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上海的茶樓、茶館數(shù)量眾多,一般大者稱樓,小者稱館,統(tǒng)稱茶館。即使在上海淪陷期間,市區(qū)也有800余家茶館,到了1949年,市區(qū)竟然有1200余家茶館,那時上海市區(qū)人口才400萬。
老上海的茶樓是一道獨具特色的城市風景,它既不同于舊時八旗子弟云集、政客官僚頻現(xiàn)的京城茶館,也不同于男女老少、家屬親朋聚會的閩粵茶樓,它是隨著上海的工商業(yè)發(fā)展而興旺的商業(yè)氣氛濃郁的社交場所,它在經(jīng)濟發(fā)展和城市新興過程中獨具功能,市中心的大型茶樓大多成為商賈聚集洽談生意的會所,是上海歷史的一個窗口。
在現(xiàn)黃浦區(qū)范圍內(nèi),那時有五大茶館,分別是南京東路的仝羽春茶樓和一樂天茶樓、九江路的樂園茶樓、福州路的長樂茶樓和青蓮閣茶樓。其中,仝羽春茶樓和一樂天茶樓分別地處南京東路福建中路口和浙江中路口,即現(xiàn)今世紀廣場的東西兩角,互成犄角之勢。其中,歷史最長的是建于1917年的一樂天茶樓和青蓮閣茶樓,距今已有近百年歷史,規(guī)模最大的要數(shù)仝羽春茶樓。仝羽春茶樓由浙江人馬文林1941年所建。此外,較大的茶樓還有豫園的春風得意樓茶樓和湖心亭茶樓等。
五大茶館的茶客,在商務活動中自成體系,各茶樓內(nèi)逐漸設立各具特色的同業(yè)茶會。據(jù)史料所載,仝羽春茶樓中,設了電料、五金、煙葉、舊貨等同業(yè)公會茶會。一樂天茶樓中,設了營造、綢緞、棉麻、五金、機電、電料、建筑等同業(yè)公會茶會。樂園茶樓中,設了花布、紙盒、鐘表、地產(chǎn)等同業(yè)公會茶會。青蓮閣茶樓中,設了建筑、麻袋、米、服裝、顏料等同業(yè)公會茶會。長樂茶樓中,設了鋼筆、呢絨、服裝、沙石、鉛皮等同業(yè)公會茶會。這些同業(yè)公會包容了上海很大一部分工商行業(yè),所以,老上海的大茶樓實際上成了交易的場所,是老上海經(jīng)濟發(fā)展的溫床和見證。
五大茶館的設備在當時也算比較考究,都有50張以上八仙桌,配以太師椅和靠背椅,且大多是紅木桌椅。仝羽春茶樓在南京東路543號的二樓,老大房對面,在南京東路和福建中路分設兩個門口進出,二樓臨街處有回廊環(huán)繞,店堂和回廊間裝有花格屏門,可以鬧中取靜。在茶樓大堂擺放了74張紅木八仙桌,每桌四座。每天有數(shù)以百計的老板聚集在此,和生意對手泡上一壺茶,有時還擺上一盤棋,在看似平靜的飲茶聊天中進行著博弈。茶樓內(nèi)也偶有市民“搖會”集資活動,也有幫會間調(diào)解糾紛的“吃講茶”。
沏茶品茗談生意,一杯清茶解紛爭,市場經(jīng)濟多么期望如此儒雅之風。解放后,隨著私營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茶會消失,上海的茶樓大多在1958年前關門歇業(yè),結束了一段曾經(jīng)輝煌的歷史。唯有豫園荷花池中央的湖心亭茶樓,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區(qū)域功能的緣故,繼續(xù)著茶樓的歷史。
一,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和使命感。
1,給人以希望。
2,立足今天,回顧過去。
二.塑造各種鮮明的人物形象。
三.語言樸實凝練,具有濃郁的北京口味。
四.批判諷刺與贊美同情相結合。
從第一幕的晚清戊戌變法到第二幕的民國初的軍閥混戰(zhàn),一直寫到第三幕的抗戰(zhàn)結束,歷經(jīng)半個世紀,這半個世紀的社會變遷在《茶館》里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用老舍的話說:“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曹禺先生晚年評價說:“《茶館》是中國戲劇史上空前的范例”。
