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間文學(xué)中的茶俗文化
四川位于中國西南腹地,地處長江上游,幅員遼闊,地區(qū)差異大,人口眾多,除漢族之外,還有彝、藏、羌、苗、土家等,民俗現(xiàn)象紛繁復(fù)雜?!疤旄畤焙诵牡乃拇ㄅ璧兀钟杏凭玫姆N茶飲茶歷史,是我國栽培茶樹和飲茶最早的地區(qū)之一。四川人在其農(nóng)耕勞動、生產(chǎn)生活、衣食住行、人生禮俗,日常交往的社會活動中,產(chǎn)生、流行了為人們沿習(xí)和傳承的民俗茶俗。
四川民俗茶俗現(xiàn)象豐富多樣,生動有趣,四川民間文學(xué)中的古蜀神話、各種傳說、故事以及民間歌謠、諺語、《竹枝詞》、方言、歇后語的洋洋大觀,是人民群眾口頭創(chuàng)作并世代流傳的語言藝術(shù)結(jié)晶。本文僅以四川民間口頭文學(xué)文藝流傳的茶俗文化,作一個橫截面的實錄,概述四川民間文學(xué)中茶俗文化。
一、 文化起源神話--神農(nóng)吃茶
都江堰(即灌縣)市是四川西路茶的主產(chǎn)區(qū),歷史悠久。在當(dāng)?shù)孛癖娭辛鱾髦褶r(nóng)時,人們在樹木里啃野獸肉,弄得肚皮發(fā)脹。一天,神農(nóng)睡在樹腳下,吃了從天上掉下來的水水,肚皮不那么脹了,他伸手捋把葉葉來嚼很澀嘴,卻可消飽脹。從此就有了神農(nóng)嘗百草得“澀”而解毒的神話。這個反映自然天象的神話,表達了人們對神農(nóng)的崇拜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F(xiàn)都江堰青城山天師洞還存有唐代石刻神農(nóng)像,祠祀至今。
二、 四川名茶的傳說
自古以來,四川就是我國栽培茶樹最早的地區(qū),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初期,就以盛產(chǎn)茶而著稱于世。蒙頂山為蜀郡種茶的發(fā)源地,也是我國名茶的發(fā)祥地。峨眉山、青城山、鶴鳴山盛產(chǎn)名茶,并與宗教結(jié)緣,民間流傳著很多名茶的傳說。
1.“仙茶”的傳說
相傳[西漢]末年,邑人吳氏理真,在蒙頂山即上清峰,栽了七株茶樹,“高不盈尺,不生不滅”。采制成茶泡飲能治百病,七株茶被人稱為“仙茶”,后來取名為甘露茶,茶樹歷經(jīng)一千多年,七株“仙茶”,在蒙頂山現(xiàn)存的[漢碑]和[明清]兩代石碑上均有記載。
2.鶴鳴仙茶凝如鶴
地處成都平原西部邊緣的大邑縣,素有“七山一水兩分田”的稱謂,丘陵山地層層茶樹似海浪,棵棵青茶綠如涓滴。
據(jù)傳,道家張三豐在鶴鳴教書時,聽人講鶴鳴山的茶唯白鶴停歇過的那棵才是好茶。三豐找到歇過白鶴的茶樹并打上記號,第二天采下樹葉制成茶,抓一點放進碗里,用開水沖泡后,看見茶葉漫漫張開,變成一只一只象在飛的白鶴。突然從茶碗中飛出一只,變成一個童顏鶴發(fā)的老頭,飄然不見了。三豐就采這棵茶樹籽,種遍鶴鳴山,制成茶不獻官,卻把茶葉分送給山民,治好了不少人的疑難怪病。后來,老翁度張三豐成了神仙。鶴鳴山茶被朝廷飲定為貢茶。
3.霧中山茶和八功德水的傳說
[清代]有位皇帝,三十多歲頭上長出幾根白發(fā),令御醫(yī)在一年之內(nèi)主其白發(fā)轉(zhuǎn)青,不然,要砍頭問罪。御醫(yī)用盡藥方,仍不見效。有天晚上,他夢見一個和尚指著西方,比著“八”字。經(jīng)僧人解夢,是說西方道教圣地西蜀晉原縣(今大邑縣)開化寺后山上長的茶樹,制出的茶葉能除病益壽,“八”字指山那股八功德泉水。泉水泡霧山茶,皇帝喝了,白發(fā)就能轉(zhuǎn)青。御醫(yī)照此辦理,服用后,果然白發(fā)轉(zhuǎn)青?;实蹆苑獍斯Φ滤疄樯袼?,御定霧中山茶為貢茶。[宋代]詩人陸游在蜀州作官司時品嘗此茶,賦詩一首“少逢重九豪華,南陌雕鞍擁鈿車。今日蜀中生白發(fā),瓦爐獨式霧中茶”。[明代]新都學(xué)者楊升庵贊此有:一清、二冷、三香、四柔、五甘、六凈、七不噎、八除病的特點,因此為名。
4.抗貢茶的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位高僧來峨眉山,把茶籽種在山上,還教山民管理茶樹的方法。從此,峨眉山上就有了茶樹,長得枝繁葉茂,郁郁蔥蔥,茶農(nóng)摘下茶葉制成香茶,緊結(jié)纖秀取名“峨蕊”,扁直形如竹葉取名“竹葉青”,游客們喝了贊不絕口。
一年,康熙游峨眉山,喝好茶,降旨每兩年向皇宮進貢一次。到時百姓們不能采摘,守著茶樹哭泣。一位身穿綠衣姑娘見狀,說她有辦法,將手中白紗巾在茶樹上一繞,茶樹全變成了白枝白葉,縣官司派人采摘制成,康熙一見大怒。不送貢茶時,茶樹又轉(zhuǎn)青,又制出香茶,康熙聽說,令全部砍光。等砍樹人一走,百姓就給茶樹除草、培土、施肥,第二年長得茂盛青翠,百姓又喝到香茶。年復(fù)一年的砍,百姓們年年培育茶樹,一連砍了九年,而且還連根挖,當(dāng)挖一棵老茶樹時,挖一下,長得高,象一把傘,結(jié)滿很多大茶果,縣令叫用刀快砍,茶果象雨點往縣令頭上落,這撥人逃之夭夭,從此再也不敢來砍茶樹,人們就叫那棵老茶樹為“抗貢茶”。
