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與祭·審安茶具圖贊
心哥說:前些時候去蘇州博物館的路上,經(jīng)過獅子林,門前拉洋片的吸引了我的注意,就一個人手忙腳亂的
,倒是也很精彩
在電影步入3D時代的今天
,很多姑娘小伙都已經(jīng)不知道什么是拉洋片(西洋鏡)了
,拉洋片本身是一道風景
,而看洋片則完全是圖個新鮮了

讀宋朝審安的《茶具圖贊》
,更多的是體會古人愛茶及器
,或愛器及茶的情懷和用心
,是精神層面的膜拜
,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用性微乎其微,就像完全按照《茶經(jīng)》煮水泡茶
,那就是玩笑了
,那個年月真的是吃
茶葉,明朝以后就是吃茶水了
再漂亮的馬車你也不能當交通工具
,欣賞是可以的
,但千萬不要把它當成生活方式,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
,物競天擇
,進化永遠是天理
茶道也好,人道也好
,比繼承傳統(tǒng)更可怕的
,是死死抱住老祖宗的衣冠冢不放,還美其名曰復興
文化層面有個詞很有趣
,申遺
除去個別歷史的原因
,通常需要申遺的都是自我已經(jīng)失去了生存能力的東西,唯一的一條路就是申遺
,其實遺產(chǎn)這事不用申請
,死了自然就是了
——————
正文(猜猜是干什么用的吧)
圖為南宋審安老人的十二先生(茶具),他老人家給每一個茶具都加官進爵
,外加賜名封號,用情之深
,估計連他老婆都眼紅
引文:飲之用必先茶
,而制茶必有其具
賜具姓而系名,寵以爵
,加以號
,季送之彌文
漢朝時期西漢辭賦家“王褒”簡介 ,僮約的作者是誰
生平經(jīng)歷 王褒
,字子淵,資陽縣昆侖鄉(xiāng)墨池壩
。少孤
,家貧,事母至孝
,以耕讀為本
。桑梓墨池就是他洗筆硯之處;縣城南書臺山
,便是他另一個攻書的地方
。他精通六藝
,嫻熟《楚辭》,崇敬屈原而作《九懷》
,初露才華
。爾后,他游歷成都
、湔上(今都江堰市玉壘山)等地
,博覽風物,以文會友
。漢宣帝時
,益州刺史邀他作客
,在此期間
,他寫下了《中和》《樂職》《宣布》詩
,主人命僮子依古樂演唱
,大為成功
,由此聲名四播
。在刺史的舉薦下
,得到宣帝的召見
,他先作“待詔”的清客
,旋擢諫大夫
。這時,才華橫溢的王褒
,一連寫了《圣主得賢臣頌》《甘泉賦》和《四子講德論》
,其中尤以《圣主得賢臣頌》為著,用良御御駿馬來作比,頗為形象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翱v馳騁騖,忽如景靡
。過都越國
,蹶如歷塊。追奔電
,逐遺風
,風流八極,萬里壹息
。何其遼哉
!人馬相得也?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币艄?jié)急促而寓意深邃
,真使人有耳聞目睹馬蹄迅疾之感。
不僅如此
,純以辭賦來吟詠細小物件的則自褒始
。王褒把專以游獵
、女色為題材,轉變?yōu)橐约毿〉奈锛轭}材
;把規(guī)模壯闊的風格
,轉變?yōu)槔w弱沉湎的風格;把堆積夸張的手法
