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品茶詞茗句
工作之余,我習慣打開一曲音樂,泡上一杯香茗,淘來幾份書報隨意翻閱,那身上的疲憊驟然消散了許多。每每讀到精彩的茶詞茗句,心中便泛起絲絲醉意,忍不住摘記下來,然后細細品味。這些茶詞茗句大都字句簡單,易讀易記,內(nèi)涵豐富,令人回味無窮,不妨略錄幾句與君共品!
打開5000年文明史的第一頁就可嗅到茶葉的芳香。
“打開5000年文明史的第一頁就可嗅到茶葉的芳香?!蔽覈前l(fā)現(xiàn)和利用茶葉最早的國家,也是茶文化的發(fā)祥地,被稱為茶葉的祖國。唐代陸羽所著的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jīng)》是這樣記載我國茶葉的起源、發(fā)展和興盛的:“茶之為飲,發(fā)乎神農(nóng)氏(炎帝),聞于魯周公……滂時浸俗,盛于國朝(指唐朝)”。茶為中國增添了光彩,一片茶葉見證了一部歷史,一縷茶香牽引著一個世界。茶與我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發(fā)展息息相關,由此有人認為,中國有了文化就有了茶葉。
一部紅樓夢,滿紙茶葉香。
“一部紅樓夢,滿紙茶葉香”?!都t樓夢》這部古典文學巨著,經(jīng)緯縱橫,包羅萬象,宛如一部生活全書,它不僅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藝術(shù)形象,而且對茶方面也有突出的描寫,集明末至清后期二百來年間各類飲茶之大成。書中寫到茶有二百六十多處,涉及茶道、茶具、用水、茶的品類等方面,詠及茶的詩詞(聯(lián)句)有十余處,為中國小說書上所罕見。書為茶增色,茶為書添香。
茶葉喝到老,茶名記不了。
“茶葉喝到老,茶名記不了”。這句話足以說明中國茶葉豐富多彩的程度,茶類之多為世界之冠。中國的茶區(qū),縱橫數(shù)千里,南抵海南的五指山,北達山東的榮城縣,西迄西藏的察隅河谷,東至臺灣的阿里山,遍及18個?。ㄊ?、區(qū))的946個縣(市),地跨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在260萬平方公里內(nèi)都有茶的分布。世界各國的茶種、栽茶和制茶技術(shù)以及飲茶風尚,也都是直接或間接地由我國傳播出去。目前全世界有60來個國家種茶,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20多億人鐘情于飲茶。
吃茶去。
“吃茶去”。一葉茶,取自山野,小而又小,但匯聚了山川之靈秀,日月之精華。茶葉含有豐富的風味物質(zhì)、營養(yǎng)成份和藥效成份。迄今為止,從茶葉中分離并得到鑒定的化合物種類達到700種以上,其中有機化合物500多種。古人認為茶能去雜生精,清心陶情,具有“三德”:坐禪時可以提神,通夜不眠;滿腹時,可以助消化,輕神氣;心煩時,可以去除雜念,平和相處。唐代趙州觀音寺高僧從諗禪師,人稱“趙州古佛”,他崇茶、愛茶,不但自己嗜茶成癖,而且積極提倡飲茶,“唯茶是求”。因此他每次說話前,總要說上一句“吃茶去”,認為吃茶能達到悟道,自此以后“吃茶去”就成為禪林法語。茶不僅為禪林所提倡,而且也是百姓開門七件事之一,成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世界上沒有哪一種飲料有如此久遠的歷史且長盛不哀。
茶無好壞,喜好自在人心。
“茶無好壞,喜好自在人心”。這世上的茶實在太多了,你沒喝過的,遠比你喝過的還多。有些茶,你或許永遠都喝不到,有些茶你可能永遠都不喜歡,由此便認為,這茶好而那茶不好。個人的嗜好自然無可非議,但若因此而產(chǎn)生一種輕視、排斥他茶的心理,就有些遺憾了。事實上,任何一種茶,即使是極小的品類,都有佳處,或許你原來不喜歡,但是喝了幾次后,可能慢慢習慣了也慢慢喜歡上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人生境界,而若能品千種茶,不也是一種人生的享受與境界嗎?茶無好壞,只有喜歡與不喜歡。因此要善待每一杯茶。要喝這杯茶就好好喝吧,因為這輩子不可能喝到跟這杯一模一樣的茶了。(黃藝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377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民族茶俗之旅啟動以來廣受歡迎
下一篇: 五指山綠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