三、青城茶和花茶的故事
這些故事與傳說不同,不一定與歷史事實有什么聯(lián)系,情節(jié)多屬虛構(gòu),時間也不確定,是屬狹義的故事。
1.青城茶的故事
相傳,[唐代]時,安祿山叛軍打入京城,唐明皇帶妃子慌忙朝成都逃跑。故事講述楊貴妃被逼處死后,唐明皇在夢中見到他心愛的妃子,在青城山獻茶請他品嘗,皇上見湯色碧綠,芽葉直立,清香撲鼻,茶水不渾不釅,聞到就覺得神清氣爽,喝了周身有活氣,連說好茶!夢醒后,叫隨從找當(dāng)?shù)刈詈玫牟柁r(nóng),連夜趕制這種茶,皇上封這為青城茶!青城茶早在[唐代]已是著名的茶葉產(chǎn)地,[宋代]著名的“味江茶園”就建在青城。
2.花王與茶姑的故事
四川從[明代]起開始制花茶,成都人喜愛喝茉莉花茶,流傳著一則有關(guān)茉莉花茶的故事。相傳,古時龍泉驛東山一帶,從大面鋪到海螺寺遍栽茉莉花。入夏,縱橫幾十里花香不斷。一天,有人看見石經(jīng)寺附近的茉莉花叢中,走出一個玉一般潔白,冰一般晶麗的一王子,被稱為“人間第一香”的花中王子。
龍泉山的云霧山中,生長著茂密的茶樹,每到夜晚,林中便走出一群茶姑,嘻嘻哈哈邊走邊笑,手拉著手結(jié)伴追趕茉莉花王。攆上后,王子熱情歡迎茶姑,在她們的青絲的鬢發(fā)邊插滿芳香的花蕾,久香不斷。后人詠嘆:“茶情偏與夜相投,心事鬢邊羞。薰醒半涼夢,能消幾個開頭?風(fēng)輪浸卷,冰壺低架,香霧颼颼,更著月華相惱,木樨淡了中秋”。成都人愛飲茉莉花茶,大概和這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無關(guān)系。
四、民間茶俗歌謠
民間茶俗歌謠為人們在茶事活動中對生產(chǎn)生活的直接感受,其形式簡短,通俗易唱,喻意頗為深刻,內(nèi)容有農(nóng)作歌,佛句歌、儀式喪禮歌、生活歌、情歌等。四川民間茶俗歌謠十分豐富,具有巴蜀文化的特色。
1.農(nóng)作耕耘的薅秧茶歌
《送茶歌》:“大田栽秧排對排,望見幺姑送茶來。只要幺姑心腸好,二天送你大花鞋”。“青青桑葉采一籃,竹心蘆根配齊全。還有大娘心一片,熬成香茶送下田”?!掇堆砀琛罚骸疤栃睊煺招貞?,主家幺姑送茶來。又送茶來以又送酒,這些主人哪里有”。四川農(nóng)村薅秧有送茶送酒送鹽蛋的習(xí)俗,農(nóng)民邊薅邊唱歌是川西壩子“吼山歌”的重要形式。
2.生活茶俗歌
反映社會底層人生活辛勞的茶俗歌謠有《茶堂館》:“日行千里未出門,雖然為官未管民。白天銀錢包包滿,晚來腰間無半文”?!稉讲鑾煛罚骸皬脑缑Φ酵恚瑑赏榷嗯芩?。這邊應(yīng)聲喊,那邊把茶摻。忙得團團轉(zhuǎn),掙不到升米錢”。兩首茶俗歌謠唱出了他們艱辛和苦情。在反映家庭情感的茶歌《我要去看我的媽》:“巴山子,葉葉塔,巴心巴肝惦爹娘。圓茶盤,端茶來,方茶盤,端花來。不吃你的茶,不戴你的花,我要去看我的媽?!?/p>
3.儀式喪禮茶俗歌
儀式歌是四川歌謠中最為豐富的部分,內(nèi)容最全面的是婚禮和喪禮歌,《贊采茶詩》詳細記述舊時喪禮的程序禮儀。唱詞:“為兒親,去采茶。手提筐,身穿麻。山又高、路又窄,哭哭啼啼往前跨。抬頭望,見烏鴉,呱呱叫,叫呱呱,叫的昌兒爹(媽)。前日里爹(媽)為兒,今日里兒為爹(媽),好似反哺烏鴉。奏樂師,實在苦,情你吹個《鴉反哺》。朝前走,過山埡,一派青松亂交加。山坡趕羊羊亂跑,好似猛雨打殘花。奏樂師,不要慌,不要忙,請再奏一曲《山坡羊》?;仡^心膽怕,用手扳住茶樹椏。思念兒親雙淚灑,盈筐雀舌,滿筐龍芽,采得香茶便歸家。曲曲彎彎路,重重疊疊埡。不覺紅日漸西斜,急轉(zhuǎn)路三忿。……忙烹茶,自吁嗟,思念兒親淚如麻?!瓰椴刹?,上高冊,顧不得山遙路遠,急急忙忙往前鉆!奏樂師,聽得端,請吹一調(diào)《行鄉(xiāng)子》,壯一壯孝子行顏!抬頭望,望無邊。岷山頂上接云霞,不怕遠,來采茶,手提筐筐往上爬?!崞鸩枞~回家轉(zhuǎn),烹此新茶與親餐。一路之上不敢慢,急急猶如虎下山。奏樂師,你辛苦,請你打起包包鑼,擂動牛皮鼓,架起大蟒筒,吹首《下山虎》!”這首儀式喪禮歌產(chǎn)于都江堰。都江堰是四川產(chǎn)茶區(qū),茶農(nóng)一生在高山上種茶采茶非常辛苦,民間以采茶編成唱詞作喪禮司儀歌,寄托生者對死者的哀思和悼念,直接反映喪禮茶俗文化的歌謠還不多見。
4.情歌茶俗歌