,轉變?yōu)槊芮杉氈碌氖址?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他的名著《洞簫賦》,則是三個轉變的集中體現(xiàn)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抖春嵸x》先寫了竹林中的景物,后寫簫聲的動人
,用力描繪
,著力鋪陳,細膩有致
,扣人心扉
。無怪乎做太子時的漢元帝“令后宮貴人皆誦讀之”,也無怪乎《文心雕龍》稱道:“子淵洞簫
,窮變于聲貌”
。《洞簫賦》是很早描寫音樂的辭賦
,對后世也很有影響
。此外,王褒在蜀時
,用方言寫過《僮約》一文
,以戲謔的筆調描寫奴隸的待遇,由此可窺見西漢西蜀社會的一個側面
。
公元前51年,王褒奉令往益州
,在途中寫完《移金馬碧雞文》
,不久病逝,時年40歲
。王褒一生留下辭賦16篇
、《桐柏真人王君外傳》 1卷,明末收集有《王諫議集》11篇
。1998年
,王洪林出版《王褒集考譯》。
逸聞趣事 茶為貢品
、為祭品
,已知在周武王伐紂時
、或者在先秦時就已出現(xiàn)。而茶作為商品
,則時下知道要在西漢時才出現(xiàn)
。西漢宣帝神爵三年(前59年)正月里,資中(今四川資陽)人王褒寓居成都安志里一個叫楊惠的寡婦家里
。楊氏家中有個名叫“便了”的髯奴
,王褒經(jīng)常指派他去買酒。便了因王褒是外人
,替他跑腿很不情愿
,又懷疑他可能與楊氏有曖昧關系,有一天
,他跑到主人的墓前傾訴不滿
,說:“大夫您當初買便了時,只要我看守家里
,并沒要我為其他男人去買酒
。” 王褒得悉此事后
,當時就氣不打一處來
,一怒之下,在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這天
,以一萬五千錢從楊氏手中買下便了為奴
。
便了跟了王褒,極不情愿
,可也無可奈何
,但他還是在寫契約時向王褒提出:“既然事已如此,您也應該向當初楊家買我時那樣
,將以后凡是要 *** 的事明明白白寫在契約中
,要不然我可不干?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王褒這人擅長辭賦
,精通六藝,為了教訓便了
,使他服服貼貼
,便信筆寫下了一篇長約六百字題為《僮約》的契約,列出了名目繁多的勞役項目和干活時間的安排
,使便了從早到晚不得空閑
。契約上繁重的活兒使便了難以負荷。他痛哭流涕向王褒求情說
,如是照此干活
,恐怕馬上就會累死進黃土
,早知如此,情愿給您天天去買酒
。
這篇《僮約》從文辭的語氣看來
,不過是作者的消遣之作,文中不乏揶揄
、幽默之句
。但王褒就在這不經(jīng)意中,為中國茶史留下了非常重要的一筆
。
《僮約》中有兩處提到茶
,即“膾魚潯睿烹茶盡具”和“武陽買茶,楊氏擔荷”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芭氩璞M具”意為煎好茶并備好潔凈的茶具,“武陽買茶”就是說要趕到鄰縣的武陽(今成都以南彭山縣雙江鎮(zhèn))去買回茶葉
。
對《華陽國志·蜀志》“南安
、武陽皆出名茶”的記載,則可知王褒為什么要便了去武陽買茶
。
從茶史研究而言
,茶葉能夠成為商品上市買賣,說明當時飲茶至少已開始在中產(chǎn)階層流行
,足見西漢時飲茶已相當盛行
。
在此還有必要贅述一點,美國茶學權威威廉
。烏克斯在其《茶葉全書》中說:“5世紀時
,茶葉漸為商品”,“6世紀末
,茶葉由藥用轉為飲品
。”他如果看到王褒的這篇《僮約》
,恐怕不會說如此武斷的話
