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家速成大法:普洱茶名山全了!下次別說喝生普熟普啦,要說某某山的!
【勐臘茶區(qū)】
1
2
3、革登 (值蚌
4
5、攸樂 (亞諾
6
【勐海茶區(qū)】
7
8
9
10
11
12、娜卡茶 [勐宋鄉(xiāng)]
13
14、曼糯茶 [勐往鄉(xiāng)]
15
【普洱茶區(qū)】
16、景邁山茶 (芒景
17
、邦崴茶 [瀾滄縣富東鄉(xiāng)]18
、東卡河茶 [瀾滄縣東朗鄉(xiāng)]19、帕賽茶 [瀾滄縣文東鄉(xiāng)]
20
、困鹿山茶 (古茶、野生古茶)。[寧洱縣]21、新寨茶 [寧洱縣磨黑鎮(zhèn)]
22
、苦竹山茶 [景谷縣景谷鄉(xiāng)]23、文山茶 [景谷縣景谷鄉(xiāng)]
24
、黃草壩茶 [景谷縣正興鎮(zhèn)]25
、迷帝茶 [墨江縣新?lián)徉l(xiāng)]26
、景星茶 [墨江縣景星鄉(xiāng)]27
、老海塘茶 [鎮(zhèn)沅縣田壩鄉(xiāng)]28
、馬鄧茶 [鎮(zhèn)沅縣者東鎮(zhèn)]29
30、茶山箐茶 [鎮(zhèn)沅縣田壩鄉(xiāng)]
31
32
33、金鼎 茶 [景東縣林街鄉(xiāng)
34
、漫灣茶 [景東縣漫灣鎮(zhèn)]35、哀牢山西坡茶 [景東縣花山鄉(xiāng)
、大街鄉(xiāng)、太忠鄉(xiāng)、龍街鄉(xiāng)]36、御筆茶 [景東縣錦屏鎮(zhèn)
、文井鎮(zhèn)]37
、長地山茶 [景東縣文井鎮(zhèn)]38
、田房茶 [江城縣國慶鄉(xiāng)]39
、博別茶 [江城縣國慶鄉(xiāng)]40
、臘福茶 (臘福古茶、臘福大黑山野生茶)。 [孟連縣勐馬鎮(zhèn)]41
、芒中茶 [孟連縣娜允鎮(zhèn)]【臨滄茶區(qū)】
42
、冰島茶 (東半山、西半山)。[雙江縣勐庫鎮(zhèn)]43、小戶賽茶 (勐庫種茶
、大雪山野茶)。[雙江縣勐庫鎮(zhèn)]44
、白鶯山茶 (本山茶、二嘎子茶45
46
47
48
、茶房茶 [云縣茶房鄉(xiāng)]49
、香竹箐茶 (勐庫種茶、大山茶)。[鳳慶縣小灣鎮(zhèn)]50、平河茶 (勐庫種茶
、本山茶)。[鳳慶縣大寺鄉(xiāng)]【新八大茶山】
1
、曼糯地理:勐海縣最北端
,屬勐往鄉(xiāng)勐往村,海拔1200-1300米。歷史:這里曾是勐海通往瀾滄的古道
,歷史上曾經(jīng)是普洱茶的重要產(chǎn)區(qū)。后來勐海通往瀾滄的道路改道,曼糯茶區(qū)逐漸衰落寨子:主要有三個寨子
現(xiàn)狀:曼糯古茶山在五六十年代經(jīng)過較大破壞,很多古樹被砍掉種糧食
茶質(zhì)特色:山野氣韻清晰
2
釋名:“山頂上的壩子”
地理:勐?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h勐宋鄉(xiāng)
歷史:是勐海最老的古茶區(qū)之一
,那卡也是版納最負盛名的產(chǎn)區(qū)之一,一百多年前即有漢人遷入經(jīng)營茶葉生意寨子:大安
現(xiàn)狀:勐宋地區(qū)的古茶園目前還有3000畝左右。其中以那卡茶的最為出名
茶質(zhì)特色:那卡
3、南糯山
釋名:“(產(chǎn))筍醬(之地)”
地理:勐?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h格朗和鄉(xiāng)。平均海拔1400米
歷史:南糯山種茶歷史悠久
寨子:竹林寨
現(xiàn)狀:目前南糯山古茶園約12000畝
茶質(zhì)特色:湯質(zhì)飽滿,回甘較快
4
釋名:“一座山
地理:勐?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h格朗和鄉(xiāng)西南帕沙村,處于南糯山與布朗山之間
