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歐陽修《送龍茶與許道人》一句“憑君汲井試烹之,不是人間香味色”借贊美龍團(tuán)茶的色、香、味都是那樣美妙超然,不是人世塵俗所擁有,寓意自我超脫的心境,茶香這種脫俗之美引起唐宋諸多詩人的共鳴。宋代黃庭堅《滿庭芳》寫道:“一種風(fēng)流氣味,如甘露,不染塵凡”,何謂茶的風(fēng)流氣味?當(dāng)然是茶香所具有的不染塵凡的脫俗之美。他在《看花回》又寫道:“香引春風(fēng)在手,如粵嶺閩溪”,作者沉醉在隨風(fēng)飄送的茶香中,仿佛見到南方粵閩的秀水清山。這是何等超然的香氣!竟引來了春天,若或茶香就是春之香,能滌盡心中的煩悶,帶來無限生機(jī),即使是最為平凡的生活也充滿希望。
在蘇東坡的筆下茶本身就是一個肌骨生香的仙界美人:“仙山靈草濕行云,洗遍香肌粉末勻”。舒亶也在《醉花陰·試茶》中喻茶香為仙風(fēng):“香雪透金甌,無限仙風(fēng),月下人微醉”。月色朦朦朧朧,茶香幽幽裊裊,仿佛身處仙境,讓人心醉。香氣帶來的美感是氣味的生理刺激在心理活動的參與下,給嗅聞?wù)邘淼氖鏁秤鋹偢?,進(jìn)而升華為一種精神上的美感。
唐宋文人認(rèn)為茶之香最美在于真,真即本身所具有,不假任何他味。茶的真香清幽、悠遠(yuǎn)、脫俗,形成唐詩宋詞中一個個無比靈動的審美意象。
出自杜甫的《贈花卿》
贈花卿
作者:【杜甫】 年代:【唐】 體裁:【七絕】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fēng)半入云。
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這首絕句,字面上明白如話,但對它的主旨,歷來注家頗多異議。有人認(rèn)為它只是贊美樂曲,并無弦外之音;而楊慎《升庵詩話》卻說:“花卿在蜀頗僭用天子禮樂,子美作此譏之,而意在言外,最得詩人之旨?!鄙虻聺摗墩f詩晬語》也說:“詩貴牽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杜少陵刺花敬定之僭竊,則想新曲于天上?!睏睢⑸蛑f是較為可取的。
在中國封建社會里,禮儀制度極為嚴(yán)格,即使音樂,亦有異常分明的等級界限。據(jù)《舊唐書》載,唐朝建立后,高祖李淵即命太常少卿祖孝孫考訂大唐雅樂,“皇帝臨軒,奏太和;王公出入,奏舒和;皇太子軒懸出入,奏承和;……”這些條分縷析的樂制都是當(dāng)朝的成規(guī)定法,稍有違背,即是紊亂綱常,大逆不道。
花卿,名敬定,是成都尹崔光遠(yuǎn)的部將,曾因平叛立過功。但他居功自傲,驕恣不法,放縱士卒大掠?xùn)|蜀;又目無朝廷,僭用天子音樂。杜甫贈詩予以委婉的諷刺。
耐人尋味的是,作者并沒有對花卿明言指摘,而是采取了一語雙關(guān)的巧妙手法。字面上看,這儼然是一首十分出色的樂曲贊美詩。你看:
“錦城絲管日紛紛”,錦城,即成都;絲管,指弦樂器和管樂器;紛紛,本意是既多而亂的樣子,通常是用來形容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事物的,這里卻用來比狀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的樂曲,這就從人的聽覺和視覺的通感上,化無形為有形,極其準(zhǔn)確、形象地描繪出弦管那種輕悠、柔靡,雜錯而又和諧的音樂效果。“半入江風(fēng)半入云”也是采用同樣的寫法:那悠揚(yáng)動聽的樂曲,從花卿家的宴席上飛出,隨風(fēng)蕩漾在錦江上,冉冉飄入藍(lán)天白云間。這兩句詩,使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樂曲的那種“行云流水”般的美妙。兩個“半”字空靈活脫,給全詩增添了不少的情趣。
