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訊:又到春茶季,各地新茶陸續(xù)上市,有些消費者以喝新茶為樂,爭相購買明前茶、雨前茶。記者從醫(yī)院消化科了解到,有些茶客搶“鮮”喝綠茶、喝濃茶,結果引發(fā)消化道不適,輕者胃部感覺悶痛、大便溏稀,重者引發(fā)胃炎、胃潰瘍,甚至胃出血。近幾年來,在春茶下來之后,這兩家醫(yī)院都接診過因喝大量新茶導致胃出血的病例。
春茶好喝,且很少用農藥
所謂春茶,是指采摘越冬后茶樹第一次萌發(fā)的芽葉制成的茶葉。
春茶好喝,是因茶樹經歷一冬的積累,葉肉肥厚,營養(yǎng)物質豐富,芳香物質和維生素含量較高,所以茶湯滋味鮮爽,香氣強烈。另外,第一茬采摘的茶很少生蟲,因此很少用農藥。
老茶客喝春茶,又講究“明前茶”或“雨前茶”。然而,不同的茶區(qū),春茶采制的時間也有早晚。在江南茶區(qū)、西南茶區(qū),因氣候溫暖,在清明之前就有相當數(shù)量的新茶上市,這被稱為“明前茶”。然而,河南信陽毛尖的“明前茶”數(shù)量不多,因信陽地處江北茶區(qū)北緣,氣候相對較冷,清明之前茶葉產量極低,所以“明前茶”少,對于喜歡喝信陽毛尖的人來說,能喝到“雨前茶”就很不錯的了。
茶農經驗:新茶制好后,先放半月再喝
河南省中醫(yī)院牛學恩主任醫(yī)師介紹,從營養(yǎng)學角度來講,最新鮮的營養(yǎng)成分不一定是最好的,春茶剛加工之后,多酚類物質、醇類物質、醛類物質,還沒有被充分氧化,對胃腸刺激較大,如果大量喝新茶,有可能出現(xiàn)腹瀉、腹脹等不良反應。
其實,茶農的生活經驗也能給我們一些啟發(fā)。信陽茶農在新茶制作好后,通常先不喝,要放半個月左右才喝。他們說,這樣喝茶不但不會強烈刺激腸胃,茶葉的香氣、滋味也更醇厚。實際上,放一段時間,就是讓茶內的酚類、醇類進一步氧化。
牛學恩主任醫(yī)師介紹,飲茶除了上述注意事項之外,還要結合自身的體質。他說,胃寒者,多有舌苔白膩、手腳涼、畏寒癥狀,此類體質的人,不宜多飲綠茶,適量喝紅茶更好。此類患者如果大量飲綠茶,可能會加重原有的胃炎、胃潰瘍病情。
新茶、陳茶,不同茶類各有講究
不同茶類,茶葉存放的時間其實不同,所以,說新茶、陳茶,要具體看是哪一種茶。
綠茶存放半個月,仍是新茶,而且是好喝的新茶。國家規(guī)定,綠茶的保質期是18個月。通常,隔年的綠茶就算陳茶了,尤其是在沒有冷凍的條件下,存放兩個月的綠茶就變成陳茶了。
可是,對于其他茶類就不是這樣了。普洱茶、黑茶,陳化的反而好一些,如果保存方法得當,保質期可達10-20年;又如武夷巖茶,隔年陳茶反而香氣馥郁、滋味醇厚;再如湖南的黑茶、湖北的茯磚茶、廣西的六堡茶等,只要存放得當,不僅不會變質,反而能提高茶葉品質。
喝紅茶是很多人都非常享受的一件事情,因為紅茶非常的清香好喝,而且有益健康,尤其是對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來說,平時都非常喜歡喝紅茶。紅茶雖好,但是也是要注意正確方法的,接下來本文將為大家講解喝紅茶,切記不可忽視的六點,希望能對各位提供正確的參考。
1、新茶放置一段時間后再喝
