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有九德
清、香、甘、和、空、儉、時、仁、真。
清:可以清心。名茶多出產(chǎn)于深山幽谷中,最具有大自然的清明靈秀之氣,外形清秀,香味清幽。
香:如蘭斯馨。茶有真香,這種香氣是純天然的,香氣成份極為復(fù)雜,不宜進(jìn)行人工合成,極品茶還應(yīng)具有蘭花般高雅的香氣。
甘:苦盡甘來。茶有真味,滋味甘淡清醇,小苦而后甘。
和:中氣平和。茶的香味以“和”為貴,飲茶后應(yīng)有一種“平和”之氣潤澤于五臟六腑間,久不能去。
空:“五蘊”皆空。茶的香味又以空靈為貴,飲茶后不留不滯,就叫做空。
儉:飲而有節(jié)。茶不可多飲,不可過飲;茶以及茶具不可過求奢侈,總以節(jié)儉為茶人美德。
時:知時而動。采之以時,造之以時,投之以時,瀹之以時,飲之以時。
仁:生仁愛心。仁者“愛茶”,飲茶能使人生仁愛心。
真:得天地真情。茶有真香真味,香氣清幽,滋味甘淡,能使人領(lǐng)略到大自然的清明空靈之意,不僅能澄心凈慮,更能品飲出天地真情,人間真情,甚至悟出茶中“至道”,是為真。
茶有九香一清、二幽、三甘、四柔、五濃、六烈、七逸、八冷、九真。
干茶清香、點茶香幽、壺蓋香甘、淪茶香柔、盞底香濃、淋壺香烈、注茶香逸、涼后香冷、茶湯香真。
茶有八難一造,二別,三器,四火,五水,六投,七瀹,八飲。
采焙不精,非造也,辯形認(rèn)色,非別也,鏤金刻玉,非器也;幽暗無明,非火也;粗老濁重,非水也;不知茶時,非投也;不諳苶理,非瀹也;吸香啜味,非飲也。
茶有七情
喜;使人心情愉悅。
愛;茶德仁,但‘哀而不傷’。
幽;發(fā)人幽情。
寂;使人生空寂之情。
淡;使人有澹泊之志。
真;發(fā)人真情。
茶有六味
味有甘苦,有輕重,有厚薄,有老嫩軟硬之別,有滑利艱澀之辯。
對六味的要求;入口輕,觸舌軟,過喉嫩,口角滑,流舌厚,后味甘。
茶有六味;輕、甘、滑、嫩、軟、厚
輕;入口輕揚,過舌即空;
甘;后味回甘;
滑;口感滑爽;
嫩;無粗老之感;
軟;無生硬之感;
厚;無淡薄之軟。
茶有五性
茶有五性;清、潔、和、長、輿
清;形神俱清。
潔;品質(zhì)高潔。
和;溫和脾胃,潤擇五臟。
長;長養(yǎng)精神,益氣生津。
輿;提神醒腦,養(yǎng)生益智。
茶有四氣
‘氣’指茶人飲茶后駐留在五臟六腑及口吻舌之間的氣息,這種氣息以平和、持久、甘香為機致,不但能益人體真氣,而且能長養(yǎng)其浩然正氣,故君子無故不撤茶器,用養(yǎng)氣育得也。四氣是指:生氣、靈氣、正氣、意氣 。
生氣;飲茶后有股清新生動的茶器充盈於茶人胸腹之間,這既是大自然的生氣,也是生命體的生氣,更是茶人心胸中孕育的生氣。唯有生氣,天地得以清,生命得以動,心情得以寧靜,生氣之時意大矣;
靈氣;茶氣不偏不倚,平和中庸,稻之為正氣。孟子日;吾善吾浩然之氣,所養(yǎng)者,正氣也;
意氣;茶氣不僅要平和,更要有一種慷概激昂的意氣在,這不僅是對茶的要求,更是對茶人的要求。
生氣,一般飲茶者可得,靈氣,對茶覺悟者可得,正氣,修身養(yǎng)得者可得,唯有意氣,非胸次坦然、思兼濟天下不可得。
茶有一道二悟三友四氣五性六味七情八難九香十德
茶,一曰道
茶道,猶如人生之道。自古以來,文人雅士總是把品嘗佳茗,和品味人生相提并論,以茶道來省悟人生之道。品茶,就是品你的人生。
茶有二悟
一杯茶,喝入口中,先得其苦,再得其甘。人生亦如此,先苦才會后甜。
喝一杯茶,拿起,放下。拿起是為了生存,放下是為了生活。當(dāng)拿起一杯明知苦澀無比的茶,你是否能喝下?放下茶杯,你能否要放下對苦澀的回憶,風(fēng)輕云淡?
