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木型(Arbor form) 植株高大,主干直立明顯的樹型。喬木型茶樹分枝部位高,主根發(fā)達。自然生長狀態(tài)下,樹高通常達3~5米,野生茶樹高達10米以上。如云南大葉種、海南大葉茶,以及大部分野生大茶樹等。
茶樹葉片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一、 茶樹的特征
茶樹是多年生常綠木本植物,它由莖、葉、花、果實、種子和根等幾個部分組成。
(一)茶樹的莖
茶樹的莖,指的是茶樹的地面生長部分,包括主干、分枝和當年生長形成的新枝。因為其分枝性態(tài)不同,可分為半喬木型(小喬木型)、喬木型和灌木型茶樹3種。
1、 半喬木型茶樹(小喬木型)
半喬木型茶樹的主干明顯,主干和分枝容易區(qū)分,但分枝距離地面較近,是我國主要栽培樹種。
2、 喬木型茶樹
喬木型茶樹的主干高大,主干、側枝、分枝明顯,多為野生古茶樹。主要生長在云南、貴州、四川等地,一般樹高10米以上,主干直徑粗大。
3、 灌木型茶樹
灌木型茶樹的主干矮小,主干和分枝不明顯,分枝較稠密,是我國主要栽培樹種。
(二)茶樹的芽
茶樹的芽分為營養(yǎng)芽(又稱葉芽)和花芽兩種,營養(yǎng)芽發(fā)育后分形成枝葉。營養(yǎng)芽因生長部位不同,又分為定芽和不定芽。定芽生長于茶樹的枝頂(又稱為頂芽)及葉腋處(又稱為腋葉),頂芽比腋芽粗大。不定芽生長于樹枝的節(jié)間或根莖處,當枝干遭受傷害時,不定芽能萌發(fā)成長為新枝?;ㄑ考窗l(fā)育成花。發(fā)芽即發(fā)育成花。茶芽因萌發(fā)季節(jié)不同又可分為春芽、夏芽和冬芽。春芽在春季形成,夏季發(fā)育生長;夏芽在夏季形成,秋季生長發(fā)育;冬芽在冬季形成,次年春季生長發(fā)育。
(三)茶樹的葉
茶樹的葉是常綠的,茶樹的同一時期既有老葉又有新葉,新生的嫩葉是制作茶葉的原料,芽及嫩葉的背面有茸毛。
茶葉為網狀脈,有明顯的主脈,主脈上又分出側脈,側脈數多為7-10對,主脈明顯,葉背、葉脈凸起,側脈延伸至離邊緣三分之一處向上彎曲與上方側脈相連,構成封閉形網狀系統(tǒng)。茶葉的邊緣有明顯的鋸齒,鋸齒數一般在16-32對。
(四)茶樹的花
茶樹的花為兩性花,屬于異花受粉的植物,它的花是蟲媒花?;ㄑ坑诿磕甑?月中旬形成,10-11月為盛花期,花對為白色,只有少數為淡紅色。
(五)茶樹的種子
茶樹的形成從花芽到種子成熟,約需一年半左右的時間,一般10月中旬左右種子成熟,此時茶樹的花果共存。
(六)茶樹的根
茶樹的根由主根、側根、細根和根毛組成,為深根植物。茶樹的主根一般長度在70-80厘米,一般幼年生茶樹的根幅與樹冠相對稱,壯年的茶樹的根幅比樹冠大,老年茶樹的根幅比樹冠要小。
一般說普洱茶喬木茶是指采摘原料的茶樹是喬木形態(tài),區(qū)別于經人工矮化灌木形態(tài)的普洱臺地茶。用喬木形態(tài)茶樹茶菁生產的普洱茶茶氣更足,相對臺地茶更生態(tài)。
、普洱生茶顏色以青綠、墨綠為主經過時間陳化之后部分轉為黃綠、黃紅色。湯色以黃綠、黃紅、金黃為主。新茶葉底以綠色、黃綠為主,陳茶為紅黃或棗紅色。生茶有苦、澀、甘、甜等口感,香氣比較明顯,易傷脾胃,不過經自然陳化以后茶性就會慢慢變成溫和、褐栗色的茶。生茶主要有清理腸道,降脂,提神,降壓和減肥的功效。
2、普洱熟茶顏色以紅褐色為主。香氣有明顯渥堆味。熟茶茶性溫和,口感醇厚。發(fā)酵充足的熟茶,湯質濃稠水甜而滑口,幾乎不苦澀。發(fā)酵度較輕的,有回甘,香氣明顯。湯色發(fā)酵輕者多為深紅色,發(fā)酵重的以紅黑色為主。葉底多為紅棕、深褐色。熟茶可以降脂、降壓、防止動脈硬化、預防便秘、利尿、養(yǎng)胃。
這段時間在喝溯岳茶坊的普洱茶,感覺很好?,F(xiàn)在也時不時和他們的茶藝師張慈一起聊天,受益良多。gdgd800 是她(wēi)尾(xìn)號。她人很好,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問她。
喜歡普洱茶不是一時的激情,也不是隨聲附和,不過是時間,日久生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323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蓋碗茶源于何時何處
下一篇: 少數民族的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