情歌是民歌中最有生命力和最有魅力的部分,這里敘述的茶俗情歌,其語言,感情色彩,及表現(xiàn)出來的民情風(fēng)俗,都具有四川茶俗風(fēng)情的特色,把愛情表現(xiàn)的大膽、潑辣、直率、熱烈的有《太陽出來照紅巖》:“太陽出來照紅巖,情妹給我送茶來。紅茶綠茶都不受,只愛情妹好人才。喝口香拉妹手!巴心巴肝難分開。在生之時同路耍,死了也要同棺材”。把愛情表現(xiàn)含蓄。委婉的有:《高山頂上一棵茶》:“高山頂上一棵茶,不等春來早發(fā)芽。兩邊發(fā)的綠葉葉,中間開的白花花。大姐討來頭上戴,二姐討來誆娃娃。唯有三姐不去討,手搖棉車心想他?!薄锻筛琛罚骸鞍嗽峦砂嗽掳?,八月十五望月華。我手拿月餅來坐下,倒一杯茶香陪月華。我咬口月餅喝口茶,想起我情哥亂如麻”?!八脑峦烧匝?,小妹田間送茶湯。送茶不見情哥面,不知我郎在何方”。《渣渣落在眼睛頭》:“紅絲帶子綠絲綢,默念情哥在心頭。吃茶吃水都想你,眼淚落在茶碗頭。娘問女兒哭啥子,渣渣落在眼睛頭?!币圆铻槊?,以飲茶、送茶來表達對情人的思念和愛慕,篇篇美玉,散發(fā)著濃烈的生活氣息。男女對唱的山歌情歌有:哥唱:“妹兒采茶在山腰,青苔閃了妹兒腰;有心欄腰扶一把,怎奈隔著河一條”。妹唱:“這山采茶望那山,討得嫩葉做毛尖。哥哥不嫌味道苦,賣茶買來油鹽米,娃兒大小笑哈哈。高高山上一棵茶,一對麻雀往上爬。問你麻雀爬啥子,口干舌燥想喝茶?巖上綠了枇杷茶,郎在崖下放木漂。灘陡水急穿云過差點閃斷妹的腰”。枇杷茶為四川崇慶縣文井江西岸山區(qū)所產(chǎn),樹干高10m余,樹圍數(shù)十cm,史稱“尤門貢茶”。這是姑娘們嬉戲唱給小伙們聽的山歌情歌。
5.兒歌茶俗歌
兒歌是四川民間歌謠中的一朵鮮花,最為有趣和絢麗?!锻跗牌牛谫u茶》是一首兒童做游戲所唱的茶俗歌,“王婆婆,在賣茶,三個觀音來吃茶。后花園,三匹馬,兩個童兒打一打。王婆婆,罵一罵,隔壁了幺姑說閑話”。這是一首用指頭做游戲時唱的兒童茶俗歌。先將雙手的大拇指中指、無名指撮在一起,各形成一個圈,然后將右手食指穿入左手圈內(nèi),將左手小指穿入右手圈內(nèi),左的食指與右手小指迭在一起,右手食指代表王婆婆,左手大拇指、中指、無名指代表三個觀音,右手大指、中指、無名指代表三匹馬,左手食指和右手小指代表兩個童兒,左手小指代表幺姑。游戲時,邊唱歌邊扣相關(guān)的指頭。這首茶俗兒歌,形式活潑,易唱易記,老少皆宜。
6.佛句茶俗歌
茶與佛家結(jié)緣很早,佛家在寺廟念經(jīng)等佛事活動飲茶。佛句子《大路邊一棵茶》:“大路邊上一棵茶,不等春來就發(fā)芽。問你為何發(fā)得這么早?燒香居士要吃茶”?!稛悴枘钇饋怼罚骸俺跻皇鍙R門開,燒香居士上廟來。打開佛門迎接你,燒杯香茶念起來”。這是反映朝山居士和佛家念佛飲茶的茶俗歌。
五、茶俗諺語
諺語,川西地區(qū)稱為“口前語”,四川人說話都愛講上幾句。諺語為人們流傳的固定語句,簡短通俗,在民間茶俗中,隨處可見,衣食住行有:“平地有好花,高山有好茶”?!熬瞥灶^杯好,茶喝二道香”?!昂贸圆贿^茶泡飯,好看不過素打扮”?!安怀詿熅撇?,枉在世上走”。“琴棋書畫詩酒花,柴米油鹽醬醋茶”?!伴_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幸福茶俗諺語:“當(dāng)家才知茶米貴,養(yǎng)兒方知報家恩”。自然知識氣象:“早晨發(fā)露,等水燒茶;晚上燒霞,干死蜞螞”。談吐茶俗諺語:“冷茶冷飯吃得,冷言冷語受不得”。持家經(jīng)營:“豐收萬擔(dān),也要粗茶淡飯”?!按植璧埐家律?,省吃儉用過得長”。林業(yè)茶俗諺語:“向陽茶樹背陰杉”。反映個人之間關(guān)系的:“人走茶涼”?!坝胁栌芯坪眯值?,急難何曾見一人”。生產(chǎn)知識:“秋冬茶園挖得深,勝于拿鋤挖黃金?!毙l(wèi)生知識:“不喝隔夜茶,不吃過量酒?!笔欠遣杷字V語:“好茶不怕細品,好事不怕細論”等等。這些反映方方面面的茶俗諺語讀起來朗朗上口,其文化意蘊耐人尋味。
六、展言子(歇后語)--短文茶俗文化
四川人說話愛“展言子”,即說話時講幾句歇后語等。歇后語生動有趣,喻意貼切。地方特別的言子,指由某一地方特殊的而又為這一帶人熟知的人、事、物而產(chǎn)生的言子,多在言子產(chǎn)生的地方流行。四川省什邡市李家碾有個茶社名為“各說各”。人們便展個言子為“李家碾的茶鋪--各說各”?!般~炊壺?zé)_水泡茶--好喝”?!安鑹乩镱^裝湯元--有貨倒不出來”?!安鑹仡^下掛面--難撈”?!安桎伆峒?-另起爐灶”?!安桎侇^的龍門陣--想到哪兒說到哪兒”等等。
成都茶館是成都文化的象征,茶館文化造就了成都舒適,宜生的一種生活狀態(tài) 成都人活在茶館。生意在茶館談,機遇從茶館覓,朋友在茶館交,對象在茶館找,矛盾糾紛在茶館解決,悲情愁緒在茶館消除……茶館,已經(jīng)和成都人全部的現(xiàn)實生活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成為他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成都印象中一幅最鮮明的就是在那林立的茶館,“三花”茶與龍門陣和麻將聲的有機融合?!叭ā逼鋵嵕褪蔷褪浅啥既俗钕矚g的茉莉花茶,蓋碗一掀,茶香與花香融為一體的美妙滋味、茶湯中漂浮著的潔白茉莉花,給人以視覺和味覺的雙重感受,故謂之“啖三花”,也成為成都民俗文化元素不可磨滅的經(jīng)典元素。 成都人自己的段子里會說:泡三花,倒瓜子,都來把殼子沖起!~成都茶館的消費不高, 便宜到讓人不敢相信的平民茶館多的是,比如到處都有的壩壩茶館,5元錢買一碗花茶,你盡可以聽那些有趣的成都人大擺龍門陣,直到把茶喝到淡得沒有顏色。 今天在成都有不下五千家茶館。或者說,是成都人為自己構(gòu)建了五千個不大不小的精神家園。今天的成都人泡茶館,一不為解渴,二不為提神,更不能簡單地視之為什么休閑消遣。時光固然是在茶館里消磨了,而情懷在茶館抒發(fā),見識從茶館擴充,學(xué)問自茶館增厚,“世事洞明,人情練達”皆從茶館熟習(xí)而得之 資料來源中國普洱茶網(wǎng)http://www.puercn.com/