茶有三友
飲茶以客少為貴。
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
茶有四氣
“氣”指茶人飲茶后駐留在五臟六腑及口吻舌之間的氣息,這種氣息以平和、持久、甘香為機致,不但能益人體真氣,而且能長養(yǎng)其浩然正氣,故君子無故不撤茶器,用養(yǎng)氣育得也。
一曰生氣:
飲茶后有股清新生動的茶器充盈於茶人胸腹之間,這既是大自然的生氣,也是生命體的生氣,更是茶人心胸中孕育的生氣。唯有生氣,天地得以清,生命得以動,心情得以寧靜,生氣之時意大矣;
二曰靈氣:
茶氣不僅要生動,更要鮮活,有流動的感覺,稱之為靈氣;
三曰正氣:
茶氣不偏不倚,平和中庸,稻之為正氣。孟子日;吾善吾浩然之氣,所養(yǎng)者,正氣也;
四曰意氣:
茶氣不僅要平和,更要有一種慷概激昂的意氣在,這不僅是對茶的要求,更是對茶人的要求。
生氣,一般飲茶者可得,
靈氣,對茶覺悟者可得,
正氣,修身養(yǎng)得者可得,
唯有意氣,非胸次坦然、思兼濟天下不可得。
茶有五性
清:形神俱清。
潔:品質(zhì)高潔。
和:溫和脾胃,潤擇五臟。
長:長養(yǎng)精神,益氣生津。
輿:提神醒腦,養(yǎng)生益智。
茶有六味
輕:入口輕揚,過舌即空;
甘:后味回甘;
滑:口感滑爽;
嫩:無粗老之感;
軟:無生硬之感;
厚:無淡薄之軟。
對六味的要求:
入口輕,觸舌軟,過喉嫩,
口角滑,流舌厚,后味甘。
茶有七情
喜:使人心情愉悅。
愛:茶德仁,但‘哀而不傷’。
幽:發(fā)人幽情。
寂:使人生空寂之情。
淡:使人有澹泊之志。
真:發(fā)人真情。
茶有八難
一造,二別,三器,四火,
五水,六投,七瀹,八飲。
采焙不精,非造也,辯形認(rèn)色,非別也,
鏤金刻玉,非器也;幽暗無明,非火也;
粗老濁重,非水也;不知茶時,非投也;
不諳苶理,非瀹也;吸香啜味,非飲也。
茶有九香
一清、二幽、三甘、
四柔、五濃、六烈、
七逸、八冷、九真。
干茶清香、點茶香幽、壺蓋香甘、
淪茶香柔、盞底香濃、淋壺香烈、
注茶香逸、涼后香冷、茶湯香真。
茶有十德
晚唐時期,劉貞亮將茶道精神稱之為茶德,
著有《飲茶十德》:
以茶散悶氣;
以茶驅(qū)腥氣;
以茶養(yǎng)生氣;
以茶除癘氣;
以茶利禮仁;
以茶表敬意;
以茶嘗滋味;
以茶養(yǎng)身體;
以茶可雅志;
飯飽酒余喝茶,酒可以豪飲,茶卻要細(xì)品,往往幾泡茶下來,時間已過了一兩個鐘。因此,當(dāng)?shù)夭簧偃苏J(rèn)為,茶文化是一種懶文化,不適合低調(diào)守拙、深思求實的容桂人,喝茶的時間倒不如用來做“正經(jīng)事”。
喝茶耗時間就是懶文化嗎?恐怕說得有點偏激。品茶在中國畢竟已歷經(jīng)幾千年,形成一種生生不息的文化傳統(tǒng),自然有其存在的理由和魅力。
不妨拿少喝茶的容桂人與愛喝茶的潮汕人做一下對比。容桂人做事踏實,將喝茶的時間用于創(chuàng)建實業(yè),這種生活觀念和工作態(tài)度成就了像科龍、格蘭仕這些工業(yè)巨子。而肯花時間喝茶的潮汕人,也產(chǎn)生了像騰迅、國美等商業(yè)巨艦,這不是一種懶人所能取得的成就。潮汕人經(jīng)商有道,這與他們以茶待客、廣結(jié)良緣不無關(guān)系。這樣看來,光憑喝不喝茶來判斷茶文化是否為懶文化不盡合理。喝茶是花時間,但只要花得值就不是懶。