與一般的戲劇作品不同,《茶館》不是要講述某個具體故事,它要表現(xiàn)的是三個歷史時期所代表的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現(xiàn)狀,用老舍的話來說,就是要“葬送三個時代”?!恫桊^》的創(chuàng)作宗旨就在這里。一向不熟悉政治斗爭的老舍采用避生就熟的寫作辦法,用他了如指掌的社會文化變遷來折射社會的政治變遷?!恫桊^》對舊時代大眾精神危機的刻畫主要借助于劇中的三個關鍵人物----王利發(fā)、秦仲義和常四爺來完成的。老舍通過對三個善良、質(zhì)樸、正直人物命運悲劇的憑吊,痛訴了那個時代的怪異和丑陋。
《茶館》是現(xiàn)代文學家老舍于1956年創(chuàng)作的話劇,1957年7月初載于巴金任編輯的《收獲》雜志創(chuàng)刊號。1958年6月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單行本。劇作展示了戊戌變法、軍閥混戰(zhàn)和新中國成立前夕三個時代近半個世紀的社會風云變化。通過一個叫裕泰的茶館揭示了近半個世紀中國社會的黑暗腐敗、光怪陸離,以及在這個社會中的蕓蕓眾生。
劇本中出場的人物近50人,除茶館老板之外,有吃皇糧的旗人、辦實業(yè)的資本家、清宮里的太監(jiān)、信奉洋教的教士、窮困潦倒的農(nóng)民,以及特務、打手、警察、流氓、相士等,人物眾多但性格鮮明,能夠“聞其聲知其人”,“三言兩語就勾出一個人物形象的輪廓來”。作品通過茶館老板王利發(fā)對祖?zhèn)鳌霸L┎桊^”的慘淡經(jīng)營,描寫他雖然精明圓滑、嘔心瀝血,但終于擋不住衰敗的結局,從側面反映了中國社會的走向。劇作在國內(nèi)外多次演出,贏得了較高的評價,是中國當代戲劇創(chuàng)作的經(jīng)典作品。[1]
2019年2月23日至3月5日,北京人藝再次在首都劇場上演話劇《茶館》。[2]
作品名稱
茶館
創(chuàng)作年代
1956年
作品出處
《老舍文集》
文學體裁
話劇
作者
老舍
快速
導航
創(chuàng)作背景
人物介紹
劇目演出
作品鑒賞
作品影響
作品影響
作品評價
作者簡介
內(nèi)容簡介
《茶館》結構上分三幕,以老北京一家叫裕泰的大茶館的興衰變遷為背景,展示了從清末到北洋軍閥時期再到抗戰(zhàn)勝利以后的近50年間,北京的社會風貌和各階層的不同人物的生活變遷。每一幕寫一個時代,北京各階層的三教九流人物,出入于這家大茶館,全劇展示出來的是一幅幅氣勢龐大的歷史畫卷,形象地說明了舊中國的必然滅亡和新中國誕生的必然性。
第一幕
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一個初秋的上午,裕泰茶館開始營業(yè),掌柜王利發(fā)興致勃勃地坐在柜臺上。三三兩兩的旗人,遛夠了鳥兒,走進茶館來歇腿、喝茶。有兩位茶客唱著京戲,另外幾個圍著桌子觀賞瓦罐中的蟋蟀。茶館中到處貼著“莫談國事”的紙條。可是常四爺偏要談談國事。他痛恨洋人,痛恨那些吃洋飯、講洋話的人,也看不起在營里當差的二德子之流。他因一句“大清國要完”,被兩個特務宋恩子和吳祥子抓去,送進了監(jiān)獄。相面騙人的唐鐵嘴來討碗茶喝,說媒拉纖的劉麻子也來了,要把康六的十五歲女兒康順子賣給七十多歲的龐太監(jiān)當老婆。主張實業(yè)救國的秦仲義走進來,說什么要辦工廠,搞維新。
第二幕
民國初年軍閥混戰(zhàn)時期。這時裕泰茶館漸趨衰落,茶館主人王利發(fā)積極迎合潮流實行改良,卻仍然難以維持下去。主要上場人物:王利發(fā)、常四爺、王淑芬、劉麻子、唐鐵嘴、松二爺、宋恩子、吳祥子、李三、康順子等。小茶館展現(xiàn)出一幅兵荒馬亂、日益衰敗的社會畫面:常四爺出獄;康順子母子逃出宮;拉皮條的劉麻子被稀里糊涂砍了頭;兩個逃兵想合娶一個老婆;茶館生意清淡,面積縮小,苦心經(jīng)營,試圖改良,“改良”后還未開張就厄運臨頭,特務、巡警、兵痞就接二連三來敲詐勒索,宋恩子、吳祥子搖身一變又成了軍閥的走狗。