四川的傳統(tǒng)民俗文化有哪些
四川的傳統(tǒng)民俗文化有哪些,四川文化的傳承是非常久遠的,很多民族都在四川這一片美麗的地方繁衍生息,所以具有很多種的文化特色,下面為大家分享四川的傳統(tǒng)民俗文化有哪些。
四川的傳統(tǒng)民俗文化有哪些1 1、祭杜主
相傳,蜀國開國國王杜宇,號望帝,歸隱西山后化為杜鵑。杜鵑為提醒人們不忘農(nóng)時而號鳴,直至“啼血”。人們感今他教民務(wù)農(nóng)有功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日和七月初一祭祀他。今郫縣城南有他和叢帝的陵墓,稱望叢祠。每到祭之日,人們便紛紛趕來開展祭祀活動,同時,賽歌跳舞,演戲娛樂,十分熱鬧。在川西平原等地,當(dāng)杜鵑鳴叫時,人們便認為這是望帝在提醒大家莫誤農(nóng)時。
2、祭蠶蟲
相傳,蜀中開國國王蠶叢教民養(yǎng)蠶,每年做金蠶數(shù)千頭,送給百姓,凡得到金蠶的人家,養(yǎng)蠶一定獲得豐收。他死后,人們因感恩而祭祀他。
3、藥王菩薩
藥王是民間對唐代名醫(yī)孫思邈的尊稱。孫思邈本是京兆華原人。精通醫(yī)藥,醫(yī)德高尚。所著《備急千金要方》30卷,合方論5300首,被喻為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醫(yī)學(xué)百科全書之一。孫思邈兩次入川行醫(yī)并采藥煉丹,其影響遍及全川。故四川民間供祀藥王的普遍程度在全國頗為著名。許多著名中藥店堂。如同仁堂等均敬奉藥王塑像。
4、寶光寺數(shù)羅漢
位于縣城的寶光寺羅漢堂內(nèi)有各種塑像577尊。來此上香和瀏覽的人們,都習(xí)慣要去數(shù)羅漢。踏進門檻第一步若為左腳,便從左數(shù)起,如為右腳,便從右腳數(shù)起。數(shù)到與自己年齡數(shù)字相同的那尊羅漢,以它的善惡美丑來判斷自己是否有福。
5、賄耳目神
耳目神即灶神。民間以為灶神是玉皇大帝的耳目,其職責(zé)是專門觀察人間發(fā)生的事情,然后上奏天庭。為使其不在玉皇大帝面前說壞話,給人間帶來禍殃,人們每逢農(nóng)歷臘月二十四日晚便燃香點燭,賄以酒肉,計好于他。
6、除夕祭樹
每年除夕之夜,各家飯菜端上桌后,首先敬神供祖,接著將每樣飯菜取一點出來,切細和勻后,由家長用盤子或小簸箕端到最大最好的一棵樹前祭樹。據(jù)說,這樣來年果樹能花繁果豐,帶來滾滾財源。祭樹后,全家才圍著桌子吃團年飯。
必去景點:
1、武侯祠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門武侯祠大街。是紀(jì)念中國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祠堂。 它是中國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廟和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紀(jì)念地,也是全世界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
2、杜甫草堂
又稱浣花草堂、工部草堂、少陵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現(xiàn)今是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建筑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的著名文化圣地。
3、寬窄巷子
寬窄巷子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qū)長順街附近,由寬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以及街道之間的居民宅院組成,全為青黛磚瓦的仿古四合院落,這里也是成都遺留下來的較成規(guī)模的清朝古街道,
與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稱為成都三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街區(qū)。寬窄巷子所在的區(qū)域在清朝時為八旗居住之地,目前有多種文化、餐飲、休閑商鋪在此營業(yè)。老成都的`閑適、新成都的時尚、都在巷子里。
四川的傳統(tǒng)民俗文化有哪些2 1、吃壩壩宴