喝茶有益于身心健康,并非無聊的消遣。生活之道在于一張一弛,喝喝功夫茶暢敘心事,能在工作壓力之余放松心情,緩解疲勞,使人保持在身心平衡的健康狀態(tài)中。喝白水的人重在解渴,喝茶的人重在品嘗。但所有這些,都道不出喝茶最大的益處,那就是,喝茶能使人寧靜,少了幾分躁氣,平添了幾分沉穩(wěn)。喝茶,是一個敘舊聊天、增進(jìn)感情的時候,特別是為商務(wù)活動創(chuàng)造出一種和諧氛圍。
事實上,茶文化一直在攻城略地,喝茶的容桂人多了,賣茶的店家也多了,容桂居民在生活富裕之時,追求閑情逸致、享受生活樂趣。不難預(yù)測,容桂人也會慢慢變“懶”,喜歡上茶文化。
林清玄是著名的茶 文化 學(xué)者,他的茶道與人生的思想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林清玄茶道與人生的思想,希望能夠?qū)δ兴鶐椭?br>
林清玄茶道與人生的思想
人生如茶三起三落方有味道
林清玄說:?茶的滋味跟人生的滋味其實都是一個滋味,如果你在某一點突破了,悟道透徹了,你看什么事都可以很透徹,很理解。?
?其實茶跟人生很相像?,林清玄感嘆道,?茶一定要用熱水湯過才有味道,人生也是一樣,你一輩子很平順味道也不會出來,一定要三起三落,然后起的時候像萬里飄蓬,之后才有味道出來,整個過程都是非常重要的,缺一環(huán)節(jié)都不可,而此時茶葉本身的好壞就變得不是很重要了,人生其實亦如此。?
擇友如選茶要?有滋有味?
如果一百塊可以買到一斤茶和一百塊可以買到一兩茶,林清玄表示,?懂得喝茶的人應(yīng)當(dāng)要買一兩的,因為那個一定是比較珍貴比較稀有的,寧可喝很少的茶,而強調(diào)它的滋味。?
在林清玄看來,這個道理其實和人們交友的標(biāo)準(zhǔn)理應(yīng)相同,?這就像寧可交一個朋友,但是要用心交流,而不是交一百個朋友像白開水一樣沒有滋味。從這些不同的角度去看,其實茶里面的學(xué)問真的很像人生。?
生活中有思想交流的茶是好茶
價格高的茶不一定是好茶,林清玄認(rèn)為,?我們會喜歡茶,那是因為茶芬香、純正,茶跟水不一樣,茶不是為了解渴,你把水喝了就是解渴,但是喝茶一定要跟幾個朋友,有話題有思想進(jìn)行交流,這個茶就很好。所以茶的好壞是從環(huán)境來說并不是茶葉本身來說。?
浪費時間慢慢喝茶是件浪漫事
?不管你喝什么茶,你都可以從那里進(jìn)入人生的道路,看到有味道的部分。悟透以后你進(jìn)入更高的境界也就容易了。而喝茶恰好可以讓人有一顆從容的心去面對人生。?
林清玄認(rèn)為都市人忙碌的生活讓他們失去了很多東西,?忙會失去很多東西,失去浪漫的心情,失去對理想的憧憬,失去創(chuàng)造力和 想象力 。常常有人說什么是浪漫,其實浪漫很簡單,就是浪費時間慢慢走,浪費時間慢慢吃飯,浪費時間慢慢喝茶。?
同時,林清玄也批駁浪費時間喝茶就等于不努力工作的言論,?你可以一邊奮斗一邊看夕陽,一邊工作一邊在蓮花池邊散步,在星期一、星期五努力工作,星期六和好朋友一起喝茶,這都是很好不沖突的。?
茶能生善
茶,是為了友誼而存在世間的;最好的茶,則是為了知味的人存在世間;我們到處找茶品茶,不也是渴望著與知味的人對飲嗎?