,因為《僮約》提到“武陽買茶”這件涉及商品茶的事實的確切時間是公元前59年的農(nóng)歷正月十五,比《茶葉全書》所謂的5世紀要提前五個世紀
。
文學成就 王褒少年時期就善于寫詩,工于作賦
,對音樂也有較高的修養(yǎng)
。當時的漢宣帝是一個十分喜愛文學與音樂的皇帝,自己也會創(chuàng)作
,因而經(jīng)常征召各地在這方面有造詣的文士到長安
。擔任皇家的文學
、音樂方面的“待詔”。益州刺史王襄得知王褒是位很有才學的人
,就請他來到成都
,讓他在成都寫詩,并將他寫的詩配上音樂歌唱
。王褒又為王襄作傳
,故深得其賞識,上奏推薦王褒有過人之才
。漢宣帝立即下令召見
。
王褒進京之后,漢宣帝就出了個題目
,要他寫一篇《圣主得賢臣頌》
。這篇文章怎么寫,王褒是頗費了一番斟酌的
。構思時他想到了馬
,所以文中便出現(xiàn)了馬跑的“情景”,“
縱馳騁騖
,忽如景靡
。過都越國,蹶如歷塊
。追奔電
,逐遺風,周流八極
,萬里壹息
。何其遼哉,人馬相得也
!”王褒以寫馬寫出善御者六轡在手
,操縱自如,意在用良御御駿馬比喻圣主得賢臣
,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漢宣帝勵精圖治的景象
。這篇文章是王褒散文的代表作,描述十分生動
,音樂也頗為急促
,使人如見其馬,如聞其聲
。這篇文章深得漢宣帝的好感
,他任命王褒為待詔,不久又升為諫議大夫。 王褒還寫有《四子講德論》
,也是歌頌當時朝廷的作品
,文采也很富麗,有“夫鴻均之世
,何物不樂”等句
,意思即指天下太平。他寫有《九懷》
,這是王褒比較重要的作品
,為追思屈原之辭。作者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是崇敬的
,對其不幸遭遇是同情的
,所以《九懷》寫得既有情感又有文藻,頗有《離騷》的風格
。后來劉向編定《楚辭》
、王逸作《楚辭章句》,都收入了此文
,《全蜀藝文志》也著錄了全文
。
王褒又寫有《僮約》,這是他的作品中最有特色的文章
,記述他在四川時所親身經(jīng)歷的事
。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王褒到“煎上”即渝上(今四川彭州市一帶)時
,遇見寡婦楊舍家發(fā)生主奴糾紛
,他便為這家奴仆訂立了一份契券,明確規(guī)定了奴仆必須從事的若干項勞役
,以及若干項奴仆不準得到的生活待遇
。這是一篇極其珍貴的歷史資料,其價值遠遠超過了受到漢宣帝贊賞的《圣主得賢臣頌》之類的辭賦
。在《僮約》中有這樣的記載:“膾魚炮鱉
,烹茶盡具”;“牽犬販鵝
,武陽買茶”
。這是我國,也是全世界最早的關于飲茶
、買茶和種茶的記載
。由這一記載可以知道, 四川 地區(qū)是全世界最早種茶與飲茶的地區(qū)
;武陽(今四川彭山)地區(qū)是當時茶葉主產(chǎn)區(qū)和著名的茶葉市場
。此外
,他所描述的當時奴仆們的勞動生活,奴伴關系
,是研究漢代四川社會情況的極為重要的材料,可以使人從中了解到西漢社會生活的一個側面
。
王褒特別善于寫詠物小賦
,他是漢代寫詠物小賦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洞簫賦》在當時即獲得了很高的評價
。洞蕭本是古代的一種排蕭
,發(fā)音清晰而幽靜,在宮廷和民間都廣泛使用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抖春嵸x》既描述蕭管之所生,寫出了竹林中的景物
