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國家有著悠久的喝茶歷史,據(jù)說全世界的茶都是從中國進口的??墒欠_古文字書,“茶”字卻沒有古文字形體。這就怪了,我國茶的歷史這幺久,用得這幺廣,怎幺就沒有造個古“茶”字呢?再看其它文字,有個“荼”字與“茶”字形體相近,意義也基本相同。
《說文解字》一書有“荼”無“茶”,許慎老先生說:“荼,苦荼也。從草,余聲。”徐鉉解釋說:“此即今之茶字?!薄拜薄弊钟行∽?、隸書等形體??磥?,古代的“茶”字就是“荼”字。
《茶經(jīng)》等書上說,“荼”本是一種苦菜,也是人們的一種常用食物。后來發(fā)現(xiàn)了茶葉,因為都是有苦味的東西,茶業(yè)也就仍舊沿用此字。大約到了唐朝,為了區(qū)別,有人把“荼”字減了一筆,寫成“茶”,并將其讀音也改了。
為什幺“茶”字不讀“荼”,無人探究。我以為,古人是吃茶,不像今天的喝茶。那幺在吃茶時,就會敬請客人,并說:“吃啊……吃啊!”這樣時間長了,就會連讀成“茶”。就是今天,有不少地方還是把喝茶說成是“吃茶”呢!
咬文嚼字
拼音:yǎo wén jiáo zì
釋義:形容過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實質(zhì).后指故意賣弄自己的學(xué)識.
所以,“咬文嚼字”中的“咬文嚼字”應(yīng)讀“jiáo”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2309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綠茶應(yīng)怎么沖泡
下一篇: 選茶記:正味鐵觀音挑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