四川民間社會習(xí)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間凡遇喜事或喪事。辦喜事或喪事的人,會擺上幾天流水席。受邀的人會帶上伴禮,去吃上一頓。因為是在場壩里進行,所以俗稱吃吃壩壩宴。
2、走人戶
走人戶時,一般要帶上豬蹄、很多自己舍不得買的禮物、好酒等禮物,穿上平時舍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買酒,熱情款待。
3、春倌說春
漢族社會習(xí)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時間在春節(jié)前后。舊時的春倌頭戴烏紗帽,身著官服,左手執(zhí)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現(xiàn)在的春倌,裝束與普通人一樣,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們爬山涉水,走鄉(xiāng)串戶,每到一地,便編一些吉利的歌謠演唱。演唱完畢,將一張紅紙印制的檢牛圖送給主人家。說檢結(jié)束后,戶主要送些錢幣給檢倌,以作報酬。
4、拜把子
舊時漢族社會交際習(xí)俗。又稱結(jié)盟、結(jié)拜、換帖等。流行于四川各地?;诠餐娴膫€人或集團,以磕頭換帖、同飲血酒、對天盟誓的方式結(jié)為兄弟,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來約束和維護共同的利益關(guān)系。
5、送節(jié)禮
漢族交際習(xí)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間凡遇春節(jié)、端午、中秋等重大節(jié)日,嫁出去的女兒攜女婿,分家另過的兒子攜媳婦,帶上禮物回家拜望父母。親朋好友之間也在上述節(jié)日期間互相拜節(jié)送禮。該習(xí)俗現(xiàn)仍流行,只是所送禮物隨時代發(fā)展已有變化。
四川的傳統(tǒng)民俗文化有哪些3 四川節(jié)日活動主要有:
元旦——龍池冰雪節(jié)
春節(jié)——自貢恐龍燈會、瓦屋山冰雪節(jié)
農(nóng)歷2月15日——成都花會
清明節(jié)——都江堰放水會
4月1日——龍泉桃花會
5月份——天彭牡丹會、瓦屋山杜鵑節(jié)
6月24日——涼山火把節(jié)農(nóng)歷
農(nóng)歷6月10日——黃龍廟會
8月1日——塔公草原賽馬會
8月31日—— 合江荔枝節(jié)
9月9日——瀘州名酒節(jié)
10月中旬——米亞羅紅葉節(jié)
四川歷史悠久,地大物博,自古以來就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四川有人類活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萬年以前。
在四川東部的巫山縣( 現(xiàn)屬 重慶市),科學(xué)家發(fā)現(xiàn)了距今202—204萬年前的人類頭骨化石。在川中的資陽縣,出土了著名的“資陽人”頭骨化石。
在川東的銅梁縣(現(xiàn)屬重慶市)、川中的資陽鯉魚橋、川西平原的成都羊子山以及四川盆地西南的漢源縣,發(fā)現(xiàn)了大量古人遺留下來的生產(chǎn)工具和獸類遺骨,時代大致在幾十萬年到一二萬年前。這些考古遺存和遺跡,便是四川先民生息勞動的最早的證據(jù)。
1.關(guān)于茶文化的詩句 1、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拙右住渡饺宀栌袘选?/p>
譯:手端著一碗茶無需什么理由,只是就這份情感寄予愛茶之人。
2、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ㄈ弧讹嫴韪枵V崔石使君》
譯:這茶的清高世人都不知道,世人都靠喝酒來自欺欺人。
3、鳳舞團團餅。恨分破、教孤令。金渠體凈,只輪慢碾,玉塵光瑩?!S庭堅《品令·茶詞》
譯:幾只鳳凰在鳳餅茶上團團飛舞。只恨有人將茶餅掰開,鳳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
4、尊俎風(fēng)流戰(zhàn)勝,降春睡、開拓愁邊。纖纖捧,研膏淺乳,金縷鷓鴣斑?!S庭堅《滿庭芳·茶》
譯:這茶又能戰(zhàn)勝酒醉風(fēng)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腦,排憂解愁。纖纖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盞,茶盞繡著金邊,紋色如鷓鴣鳥的羽毛。
5、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ㄈ弧讹嫴韪枵V崔石使君》
譯:誰能知飲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傳說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6、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ㄈ弧讹嫴韪枵V崔石使君》