當(dāng)我想念起一生中曾經(jīng)啟迪過我、鼓勵過我、安慰過我的好品質(zhì)的朋友,就有如在森林中孤寂的小徑突然聽到遠(yuǎn)方寺廟傳來的鐘磬之聲,或者聽見空山里松子掉落的聲音,猛然驚覺,呀!不是松子,也非鐘磬,而是來自深深的相思。
飲茶 洗心
每天的生活就像一杯茶,大部分人的茶葉和茶具都很相近,然而善泡者泡出來更清香的滋味,善飲者飲到更細(xì)膩的消息;人生需要準(zhǔn)備的,不是昂貴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
生命沉苦時要加一點清涼的菊花,激越時要加一點內(nèi)蘊的普洱;在苦中猶有向上飛揚的心,在樂里不失去敏銳深刻的態(tài)度。這樣,生命的茶才能越陳越醇,越泡越香。
入清涼地
禪自然是有的,但不是寫在墻上、畫在茶杯上。它和茶相同,人生無所不茶,無不是茶;人生無所不禪,無不是禪。
茶不在禪里,禪也不在茶中。茶或禪以及生活的一切惱害都化成一縷輕煙,飛向空無的所在,那就是茶禪一味了。
茶的真滋味,禪的真境界,唯有平常心乃能知之。
喜歡林清玄的文字,喜歡他寧靜淡泊的喝茶品茶感悟人生。喝茶需要境界,讓心安靜下來,捧一杯茶,看茶葉三起三落,一如人生。
林清玄的茶道思想
喝茶并非?喝藥?養(yǎng)生
林清玄從二十幾歲開始就研究茶藝、茶道,一入迷就是三十多年。
在他看來,喝茶是為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生活空間。
林清玄笑言,現(xiàn)在人們喝茶太多追求?技術(shù)性?,反而失去了原來茶中蘊含的文化內(nèi)涵,?有人認(rèn)為喝茶就是養(yǎng)生,把喝茶看得跟?喝藥?一樣的絕對。但其實,喝茶對于身心的幫助是相對性的,而不是絕對性的。?曾經(jīng)有一次,林清玄去找一個朋友,?他是個普洱茶 收藏 家,喝的都是最上等的茶,但不到六十歲,他就過世了。他的子女們就問我,?林老師,喝茶不是應(yīng)該能夠養(yǎng)生的嗎?為什么爸爸那么早就過世了我笑說,?可能原來只有五十歲的命,因為喝茶了,所以才到了六十。?雖然是句玩笑話,但是我也從中得到了啟發(fā),不要把茶看得太絕對,要保持一個放松的心態(tài)來品味人生。?
境界在于天人合一
對于林清玄而言,?茶?就代表著?人與世界的和諧?,茶?字拆開,就是人在草木間,這就是喝茶的最高境界,達(dá)到?天人合一?,這也是我一直在追求的狀態(tài)。?
林清玄慢慢感悟,其實最重要的始終是?人?而并非?茶?。?我越來越覺得技術(shù)并不那么重要。有一次 清明 時節(jié),我在杭州的山間,碰到了一位老先生,他看我獨行,便招待我喝茶,這杯龍井是我這輩子喝過的最好的龍井,因為老先生自己就是種茶的。碰到的很多例子都讓我自己慢慢地修正,其實有的時候?茶?并不那么重要。十元的茶,因為共飲的人是知己好友,你喝的宛如?極品好茶?。?
在林清玄看來,?茶?外延的東西遠(yuǎn)比?茶?本身來得重要。他回想起自己在武夷山的一次經(jīng)歷,?我經(jīng)過山下的一座寺廟,里面的師傅正在分茶,把嫩芽和老葉分開放,我問師傅為什么要分茶,師傅說,?好的留給住在寺廟中的居士,老的就自己喝?,我一下就非常的感動,這番挑茶的舉動就是?把生命中的美好留給別人,把苦汁留給自己。?分茶的背后有一顆純心。?