第三幕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國民黨特務和美國兵在北京橫行。這時的裕泰茶館更加破敗,只有“莫談國事”的紙條寫得更多,字也寫得更大??祴寢屨谏塘咳ノ魃秸铱荡罅?,由小劉麻子介紹來當女招待的小丁寶,也走進茶館與老掌柜攀談。小劉麻子向小唐鐵嘴炫耀著他那一套拐騙婦女的缺德計劃,被國民黨黨部雇用的打手小二德子跑到茶館來抓人,龐四奶奶則來恐嚇王利發(fā),讓他交出康順子。包辦滿漢全席的有名廚師被迫到監(jiān)獄去蒸窩窩頭,出名的評書藝人一次掙不上三個雜合面餅子錢,常四爺?shù)纳罡悠D苦,秦仲義的工廠被搶走,王利發(fā)的茶館也將被人霸占。這時,常四爺、秦仲義相繼來到茶館,找闊別多年的老掌柜談心。他們互訴不幸,含著眼淚為自己撒起了紙錢。這時,茶館里的燈光漸漸暗下去了,而大街上的陽光卻漸漸明亮起來。[3] [4]
共3張
《茶館》各版本
創(chuàng)作背景
1956年,毛澤東主席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雙百方針,鼓勵文藝繁榮發(fā)展。同年8月,作者老舍完成了一部配合第一屆人大和憲法通過,歌頌人民普選的作品《一家代表》,故事從“戊戌變法”開始,一直寫到解放后的普選,其中第一幕的場景,就是清末民初的一家大茶館,之后作者老舍又創(chuàng)作了《秦氏三兄弟》,這個劇本寫的是歷代的憲法改革,以秦家為背景。老舍將這部作品與北京人藝的曹禺、焦菊隱、夏淳等藝術家進行了討論。他們一致認為,第一幕茶館里的戲非常生動精彩,后幾幕則較弱,建議以第一幕為基礎發(fā)展成一個戲,之后老舍創(chuàng)作了話劇《茶館》。[5] [6]
1958年5月,作者老舍在《劇本》雜志上發(fā)表了題為《答復有關〈茶館〉的幾個問題》的文章,說明了《茶館》是怎么寫的:“茶館是三教九流會面之處,可以容納各色人物。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這出戲雖只有三幕,可是寫了50來年的變遷。在這些變遷里,沒法子躲開政治問題。可是,我不熟悉政治舞臺上的高官大人,沒法子正面描寫他們的促進與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認識一些小人物,這些人物是經(jīng)常下茶館的。那么,我要是把他們集合到一個茶館里,用他們生活上的變遷反映社會的變遷,不就側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么?這樣,我就決定了去寫《茶館》。”[7]
人物介紹
王利發(fā)
王利發(fā)是裕泰茶館的掌柜,也是貫穿全劇的人物。他從父親手里繼承了裕泰茶館,也繼承了他的處世哲學,即多說好話,多作揖。他膽小、自私,又精明、干練、善于應酬,對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態(tài)度。在黑暗的舊中國,盡管王利發(fā)善于應酬,善于經(jīng)營,不斷改良,卻無法抵御各種反動勢力的欺壓。他對此也抱有強烈的不滿,但表達得十分含蓄。就是這樣一個精于處世的小商人,最終仍然沒能逃脫破產(chǎn)的命運。王利發(fā)的悲劇,是舊中國廣大市民生活命運的真實寫照。[8]
常四爺
常四爺是旗人,在滿清時吃皇糧。但是他對腐敗的清王朝不滿,對洋人更加痛恨。第一幕中因一句“大清國要完”被抓起來,坐了一年的監(jiān)獄。出獄后參加義和團,以后又憑力氣靠賣菜為生。他正直,善良,敢作敢為,富有正義感。他不諱言他的不滿,對抓過他的特務仍然很強硬,對正在發(fā)愁的王利發(fā)則雪中送炭。就是這樣一個人,最后也窮困潦倒,絕望地喊出:“我愛咱們的國呀,可是誰愛我呢?”這個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國人,反映出舊中國人民的反抗情緒。[8]