譯:誰能知飲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傳說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7、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簩W(xué)洢《核舟記》
譯: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聲音似的。
8、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钋逭铡耳p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譯:酒后更喜歡品嘗團茶的濃釅苦味,夢中醒來特別適宜嗅聞瑞腦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9、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dāng)時只道是尋常?!{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fēng)獨自涼》
譯: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長,閨中賭賽,衣襟滿帶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償。
10、寒夜客來茶當(dāng)酒,竹爐湯沸火初紅?!篷纭逗埂?/p>
譯:冬天的夜晚,來了客人,用茶當(dāng)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爐中的火苗開始紅了起來了,水在壺里沸騰著,屋子里暖烘烘的。
2.關(guān)于“茶文化”的詩句有哪些 1.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 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2. 寒夜客來茶當(dāng)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 杜耒《寒夜》
3.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4.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蘇軾《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5.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 —— 錢起《與趙莒茶宴》
1. 全詩:
春未老,風(fēng)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譯文:
春天還沒有過去,微風(fēng)細細,柳枝斜斜隨之起舞。登上超然臺遠遠眺望,護城河只半滿的春水微微閃動,城內(nèi)則是繽紛競放的春花。更遠處,家家瓦房均在雨影之中。
寒食節(jié)過后,酒醒反而因思鄉(xiāng)而嘆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鄉(xiāng)了,姑且點上新火來烹煮一杯剛采的新茶,作詩醉酒都要趁年華尚在啊。
2. 全詩:
寒夜客來茶當(dāng)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譯文:
冬天的夜晚,來了客人,用茶當(dāng)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爐中的火苗開始紅了起來了,水在壺里沸騰著,屋子里暖烘烘的。
月光照射在窗前,與平時并沒有什么兩樣,只是窗前有幾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開著,芳香襲人。這使得今日的月色顯得與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3. 全詩:
世味年來薄似紗, 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 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 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fēng)塵嘆, 猶及清明可到家。
譯文:
近年來做官的興味淡淡的像一層薄紗,誰又讓我乘馬來到京都作客沾染繁華?
