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黃是一種非常不錯的藥用食材
,對于多種病癥均有一定的治療效果,而且可以進行制作一些食療方來進行滋補身體,那么地黃的食療方有哪些呢?很多不了解地黃的朋友,都非常想知道這個問題,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推薦兩款地黃的食療方,希望能給各位提供一些參考。地黃的食用方法
1、地黃烏雞
食材準備:準備一只活烏雞
,適量的地黃、枸杞制作方法:首先需要把烏雞殺死后去內(nèi)臟洗干凈之后切成塊狀,然后用水浸泡約十分鐘左右
功效:食用地黃烏雞對于四肢無力
、盜汗、腰酸背痛等癥狀,是非常不錯的一款保健美食。2、生地黃百合瘦肉湯
食材準備:豬瘦肉
、百合、地黃、蔥、姜制作方法:先將百合和生地黃洗干凈后
,分別放入沙鍋之內(nèi),并且加入適量的清水進行浸泡半個多小時;然后把豬瘦肉洗干凈切成塊之后,與切好的蔥、姜等一起放入沙鍋之內(nèi),用大火煮沸之后,改用慢火進行煲湯,約45分鐘之后,加入食鹽以及味精等調(diào)料,把火關(guān)閉,一道養(yǎng)生之湯就煲好了。功效:服用地黃百合瘦肉湯可以達到養(yǎng)心除煩
、寧心安神的效果,非常適合于秋季的心悸、煩燥等不安情緒。地黃的作用:
1、服用地黃可以清熱涼血
用于溫?zé)岵崛霠I血,壯熱神昏
,口干舌絳。如清營湯。2、服用地黃可以治溫病
治溫病后期,余熱未盡
3、服用地黃可以治溫?zé)岵?/strong>
可用于治溫?zé)岵崛霠I血
,血熱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如四生丸。4、服用地黃可以養(yǎng)陰生津
用于津傷口渴
,內(nèi)熱消渴。治溫病傷陰,腸燥便秘,如增液湯。以上介紹的這兩款地黃食療方對于身體滋補效果是非常不錯的
,能夠緩解身體出現(xiàn)的多種不適癥狀,而且有非常好的保健功效,平時生活中可以根據(jù)個人的情況需要來服用這兩款地黃的食療方,通過本文的介紹,我們也得知,地黃確實有很多的功效,但是需要合理的使用才能保證安全。
生地
,別名生地黃,野地黃生地的功效和作用
具有清熱涼血功效用于溫?zé)岵崛霠I血
治溫病后期,余熱未盡
可用于治溫?zé)岵崛霠I血
養(yǎng)陰生津功效 :用于津傷口渴
,內(nèi)熱消渴。治溫病傷陰,腸燥便秘,如增液湯。藥用時煎服
,10~30克,鮮品用量加倍,或以鮮品搗汁入藥。鮮生地味甘苦性大寒,作用與干地黃相似生地的食用方法
甘蔗生地茶
功效:清熱養(yǎng)陰,或熱病傷陰者可飲
材料:鮮甘蔗***去皮***200g
做法:將甘蔗切成小塊,用水煎煮甘蔗
生地龍骨冬瓜湯
材料:冬瓜500g,龍骨250g
做法:
1、生地
2
3、龍骨焯下過血水
4
5
6
梨子生地茶
功效:養(yǎng)陰生津
材料:鮮梨子1個***去皮***
做法:用水煎煮梨子塊
海帶生地湯
功效:此藥膳具有清熱解毒
材料:取海帶30克、生地18克
做法:將海帶洗凈泡發(fā)切絲
生地的食療配方
1
2
3
、生地治熱病,初覺煩躁頭痛,腰腳疼:地黃汁三升,黃芩二分,生姜一分,白蜜半匙。上件藥,細銼黃芩、生姜二味,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次入地黃、蜜,更煎三兩沸。不計時候,分溫二服。***《圣惠方》解毒飲子***4
、治小兒熱疾5
6、生地治小腸實熱
,心中煩悶,小便出血:生地黃、白茅根各半兩,蔥白二莖。上三味,銼如麻豆大,水三盞,煎至一盞半,去滓,食前分溫二服。***《圣濟總錄》地黃湯***7
、治心熱腸風(fēng)臟毒出血:生地黃半斤,研取汁,連渣,黃連四兩,二味拌勻曬干。上末,煉蜜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食后麥門冬湯下。***《醫(yī)統(tǒng)》千金地黃丸***
生地的食療方 生地?zé)觞S雞
材料:
烏骨雞1000克
,生地黃250克,麥芽糖150克。做法:
將雞宰殺后除去毛及內(nèi)臟洗凈;生地黃洗凈后切成細條;生地黃與飴糖相混合后塞入雞腹內(nèi)
,用棉線扎緊;將雞置于瓷鍋中用文火燉熟,不加鹽、醋等調(diào)品。功效:
本湯具有填精補髓
、益腎滋陰之功效,適于腎虛型骨質(zhì)疏松癥患者食用。生地
,別名地黃、野地黃性味與歸經(jīng):甘
,寒。 歸心、肝、腎經(jīng)。功效主治:清熱生津滋陰,養(yǎng)血
。治陰虛發(fā)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jīng)不調(diào),胎動不安,陰傷便秘。注意事項:脾虛泄瀉
、胃虛食少、腹?jié)M便溏者慎用。生地麥冬排骨湯
材料
生地15克
、麥冬15克、排骨半斤做法
將上述材料一同熬湯1個小時
功效
潤腸通大便
生地茯苓黑豆煲排骨
材料
生地15克
做法
先把生地和土茯苓煮30分鐘,然后把湯渣除去
適應(yīng)癥
涼血、祛濕
生地的基本介紹 生地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中藥材生地泡酒,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菊···
下一篇:
生地黃的5大好處你知道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