松二爺
松二爺也是個旗人,心眼好,但膽小怕事,懶散而無能。清朝滅亡前,他游手好閑,整日喝茶玩鳥。清亡后,“鐵桿莊稼”沒有了,但他仍然留戀過去的生活,不愿自食其力。他寧愿自己挨餓,也不讓鳥兒餓著,一提到鳥就有了精神,最后終于餓死。這是一個沒有謀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國封建社會的腐朽。[
一、求豫園的歷史 豫園位于上海老城廂東北部,北靠福佑路,東臨安仁街,西南與老城隍廟、豫園商城相連。它是老城廂僅存的明代園林。園內(nèi)樓閣參差,山石崢嶸,湖光瀲滟,素有“奇秀甲江南”之譽。豫園始建于明嘉靖年間,原系潘氏私園。豫園始建于一五五九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歷史。她原是明朝一座私人花園,占地三十余畝.園內(nèi)有穗堂、大假山、鐵獅子、快樓、得月樓、玉玲瓏、積玉水廊、聽濤閣、涵碧樓、內(nèi)園靜觀大廳、古戲臺等亭臺樓閣以及假山、池塘等四十余處古代建筑,設計精巧、布局細膩,以清幽秀麗、玲瓏剔透見長,具有小中見大的特點,體現(xiàn)明清兩代南方園林建筑藝術的風格,是江南古典園林中的一棵明珠。
???? 清末小刀會起義時,曾以園內(nèi)點春堂為城北指揮部。豫園歷經(jīng)興廢,日趨荒圮。解放后,人民 *** 對豫園進行了大規(guī)模修葺,當年景觀大半恢復。全園可分四大景區(qū),呈現(xiàn)不同特色,構思精巧,布局細膩,以清幽秀麗、玲瓏剔透見長,具有小中見大的特點,體現(xiàn)出明清兩代南方園林建筑的藝術風格。豫園內(nèi)還收藏上百件歷代匾額、碑刻,大都為名家手筆。豫園1959年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2月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豫園園主潘允端,是明刑部尚書潘恩之子。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潘允端以舉人應禮部會考落第,萌動建園之念,在上海城廂內(nèi)城隍廟
二、上海豫園的涵碧樓建于什么年代 海豫園建于1559年,距今已有四百五、六十余年歷史,豫園位于上海市老城廂的東北部,北靠福佑路,東臨安仁街,西南與上海老城隍廟毗鄰,是典型的江南古典園林,有四百五六十余年歷史,它原是明朝一座私人花園,占地三十余畝。
園內(nèi)有三穗堂、大假山、鐵獅子、快樓、得月樓、玉玲瓏、積玉水廊、聽濤閣、《涵碧樓》、內(nèi)園靜觀大廳、古戲臺等亭臺樓閣以及假山、池塘等四大余處古代建筑,設計精巧、布局細膩,以清幽秀麗、玲瓏剔透見長,具有小中見大的特點,體現(xiàn)明清兩代南方園林建筑藝術的風格,是江南古典園林中的一顆明珠。
三、歷史上海蘭珠真的是皇太極的寵妃嗎 是的
宸妃,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蒙古名字叫Harjol,哈日珠拉,漢譯海蘭珠,生于約萬歷37年(1609年),她是孝莊的親姐姐,比孝莊大4歲。海蘭珠嫁給皇太極的時候已經(jīng)26歲,比孝莊晚嫁皇太極9年。歷史記載中,宸妃海蘭珠可謂寵冠后宮,崇德六年,宸妃去世,皇太極追謚宸妃為敏惠恭和元妃。
崇德元年,皇太極以古代名妃常用的封號,封海蘭珠為“宸妃”。以《詩經(jīng)》中象征愛情的詩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將宸妃居住的寢宮命名為“關雎宮”。宸妃的地位在五宮中位居第二。僅次于其姑母孝端文皇后。
你可以在百度百科看看
://baike.baidu/view/574065.
