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種類有很多,很多的中藥材也是可以食用的哦,比如說太子參,太子參是一種中藥材,也是一種可以食用的食材,它可以有補氣血的功效,那么你知道它的食療方法和營養(yǎng)功效嗎,一起來看看吧。
黃芪紅棗太子參湯
【材料】:黃芪15克、紅棗7枚、太子參10克。
【做法】:將黃芪、紅棗、太子參加適量水煮30分鐘,每晚臨睡前或清晨空腹時代茶給孩子喝。
【功效提示】:這款湯有補肺健脾的功效,適宜反復感冒的孩子吃。
太子參燉柴雞
【功效】:滋陰補虛,溫中益氣。特別適于秋冬女性進補,調(diào)養(yǎng)產(chǎn)后虛弱等。
【原料】:太子參8克,柴雞250克 。
【調(diào)料】:鹽、蔥、姜、料酒適量
【做法】:
1.將柴雞切塊,在沸水中焯后,將水倒掉。
2.將柴雞與太子參一起,放入蔥、姜、料酒,加清水燉約2個小時,至熟透后加入鹽稍煮幾分鐘即可。
禁忌:高血壓及腎炎、胃炎患者不宜多食。
適合人群:體虛或產(chǎn)后虛弱的女性。
關(guān)于太子參的一些食療的方法,上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了相關(guān)的內(nèi)容了,從上面的這些內(nèi)容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的是太子參的保健功效很強,而且搭配食材一起食用,可以起到補氣血健脾胃的功效,大家不妨試試。
太子參性平,味甘、微苦,性較潤,歸脾、肺經(jīng),有補益脾肺、益氣生津的功效。其與人參相近,但藥力較之薄弱,以“清補”見長。與黨參相比,補氣作用較弱,但生津養(yǎng)陰之力比黨參強,有時可用它代西洋參使用。
益氣但不升提,生津而不助濕,扶正卻不戀邪,補虛又不峻猛,用于某些確需補益而又不宜使用人參的病證。因此,它是堪稱老少皆宜的清補藥品。太子參主治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倦怠無力、氣陰兩傷、干咳痰少的肺虛咳嗽,心悸自汗氣短,以及溫病后期氣虛津傷內(nèi)熱口渴,或神經(jīng)衰弱,心悸失眠,頭昏健忘,小兒夏季熱,并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功能,改善人體的心功能。
擴展資料:
太子參出自《本草從新》“太子參,雖甚細如參條,短緊結(jié)實,而有蘆紋,其力不下大參。”?太子參呈細長紡錘形或細長條形,稍彎曲,長3—10cm,直徑0.2—0.6cm。表面黃白色,較光滑,微有縱皺紋,凹陷處有須根痕。也有人認為,因其形狀小而得名。
參考資料:人民網(wǎng)-為何太子參補脾益氣屬輕補?
5 食用禁忌太子參性平味甘,微苦,孕婦不宜食用太子參,表實邪盛者不宜服用太子參。
6 食用方法太子參的食用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如水煎服,與其它藥物配合使用,浸制藥酒,做太子參粥、泡制藥茶,與其它葷素菜一起制成藥膳等,既能對無明顯疾患者有清補作用,也能針對性的對某些疾病進行食療。下面為大家推薦幾個食補方:
1.配麥冬,補肺并潤肺養(yǎng)陰,用治肺陰虧虛的肺虛咳嗽最宜。 2.配黃芪,補益之效大增,常用治勞倦乏力為效。 3.配白術(shù),共奏補脾肺之功。同治虛勞,勞倦乏力者。
7營養(yǎng)成分 太子參的化學成分主要是太子參皂苷A、棕擱酸、亞油酸、β-谷甾醇等,還含有糖、磷脂、氨基酸、揮發(fā)油及微量元素錳、鐵、銅、鋅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392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