?茶道?無國界
?從小就要培養(yǎng)孩子們喝茶、愛茶?是林清玄的一個心愿,他也在盡心地推廣茶道。
相比日本茶道的盛行,開創(chuàng)茶文化的中國人民似乎反而在此有些?落后?。對此,林清玄直言:?有句話叫?近廟欺神?,靠近了就不覺得它好,中國每個人都生活在茶道中,所以漸漸地可能就麻木了這份感覺。而日本從中國引進(jìn)了茶,距離產(chǎn)生美,空間產(chǎn)生向往,他們的茶道完全繼承了中國唐朝時期的喝茶 方法 ,習(xí)慣喝抹茶。而中國則因為明太祖把茶價定得與黃金一樣高,一度造成了茶道的?斷裂?,日本卻因為引進(jìn),完整地保留住了中國唐朝的茶道。?他建議愛茶之人不妨轉(zhuǎn)一下思路,?去日本?取經(jīng)?,因為?茶?講求的就是?和諧?,況且文化本就是無國界的。?
茶道人生的感悟
茶有四氣
?氣?指茶人飲茶后駐留在五臟六腑及口吻舌之間的氣息,這種氣息以平和、持久、甘香為機致,不但能益人體真氣,而且能長養(yǎng)其浩然正氣,故君子無故不撤茶器,用養(yǎng)氣育得也。
一曰生氣:
飲茶后有股清新生動的茶器充盈於茶人胸腹之間,這既是大自然的生氣,也是生命體的生氣,更是茶人心胸中孕育的生氣。唯有生氣,天地得以清,生命得以動,心情得以寧靜,生氣之時意大矣;
二曰靈氣:
茶氣不僅要生動,更要鮮活,有流動的感覺,稱之為靈氣;
三曰正氣:
茶氣不偏不倚,平和中庸,稻之為正氣。孟子日;吾善吾浩然之氣,所養(yǎng)者,正氣也;
四曰意氣:
茶氣不僅要平和,更要有一種慷概激昂的意氣在,這不僅是對茶的要求,更是對茶人的要求。生氣,一般飲茶者可得,靈氣,對茶覺悟者可得,正氣,修身養(yǎng)得者可得,唯有意氣,非胸次坦然、思兼濟天下不可得。
茶有五性
清:形神俱清。
潔:品質(zhì)高潔。
和:溫和脾胃,潤擇五臟。
長:長養(yǎng)精神,益氣生津。
興:提神醒腦,養(yǎng)生益智。
茶有六味
輕:入口輕揚,過舌即空;
甘:后味回甘;
滑:口感滑爽;
嫩:無粗老之感;
軟:無生硬之感;
厚:無淡薄之軟。
對六味的要求:入口輕,觸舌軟,過喉嫩,口角滑,流舌厚,后味甘。
茶有七情
喜:使人心情愉悅。
愛:茶德仁,但?哀而不傷?。
幽:發(fā)人幽情。
寂:使人生空寂之情。
淡:使人有澹泊之志。
真:發(fā)人真情。
茶有八難
一造,二別,三器,四火;五水,六投,七瀹,八飲。
采焙不精,非造也,辯形認(rèn)色,非別也;
鏤金刻玉,非器也;幽暗無明,非火也;
粗老濁重,非水也;不知茶時,非投也;
不諳苶理,非瀹也;吸香啜味,非飲也。
茶有九香
一清、二幽、三甘;四柔、五濃、六烈;七逸、八冷、九真。
干茶清香、點茶香幽、壺蓋香甘;淪茶香柔、盞底香濃、淋壺香烈;注茶香逸、涼后香冷、茶湯香真。
茶有十德
晚唐時期,劉貞亮將茶道精神稱之為茶德,著有《飲茶十德》:
以茶散悶氣;以茶驅(qū)腥氣;以茶養(yǎng)生氣;
以茶除癘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
以茶嘗滋味;以茶養(yǎng)身體;以茶可雅志。
取知足常樂之意。
是諧音“蜘”“足”,取知足常樂之意。懂得滿足的人,永遠(yuǎn)是覺得快樂的。茶的寓意:茶有一道、二悟、三友、四氣、五性、六味、七情、八難、九香、十德的寓意。
普洱茶餅都是用普洱茶壓縮成餅的形狀,俗稱普洱茶餅。普洱茶多為餅狀壓制的方式儲藏以及運輸,歷史上一餅357克,七餅為一挑。方便計算以及騾馬馱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2343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茶香溢及處皆是趣人
下一篇: 茶的名號之瀘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