四、上海哪個老洋房美食好 導語:上海這些舊洋房有著神秘的出身,直到今天還留有三十年代的味道,在這樣的洋房里開餐館,調(diào)子是摩登、優(yōu)雅的,食客在用心享用美食的過程中,似乎也吞出著歷史的沉沉香氣。
繁華的舊上海,造就了眾多風格各異的洋房。這些舊洋房有著神秘的出身,直到今天還留有上海三十年代的味道,在這樣的洋房里開餐館,調(diào)子是摩登、優(yōu)雅的,食客在用心享用美食的過程中,似乎也吞出著歷史的沉沉香氣。
福1039。福1088
都說越是豪華高尚的場所,地址越簡單,“福1039”、“福1088”的經(jīng)營者顯然深諳此道。經(jīng)營者方氏家族家世顯赫,自然對餐飲有獨特之道,現(xiàn)經(jīng)方家第三代嫡傳并作了一個華麗的轉身,成為一所不掛會所之牌卻具備一切私人會所具備的如私密性、層次高和服務個性化等優(yōu)勢的餐廳。餐館里一應家具小擺飾乃至燈具,都是老板兼老上海收藏家方傅亞芬女士精心收搜而來,許多物件的年月都是外婆的外婆那個年代,然然向你訴說摩登時代的上海流金歲月,并讓你用舌尖去感受那個時代公館人家的生活品味。因為這里員工隊伍十分穩(wěn)定,侍應生熟諳這里的每一個熟客,熟知他們的口味和喜歡的包間,心細如塵的服務如舊時公館人家的老家人,令你一進門就有一種走進金粉世家的華貴感。
“美味”始終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福1088”、“福1039”的主題是海派風情的口味。以上海菜作本,充分大膽地融合各地飲食特色元素,而不是照抄照搬老上海菜單。蟹粉配吐司、鵝肝配咸肉菜飯、蘋果配子雞、松茸豬扒……這些看似相距甚遠的原料經(jīng)創(chuàng)意搭配和精心烹飪,不止令你舌齒留香,且從舌尖感性地體會了什么叫海派風情。
福1088 地址: 靜安區(qū)鎮(zhèn)寧路375號(愚園路口) 電話: 021-52397878
福1039 地址: 長寧區(qū)愚園路1039號(近江蘇路) 電話: 021-52371878
老洋房花園餐廳
老洋房花園飯店以前是上海灘大亨杜月笙四姨太的私人住所,單是這個背景就很讓人浮想聯(lián)翩。壁爐、華麗吊燈、落地長窗、留聲機,隱隱約約能尋覓到當年上海金枝玉葉的生活痕跡。室內(nèi)布置優(yōu)雅舒服很敞亮,外頭小花園不大但是光線很好。
菜色是做的不錯的,據(jù)說是很本幫的口味,微甜,而且較一般本幫菜清淡,更符合現(xiàn)代人的養(yǎng)生之道。熏魚、糖醋小排、極品牛肉、蟹粉豆腐、生煎包、紅燒肉、太湖三白的味道都很好,服務比較一般,所以去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著裝。
地址: 盧灣區(qū)紹興路27號(陜西南路瑞金二路間) 電話: 021-64333506
席家花園餐廳
席家花園以本幫菜為主,出品一貫“濃油赤醬”,也有味道不錯的廣幫菜。水晶蝦仁, 青豆泥,手撕乳鴿,蟹粉響鈴……都是席家花園的招牌菜。
席家花園這幢獨立歐式別墅,始建于1913年,原為 *** 中央銀行行長席德懿的私人豪宅。解放后,被收歸國有,成為上海音樂學院附中的校長辦公樓。1998年被改建成為餐廳。
地址: 徐匯區(qū)東平路1號(近岳陽路)
電話: 021-64747052 64729041
五、福的歷史 福 姓氏:福 祖宗:福子丹 姓氏起源: 關于福姓的姓氏來源共有兩種說法: 一說是出自《姓氏考略》上的論調(diào),認為福姓的始祖是春秋時期齊大夫福子丹。
另一說是他姓改成的。其中《唐書·突厥傳》一書認為,福氏是唐代百濟八姓之一。
后來百濟國遭滅國后,子孫疏散各地后,其中有一支姓福富順氏的,跑到了中原地區(qū)落戶,依照 *** 的習慣,把自己的姓氏簡化為福氏,從而成為我國福氏的一支組成分子。而福氏的另一支來自明代的張福時。