樂曲如此之美,作者禁不住慨嘆說:“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天上的仙樂,人間當(dāng)然難得一聞,難得聞而竟聞,愈見其妙得出奇了。
全詩四句,前兩句對樂曲作具體形象的描繪,是實寫;后兩句以天上的仙樂相夸,是遐想。因?qū)嵍?,虛實相生,將樂曲的美妙贊譽(yù)到了極度。
然而這僅僅是字面上的意思,其弦外之音是意味深長的。這可以從“天上”和“人間”兩詞看出端倪。“天上”者,天子所居皇宮也;“人間”者,皇宮之外也。這是封建社會極常用的雙關(guān)語。說樂曲屬于“天上”,且加“只應(yīng)”一詞限定,既然是“只應(yīng)天上有”,那么,“人間”當(dāng)然就不應(yīng)“得聞”。不應(yīng)“得聞”而竟然“得聞“,不僅“幾回聞”,而且“日紛紛”,于是乎,作者的諷刺之旨就從這種矛盾的對立中,既含蓄婉轉(zhuǎn)又確切有力地顯現(xiàn)出來了。
宋人張?zhí)煊X曾論詩文的諷刺云:“諷刺則不可怒張,怒張則筋骨露矣?!保ā对娙擞裥肌肪砭乓┒鸥@首詩柔中有剛,棉里藏針,寓諷于諛,意在言外,忠言而不逆耳,可謂作得恰到好處。正如楊倫所評:“似諛?biāo)浦S,所謂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也。此等絕句,何減龍標(biāo)(王昌齡)、供奉(李白)?!保ā抖旁婄R銓》)
(崔 閩)
要。
將沖泡茶葉的第一道水倒掉,這一道程序被稱之為洗茶或醒茶,其主要目的第一是清洗茶葉中的灰塵,第二是浸潤茶葉葉片,讓茶葉的細(xì)胞壁張開,使茶葉蘇醒,便于茶葉香氣物質(zhì)在適宜的溫度呈現(xiàn)香氣。
擴(kuò)展資料:
注意事項:
常飲濃茶易患結(jié)石,茶葉中含有的物質(zhì)之一就是草酸。
經(jīng)常大量的喝濃茶會讓體內(nèi)草酸的成分增加,這是形成結(jié)石的重要物質(zhì),所以常喝濃茶很容易在體內(nèi)形成結(jié)石。
把握茶量,一般的茶杯泡一杯茶,用3至4克茶。此時即有茶的清香味,也不致于過濃,會對身體更好。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wǎng)-哪些茶需要洗
1. 關(guān)于俗人的詩句
2. 關(guān)于俗人詩句
關(guān)于俗人的詩句 1. 關(guān)于仁義的詩句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
《荀子》:“不學(xué)問,無正義,以富利為隆,是俗人者也.”
《老子》:“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
趙岐注:“有仁認(rèn)之道,可以為名.以利為名,有不利之患矣.”
朱熹集注:“仁者,心之德,愛之理.義者,心之制,事之宜.”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君子以為忠.——宋·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
盡心于人曰忠,不欺于己曰信.——宋·司馬光《四言銘系述》
交不忠兮怨長.——《楚辭·九歌·湘君》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歸心》:“誠臣徇主而棄親,孝子安家而忘國,各有行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養(yǎng)生》:“行誠孝而見賊,履仁義而得罪,喪身以全家,泯軀而濟(jì)國,君子不咎也.”
唐太宗 《賜蕭瑀》詩:“疾風(fēng)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禮記·禮器》:“君子之於禮也,有所竭情盡慎,致其敬而誠若,有美而文而誠若.”
《香囊記·慶壽》:“一生未悟誠明了,百行須知孝悌先.”
明 陳子龍 《送默公師應(yīng)試燕都》詩:“朗然冰雪心,十年奉誠愫.”