;又表現(xiàn)蕭聲之動人
,極盡描繪和夸張。全篇用楚辭的凋子
,以大量的文字鋪敘洞蕭的聲音
、形狀、音質和功能
。音調和諧
,描寫細致,形象鮮明
,風格清新
。這種賦不同于漢代大賦,而屬于驕麗可喜
、娛悅耳目的詠物小賦
。如其中的一段:“朝露清冷而隕其測兮,玉液浸潤而承其根
。孤雌寡鶴娛優(yōu)乎其下兮
,春禽群嬉戲翱翔乎其顛。秋綢不食抱樸而長吟兮
,玄猿悲嘯搜索乎其間
。處幽隱而奧屏兮,密漠油以獺摻
。惟詳漢宣帝與漢武帝一樣
,信神仙,好游獵
。王褒在京中任職了一段時期后
,漢宣帝聽信方士之言,要他回益州去祭祀傳聞之中的“金馬碧雞之寶”。不料竟在途中染病
,未得醫(yī)治即死于旅途之中
。
藝術評價 武帝在位五十四年,一改西漢前期的黃老無為政治而為尊儒的多欲政治
,對外用兵
,對內(nèi)興作,好大喜功
,風氣侈靡
,固然成就了一代鼎盛輝煌,也為賦體文學的創(chuàng)作繁榮提供了豐饒的土壤
,但是畢竟付出了 海內(nèi)虛耗
,戶口減半 ,經(jīng)濟瀕于崩潰的沉重代價
,故而昭帝即位后
,復行無為政治,與民休養(yǎng)生息
,于是賦壇相對沉寂了一個時期
。到宣帝時,一方面 數(shù)審詔公卿大夫務行寬大
,順民所疾苦
,使國家出現(xiàn)史稱 中興 的景象;一方面又重 修武帝故事
,講論六藝群書
,博盡奇異之好,征能為《楚辭》九江被公
,召見誦讀
,益召高材劉向、張子僑
、華龍
、柳褒等待詔金馬門?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頗好歌詩
,欲興協(xié)律之事,……頗好神仙…… (《漢書·王褒傳》)
,因此辭賦創(chuàng)作再次振起
。史載: 上令褒與張子僑等并待詔,數(shù)從褒等放獵
,所幸宮館
,輒為歌頌
,第其高下,以差賜帛
。 但是規(guī)模
、氣象畢竟不如從前,而顯出自頂峰下滑的勢態(tài)
。像司馬相如《子虛賦》所表現(xiàn)的那種聲勢氣魄
,已經(jīng)不見;而且就在王褒為宣帝大獵
、宮館作賦歌頌的時候,甚至遭到輿論非難
, 議者多以為 *** 不急.這實際上預示了漢賦的開始衰微
。王褒,字子淵
,蜀地資中(今四川省資陽縣)人
。生卒年不可考。宣帝時
,因益州刺史王襄奏薦其有逸才
,受征有,不久擢為諫大夫
。
王褒是這一時期藝術上成就最為突出的賦家
。他的賦《漢書·藝文志》著錄有十六篇,但是流傳至今的只有存于《漢書》本傳的《圣主得賢臣頌》
,存于《藝文類聚》的《甘泉宮頌》
,存于《文選》的《洞簫賦》,以及存于《楚辭》的《九懷》等
。
王褒是漢代最具有文學情趣的賦家
。他的賦往往并不追求政治上的諷諭規(guī)誡,而是辟如女工有綺e
,音樂有鄭衛(wèi)
,顯現(xiàn)出唯美的 辯麗可喜 , 娛悅耳目
,有 鳥獸草木多聞之觀 的純文學屬性
,因此不符合當時儒家言志尚用的標準,但卻更具作為語言藝術陶冶性情的審美價值
。這從《漢書》本傳所載:太子體不安
,苦忽忽善忘,不樂
。詔使褒等皆之太子宮虞侍太子
,朝夕誦讀奇文及所自造作
。 使得太子 疾平復 ,可見一斑
。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發(fā)展
,人類的精神需求、美感享受也必定趨向更加豐富的多元化
