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我們說的中藥“瓜蔞皮”、“瓜蔞子”等,都是寫作“瓜蔞”二字,但其實原植物名是“栝樓”,這就是中藥名與原植物名不相同的情況,雖然讀音相近,但寫法不同,需要注意。
以前背“十八反”歌訣的時候,有句“半蔞貝蘞芨攻烏”,按照中藥配伍十八反的說法,就是瓜蔞(包括各個部位)不宜與烏頭類配伍使用。
栝樓和雙邊栝樓都是瓜蔞的正品來源,這是植物學(xué)上的兩個品種,就像西瓜也分不同品種的西瓜,意思差不多。比較特別的是栝樓和雙邊栝樓都是雌雄異株植物,即只有雌株才可以結(jié)果,依靠雄株才能授粉。現(xiàn)在見到的基本上都是栝樓,若是家里有種植雙邊栝樓的可以在評論區(qū)介紹一下兩者的區(qū)別,因為我也分不清楚。
葫蘆科植物栝樓或雙邊栝樓的干燥成熟果皮。秋季采摘成熟果實,剖開,除去果瓢及種子,陰干。瓜蔞皮在臨床用的挺多,它可以清熱化痰,對有熱痰的咳嗽很管用。但是有的醫(yī)生喜歡開“全瓜蔞”,也就是不分瓜蔞皮和瓜蔞子,而是將整個瓜蔞壓扁后切制的飲片,現(xiàn)在很少見了,一般的藥房都是瓜蔞皮和瓜蔞子分開用。
那么,當(dāng)醫(yī)生寫“全瓜蔞”的時候該怎么給付呢?有全瓜蔞飲片當(dāng)然最好,如果沒有的話正常來說就是瓜蔞皮和瓜蔞子各給一半,比如全瓜蔞30克,也就是瓜蔞皮和瓜蔞子各15克。也有的人說瓜蔞皮重量輕一點,應(yīng)該占1/3,瓜蔞子應(yīng)該占2/3,似乎也有點道理。
在臨床上,瓜蔞可以用來治療以下幾類疾病:
1.痰熱咳嗽:瓜蔞甘寒之品,性潤燥,能清除肺熱,潤肺燥,從而起到化痰、燥痰之效??梢杂脕碇委熖禑崽N(yùn)肺出現(xiàn)的咳嗽、咳痰,痰黃,胸膈滿悶等。臨床上可配合黃芩、膽南星、枳實等共奏清熱化痰之功。
2.胸痹:
瓜蔞有很好的寬胸散結(jié)之效,有較強(qiáng)的利氣開郁的作用,針對痰氣互結(jié),胸陽不通出現(xiàn)的胸痹、胸痛,甚至不得平臥者,可以取瓜蔞、薤白、半夏等組方,有很不錯的療效。
3.肺癰、腸癰、乳癰:
前面提到了,瓜蔞有清熱散結(jié)的干功效,配合清熱解毒的藥物能治療癰證。例如針對肺癰咳嗽、咳血,可取瓜蔞、魚腥草、蘆根等治療。針對腸癰,可取瓜蔞、敗醬草、紅藤等治療。針對乳癰,可取瓜蔞、當(dāng)歸、乳香、沒藥等治療。
4.腸燥便秘:
瓜蔞有潤腸之效,能潤燥潤腸,針對腸燥邊摸者,可取瓜蔞、麻仁、郁李仁、生地等一起使用,有很好的潤燥作用。
瓜蔞甘寒之品,性潤而滑,脾虛腹瀉者慎用。“十八反”明確指明,瓜蔞反烏頭,不得同用。瓜蔞全身皆是寶,瓜蔞皮側(cè)重清熱化痰,瓜蔞仁側(cè)重潤腸通便。
相關(guān)論述:
《名醫(yī)別錄》:主胸痹,悅澤人面。
《本草綱目》:潤肺燥,降火,治咳嗽,滌痰結(jié),利咽喉,止消渴,利大腸消癰腫瘡毒。
《本草述》:栝樓實,陰厚而脂潤,故熱燥之痰為對待的劑。
性寒,味甘而清潤,微苦能降泄。主入肺經(jīng),也可入胃和大腸經(jīng)。
?苦寒之性:善清肺胃之熱而化痰,用于肺熱、痰熱咳嗽胸悶,痰黃質(zhì)稠,不易咯出;又能利氣寬胸,用以治療痰熱互結(jié)心下,氣郁不通,升降失職的小結(jié)胸證。癥見:胸脘痞悶,按之則痛,咯痰黃稠;可消癰散結(jié),對于癰腫初成,未成膿者尤為適宜。
?甘寒之性:質(zhì)潤入大腸,能潤燥滑腸,多用治胃腸津液不足,腸燥便秘;若津虧伴有氣滯,大腸傳導(dǎo)失司之便秘,可發(fā)揮出利氣通便之功。
瓜蔞皮
本品為葫蘆科植物栝樓或雙邊栝樓的干燥成熟果皮。
性味與歸經(jīng):甘、寒,歸肺、胃經(jīng)。
功效與主治:長于清熱化痰,利氣寬胸,散結(jié)消腫,用于痰熱咳嗽,胸悶脅痛。適用于咳嗽有胸悶氣緊者。代表方劑:發(fā)聲散(元代許國禎所著《御藥院方》)。
瓜蔞子
本品為葫蘆科植物栝樓或雙邊栝樓的干燥成熟種子。
性味與歸經(jīng):甘、寒,歸肺、胃、大腸經(jīng)。
功效與主治:偏于潤燥化痰,潤腸通便。用于燥咳痰黏,腸燥便秘。適用于咳嗽伴腸燥便秘者。代表方劑:瓜萎湯(《產(chǎn)科發(fā)蒙》卷四引《赤水醫(yī)案》)。
天花粉
本品為葫蘆科植物栝樓或雙邊栝樓的干燥根。
性味與歸經(jīng):甘、微苦、微寒,歸肺、胃經(jīng)。
功效與主治:善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消腫排膿。用于熱病煩渴,肺熱燥咳,內(nèi)熱消渴,瘡瘍膿毒。代表方劑:五液散(元代醫(yī)學(xué)家危亦林所撰《世醫(yī)得效方》)。
藥師提醒
1.本文中提到的瓜蔞、瓜蔞子、瓜蔞皮及天花粉均不宜與含有川烏、制川烏、草烏、制草烏、附子(黑順片)的湯藥或中成藥同用。
2.天花粉孕婦慎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2756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藥材——冬蟲夏草
下一篇: 利水滲濕藥------冬瓜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