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
云屯——泉缶·陶制容器
烏府——盛木炭竹籃,為煎茶之資
水槽——即瓷缸或瓦缶
鳴泉——煮茶罐
濾塵——古茶洗
分盈——水杓
執(zhí)權(quán)——準(zhǔn)茶秤
歸潔——竹筅帚,用以滌壺
遞火——銅火斗
降紅——銅火筷子
注春——茶壺
撩云——竹茶匙。
甘鈍——木砧墩
受污——抹布
器局——竹編方形箱籠,用以收存茶器具者
古代煮茶的器皿具體如下:
一
風(fēng)爐用銅或鐵鑄成,像古鼎的樣子
二
熟盂用來盛開水
三
炭籃是盛放燒水炭的容器,外面多由竹篾制成
四、茶焙
茶焙是一種竹編
,外包裹箬竹的葉子。因箬葉有收火的功效,可以避免把茶葉煮黃。茶放在茶焙里,要求小火烘制。五
爐灰是燒水爐的一種
古代超全飲茶器具
[爐龕] :放置爐子的小閣子
[水注] : 注水壺
[炭撾] :用來砸炭的鐵錘
這個夠全面吧 從飲茶開始就有了茶具
,從一只粗糙古樸的陶碗到一只造型別致的茶壺,歷經(jīng)幾千年的變遷,這一只只茶具的造型、用料、色彩和銘文,都是歷史發(fā)展的反映。歷代茶具名師藝人創(chuàng)造了形態(tài)各異、豐富多彩的茶具藝術(shù)品,留傳下來的傳世之作,是不可多得的文物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