。其實早在春秋后期
,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已經(jīng)注意到了這點。他的 《詩》
,可以興
,可以觀,可以群
,可以怨 的著名論斷就是證據(jù)
。從這一意義上講,王褒賦所自覺表現(xiàn)出的唯美意識
,不僅在當時賦壇獨樹一幟
,而且符合文學自身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抖春嵸x》可以說是王褒美賦的代表作
。
此賦在藝術形式上采用騷體,但內(nèi)容卻并非賈誼以來抒發(fā)憂思悲慨的 緣情
,而是細致描繪洞簫的 體物
,完全是大賦的格局,庶幾可以標明漢代騷體賦終于完成了由辭到賦的轉化
。同時這種獨特風格的騷韻大賦
,又不以 敘客主為首引 ,虛構人物
,進行問答
,而是開始即對所詠之物直接描繪再現(xiàn);也不在 卒章顯其志
,著意規(guī)誡
,勸百諷一,而是意在表現(xiàn)小小洞簫的竹質
、制作
、聲音、功效
,從外形到內(nèi)理
,音容體貌無不生動畢見,美輪美奐
,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對美好事物的贊嘆愛賞
。另外
,在語言上也不是散韻分離,堆垛奇字
,而是始終用韻
,音調和美,而且鋪排之中
,多用精巧駢偶
。例如描寫洞簫竹干:托身軀于后土兮,經(jīng)萬載而不遷
。吸至精之滋熙兮
,稟蒼色之潤堅;感陰陽之變化兮
,附性命乎皇天
。……朝露清泠而隕其側兮
,玉液浸潤而承其根。孤雌寡鶴優(yōu)乎其下兮
,春禽群嬉翱翔乎其巔
。秋蜩不食,抱樸而長吟兮
;玄猿悲嘯
,搜索乎其間。處幽隱而奧屏兮
,密漠泊以k. 惟詳察其素體兮
,宜清靜而弗喧?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可謂鐘天地自然之靈秀
,秉性素潔而清靜,恰是極佳簫材
。用筆精細
,頗具詩情畫意。凡此種種
,都和司馬相如所定型的散體大賦區(qū)別明顯
,表現(xiàn)了藝術上難能可貴的創(chuàng)新。詠物賦最早起于荀卿的《云》
、《蠶》
,但詞既簡略,又多隱語
,只是初具雛形而已
。晉代葛洪《西京雜記》雖說過景帝時梁孝王曾使枚乘作《柳賦》
,路喬如作《鶴賦》,鄒陽作《酒賦》
,公孫乘作《月賦》
,羊勝作《屏風賦》,而且其中《柳賦》
、《鶴賦》
、《月賦》、《屏風賦》還載在《古文苑》中
,但是歷來都被懷疑為偽托
,不足信。因此
,《洞簫賦》實為當下所能見到繼荀卿之后完成詠物賦體的第一篇
。這不僅豐富了當時已露式微的大賦,而且對后世詠物文學也都影響深遠
。
后世影響 王褒和他的作品對后世是有影響的
。明代楊慎不僅在他編輯的《全蜀藝文志》里選有王褒的作品,還專門作了《王子淵祠》詩
,詩云:“偉曄靈芝發(fā)秀翹
,子淵擒藻談天朝。漢皇不賞賢臣頌
,只教宮人詠洞蕭
。”該詩用比喻的手法
,贊譽了王褒的才華:文采秀發(fā)
,擅長辭賦,談耀一代
;全詩對王褒表示惋惜
,對漢主予以諷刺。
個人評價 王褒早年的經(jīng)歷
,我們不大清楚
。漢宣帝時,由于宣帝喜愛辭賦
,先后征召文學之士劉向
、張子僑、華尤
、柳褒等待詔金馬門
。王褒也得到益州刺史王襄的推薦,被召入京
,受詔作《圣主得賢臣頌》
。宣帝令他與張子僑等一起待詔
,多次帶他們田獵,經(jīng)過宮館