住在小樓聽盡了一夜的春雨淅瀝滴答,清早會聽到小巷深處在一聲聲叫賣杏花。
鋪開小紙從容地斜寫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細細地煮水、沏茶、撇沫,試著品名茶。
呵,不要嘆息那京都的塵土?xí)K潔白的衣衫,清明時節(jié)還來得及回到鏡湖邊的山陰故家。
4. 全詩: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譯文:
衣巾在風(fēng)中簌簌作響,棗花隨風(fēng)飄落。村南村北響起紡車繅絲的聲音。穿著麻布衣裳的農(nóng)人坐在老柳樹下叫賣著黃瓜。
我酒意上心頭,一路上都昏昏欲睡。艷陽高照,又使人口渴難忍。敲敲一家農(nóng)人的院門,看他可否給一碗濃茶解渴。
5. 全詩: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
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
譯文:
在翠竹下之下舉行茶宴,一道飲紫筍茶,并一致認為茶的味道比流霞仙酒還好。飲過之后,已渾然忘我,自我感覺脫離塵世,紅塵雜念全無,一心清靜了無痕。俗念雖全消,茶興卻更濃,直到夕陽西下才盡興而散。
3.形容茶文化的詩句有哪些 一七令,茶
胡秉言
茗
碧嫩,神凝
著圣水,味香盈
芳馨淡爽,厚重清明
古今呈異客,閑雅品人生
感悟浮沉歲月,蕩滌塵緣凡情
半盞淳茶方寸潤,修德養(yǎng)性凈心靈
一七令,茶
胡秉言
祥
茗嫩,一槍
銅壺水,煮三江
紫砂瓷素,仙瓊玉漿
陸羽邀神農(nóng),禪坐細品嘗
清高文人墨客,達官貴侯飲狂
淡淡清香飄千古,修身聽命日月長
元稹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婉轉(zhuǎn)曲塵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后豈堪夸。
4.形容四川文化的詩句 中國文化巨匠郭沫若曾就讀于石室中學(xué)。他在《蜀道奇》一詩中有這樣的詩句:“文翁治蜀文教敷,爰產(chǎn)楊雄與相如。 詩人從此蜀中多, 唐有李白宋有蘇。
蜀 道 難
李白
噫吁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dāng)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biāo),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樹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う,崖轉(zhuǎn)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劍閣崢嶸而崔鬼,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cè)身西望長咨嗟!
5.稱贊四川茶葉的古詩有哪些 與道人介庵游歷佛耳,煮茶待月而歸 活火新烹澗底泉,與君竟曰款談玄。
酒須逕醉方成飲,茶不容烹?yún)s足禪。 閑掃白云眠石上,待隨明月過山前。
夜深歸去衣衫冷,道服綸巾羽扇便。 雪水勝如活水烹,未須著口已心清。
湯看蟹眼初開鼎,葉煮蓮須細入瓶。 滿頰生香知臘味,一時高唱起春聲。
思家不寂尋常慣,共對瑤華聽鶴更。 其 二 雨前茶向雪中烹,雪碧茶香澈底清。
疑有春風(fēng)生獸炭,勝邀明月倒銀瓶。 黑甜遲入梅花夢,白戰(zhàn)交霏玉屑聲。
猛省年華真逝水,地爐夜夜煮三更。 安溪競說鐵觀音,露葉疑傳紫竹林。
一種清芬忘不得,參禪同證木犀心。 蓮 洞 茶 歌 采茶莫采蓮,茶甘蓮苦口, 采蓮復(fù)采茶,甘苦儂相守。
山 茶 千里賤栽花,千村學(xué)種茶。根難除蔓草,地本厚桑麻。
谷雨抽香菽,花風(fēng)綻玉芽。如何龍鳳碾,出自相公家? 詩 一 安溪芳茗鐵觀音,益壽延年六根清。
新選名茶黃金桂,堪稱妙藥保丹心。 久服千朝姿容美,能療百病體態(tài)輕。
茶葉奇功說不盡,閩南風(fēng)味故人親。 詩 二 安溪金桂鐵觀音,齒隙留香味悠悠。
碧葉鑲緣紅樸樸,質(zhì)重如鐵金湯稠。 潮汕烘爐玉書碾,孟臣罐酌若琛甌。
甌甌好茶聯(lián)僑誼,健神健骨暖心胸。 童顏鶴發(fā)百歲翁,明眸皓齒麗姿容。
窈窕腰身隨風(fēng)舞,懷珍脫穎經(jīng)典窮。 外洋環(huán)流家鄉(xiāng)水,閩南奇茗具奇功。
安溪奇茗鐵觀音,敬飲一杯情意深; 心性修身養(yǎng)儉德,僑鄉(xiāng)茶地結(jié)良緣。 烏龍品色比優(yōu)美,珍貴名種齊振興; 莫忘傳經(jīng)植藝者,神香禪味留人間。
舌根功德助謳吟,碧乳浮香底處尋; 盡有茶經(jīng)夸博物,何如同享鐵觀音。 其 一 云蒸蟬翼已輕揚,飄入莊園溢馥芳。
雅座高吟逢勝友,清茶細品攬春光。 流香雀舌延詩夢,烹雪龍涎洗俗腸。
浪漫情懷常涌動,甘霖汩汩化新章。 其 二 烹來勺水淺杯斟,盡不余香舌本尋。
七碗漫夸能暢飲,可曾品過鐵觀音? 其 三 一甌雀舌碧盈盈,兩腋清風(fēng)習(xí)習(xí)生。 詩韻何曾回味盡,惹人懷念故鄉(xiāng)情。
其 四 款款有致入仙境,纖纖玉手沏香茗。 為君尋得觀音韻,色香味形有神功。
6.描寫茶道的詩句 1、散誕向陽眠。將閑敵地仙。詩情茶助爽。藥力酒能宣。
2、一簾春欲暮,茶煙細楊落花風(fēng)。
3、春共山中采,香宜竹里煎。
4、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聲疑松帶雨,餑恐生煙翠。
5、香分花上露,水吸石中泉。
6、武夷春暖月初圓,采摘新芽獻地仙。
7、秀萃明湖游目客來過溪處,腴含古井怡情正及采茶時。關(guān)于茶的優(yōu)美詩句。
8、兀兀醉翁情,欲借斗杓共酌杯。
9、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須道士竹間棋。何人書破蒲葵扇。記著南塘移樹時。
10、見月連宵坐。聞風(fēng)盡日眠。室香羅藥氣。籠暖焙茶煙。
7.關(guān)于茶道的詩句 1、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畎?