2. 關(guān)于白鷗的詩句
《奉和魯望白鷗詩》
年代: 唐 作者: 皮日休
雪羽褵褷半惹泥,海云深處舊巢迷。池?zé)o飛浪爭教舞,洲少輕沙若遣棲。
煙外失群慚雁鶩,波中得志羨鳧鹥。主人恩重真難遇,莫為心孤憶舊溪。
《白鷗詩》
年代: 唐 作者: 陸龜蒙
慣向溪頭漾淺沙,薄煙微雨是生涯。時時失伴沈山影,往往爭飛雜浪花。
晚樹清涼還鸀鳿,舊巢零落寄蒹葭。池塘信美應(yīng)難戀,針在魚唇劍在蝦。
《白鷗》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江鷗好羽毛,玉雪無塵垢。滅沒波浪間,生涯亦何有。
雄雌屢驚矯,機(jī)弋常紛糾。顧我獨無心,相隨如得友。
飄然紛華地,此物乖隔久。白發(fā)望東南,春江綠如酒。
《白鷗》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平生崖異每自笑,一接俗人三祓除。惟有白鷗真我客,爾來底事向人疏?
《白鷗》
年代: 宋 作者: 蘇泂
白鷗相見忽相猜,居士星星似我哉。習(xí)懶更無詩一句,澆愁惟有酒三杯。
看梅仿雪行過去,玩月如霜弄影來。學(xué)得平生安樂法,等閑不受鬢毛催。
《詠白鷗兼嘲別者詩》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何遜
可憐雙白鷗,朝夕水上游。何言異棲息,雌住雄不留。
孤飛出潊浦,獨宿下滄洲。東西從此別,影響絕無由。
3. 關(guān)于煮茶的詩句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動內(nèi),陶陶任性一生間。
自拋官后春多醉,不讀書來老更閑。 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 故人寄茶 【唐】曹鄴 劍外九華英,緘題下玉京。 開時微月上,碾處亂泉聲。
半夜招僧至,孤吟對月烹。 碧沉霞腳碎,香泛乳花輕。
六腑睡神去,數(shù)朝詩思清。 月余不敢費(fèi),留伴肘書行。
煎茶 【唐】成彥雄 岳寺春深睡起時,虎跑泉畔思遲遲。 蜀茶倩個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塢 【唐】顧況 新茶已上焙,舊架憂生醭。 旋旋續(xù)新煙,呼兒劈寒木。
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東風(fēng)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甌茶。 如云正護(hù)幽人塹,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餅拍成和雨露,玉塵煎出照煙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羨生臺白頸鴉。
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 【唐】靈一 野泉煙火白云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從弟舍人惠茶 【唐】劉兼 曾求芳茗貢蕪詞,果沐頒沾味甚奇。 龜背起紋輕炙處,云頭翻液乍烹時。
老丞倦悶偏宜矣,舊客過從別有之。 珍重宗親相寄惠,水亭山閣自攜持。
嘗茶 【唐】劉禹錫 生拍芳叢鷹觜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滿碗花。
大云寺茶詩 【唐】呂巖 玉蕊一槍稱絕品,僧家造法極功夫。 兔毛甌淺香云白,蝦眼湯翻細(xì)浪俱。
斷送睡魔離幾席,增添清氣入肌膚。 幽叢自落溪巖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雜詠·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連珠沸。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
聲疑松帶雨,餑恐生煙翠。尚把瀝中山,必?zé)o千日醉。