嘉靖年間,世宗皇曾御口親贊他“清不過福時,勇不過馬芳”。所以張福時就改以福為姓,以顯皇恩榮譽。
福姓又添加了新的血液。 郡望: 百濟郡康熙御筆--天下第一福 公元1673年,康熙為祖母孝莊太后“請福續(xù)壽”,寫下了震爍古今的“長壽之福”,此福暗含“多子、多才、多田、多壽、多?!?,是古今唯一的“五福合一”、“福壽合一”之福。
孝莊“請福聚?!?,康熙則“送福得福”,所以此福被稱為“天下第一靈驗之福”。福中有“康熙御筆之寶”印璽加頂,喻“鴻運當頭、福星高照”之意…… 春節(jié)貼“?!弊?,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
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xiàn)對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的向往和祝愿,干脆將“?!弊值惯^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弊值官N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
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弊肿靼涤洔蕚錃⑷耍彩窃陂T前貼有福字的人家將免于處死。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弊?,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弊仲N倒了。
皇帝得知后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
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然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個康熙御筆親書的“天下第一?!眲t是另外一個故事。
清代康熙皇帝一生酷愛書法,但卻很少題字,所以康熙御筆是歷代皇帝的筆墨中流傳最少的,這就有了“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說法。傳說康熙一生流傳下來的就剩三個字:“無為”、“福”。
“無為”現(xiàn)存于故宮,而本文的主角“天下第一?!眲t存于北京恭王府中的“福”字碑上。傳說康熙大帝年幼喪母,由孝莊皇太后撫養(yǎng)長大。
然而正當康熙盛世的時候,孝莊皇太后卻重病纏身??滴蹙茸婺感那校⑿挠诠P鋒,創(chuàng)造了震爍古今的“福壽”聯(lián)體字,然后征召天下能工巧匠,把它雕刻在一塊大青石上,并背著這個“福”字碑前往祈年殿拜祭天神。
為示孝心,康熙大帝跪在“?!弊直掀砀?,上蒼有靈,孝莊皇太后身體奇跡般康復,康熙大帝將“福”字碑請回宮中供奉在佛閣。乾隆繼位后,將“天下第一?!辟n給自己的寵臣和珅,和珅命人運來幾千塊太湖石,在自己的府邸后花園砌成一條巨龍,這條龍的位置正好在京城的龍脈上,他將“天下第一?!辈卦邶堁ㄖ邢ば墓┓睢?/p>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文物局對“?!弊直M行修繕,定為“中華三絕”文物之一。眾多海外名流紛紛慕名前來求福,以拓印掛軸孝敬長輩。
外國訪華元首也紛紛前來景仰“天下第一福”?!案!北谋匾渤蔀閲Y之一,贈與海內(nèi)外貴賓,中華福音從此泱泱傳開。