,便命他們寫作辭賦以為歌頌
。不久,將他提拔為諫大夫(秩比八百石
,低于縣令)
。后來,聽說益州有金馬碧雞之神
,宣帝命王褒前往祭祀
,結果病死于途中。由此可見
,王褒的仕宦經(jīng)歷比較簡單
,主要是充當皇帝的文學侍從,未見有何作為
。這種經(jīng)歷
,使他很難具備司馬相如那種獨立不羈、超凡脫俗的胸襟和氣魄
;但他畢竟擺脫了拘守一隅的局限
,走出了巴山蜀水,因而眼界還是比較開闊的
。
總之,作為一個著名賦家
,王褒沒有司馬相如那種磅礴的氣勢和批判精神
,無法達到相如“廣博宏麗,卓絕漢代”的巨大成就
;但他善于觀察生活
,善于描寫那些獨具特色的事物。在漢賦的題材開拓
、手法創(chuàng)新和語言錘煉等方面
,都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仍然不愧為一代名家
。他那詼諧幽默的語言風格
,乃是巴蜀人民樂觀開朗性格的外在表現(xiàn),在巴蜀文學史上產(chǎn)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
詩詞節(jié)選 王褒
《匡機》
極運兮不中
,來將屈兮困窮?余深愍兮慘怛
,愿一列兮無從
。
乘日月兮上征
,顧游心兮z酆。彌覽兮九隅
,彷徨兮蘭宮
。
芷閭兮藥房,奮搖兮眾芳
。菌閣兮蕙樓
,觀道兮從
橫。 寶金兮委積
,美玉兮盈堂
。桂水兮潺,揚流兮洋洋
。
蓍蔡兮踴躍
,孔鶴兮回翔。撫檻兮遠望
,念君兮不忘
。
怫郁兮莫陳,永懷兮內(nèi)傷
。 《通路》
天門兮墜戶
,孰由兮賢者?無正兮溷廁
,懷德兮何睹
?
假寐兮愍斯,誰可與兮寤語
?痛鳳兮遠逝
,畜兮近處。
鯨□兮幽潛
,從蝦兮游
。乘虬兮登陽,載象兮上行
。
朝發(fā)兮蔥嶺
,夕至兮明光。北飲兮飛泉
,南采兮芝英
。
宣游兮列宿,順極兮彷徉
。紅采兮U衣
,翠縹兮為裳。
舒佩兮D{,竦余劍兮干將
。騰蛇兮后從
,飛u兮步旁。
微觀兮玄圃
,覽察兮瑤光
。啟匱兮探k,悲命兮相當
。
紉蕙兮永辭
,將離兮所思。浮云兮容與
,道余兮何之
?
遠望兮仟眠,聞雷兮闐闐
。陰憂兮感余
,惆悵兮自憐。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 ?
林不容兮鳴蜩
,余何留兮中州?陶嘉月兮總駕
,搴玉英兮自修
。
結榮兮逶逝,將去A兮遠游
。徑岱土兮魏闕
,歷九曲兮牽牛。
聊假日兮相佯
,遺光耀兮周流
。望太一兮淹息,紆余轡兮自休
。
白日兮皎皎,彌遠路兮悠悠
。顧列孛兮縹縹
,觀幽云兮陳浮。
鉅寶遷兮W
,雉咸g兮相求
。泱莽莽兮究志,懼吾心兮饋
步余馬兮飛柱
,覽可與兮匹儔
。卒莫有兮纖介,永余思兮JJ。
《洞簫賦》
原夫簫干之所生兮
,于江南之丘墟
。洞條暢而罕節(jié)兮,標敷紛以扶疏
。徒觀其旁山側兮
,則嶇驢崎,倚d迤
,誠可悲乎其不安也
。彌望儻莽,聯(lián)延曠蕩
,又足樂乎其敞閑也
。托身軀于后土兮,經(jīng)萬載而不遷
。吸至精之滋熙兮
,稟蒼色之潤堅。感陰陽之變化兮
,附性命乎皇天
。翔風蕭蕭而徑其末兮,回江流川而溉其山
。揚素波而揮連珠兮
,聲LL而澍淵。
朝露清冷而隕其側兮
,玉液浸潤而承其根
。孤雌寡鶴,娛優(yōu)乎其下兮
,春禽群嬉
,翱翔乎其顛。秋蜩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