與趙莒茶宴 【唐】錢起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 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
茶詩 【唐】鄭愚 嫩芽香且靈,吾謂草中英。 夜臼和煙搗,寒爐對雪烹。
惟憂碧粉散,嘗見綠花生。 峽中嘗茶 【唐】鄭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園里火煎嘗。
吳僧漫說鴉山好,蜀叟休夸鳥觜香。 合座半甌輕泛綠,開緘數(shù)片淺含黃。
鹿門病客不歸去,酒渴更知春味長。 夏日閑居 【唐】張籍 多病逢迎少,閑居又一年。
藥看辰日合,茶過卯時煎。 草長晴來地,蟲飛晚后天。
此時幽夢遠(yuǎn),不覺到山邊。 題山居 【唐】曹鄴 掃葉煎茶摘葉書,心閑無夢夜窗虛。
只應(yīng)光武恩波晚,豈是嚴(yán)君戀釣魚。 郊居即事 【唐】賈島 住此園林久,其如未是家。
葉書傳野意,檐溜煮胡茶。 雨后逢行鷺,更深聽遠(yuǎn)蛙。
自然還往里,多是愛煙霞。 即目 【唐】李商隱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須道士竹間棋。
何人書破蒲葵扇,記著南塘移樹時。 即事 【唐】白居易 見月連宵坐,聞風(fēng)盡日眠。
室香羅藥氣,籠暖焙茶煙。 鶴啄新晴地,雞棲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訪友人不遇 【唐】李咸用 出門無至友,動即到君家。
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 短僮應(yīng)捧杖,稚女學(xué)擎茶。
吟罷留題處,苔階日影斜。 酬黎居士淅川作 【唐】王維 儂家真?zhèn)€去,公定隨儂否。
著處是蓮花,無心變楊柳。 松龕藏藥裹,石唇安茶臼。
氣味當(dāng)共知,那能不攜手。 酬樂天閑臥見寄 【唐】劉禹錫 散誕向陽眠,將閑敵地仙。
詩情茶助爽,藥力酒能宣。 風(fēng)碎竹間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隱,緣欠買山錢。 自述 【唐】元稹 延英引對碧衣郎,江硯宣毫各別床。
天子下簾親考試,宮人手里過茶湯。 雪中偶題 【唐】鄭谷 亂飄僧舍茶煙濕,密灑歌樓酒力微。
江上晚來堪畫處,漁人披得一蓑歸。 。
..。
4. 關(guān)于“煮茶”的詩句有哪些
1.《同何元立蔡肩吾至東丁院汲泉煮茶》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一州佳處盡裴回,惟有東丁院未來。
身是江南老桑苧,諸君小住共茶杯。
2.《寄題鄭尚明煮茶軒三首》
年代: 宋 作者: 劉子翚
過耳颼颼未歇,裝懷憒憒俄空。
它日寧逃水厄,會須一訪髯翁。
3.《醉太平·風(fēng)爐煮茶》
年代: 宋 作者: 米芾
風(fēng)爐煮茶。霜刀剖瓜。
暗香微透窗紗。是池中藕花。
高梳髻鴉。濃妝臉霞。
玉尖彈動琵琶。問香醪飲么。
4.《奉和襲美茶具十詠·煮茶》
年代: 唐 作者: 陸龜蒙
閑來松間坐,看煮松上雪。時于浪花里,并下藍(lán)英末。
傾余精爽健,忽似氛埃滅。不合別觀書,但宜窺玉札。
5.《茶中雜詠·煮茶》
年代: 唐 作者: 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連珠沸。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
聲疑松帶雨,餑恐生煙翠。尚把瀝中山,必?zé)o千日醉。
6.《煮茶》
年代: 宋 作者: 方岳
瀑近春風(fēng)濕,松花滿石壇。
不知茶鼎沸,但覺雨聲寒。
山好僧吟久,云深鶴睡寬。
詩成不須寫,怕有俗人看。
5. 關(guān)于茶韻的詩詞句
《嘗茶》
[唐] 劉禹錫
生怕芳叢鷹嘴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滿碗花。
《茶》
[宋] 林逋
石碾輕飛瑟瑟塵, 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間絕品人難識,閑對茶經(jīng)憶古人。
《茶煙》
[明] 瞿佑
蒙蒙漠漠更霏霏, 淡抹銀屏冪講?。?