但由于拓印時使用草藥,如不加以限制,天長日久,該石碑將被風化殆盡,所以,目前國家有關部門已用玻璃罩將該石碑封存,禁止拓印。縱觀康熙大帝親筆所書的這個福字,剛勁有力,頗有氣勢,右上角的筆劃很像一個“多”字,下邊為“田”字,而右偏旁極似“壽”字,所以這福字又蘊含著“多子多才多衣多田多福多壽”的深厚含義。
更為珍貴的是碑的正上方刻有康熙的御璽之印以鎮(zhèn)福,這更是其他歷史傳碑無法相比的,因此這個福字也就不能倒貼。傳說中,誰能給家中老人請回這個“天下第一?!?,就一定能夠為老人添福添壽。
這個“福”字在請回之后還有一定講究,除夕掛出,每日須凈手敬香,并于晚上用手去摸福字,由下向上,摸得越高,則會越長壽,時至正月十五必須收起深藏,此謂“摸年福增年壽”。待來年端午、中秋、重陽、冬至、除夕之日方可再掛出。
原石碑存放于恭親王府。
六、誰知道上海蘇河灣的變遷歷史 蘇州河水由西向東流入黃浦江。但上海的都市化則是從東頭的河口開始,溯流向西延伸的。沿河兩岸曾經(jīng)錯落地散布著農(nóng)田、濕地、蘆葦、溝汊,冷僻的地方野氣愈重,“秋風一起,叢葦蕭疏,日落時洪瀾回紫”。在都市化的鋪展之勢面前,這些土生土長的東西已不能與膨脹的經(jīng)濟共棲,它們不得不一步一步地向后退去。在它們騰出來的空間里,參差地立起了英國領事館、禮查飯店、百老匯大廈、文匯博物院、新天安堂、光陸大戲院、公濟醫(yī)院大檔、郵政局大樓、自來水廠、天后宮、河濱大樓、自來火房、圣約翰書院(后為圣約翰大學)等等各擅勝場的建筑。這些樓群臨水而立,時人譬之為“連云樓閣”。它們以商業(yè)繁華為擴展中的都市畫出了一種側面的輪廓,流經(jīng)其間的蘇州河就此成了一條城市的內(nèi)河。
一百多年來,城市長足發(fā)展的過程是與人力影響和支配蘇州河的過程連在一起的。人力的影響和支配,使蘇州河日甚一日地被兩岸的社會經(jīng)濟構造所籠罩,也使蘇州河在不息的流淌之中一點一點地失去了自然本色。
20世紀中期那一場改造中國的革命,使許多東西都發(fā)生了變化,但這一條流過城市的河流卻仍然在視野之外。40多年前,小學課本描述工廠里的煙囪冒出來的濃煙,是以盛開的黑牡丹為比喻的。其夸張和遐想既顯露了文人浪漫的不著邊際,又真實地記錄了那個時代的中國人對工業(yè)化的理想與期望。
在21世紀到來的時候,沿河兩岸正在新播綠色。綠色延伸促成了希望和憧憬的延伸。我們期待著新世紀的蘇州河重現(xiàn)煙雨中的靈秀,夕照下的嫵媚;水里魚游,岸上鳥鳴。有萬千心愿的牽動和盼望,這天已經(jīng)來到。
七、1865年上海有什么歷史事件 1865年9月20日 曾國藩、李鴻章設立江南機器制造總局
1865年9月20日,曾國藩、李鴻章在上海設立江南機器制造總局。這是清 *** 洋務派開設的規(guī)模最大的近代軍事企業(yè)。又稱江南制造總局、江南制造局、上海機器局、上海制造局。1865年李鴻章以4萬兩銀在虹口買下美商的旗記鐵廠,并將蘇州洋炮局的部分機器和曾國藩派容閎從美國買回的機器,以上海洋炮局并入鐵廠,成立江南制造總局。造辦經(jīng)費54萬余兩,以后屢加擴充,由清 *** 指撥上海海關稅收的二成作為常年經(jīng)費。
雇用工人2000多人。1867年搬到高昌廟鎮(zhèn),擴充設備,建有機器廠、洋槍樓、汽爐(鍋爐)廠、鑄造廠、輪船廠等。占地70余畝。至80年代又相繼建成炮彈廠、水雷廠、煉鋼廠、栗色火藥廠、無煙火藥廠等。該局以生產(chǎn)槍炮子彈為主,輔之以修造船艦,并附設翻譯館、機械學校,培養(yǎng)技術人員,翻譯與軍事、工程有關的書籍,也有少量的史志和政法方面的書籍。
八、上海 上海 電視劇中的劉恭正是不是歷史中真實的人物 劉恭正原型是黃楚九。
黃楚九 (1872-1931)名承乾,號磋玖,晚年自署知足廬主人。浙江余姚人,早年隨母學習家傳中醫(yī)眼科醫(yī)術,后在上海開設診所,取名頤壽室。
1890年放棄中醫(yī),改營西藥,開辦中法藥房。1907年與夏粹芳合辦五洲大藥房。
