLevl):新疆用歐地瓜兒苗(L.europaeusL.)。
一、形態(tài)特征
株高1—2m。根狀莖橫走,白色,肥厚肉質(zhì),莖節(jié)明顯。莖直立,單一而少分枝,四棱形,四面均有淺縱溝,表面黃綠色或帶紫,節(jié)處紫色,著生白色茸毛,髓部中空,葉對生,具短柄或無柄,狹披針形,葉緣有粗鋸齒,下面密生腺點。輪傘花序腋生;花兩性,兩側(cè)對生,形小密集;花冠白色,不明顯二唇形,上唇直立,2裂,下唇3裂;雄蕊4枚,前對雄蕊能育,后對退化為棒狀假雄蕊;雌蕊由2心皮組成,子房上位。小堅果扁平,暗褐色(圖16—17)。
圖16—17地瓜兒苗形態(tài)圖
1.植株2.雌蕊3.花冠剖開示雄蕊4.花5.根狀莖
二、生物學(xué)特性
野生于山野的低洼地或溪流沿岸的灌木叢及草叢中。性喜溫暖和濕潤環(huán)境。在5—6月高溫多雨季節(jié),植株生長旺盛。7—9月開花,9—10月果實成熟。性耐寒,其根狀莖在土中可自然越冬。耐澇、喜肥。適宜在向陽、濕潤、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zhì)的壤土或砂壤土中生長。干燥、缺乏灌溉條件和過于瘠薄的土地對其生長不利。
三、栽培技術(shù)
(一)選地與整地
對栽培地要求不嚴(yán)。山區(qū)、平原及溝渠兩旁均可種植。但以選擇通風(fēng)透光的地段、耕作層深厚、疏松、濕潤、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為宜。于栽種前整地,用腐熟廄肥等作為基肥施足,翻耕耙細(xì),整平土地,作畦寬1.2m。
(二)繁殖方法
用根狀莖繁殖,或用種子繁殖。生產(chǎn)上以根狀莖繁殖為主。
1.根狀莖繁殖
在采挖根狀莖時,選白色、粗壯、幼嫩的根狀莖,切成10—15cm長的小段,按行距30—45cm,株距15—20cm,挖好栽植穴,每穴栽種2—3小段,覆土厚5cm,稍鎮(zhèn)壓后,充分澆水。冬種的于次年早春出苗,春種的經(jīng)10—12天出苗。每畝用種莖50—60kg。
2.種子繁殖
在種子采收后,于3—4月間條播,行距30cm。播種后覆土,稍加壓實,并用禾草等覆蓋,充分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每畝播種量約250g。
(三)田間管理
出苗后,揭除覆蓋物,及時間苗。第一次間苗,保持株距5cm;第二次間苗,保持株距10cm;定苗時,保持株距15cm左右,每處留壯苗1—2株。在苗期中耕除草松土2—3次。在生長期中,應(yīng)注意灌溉,保持土壤濕潤。苗高15cm左右時,以及第一次收割后,均應(yīng)進(jìn)行追肥,施用腐熟人畜糞水,或每畝施用硫酸銨15kg。冬季收獲后宜施土雜肥及腐熟人畜糞肥,以保護(hù)根狀莖越冬,促進(jìn)其于來春茁壯萌發(fā)。種植2—3年后,植株叢生,應(yīng)行翻栽。
(四)病蟲害及其防治
1.銹病
(Pucciniasp.)
防治方法:可用敵銹鈉200—300倍液,加少許合成洗衣粉,噴霧防治。
2.尺蠖
(Boarmiasp.)
以幼蟲取食葉片呈缺刻狀或僅留葉柄。在6、7月間幼蟲發(fā)生高峰期,可用90%敵百蟲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
3.紫蘇野螟
(PyraustaphoenicealisHubner)
幼蟲為害葉片,其它詳見紫蘇。
四、采收與加工
夏秋間,莖葉生長繁茂將開花時,割取地上部全草。南方夏季氣候高溫多濕,一年可采收2—3次。但對于挖取根狀莖入藥,以及作種莖用的留種地,在生長期中不可收割地上部分,以免影響根狀莖生長。根狀莖采收期,南方多在4月上、中旬。全草割取后,切段曬干。根狀莖采挖后,洗凈,哂干或烘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2406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了澤蘭的毒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