石鼎火紅詩詠后, 竹爐湯沸客來時;
雪飄僧舍衣初濕, 花落艄船鬢已絲;
惟有庭前雙白鶴, 翩然趨避獨先知。
6. 與蘭.竹.石有關(guān)的詩句
竹石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欠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
蘭
聞香喜識玉蘭幽,雅潔清新韻欲流。
入畫入歌皆不愧,也宜春色也宜秋。
泣露光偏亂,
含風(fēng)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
看葉勝看花。
——元.張羽《詠蘭葉》
細(xì)細(xì)的葉,疏疏的節(jié);
雪壓不倒,風(fēng)吹不折。
――鄭板橋《題墨竹圖》
露滌鉛粉節(jié),
風(fēng)搖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
無地不相宜。
——唐·劉禹錫 《庭 竹》
竹
虛懷千秋功過,
笑傲嚴(yán)冬霜雪。
一生寧靜淡泊,
一世高風(fēng)亮節(jié)。
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關(guān)于俗人詩句 1. 古代最經(jīng)典茶詩詞40句: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胡秉言
《茶》
祥
茗嫩,一槍
銅壺水,煮三江
紫砂瓷素,仙瓊玉漿
陸羽邀神農(nóng),禪坐細(xì)品嘗
清高文人墨客,達(dá)官貴侯飲狂
淡淡清香飄千古,修身聽命日月長
《茶》胡秉言
茗
碧嫩,神凝
著圣水,味香盈
芳馨淡爽,厚重清明
古今呈異客,閑雅品人生
感悟浮沉歲月,蕩滌塵緣凡情
半盞淳茶方寸潤,修德養(yǎng)性凈心靈
元稹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婉轉(zhuǎn)曲塵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后豈堪夸。
2. 關(guān)于仁義的詩句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
《荀子》:“不學(xué)問,無正義,以富利為隆,是俗人者也.”
《老子》:“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
趙岐注:“有仁認(rèn)之道,可以為名.以利為名,有不利之患矣.”
朱熹集注:“仁者,心之德,愛之理.義者,心之制,事之宜.”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君子以為忠.——宋·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
盡心于人曰忠,不欺于己曰信.——宋·司馬光《四言銘系述》
交不忠兮怨長.——《楚辭·九歌·湘君》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歸心》:“誠臣徇主而棄親,孝子安家而忘國,各有行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養(yǎng)生》:“行誠孝而見賊,履仁義而得罪,喪身以全家,泯軀而濟(jì)國,君子不咎也.”
唐太宗 《賜蕭瑀》詩:“疾風(fēng)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禮記·禮器》:“君子之於禮也,有所竭情盡慎,致其敬而誠若,有美而文而誠若.”
《香囊記·慶壽》:“一生未悟誠明了,百行須知孝悌先.”
明 陳子龍 《送默公師應(yīng)試燕都》詩:“朗然冰雪心,十年奉誠愫.”
3. 關(guān)于煮茶的詩句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動內(nèi),陶陶任性一生間。
自拋官后春多醉,不讀書來老更閑。 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 故人寄茶 【唐】曹鄴 劍外九華英,緘題下玉京。 開時微月上,碾處亂泉聲。
半夜招僧至,孤吟對月烹。 碧沉霞腳碎,香泛乳花輕。
六腑睡神去,數(shù)朝詩思清。 月余不敢費(fèi),留伴肘書行。
煎茶 【唐】成彥雄 岳寺春深睡起時,虎跑泉畔思遲遲。 蜀茶倩個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塢 【唐】顧況 新茶已上焙,舊架憂生醭。 旋旋續(xù)新煙,呼兒劈寒木。