1912年在上海開設新舞臺。1915年創(chuàng)辦大昌煙公司。
次年中法藥房改組成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長。1917年建成大世界游藝場。
1918年獨資辦中華電影公司。1919年開辦日夜銀行。
次年冬與葉山濤等開辦“上海夜市物券交易所”,任理事長。1923年盤進中西藥房,任總經(jīng)理。
1924年創(chuàng)辦中華電影公司。1927年任上海新同藥業(yè)公會主席。
晚年由于進行投機活動,負債累累。 1887年,黃楚九父親去世,隨母來滬,入清心書院讀書。
后不愿讀書,隨母行醫(yī)賣藥。1890年(光緒十六年)在法大馬路(今金陵東路)創(chuàng)設中法藥房。
制造銷售“艾羅補腦汁”引起轟動、暢銷,獲巨額利潤。研制“龍虎人丹”獲利豐厚。
黃楚九以中法藥房為基業(yè),于1912年創(chuàng)辦新新舞臺,1913年創(chuàng)設“樓外樓”屋頂花園。同時又合資成立新業(yè)公司,租地建造“新世界”游樂場(今南京西路、 *** 中路口)。
“新世界”拆股后,又于1917年集資創(chuàng)辦中國最大的“大世界”游樂場。1918年又獨資創(chuàng)辦中華電影公司,1919年開辦日夜銀行,1920年合伙開辦“上海日夜物券交易所”等文化、金融企業(yè)。
此外,黃還投資三星地產(chǎn)公司、福昌煙公司、九星煙公司、大昌煙廠、溫泉浴室、浴德池、蘿春閣茶館、黃隆泰茶葉店、九福堂箋扇莊、九福南貨店、麥司凱糖果店等大小工商企業(yè)100多家。1927年前后建造九福制藥廠,中法藥房制藥廠,在龍門路開設黃楚九醫(yī)院,向貧民施診舍藥。
1927年后遭黃金榮、杜月笙等人打擊,急恨交加,從此重病加身。1931年1月19日病逝,享年五十九歲。
茶館
根據(jù)中國古典典籍,最早的茶館出現(xiàn)在唐朝開元年間(713年 - 741年),稱為茗鋪。
宋代 杭州茶館稱為茶肆。茶肆內(nèi)設花架,安排奇松異槐,敲鑼賣歌,招攬顧客,按不同季節(jié)賣應時茶湯;有的茶肆還有專門教授富家子弟的樂器班、歌唱班。杭州大街上還有兩三間茶樓,樓上安放妓女,名為“花茶坊”。
明朝出現(xiàn)私家園林,有的設有私家茶寮2;茶館一詞也開始出現(xiàn)。張岱所著《陶庵夢憶·露兄》寫道:“崇禎癸酉,有好事者,開茶館”。
清代茶館發(fā)展成為大眾娛樂場所。京師茶館,有清茶館、大茶館、書茶館、酒茶館和園林茶館等幾種。大茶館和酒茶館就是現(xiàn)在的大飯店和酒樓。清茶館無酒,店鋪里頭排列著長茶案,茶客可以自己帶茶葉,手提鳥籠,入座買水。園林茶館多設立在北京郊區(qū)風景區(qū)如西山、香山等處,泡一壺上茶,欣賞滿山的紅葉。
最有代表性的是書茶館??腿艘幻骘嫴枰幻嫘蕾p說書先生說演的《三國》、《東周列國》、《羅通》、《包公》。后來還有相聲、梆子等。
乾隆末年江南有河濱茶館、賣茶、瓜子、糖果、春卷,燒賣、水餃。上海茶館最早出現(xiàn)在同治初年,“麗水臺”茶樓,樓高三層。到了光緒丙子上海有了廣東茶樓,賣茶和各種小吃,早茶賣魚生粥民午茶有點心、蒸粉果;夜茶有蓮子粥、杏仁露。不久上海還出現(xiàn)東洋茶館。蘇州茶館除了喝茶、品嘗點心外,還可以欣賞“大書”和“小書”。大書相當于北方的說書,小書是指蘇州評彈。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310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安溪鐵觀音茶文化
下一篇: 夏季嗜睡乏力食療幫您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