歷史:帕沙村唐宋時期即有哈尼先民居住種茶
寨子:帕沙新寨
現(xiàn)狀:帕沙目前存留的古茶園有2900畝左右
,每個寨子都有一定數(shù)量的古樹資源。幾百年樹齡的古樹存量很多,大樹成片,基本未經(jīng)矮化,保護較好。其中帕沙老寨的古樹茶較為出名。茶質(zhì)特色:帕沙古樹苦澀明顯,但可以化開
,清甜亦顯,生津明顯,山野韻味5
、賀開釋名: “最先看到太陽之地”
地理:勐?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歷史:賀開拉祜屬古羌人余脈,很早就在賀開一代種茶
寨子:曼弄新寨、曼弄老寨
,邦盆老寨、曼邁、曼蚌、曼囡等現(xiàn)狀:賀開現(xiàn)有連片古茶園9000畝以上
,分布于賀開、曼蚌2個村委會7個寨。賀開古茶園在西雙版納所有古茶園中連片面積最大,具有一定觀賞價值。在曼弄新、老寨之間有十幾株樹齡近千年的大茶樹。古茶園自然環(huán)境保護較為良好。茶質(zhì)特色:湯質(zhì)飽滿
,略有苦澀,苦澀化甘較快,山韻明顯6
、布朗山釋名:布朗族聚居地
地理:勐?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歷史:布朗山的布朗族是古濮人的后裔
寨子:老班章
、新班章、老曼娥、曼新竜、曼糯等現(xiàn)狀:目前老班章和新班章寨共有古茶園兩千多畝
,以老班章樹齡較老,自然環(huán)境保護較好,新班章亦存有相當數(shù)量的古樹。老曼娥寨的古茶園面積更大,有三千畝以上茶質(zhì)特色:老班章茶外形肥壯,滋味濃烈
7
釋名:“山頂上的壩子”
地理:位于景洪市大勐龍鎮(zhèn)勐宋村
歷史:勐宋村的村民小組大部分是愛尼人(哈尼支系),曼傘村老寨是布朗族
寨子:勐宋大寨
現(xiàn)狀:作為中國最南部的古茶山,因為其地理位置偏僻
茶質(zhì)特色:山韻明顯
8
釋名:“仙人腳印”
地理:勐?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h西部
歷史:巴達茶的出名主要是因為1962年發(fā)現(xiàn)的巴達野生大茶樹
寨子:曼邁、章朗
現(xiàn)狀:巴達章朗
、曼邁等地的古樹茶園自然環(huán)境保存較好,茶園與森林共生,古茶樹自然生長,大多沒有矮化,有少量小葉種。古茶園共有兩千畝以上。茶質(zhì)特色:山韻飽滿
,香氣純正,苦澀明顯,湯中有甜普洱茶有三個知名的產(chǎn)區(qū)
易武
特色:易武茶屬于曼撒茶區(qū),香氣和口感都類似于曼撒茶
刮風寨
特色:細細品啜著
落水洞
特色:味道苦澀略顯
,鮮爽度高,水性細薄,活躍;茶香飄溢清透甘活,數(shù)泡后更有甜香,香氣微揚;喉韻顯,舌底生津。麻黑
特色:易武茶香揚水柔
,而麻黑茶更以陰柔見長,江內(nèi)茶中之上品。湯糯、柔倚邦:
特色:中小葉種以特殊香型著稱
,上顎香甜微有蜜感,稍苦,舌后面中后段帶苦有甘韻。千家寨:
特色:茶青揉不成條是其早年特色
。上顎中后段清甜香,舌面微苦,茶質(zhì)較淡薄。攸樂
特色:香型和口感與曼撒
、易武接近景邁
特色:茶青顏色青綠
莽枝:
特色:中小葉種以特殊香型著稱,與倚邦
勐庫:
茶質(zhì)肥厚度大,香型特殊
,勁揚,不如六大茶山茶區(qū)湯質(zhì)滑柔,舌面甘韻與上顎中后段香氣飽滿,口感刺激性稍高冰島
特色:沖泡后的茶水顏色為漂亮的金黃色,隨著儲存時間的增加
冰島普洱茶名山古茶園位于雙江縣勐庫鎮(zhèn)冰島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209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上一篇:
中國古代古茶書介紹
下一篇:
茶史年表:普洱茶大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