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東風(fēng)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甌茶。 如云正護(hù)幽人塹,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餅拍成和雨露,玉塵煎出照煙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羨生臺白頸鴉。
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 【唐】靈一 野泉煙火白云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從弟舍人惠茶 【唐】劉兼 曾求芳茗貢蕪詞,果沐頒沾味甚奇。 龜背起紋輕炙處,云頭翻液乍烹時。
老丞倦悶偏宜矣,舊客過從別有之。 珍重宗親相寄惠,水亭山閣自攜持。
嘗茶 【唐】劉禹錫 生拍芳叢鷹觜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滿碗花。
大云寺茶詩 【唐】呂巖 玉蕊一槍稱絕品,僧家造法極功夫。 兔毛甌淺香云白,蝦眼湯翻細(xì)浪俱。
斷送睡魔離幾席,增添清氣入肌膚。 幽叢自落溪巖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雜詠·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連珠沸。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
聲疑松帶雨,餑恐生煙翠。尚把瀝中山,必?zé)o千日醉。
與趙莒茶宴 【唐】錢起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 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
茶詩 【唐】鄭愚 嫩芽香且靈,吾謂草中英。 夜臼和煙搗,寒爐對雪烹。
惟憂碧粉散,嘗見綠花生。 峽中嘗茶 【唐】鄭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園里火煎嘗。
吳僧漫說鴉山好,蜀叟休夸鳥觜香。 合座半甌輕泛綠,開緘數(shù)片淺含黃。
鹿門病客不歸去,酒渴更知春味長。 夏日閑居 【唐】張籍 多病逢迎少,閑居又一年。
藥看辰日合,茶過卯時煎。 草長晴來地,蟲飛晚后天。
此時幽夢遠(yuǎn),不覺到山邊。 題山居 【唐】曹鄴 掃葉煎茶摘葉書,心閑無夢夜窗虛。
只應(yīng)光武恩波晚,豈是嚴(yán)君戀釣魚。 郊居即事 【唐】賈島 住此園林久,其如未是家。
葉書傳野意,檐溜煮胡茶。 雨后逢行鷺,更深聽遠(yuǎn)蛙。
自然還往里,多是愛煙霞。 即目 【唐】李商隱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須道士竹間棋。
何人書破蒲葵扇,記著南塘移樹時。 即事 【唐】白居易 見月連宵坐,聞風(fēng)盡日眠。
室香羅藥氣,籠暖焙茶煙。 鶴啄新晴地,雞棲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訪友人不遇 【唐】李咸用 出門無至友,動即到君家。
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 短僮應(yīng)捧杖,稚女學(xué)擎茶。
吟罷留題處,苔階日影斜。 酬黎居士淅川作 【唐】王維 儂家真?zhèn)€去,公定隨儂否。
著處是蓮花,無心變楊柳。 松龕藏藥裹,石唇安茶臼。
氣味當(dāng)共知,那能不攜手。 酬樂天閑臥見寄 【唐】劉禹錫 散誕向陽眠,將閑敵地仙。
詩情茶助爽,藥力酒能宣。 風(fēng)碎竹間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隱,緣欠買山錢。 自述 【唐】元稹 延英引對碧衣郎,江硯宣毫各別床。
天子下簾親考試,宮人手里過茶湯。 雪中偶題 【唐】鄭谷 亂飄僧舍茶煙濕,密灑歌樓酒力微。
江上晚來堪畫處,漁人披得一蓑歸。 。
..。
4. 關(guān)于白鷗的詩句
《奉和魯望白鷗詩》
年代: 唐 作者: 皮日休
雪羽褵褷半惹泥,海云深處舊巢迷。池?zé)o飛浪爭教舞,洲少輕沙若遣棲。
煙外失群慚雁鶩,波中得志羨鳧鹥。主人恩重真難遇,莫為心孤憶舊溪。
《白鷗詩》
年代: 唐 作者: 陸龜蒙
慣向溪頭漾淺沙,薄煙微雨是生涯。時時失伴沈山影,往往爭飛雜浪花。
晚樹清涼還鸀鳿,舊巢零落寄蒹葭。池塘信美應(yīng)難戀,針在魚唇劍在蝦。
《白鷗》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江鷗好羽毛,玉雪無塵垢。滅沒波浪間,生涯亦何有。
雄雌屢驚矯,機(jī)弋常紛糾。顧我獨無心,相隨如得友。
飄然紛華地,此物乖隔久。白發(fā)望東南,春江綠如酒。
《白鷗》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平生崖異每自笑,一接俗人三祓除。惟有白鷗真我客,爾來底事向人疏?
