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之名首見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黃連的根。又名為王連、支連等。具有瀉火、燥濕、解毒、殺蟲等作用。其性寒,味苦。入心、肝、胃、大腸經(jīng)。主產(chǎn)于四川、湖北、云南、陜西等地。
黃連含小檗堿(黃連素)、甲基黃連堿、掌葉防己堿等多種生物堿,尚含黃柏酮、黃柏內(nèi)脂等,對多種革蘭氏陽性及陰性細(xì)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能抑制某些病毒、真菌、鉤端螺旋體、滴蟲等。對胃腸道、支氣管平滑肌有興奮作用,并有輕度利膽、降血清膽固醇、消炎等作用。靜脈注射能降低血壓。近幾年來用于治療敗血癥,也取得明顯療效。
古人崔承元曾經(jīng)搭救一名犯了死罪的囚犯,這個囚犯后來因患病死去。崔承元不久患有眼疾,兩目昏暗、視力模糊、羞明流淚,經(jīng)多方治療效果不顯。第二年有一天他心情煩躁,難以入寐,半夜獨坐窗前,忽聽得階下有窸窣之聲。崔忙問誰在階下,答曰是過去搭救過的囚犯之魂,因見恩人犯病,特來報恩,遂告之以羊肝丸可醫(yī)此眼疾。羊肝丸即用黃連末50克,羊肝一副,去膜,搗爛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次飯后用溫開水送服14丸,連服5劑。崔承元按方服之,不久即雙眼復(fù)明,諸疾皆愈。此方由此而傳之于世。
黃連羊肝丸
【組成】黃連30克,羊肝1副。
【制法】黃連為末,羊肝去膜,搗爛和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飯后用溫開水送服14丸,每日2次。
【功用】清熱明目。適用于風(fēng)熱上攻而致的內(nèi)障眼病,視物如云遮目,時聚時散的病癥。
黃連阿膠雞子黃湯
【組成】黃連12克,阿膠9克,雞子黃2枚,黃等3克,白茍3克。
【用法】先煮黃連、黃芩、白芍,加水8杯,濃煎至3杯,去渣后,加入阿膠烊化,再加入雞子黃,攪拌均勻。
【用法】分3次飲用。
【功用】清熱育陰。適用于熱邪入營,傷耗營陰心液,發(fā)熱不已,心煩不得臥,舌紅絳而干,脈細(xì)數(shù)者。
【禁忌】舌苔厚膩者忌服。
黃連蘇葉飲
【組成】黃連2克,蘇葉6克。
【制法】將黃連、蘇葉放入茶缸中,用開水沖泡,浸泡10分鐘以上,待茶缸水呈金黃色即可。
【用法】晾涼,少少飲之。
【功用】清熱和胃。適用于胃熱嘔吐、腸熱腹瀉、痢疾等。
【禁忌】胃寒嘔吐者忌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21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月經(jīng)期間能吃黃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