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喝新茶,是剛加工好的新茶,是不適合馬上喝的,應該放置一段時間再喝。因為新茶存放時間短,含有較多的未經氧化的多酚類、醛類及醇類等物質,對人的胃腸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易誘發(fā)胃病。所以新茶宜少喝,存放時間如果沒有超過半個月的新茶不能喝。
2、先洗茶后再品茶
很多人喝茶都是把茶葉放入杯中,直接倒水就引用了,這其實也是不對的,應該要先洗茶后再品茶。由于茶葉在栽培與加工過程中受到農藥等有害物的污染,茶葉表面總有一定的殘留,所以,頭遍茶有洗滌作用應該將其倒掉。
3、空腹情況不可喝茶
在空腹情況下,千萬不要喝紅茶,其它的茶也不能喝,因為這會稀釋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加上水的吸收率比較高,會導致茶葉不良成分大量的進入血液中,造成頭暈、心慌、手腳無力等癥狀的出現(xiàn)。
4、飯后消化后再喝茶
很多人在飯后都喜歡喝一些茶感覺很舒服,這種做法是不可采取的,餐后應該等消化后才能喝茶。因為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可以與食物中的鐵元素發(fā)生反應,生成難以溶解的新物質,時間一長引起人體缺鐵,甚至誘發(fā)貧血癥。人參、西洋參不宜和茶一起食用。忌飲濃茶解酒;飯前不宜飲茶;飯后忌立即喝茶。正確的方法是:餐后一小時再喝茶。
5、發(fā)燒時不可以喝紅茶
如果出現(xiàn)了發(fā)燒的病人,那么千萬不要喝茶了,因為茶葉中含有茶堿,有升高體溫的作用,發(fā)燒病人喝茶無異于“火上澆油”。
6、腸胃不好忌喝紅茶
腸胃功能不好的人要避免喝紅茶,因為在茶葉中的咖啡因因可促進胃酸分泌,升高胃酸濃度,誘發(fā)潰瘍甚至穿孔,是不容小覷的。
紅茶的保健功效我們確實不能夠否認,喝紅茶帶來的好處有很多。但是喝紅茶是需要掌握正確方法的,而且也需要認清自己的體質,如果錯誤的飲用紅茶帶來的只會是不良的影響,如果存在一些健康方面的問題,也是不適合喝紅茶的,比如腸胃不好,要避免喝紅茶。
鐵觀音本來就要喝新鮮的,一些書上所謂的“陳年鐵觀音”純屬跟風炒作。前兩年普洱茶以其“越陳越香”紅遍茶界的時候,鐵觀音也不甘寂寞,于是有人就開始搞出了“陳年鐵觀音”的名堂來了。試問鐵觀音從來都是喝新鮮的,哪會剩多少陳年鐵觀音讓這些人研究和品評?
本人只針對綠茶說。本人的看法是剛剛做好的綠茶別有一番風味。綠茶加工期間,本人天天喝剛剛出爐的綠茶,好像從來沒有上火、喉干這種類似的感覺,所以個人感覺說新茶火氣重,應該放一放喝的,應該是一個偽命題。
綠茶加工過程中(碧螺春工藝為例),從攤晾——殺青——揉捻——初烘——炒制——再烘干提香,這么繁復的過程,好幾個高溫時段,茶葉有益物質基本上已經充分溶解。茶葉做后放幾天味道雖然是稍微會有變化,但于上火這種說法應該不搭噶。另一方面,綠茶不是有些泄火功能嗎?不是說綠茶“性寒”(本人持懷疑態(tài)度)嗎?如成立,火也解掉了。?
有些過度解讀,是部分人偽裝高深的產物,實在是讓簡單問題復雜化。我們還吃炒花生之類的炒貨等,吃煎炸的雞腿等、吃烘烤類的大餅等,那個一次什么量,而茶葉一次幾克而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379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古代茶具中二十四件茶飲道具
下一篇: 宋代官窯