《白鷗》
年代: 宋 作者: 蘇泂
白鷗相見忽相猜,居士星星似我哉。習(xí)懶更無詩一句,澆愁惟有酒三杯。
看梅仿雪行過去,玩月如霜弄影來。學(xué)得平生安樂法,等閑不受鬢毛催。
《詠白鷗兼嘲別者詩》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何遜
可憐雙白鷗,朝夕水上游。何言異棲息,雌住雄不留。
孤飛出潊浦,獨宿下滄洲。東西從此別,影響絕無由。
5. 與野花有關(guān)詩句
描寫野花的詩句
1、古墳零落野花春,聞?wù)f中郎有后身。今日愛才非昔日,莫拋心力作詞人。——唐·溫庭筠《蔡中郎墳》
2、野花幽草滿庭除,生意綿綿接太虛。獨坐空齋無一事,呼童三徑樂教鋤?!巍げ谈瘛渡骄邮住?br>
3、交趾殊風(fēng)候,寒遲暖復(fù)催。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開。積雨生昏霧,輕霜下震雷。故鄉(xiāng)逾萬里,客思倍從來?!啤ざ艑徰浴堵迷材稀?br>
4、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野花如雪繞江城,坐見年芳憶帝京。
5、日射平溪玉宇中。云橫遠(yuǎn)渚岫重重。野花猶向澗邊紅。靜看沙頭魚入網(wǎng),閑支藜杖醉吟風(fēng)。小春天氣惱人濃?!巍っ总馈朵较场?br>
6、報慈一隔,佛祖命脈。放去收來,圣凡罔測。隔不隔,若為陳。擔(dān)取詩書歸舊隱,野花啼鳥一般春?!巍め尩缹帯顿柿攀住?br>
7、春色撩人不自由,野花滿地不忘憂。多情為惜郎君力,暫借風(fēng)流占上頭。——明·唐寅《花降圖》
8、瀑布巖前水滿溪。青陽廟下四山圍。歌殘白雪云猶*,舞落烏紗鳥忽飛。迷晚色,鎖晴霏。野花如綺柳如絲。一尊不惜頹然醉,明日重來已后——金·段成己《鷓鴣天·瀑布巖前水滿溪》
9、逢春便見野花親,往覆閑忙舊路塵。輪走蹄輕多少意,世途常似夢中人?!巍に翁凇毒壸R》
10、六幅蒲帆曉渡平。一江星斗漸西傾。離家才是兩三程。浦外野花如喚客,樹頭春鳥自呼名。五云深處錦官城?!巍り愒势健朵较场?br> 6. 關(guān)于“煮茶”的詩句有哪些
1.《同何元立蔡肩吾至東丁院汲泉煮茶》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一州佳處盡裴回,惟有東丁院未來。
身是江南老桑苧,諸君小住共茶杯。
2.《寄題鄭尚明煮茶軒三首》
年代: 宋 作者: 劉子翚
過耳颼颼未歇,裝懷憒憒俄空。
它日寧逃水厄,會須一訪髯翁。
3.《醉太平·風(fēng)爐煮茶》
年代: 宋 作者: 米芾
風(fēng)爐煮茶。霜刀剖瓜。
暗香微透窗紗。是池中藕花。
高梳髻鴉。濃妝臉霞。
玉尖彈動琵琶。問香醪飲么。
4.《奉和襲美茶具十詠·煮茶》
年代: 唐 作者: 陸龜蒙
閑來松間坐,看煮松上雪。時于浪花里,并下藍(lán)英末。
傾余精爽健,忽似氛埃滅。不合別觀書,但宜窺玉札。
5.《茶中雜詠·煮茶》
年代: 唐 作者: 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連珠沸。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
聲疑松帶雨,餑恐生煙翠。尚把瀝中山,必?zé)o千日醉。
6.《煮茶》
年代: 宋 作者: 方岳
瀑近春風(fēng)濕,松花滿石壇。
不知茶鼎沸,但覺雨聲寒。
山好僧吟久,云深鶴睡寬。
詩成不須寫,怕有俗人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280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夏天喝熟普真的是火上澆油,
下一篇: 如何判斷一款新茶的陳化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