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巖茶經(jīng)歷代變遷
水金龜 原產(chǎn)于牛欄坑杜葛寨峰下半巖上
,后被洪水沖至牛欄坑坑底的蘭谷巖。1919~1920年間,為此樹曾引起訴訟,費金數(shù)千,因天然造成,判歸蘭谷所有,足見此樹之名貴。大紅袍 武夷名叢中聲譽最高,四大名叢之魁首
。傳說大紅袍原產(chǎn)地位于天心巖九龍窠的巖石峭壁之上。據(jù)行家評定,大紅袍的品質(zhì)很有特色,與其他名叢對比,大紅袍沖至第九次尚不脫原茶真味桂花香,而其他名叢經(jīng)七次沖泡味已極淡。鐵羅漢 武夷最早的名叢
。清代郭柏蒼《閩產(chǎn)錄異》(1886年)記載:"鐵羅漢、墜柳條,皆宋樹,又僅止一株,年產(chǎn)少許。"傳說原產(chǎn)地在慧苑巖內(nèi)鬼洞和竹窠巖長窠白雞冠 白雞冠之名在明代已有傳聞
,早于大紅袍。產(chǎn)地一說在武夷宮止止庵白蛇洞,一說在慧苑巖外鬼洞。白雞冠樹高1.75米,分枝頗多,該樹葉色呈淡綠,嫩葉淺綠微黃,葉面開展,春稍頂芽微彎,茸毫顯露似雞冠。這也是白雞冠名稱之由來。武夷巖茶的沖泡
,別具一格。"杯小如胡桃,壺小如掾,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 ,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香撲鼻,舌有余甘"(袁枚《隨園食單》)。更有上者"七泡有余香"。武夷巖茶香氣馥郁,勝似蘭花而深沉持久,性和不寒,久藏不壞,香久益清。成茶茶條壯結、勻整,色澤綠褐鮮潤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3310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高溫下儲存綠茶的幾大注意事項
下一篇:
茶葉深加工工藝的歷史演變
、清時期官窯的發(fā)展.png" alt="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