2、紅紙一封書后信,綠芽十片火前春。——白居易
3、潔性不可污,為飲滌塵煩?!f應(yīng)物
4、蒙茗玉花盡,越甌荷葉空?!辖?/p>
5、嫩芽香且靈,吾謂草中英?!嵱?/p>
6、烹嘗方帶酒,滋味更無茶。——薛能
7、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云?!啤ば焘?/p>
8、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拙右?/p>
9、生拍芳叢鷹觜芽,老郎封寄謫仙家?!獎⒂礤a
10、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聲疑松帶雨,餑恐生煙翠?!啤てと招?/p>
11、蜀茶寄到但驚新,渭水煎來始覺珍?!拙右?/p>
12、斯須炒成滿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獎⒂礤a
13、素瓷傳靜夜,芳氣滿閑軒?!啤り懯啃?/p>
14、惟憂碧粉散,嘗見綠花生?!嵱?/p>
15、閑吟工部新來句,渴飲毗陵遠到茶?!拙右?/p>
16、心為茶荈劇,吹噓成對鼎?!鲿x·左思
17、新茶已上焙,舊架憂生醭。——顧況
18、幸有香茶留稚子,不堪秋草送王孫。——李嘉祐
19、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白居易
20、吟詠霜毛句,閑嘗雪水茶?!拙右?/p>
21、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X起
22、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拙右?/p>
8.麻煩大家給我一些關(guān)于茶道,茶文化的詩詞,謝謝 唐代詩人元稹,官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與白居易交好,常常以詩唱和,所以人稱“元白”。元稹有一首寶塔詩,題名《一字至七字詩·茶》,此種體裁,不但在茶詩中頗為少見,就是在其它詩中也是不可多得的。詩曰: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婉轉(zhuǎn)曲塵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后豈堪夸。
還有一首寶塔詩格式的茶詩,是現(xiàn)代草根詩人胡秉言所作
《茶》
祥
茗嫩,一槍
銅壺水,煮三江
紫砂瓷素,仙瓊玉漿
陸羽邀神農(nóng),禪坐細品嘗
清高文人墨客,達官貴人飲狂
淡淡清香飄千古,修身聽命日月長
《茶賦》
作者:蒼山牧云
序
人間有仙品,茶為草木珍。蠻名噪海外,美譽入杯樽。茶之榮也!濃茶解烈酒,淡茶養(yǎng)精神?;ú韬湍c胃,清茶濾心塵。茶之德也!烏龍大紅袍,黃山素毛峰;南生鐵觀音,北長齊山云;東有龍井綠,西多黃壤林。茶之生也!茗品呈六色,甘味任千評。牛飲可散燥,慢品能娛情。茶之趣也!為序
春茶肥,秋茶瘦,夏茶薄,冬茶透。凡有好茶,無不趁天時地利之便,得人勤種良之先。毛峰剛烈,雀舌披銀裝;龍井清高,澤色逐淺黃。鐵觀音,素聞名;質(zhì)如鐵,芙蓉沙綠一冠絕。碧螺春,毛全身;銅絲條,一嫩三鮮古難調(diào)。湯鮮色濃,以茶洗眼可以明目;味高甘醇。以茶入枕可以安神。得茶療之效!感香馥蒸騰,與云蒸霞蔚之間,享齒間輪回之韻。得聽茶之妙!觀緊直沖升,與展葉放香之際,品人生榮辱沉浮。得賞茶之要!此三者,君子玩茶之得也。
梅有骨而竹有節(jié),水能言而茶能語。茶有千種,氣合萬象;汁含百味,寓意滄桑。香茶以待客,色醇而情意重,清烈喻薄厚;濁水而逐人,味淡而友情薄,濃淡比親疏。味同嚼蠟有何妙哉?抑或遇神品而不細賞,如逢君子而不結(jié)交,得神女而泄欲,亦誠人間惡事。
綠茶炒,紅茶蒸;白茶曬,黃茶悶。嫩度定品質(zhì),條索觀外形。色澤考工藝,整碎參審評。葉本一色,炒烘蒸悶成百味,綠茶之鮮濃,洗盡古今煩惱事。質(zhì)緣半株,搓揉切捻焙天香,紅茶之甘醴,恰如世間明白人。作歌曰:南方佳木,細葉青青;丘嶺疊翠,巖壑爭新;入店求市,訪之有名;逢家大興,值抵黃金。湯肥色麗,光透紅勻。健康玉液,靈魂至飲。
跋
惡語醒耳,人厭聽之;苦藥利病,舌畏嘗之??喑艋扌戎?,雖牲畜尚不以為食料,況人乎?卉以其艷麗而見愛于人,究其性,本與同科蕪草質(zhì)本無別,然境遇迥異,與之同理也。茶奉盛會,因人成榮;花飾明堂,為香得寵。物以可用之大小,而分高低貴賤;人以利己之緩急,而定遠近親疏。此世俗之定律,未知物之悲耶?人之喜耶?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3070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